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课件 湘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必修一 第四讲全球性大气环流 第二单元 滚动检查反馈 基础知识整合 考试大纲解读 高频考点梳理 图表技能培养 课堂同步演练 2 3 4 5 6 1 课时作业 7 下图为 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1 2题 1 与成都相比 拉萨 a 白天大气辐射强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 白天太阳辐射强d 夜晚地面辐射强2 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 纬度差异较大b 经度差异较大c 地面状况不同d 人类活动的差异大 答案 1 c2 c解析 第1题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因而白天太阳辐射强 第2题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 白天拉萨的太阳辐射强 气温上升快 夜晚拉萨大气逆辐射弱 保温作用差 气温下降快 2014 江苏百校4月联考 利用 温室效应 原理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 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 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完成3 4题 4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 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答案 3 b4 a解析 第3题 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和热量条件 而对光照的强度影响小 第4题 门打开时 大棚和大棚外面形成热力环流 棚内温度高 棚外温度低 门口上方气流从里向外 下方从外向里 故a选项正确 2014 浙江杭州二中二模 下图是 空间上气温为3 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5 6题 5 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a 为海洋 为陆地b 为谷地 为山地c 为郊区 为城区d 为陆地 为海洋6 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 气温都为21 5 则飞机在图中 四处飞行 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a b c d 答案 5 c6 a解析 第5题 由图中3 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可判断 地近地面气温低 地近地面气温高 无论白天夜晚 冬季夏季 城市的气温都高于郊区 c是正确的 谷地气温高于山地气温 b错误 海洋与陆地的气温高低与季节有关系 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 冬季相反 题目中没有明确是夏季还是冬季 无法判断海陆状况 因此答案a d是错误的 第6题 近地面气温都为21 5 处到3000米高空气温为3 气温的变化率最大 对流最明显 飞行员感觉最颠簸 因此a项正确 一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 分布 以北半球为例 副极地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动力 热力 冷干 干热 太阳直射点 北 南 二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 气压带分布 块 大 相间分布 带状 海洋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 其切断了 气压带 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 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 其切断了 气压带 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 季风 西北 东南 东北 西南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季风在成因上有何不同 思考 东亚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澳大利亚西北部冬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夏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加之大陆上低压的吸引而形成 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 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 使得地球上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全球看 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 如下图 以北半球为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1 从气压带来看 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 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 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3 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形式 即上升和下沉 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 必定为高气压带 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 则为低气压带 如何分析气压带的成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 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 称之为热力原因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成因 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 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 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 气压降低 气流辐散下沉 气压升高 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归纳总结 图解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及分布立体图 以北半球为例 方法技巧 气压带 风带分布侧视图和俯视图 2014 安徽名校联考 2013年12月27日 我国南极科考船 雪龙号 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南极地区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 a b c d 2 导致 雪龙号 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 a 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b 极地东南风带强风c 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d 东南信风势力强劲 答案 1 d 2 a解析 第 1 题 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气压带 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故选项d正确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此时 雪龙号 被困位置处于南极圈以南的西风带内 其遭受的暴风雪是西风带控制下的气旋活动所造成的 1 图示 1 冬季风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 2 夏季风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2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下图为 世界局部季风图 有关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图表示7月份季风情况b 此图表示1月份季风情况c 此季节太平洋上为低压d 此季节亚欧大陆上为高压 答案 a解析 从图中看出 此季节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说明此时海洋上气温较低 气压较高 此季节在太平洋上形成高压 亚欧大陆上形成 亚洲 低压 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易错点提醒信风不一定干燥 信风在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 随着气温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成云致雨 在其影响下 天气一般是干燥的 但当信风经过暖流洋面增温增湿后 在迎风坡上也会形成丰沛的降雨 如巴西东南沿海 澳大利亚东北部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由于受暖流及经过洋面的东南信风影响 都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 3 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带和风带不同 气候特点也不一样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甲表示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 2 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 其气候特征是 a 全年温和湿润b 夏季高温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c 全年高温多雨d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 1 b 2 a解析 第 1 题 甲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 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 2 题 乙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常年受其影响的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 例 下图是四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a 开普敦b 伦敦c 北京d 悉尼 2 四地区中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的是 a 地b 地c 地d 地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解题思路 第 1 题 先根据最高 或最低 气温月份判定南北半球 再根据最冷月均温判断出所属的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15 为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 15 之间的为亚热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 15 0 之间的为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 10 为寒带气候 最后结合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 可确定出相应的气候类型 第 2 题 从图中可看出 地年气温年变化较小 大体在3 11 之间 气候温和 地降水季节变化也较小 大体在50 110mm之间 气候湿润 答案 1 c 2 d 常见气候图的判读 1 各类气候图的判读要领 读数值 从气候图中主要看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 从气候图中主要看降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 析变化 根据曲线的斜率大小或数值差别中判读出季节变化幅度大小 常用气温的年较差来表示 如北京年较差较大 结合柱状图的高低特点分析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如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知识链接 找原因 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 可主要从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等方面分析 结合影响因素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可主要从纬度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等方面分析 2 常见的气候图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 主要有 柱状图 图1 折线图 图2和图4 点状图 图3 二维坐标图 图5 三维坐标图 图6 玫瑰图 图7 等值线图 图8 等 上述各气候资料图 虽然形式多样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即提供的都是气温和降水资料 因此 我们判读气候资料图就是要读出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 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气候特征 判断气候类型 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 降水季节变化显著 分旱 雨两季 为热带季风气候 图2和图4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为地中海气候 图5包括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