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价格波动与国际经济分析 白翌嵩摘 要石油是现代工业生产的“血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20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遭遇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总量缩水、通货膨胀高居不下、失业率攀升等三大问题并存。无独有偶,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同样对欧美经济体造成严重冲击,美、英等国的经济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增长。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石油价格波动不仅对国别宏观经济造成冲击,也会通过国家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石油价格波动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当今,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互通互联、息息相关,正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此潮流之下,不管哪个国家的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此,研究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相关课题的探讨比较深刻的理论和实务意义。关键词石油价格;国际经济;货币政策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13中指出石油是当今全球的主导型燃料,占据了全球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一强,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数据统计,在 2012 年全球石油消费总量达到 41.3 亿吨,比 2011 年增长 0.9%;而全球的石油产量则为 41.19 亿吨,比 2011 年增加了 2.2%,石油产量和石油消费量的矛盾逐渐显现。全球石油贸易量增长 1.3%,达到了 5531.4 万桶/日,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 62%,贸易量稳步上升。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几次石油危机大幅拉高了石油价格,对全球的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2011 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政治动荡、能源紧张、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问题频发,对国际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阿拉伯国家政治局势动荡、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各种自然灾害等。能源从来都是政治强有力的附着体,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国家更无例外。从1990年的两伊战争,到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到现在阿拉伯国家的不断蔓延的政治动荡,我们都可以看出有关石油的影子,而政治动荡、军事冲突等深刻的影响了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研究意义石油价格波动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体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开放经济体,并且这个影响是长期的,全球经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石油价格波动的阴霾。所以石油价格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后果俨然全球性焦点问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是什么?对国际经济又将造成何种影响?具体的影响程度又是如何的?本文在深入剖析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动因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其对对国际经济产生的影响,以期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来解读石油价格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希望对本课题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第二章 文献综述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其价格的波动程度与频率,关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必然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神经。石油价格的波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影响,对每个国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外国学者很早就对石油价格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很多还集中在理论研究阶段,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的较少,而且经济变量的选取上比较单一,不能够整体反应经济状况。一、国外研究现状Pierce和Enzler (1974)认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和以货币计量的资产或商品出现贬值,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会降低,同样数量的货币能够购买的货物或劳务减少,从而变得贫穷,实际消费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如果油价下跌会出现相反的情况。R&W(1996)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导致此后1年至1.5年的时间内产出减少的幅度是石油价格上涨幅度25%。Huntington (2001)研究认为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产品的成本定价产生影响。各企业对油价波动的反应情况不同,导致企业制定出不同的最优策略,使资源浪费程度加深。Fabio Milani (2009)通过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变化,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预期效应会放大宏观经济变量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影响。Akin Iwayemi , Babajide Fowowe (2010)通过建立一个不受限制的 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石油价格下跌没有引起输出型通货膨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GDP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二、国内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并未对我国造成太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石油价格机制的逐步建立,更多的学者涉入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赵元兵、黄健(2004)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带来巨大影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稳定石油供给、节约能源消费等措施进行应对。刘强(2005)通过建立商业周期范式的两部门混合经济模型,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GDP、就业、要素报酬、要素收入等方面的影响。杨巧梅(2006)研究了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宋洁琼(2007)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我国GDP、CPI、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和OPEC的石油一揽子基准价格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章 石油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石油价格的起伏波动是国际经济贸易中最受关注的要素之一,其价格能够在短时间内升至云霄,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跌落谷底,时刻牵动着各个经济实体。石油价格波动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效应,国家的政治、经济、贸易等与此不无相关。因此,研究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分析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以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一、石油价格波动的历史纵观石油工业兴起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按照其价格波动形态,石油价格波动史大概历经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超低油价阶段。从石油工业兴起到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西方石油公司完全把控了世界石油工业和国际石油价格,西方发达国家以极低的价格掠夺着世界石油资源,这一时期石油价格基本在 12美元/桶的超低水平上。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石油市场尚未形成,石油价格与石油内在价值相关性不大,而与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利益息息相关。第二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稳步提高阶段。 