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 学 预 案 调整与补充 课题:口算乘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p58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5003 10006 232 12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3、抢答:(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2) 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情景图: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学生交流,展示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列式:(1)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4) 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 全班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 学生独立解答。 (2) 汇报口算方法: 师:你怎么口算?3、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该怎样口算? (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做一做。看谁算的对又快。 2、开火车口算比赛。P60页 第1、2两题 3、P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六、作业:第61页 第5、6题。【教学反思】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59的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69、22、74、87、99、182、你能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184 537 895228 373 716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2、出示P59例2情境图引导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1、师:“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2)指名汇报。可能有以下想法: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3)激励小结:(4)引导估算策略:估算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行,通常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做一做:1)看清题意,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2、P61第7题:1)看清题意2)独立完成3)交流估算的方法,集体讲评。3、P61第8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课题:口算与估算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2的练习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乘法口算的正确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2、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作用。【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夺红旗小游戏:P62第9题全体动笔,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小组派代表参赛。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2、估算小竞赛:P62第10题独立完成,小老师点评。二、综合练习1、P62第11题指名读题,看清有几个问题?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讲评。2、P62第12题引导:“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增加了多少千克?出生时原有多少千克?”小组讨论后再解答。三、提高练习估一估,哪些算式的积一定小于1200?你是怎么想的?3929 4330 4136 6018 5919四、总结评价: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些方面还要加油?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3的例1。【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乘的顺序;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一定买过课外书吧,在买书时我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我们去看看小利去买书的情景吧。1、搜信息,提问题。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2、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列出算式:2412,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24+24+24+ +24=2882)2426=2883)1264=2884)2012+412=2884、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可能)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5、研究笔算的方法师: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 2412 1248224的积 48224的积 24 1024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拆数)6、再次引导笔算方法师:先用哪位上的数去乘24?乘得的数是多少?写在哪儿?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24?乘得的数写在哪儿?为什么乘得的24中的4写在十位?7、小结: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三、巩固算法,推广应用1、 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游戏:该走哪条路?正确的路就是回家的。 32 43 12 12 34 86 32 43 66 516 3、应用:P64第3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注意什么?【教学反思】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4的练习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正确率,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走近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数学训练营。二、合作探索 完成练习1、我会算:完成p64的第2题。独立完成小组派代表参加系鞋带比赛。讲评订正。2、我会想:补充例如。2 4 8 8 7 83、我会改:师针对学生计算时的错例补充错题。4、我会用:P64第3、4题指名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讲评。5、补充:一箱雪津啤酒38元,李叔叔用500元能买到12箱啤酒吗?如果钱有多那可找回多少钱?小组讨论后再解答。三、课堂总结:在今天的数学训练营里,你有什么收获?【相关链接】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作出许多杰出的贡献。这些光辉的成就,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世界数学史上享有崇高的荣誉。一、位置值制的最早使用所谓位置值制,是指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值。例如,365中,数字3表示三百,6表示六十。 用这种方法表示数,不但简明,而且便于计算。采用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以我国为最早。这种先进的记数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世界数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光辉成就。 二、分数的最早使用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自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在这本数学经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从后来刘徽所作的九章算术注可以知道,在九章算术中,讲到约分、合分(分数加法)、减分(分数减法)、乘分(分数乘法)、约分(分数除法)的法则,与我们现在的分数运算法则完全相同。另外,还记载了课分(比较分数大小)、平分(求分数的平均值)等关于分数的知识,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数的著作。分数运算,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而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比,我们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三、小数的最早使用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介绍,开方不尽时用十进分数(徽数,即小数)去逼近,首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把小数部分降低一行写在整数部分的后边。而西方的斯台汶直到1585年才有十进小数的概念,且他的表示方法远不如中国先进,如上述的小数,他记成106368。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小数的国家。四、负数的最早使用在九章算术中,已经引入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刘徽说:“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这是关于正负数的明确定义,书中给出的正负数加减法则,和现在教科书中介绍的法则完全一样。在国外,有很长时期认为负数是一种“荒谬的数”,被摒弃于数的大家庭之外。直到公元7世纪,印度的婆罗门笈多才开始认识负数,欧洲第一个给予正负数以正确解释的是斐波那契,但他们已分别比我们的祖先晚七百多年和一千年左右。五、二项式系数的规律的最早发现 1261年,我国宋代数学有杨辉曾在他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给出一个“开方作法本源”图(见下图) 在国外,直到15世纪,阿拉伯的数学家阿尔卡西才用直角三角形表示了同样意义的三角形。 1527年,德国人阿皮亚纳斯在其所著的一本算术书的封面上也曾印有这个二项式系数表。16、17世纪,欧洲还有许多数学家也都提出过类似贾宪的三角形,其中以帕斯卡最为有名,欧洲人把这种二项式系数表称为“帕斯卡三角形”,但那已经是1654年的事了,时间要比贾宪晚600多年,就是与杨辉相比,也要落后近400年。当然,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远远不止上面介绍的五个方面。但由此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许多贡献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必将彪炳千古,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赞颂。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5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了解决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铺垫,情境引题。1、速算小能手 出示口算卡 学生写得数605 306 470 125 53+6 26 +4 92+7 87+52、播放围棋的录像或出示挂图,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二、合作探究 理解算法。1各组讨论:解决这问题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1)估算。(2)拆数口算。(3)笔算。3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师: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第一个因数中的9满几十?应向前一位进几?4、小结:今天的笔算与昨天的有什么不同?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该怎么进位?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3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教学反思】课题:笔算乘法(进位)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7的练习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 习题卡片。【教学过程】 一、小蜜蜂采蜜活动完成p67的第6题。请你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采哪朵花?师:一定要笔算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确定?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评议。二、争当计算小能手。完成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