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16分)1. (9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为政) (4)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借花来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句子是“_,_”。 (5)李白托月寄情,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偏远的地方正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的诗句所表现的。 (6)十二章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 2. (2分)名著阅读。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1)以上故事选自寓言故事集_。(2)故事的寓意:_。3. (5分)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一)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了,春天的景,春天的情,春天里的那些事或那个人,是不是又在拨动你的心弦?请以“又是一年春来到”为题,写一篇作文。(二)星星羡慕太阳的耀眼,太阳欣赏星星的柔和。是的,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对此,你有何经历、见闻,或有何看法、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4. (2分)选出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 ) A . 望帝春心托杜鹃B . 蓝田日暖玉生烟C . 竹坞无尘水槛清D . 秋阳不散霜飞晚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4分)5. (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西溪湿地距离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质朴的自然景观、文化积din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湿地没有滩涂或者泥地,应该说,河流才是西溪湿地的灵魂和精髓 , 有“一曲溪流一曲烟”之妙。整个西溪湿地六条河流纵横交hui,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如鳞,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真所谓:西溪之美在于水。(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泠_(lng lng) 髓_(su su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dinhui积_交_(3)文中划横线处有语病,请改正。6. (15分)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水中学20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濑等。材料二:益阳文化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 (2)在实地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许多三国遗迹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外地游客更不知道有这些名胜。请你就这一情况向益阳市人民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观察“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说说它的寓意。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7. (25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东邻的竹和西邻的壁(台湾)张晓风午夜,我去后廊收衣。如同农人收他的稻子,如同渔人收他的网,我收衣服的时候,也是喜悦的。衣服溢出日晒后干爽的清香,使我觉得,明天,或后天,会有一个爽净的我,被填入这些爽净的衣衫中。忽然,我看到西邻高约十五公尺的整面墙壁上有一幅画。不,不是画,是一幅投影。我不禁咋舌,真是一幅大立轴啊!我四下望了望,明白这幅投影画是怎么造成的了。原来我的东邻最近大兴土木,为自己在后院造了一片景致。他铺了一片白色鹅卵石,种上一排翠竹,晚上,还开了强光投射灯,经灯一照,那些翠竹便把自己“影印”到那面大墙上。我为这意外的美丽画面而惊喜呆立,手里还抱着由于白昼的恩赐而晒干的衣服,眼中却望着深夜灯光所幻化的奇景。我绝少午夜收衣服,所以从来没有看到这种娟娟竹影投向大壁的景致,今晚得见,也算奇缘一场。此刻,头上是台北上空有限的没有被光害完全掐死的星光,身旁又有奇诞如神话的竹影,我忽然充满感谢。想我半生的好事好像都是如此发生的:东邻种了一丛竹,西邻造了一堵壁,我却是站在中间的运气特别好的那一位,我看见了东园修竹投向西家壁面的奇景。对,所有的好事全都如此发生 , 例如有人写了红楼梦,有人印了红楼梦,有人研究了红学,而我站在中间,左顾右盼,大快之余不免叫人来一起瞧瞧,就这样,竟可以被叫做教授。又例如人家上帝造了好山好水,又铺了好桥好路,我来到这大块文章之前,喟然一叹,竟因而被人称为作家东邻种竹,但他看到的是落地窗外的竹,而未必见竹影。西邻有壁,但他们生活在壁内,当然也见不到壁上竹影。我既无竹也无壁,却是奇景的目击者和见证人。是啊,我想,世上所有的好事都是如此发生的(选自张晓风散文精选,有改动)(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2)赏析第段的画线句。 (3)第节里作者说“所有的好事全都如此发生”,第节作者又说“世上所有的好事都是如此发生”,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张晓风是怎样的一个人?【材料链接】我站在花前看山下,山脚是红尘滚滚的人寰,是名利缰锁的大囚营,但因为隔着这排茶花,城市变得清纯可爱。不是因为这城市改变了,是因为我隔着那排花看它啊,我可以跟全世界和好,只要容许我透过花阵来看万物。(节选自张晓风花朝手记隔花)(5)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如果放到本文中,应该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大画我是看过的,张大千先生画荷,用全开的大纸并排连作,恍如一片云梦大泽。我也曾在美国德州,看过一幅号称世界最大的画。看的时候不免好笑,论画,怎能以大小夸口?德州人也许有点奇怪的文化自卑感,所以动不动就强调自己的大。8. (2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汉书西城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波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技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1)以上文段选自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作者_,这是一篇_,这种体裁兼有_和_两种特点。(2)根据文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文段中多处引用了具体的数据,请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4)文段中应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试举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5)你认为从罗布泊的消失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9. (22分)阅读义田记,完成第后面的题。范文正公 , 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 , 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 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注释: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常稔r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缣jin :细密之绢。千:一千钱为一贯。斛h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沛然:充裕的样子。屏:指罢官或离职。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平生好施与 ( )日食 ( ) 尝有志于是矣( )及参大政(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既而为西帅及为相B . 以其所入以衾拥覆C . 而终其志择其善者而从之D . 此其大较也常蹲其身(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4)翻译句子。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5)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