OPEC石油组织的成立开始对石油市场发挥影响,石油价格从最初的 3.35 美元/桶逐步上升。其中尤为突出的是 1973 年 12 月至 1974 年 1 月,受中东战争的影响,海湾石油出口国对某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石油价格从4.31 美元一桶升至 10.11 美元一桶,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此后由于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周期较长,短期内石油供需紧张,导致石油价格飙升,到 1979 年初油价上升至每桶 15.85 美元。第三阶段,19791986 年间的高位震荡阶段。1978 年底,伊朗革命爆发,伊朗石油大幅减产,1979 年的石油产量同比平均减少 200 万桶/日。短期的供应不足引起石油价格向高位上扬。在 1980 年夏季期间,油价升至39.5 美元/桶的历史高位。高油价使得全球的石油消费大幅下降,石油市场两极逆转,供给大于需求,价格逐步下跌。第四阶段,19861998 年间的相对平稳期。经过了十年的高油价和持续震荡期,石油价格迎来了相对稳定期。这一阶段石油价格受到的控制微小,基本上由市场供需来决定价格。从 1986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一直到 1998 年,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 20 美元/桶上下,在 1525 美元/桶的区间范围内波动。整体石油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形势,产油国与石油消费国双方对油价的态度趋向一致,石油现货市场、准现货市场以及期货市场发展迅速,石油供应与需求间的贸易方式逐渐市场化、规范化。第五阶段,1998 年至今油价重新开始大幅波动。受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1999 年 2 月份的国际油价达到三十年来最低约为 10 美元/桶。低油价使产油国的利益严重受损,因此 OPEC 成员国协调一致,降低石油产量,“限产保价”是这个阶段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全球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投机资本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活动都推动了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此后,主要产油国的限产逐渐发挥效应,油价开始新一轮上涨,到 2000 年 11 月,涨到 34.4 美元/桶,2005 年 8 月 29 日油价突破70 美元/桶。从油价波动的历史势态来看,有短期和长期波动两种。短期波动大多是受政治事件的影响,突发性强,短期价格突破高位。如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8 年底的伊朗革命等,但其来得快,去的也快,影响范围基本在年度之内。另一种是长期波动形态的改变,如 1973 年底开始的油价上升一直持续到 70 年代末、19791986 年间的高油价时期、1986 年之后油价的地位震荡等,这种长期性的价格波动不可能是某一短期因素导致的,更可能的是经济方面的作用。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现状2004 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国际油价长期在一百美元以上徘徊,对国际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油价刺激下美国致密油产能大幅提升,目前致密油已占美国原油可采储量的近30%。美国对国际市场原油进口需求相应减少,2014年美国原油进口量较前期高位下降日均300万桶,相当于整个伊拉克或者科威特的原油产量,在此背景下,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明显趋缓,并成为2014年四季度油价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罗斯在能源产业重组和投资拉动下,原油产量大幅回升,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生产国。中东、美国和俄罗斯形成多元供应格局,全球市场对中东石油依赖减弱的同时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三、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石油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性战略商品,影响其价格波动的动因非常多且情况复杂。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不仅受供求关系本身所影响,还受到其它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军事冲突、OPEC石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一)供给作用下的石油价格波动石油储采比(R/P)是探明储量与年开采量的比值,它反映了原油的稀缺程度和油价的长期趋势,代表原油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比值,是原油生产潜力的指示器。当R/P比率小于10时,代表油田在超负荷运作。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到2009年全球原油储采比为45.7。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世界原油探明量逐步上升,到2009年末达到13331亿桶。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在其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石油需求,在接下去的三十年里常规和非常规的石油总产量将会以每天258万桶的速度增长。说明有需求就会有供给,石油供给量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需求的增长远大于供给的增长时,石油价格将在高位运行。(二)需求作用下的石油价格波动石油作为国民经济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来源,其需求与价格主要受国际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当国际经济处于上升期时,石油需求与消费随之走高,原油价格上涨;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石油消费需求下降,导致其价格有所回落。战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石油需求逐年攀升。1965年世界原油日消费量为4109.5万桶,到1985年己经上升到5934.7万桶,2007年更是上升至8561.9万桶。统计分析显示,世界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3,近年来原油需求的弹性系数约在0.6-0.8之间,即全球GDP每平均增长1个百分点将会使原油需求增加0.6-0.8个百分点。从国别和地区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对石油市场影响至关重要。2009年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四大经济体雄踞全球石油消费榜单前四位,四大经济体的需求占了全球总需求的60.77%。从某种程度来说,石油价格波动更多受这几大经济体的影响。(三)其它短期因素作用下的石油价格波动1、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频发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是深远的,诸如政治事件、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和劳资纠纷等往往对油价的短期运行态势起主要作用。自然灾害如2004年美国墨西哥湾的飓风严重破坏了美国炼油公司的基础设施,导致民众对美国炼油能力表示担忧,从而助长油价的上扬。而政治因素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深远的,90年代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2004年发生的伊拉克管道爆炸、尼日利亚和挪威的石油工人罢工、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国际金融风暴等都对国际油价产生了剧烈影响。另一方面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炼油设施被破坏,引起全球市场对石油市场的正常供给表示担忧,这种担忧情绪通过投机活动愈演愈烈。有分析认为目前世界石油市场每桶石油价格中大约10美元是对恐怖袭击的担忧等因素造成的风险溢价。2、投机力量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对近些年的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现货供求基本平衡,某些时期还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因而可以推测的是投机性因素是石油价格上涨因素的主力原因之一。前高盛石油生产策略分析师麦克.罗斯曼估计:目前每桶原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由投机造成的,投机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已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全球大约有7000个对冲基金活跃在石油期货市场,其交易占据了总交易量的60%,资金量庞大 ,足以保证它们能够在石油市场上翻云覆雨,甚至成为石油市场的指挥棒,资本绑架石油成为一个既定事实。 3、开发成本原油成本通常由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维护成本三部分构成。勘探成本用于新油田的发现;开发成本用于开发已发现的油田,占比较大;生产维护成本相当于运作费用,用于保证油田正常的生产经营,提高开采技术等。不同的油田,在这三部分成本中所体现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据估计,勘探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至20%,开发成本约占40至60%,生产成本约占20至50%。原油开发成本是决定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也是保证石油能胜过其他资源的关键因素 。但是原油价格开发成本并不会对石油价格造成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石油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从而影响石油市场的供给量,来对石油价格造成影响。 第四章 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围绕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效应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油价走势对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整个国际经济的进程影响深远。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从四个方面讨论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效应,以其对相关理论研究有所帮助。一、供给冲击效应在从供需角度分析石油价格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效应的时候,我们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出发。当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出于成本考虑,需要大量使用石油的生产厂商会减少石油的使用量。在一定的生产要素组合下,组合生产要素会按一定比例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劳动生产率以及工厂产出的不断下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初步显现。紧接着,由于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的减少,生产厂商在减少薪酬支出上有了足够的动力,因此短期内裁员成为厂商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最好选择,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失业率上升,进一步的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出,一个恶性循环由此诞生,对经济的不良影响充分显现。同时在石油价格上涨的时候,会导致资本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降低,直接影响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这样循环到降低资本的边际产出和投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前提下,各国经济相互关联,石油价格波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即使是对于那些不是非常依赖石油的国家和地区而言,石油价格波动也会通过降低资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供给这些因素波及这些国家的方方面面。二、通货膨胀效应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通行以CPI 和 PPI 指数来测度通货膨胀。石油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是 CPI 指数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石油价格上升时,通货膨胀指数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直接对人们的消费结构造成影响,人们出于生活的考虑,往往会增加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储蓄,降低现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石油价格的上升,将对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首先石油价格的提高直接拉高相关产品的价格,增加生产、生活成本。然后进一步对原料和燃料的进价产生影响,这样交通服务和工业品的出厂价格随之而变。其次石油价格的上升会对塑料、化纤等中间产品的价格造成影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产品的进出口价格,对国际贸易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以此类传导到整个国际经济。三、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出发,石油价格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在国际间的传递,货币政策起到了间接作用。石油价格上涨时,全球的通货膨胀率上扬,而通货膨胀反过来可能直接导致物价的上涨,因此一国的政府出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的,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尽可能的降低石油价格对物价的冲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高国内利率,但利率的上升必然使消费和投资相应降低,进而对产出造成负面效应,国际经济受到牵连。Bernanke最早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学术研究,通过其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1974 年发生石油危机时,油价大幅上涨,导致美国推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国内利率,成为同期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应对石油价格波动中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有所差别,但是油价波动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四、收入的转移效应石油价格的上升,在短期之内,石油净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会有较为直接的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石油净出口国的国内消费支出将大幅度增加,通货膨胀效应开始凸显,国民的收入和支出都会受到直观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石油上涨对石油净进口国家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会导致石油净进口国家减少石油进口,在石油美元回流需要时滞的双重影响下,可能降低石油净出口国的石油收入,从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紧接着将在这个国民经济产生连锁反应。总体来讲,国际石油价格的提高,对降低世界对石油的需求,从而使国际经济出现衰退的现象,甚至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第五章 结论石油是重要的能源,能源战略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政治综合发展政策的重要一环。石油是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双重结合,其金融属性更显突出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国际石油市场和国内石油市场的互动关系,对于与国际接轨的石油市场风险管理是有重要实践意义的。本文在石油价格波动与国际经济方面,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波动不仅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由于石油本身具有的特殊属性,受一系列政治、经济、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2、回顾油价波动的历史,从波动形态来看,有短期和长期波动两种。短期波动突发性强,但影响时间较短;长期波动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整个整体经济的发展使主要原因。3、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整个国际经济的进程,其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供给效应、通货膨胀效应、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等将最终影响国际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Ito. Katsuya. Oil price and macroeconomy in Russia J. Economics Bulletin.2008. Vol. 17,No. 17 pp. 1-9.2Rautava. Jouko. The Role of Oil Prices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n RussiasEconomy J. BOFIT Discussion Paper, 2002, No. 3.3Shinichiro Tabata. Observa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High Oil Prices on Russias GDP Growth 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 Vol. 47,No.lpp.95-111.4Ahrend, R. Accounting for Russias Post-Crisis Growth J.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2004. No. 404,OECD Publishing.5Kraft, J., Kraft, A.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物流工程师面试宝典高级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田家四季歌课件
- 倒立教学如何导入课件中
- 减脂舞教学课件
- 书法日子旁教学课件
- 《家族的学堂》教学课件
- 湖北省荆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新解读《GB-T 223.54-2022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消防文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胃肠镜检查的护理常规
- 东北区域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实施细则
- 第三期团课课件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学习2025中央一号文件“千万工程”新阶段部署
- 儿童乐园室内装修施工方案
- 检验科标本保存制度
- 中国半导体热沉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外研版高一到高三单词表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知识培训
- 《鼻内镜上颌窦开放》课件
- 2025版商业综合体物业服务合同招标文件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