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教学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同学们 在七年级上学期 我们学了鲁迅先生写的 社戏 在那里我们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农家少年朋友 感受了劳动人民的淳朴 善良和无私 更体会到儿童对快乐自由生活的向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进鲁迅先生童年的另一番天地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 精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掌握本文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难点 景物描写 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谁来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 1881 1936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 朝花夕拾 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 朝花 喻童年美好的生活 拾 回忆往事 原名 旧事重提 后改为 朝花夕拾 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臃 肿脑髓 蝉蜕 书塾 人迹罕 至人声鼎 沸 正音 cu n o z o q sh n ji x shu i y ng su tu sh h n d ng 斑蝥 m o 敛 li n 秕 b 谷宿儒 r 倜 t 傥 t ng 荡寇志 k u 缠络 ch n 珊瑚 sh nh 油蛉 l ng 竹筛 sh i 确凿机关鉴赏人迹罕至秕谷消释宿儒人声鼎沸影写 解释词语 把纸蒙在帖上照着描 形容人声喧闹 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溶解 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少有人来 鉴定欣赏 这里是机密的意思 确实 本文题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快速阅读课文 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整体感知 那么这个百草园到底有着怎样的乐趣 让作者鲁迅如此的留恋 那么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百草园 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 在鲁迅的童年 百草园只是一个长满草的院子 在这里 他却收获了乐趣 收获了记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走进鲁迅儿时的生活 感受百草园的乐趣 1 能读会写文中的生字词 能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2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3 能根据课文标题和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学习目标 研读第一部分 1 8 美女蛇 的故事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如果这部分文章可以分为四层 怎样划分 并概括层意 1 第1自然段说百草园 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 没有矛盾 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来看的 确凿只有 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 似乎 又对这断定有踌躇 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中来看的 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 的确都那么新奇有趣 确定是我的乐园 所以不矛盾 2 作者运用了一个句式来描写百草园景物 你来找一找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 黄蜂 叫天子 云雀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根 3 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 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1 第7段的中心是 a 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b 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c 写拍雪人 塑雪罗汉 捕鸟的体会2 请用原文词语组成一句话 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 3 文章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捕鸟的 为什么要写雪地捕鸟 运用的动词有 扫开 露出 支起 撒 系 牵 看 拉 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雪地捕鸟 美女蛇故事 自由快乐的乐园 写百草园 作者抓住了一个 乐 字来写 有乐景 乐闻 乐事 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情趣盎然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 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那么三味书屋又充满着什么样的乐趣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作业 1 做完同步和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 2 读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 我 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 我的蟋蟀们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3 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过渡部分 9 不知道 有 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都无从知道 可以看出 三个 也许是 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 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运用了拟人 表达了 我 对百草园的依恋和私塾的反感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 我被家人送到了书塾里去读书 离开我心爱的百草园 在我的心目中三味书屋到底怎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揭晓答案 朗读课文 感知文章 重点研讨第二部分 理解文章主旨 品味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 不再参加考试 远离仕途 自甘淡泊 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 他谙熟四书五经 博学正直 具有反清爱国思想 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 为人方正 质朴 对学生和蔼 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 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 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 鲁迅成年后 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 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1 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2 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 怪哉 这虫的问题 3 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也不常用 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与百草园相比 哪个好玩 5 三味书屋里读的是什么书 作者写这些教学内容有什么用意 6 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这个问题 研读第二部分 10 24 先生很 和蔼 是本城中极方正 质朴 博学的人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 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 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 如此 不务正业 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之意的原因 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可聚拢 它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打戒尺 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 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 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 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百草园好玩 百草园很大 这个园很小 在百草园有许多动植物 有许多好看 好听 好吃 好玩的东西 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而这个园只能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只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又必须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玩的伴又不能太多 时间也不能太久 读书 习字 对课 读的书脱离学生实际 艰深难懂 逼着学生死记硬背 作者这样写表达他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因为私塾只要求学生读书 不许做别的活动 画画是少年鲁迅的艺术爱好 背着先生画画 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私塾教育的不满 三味书屋环境 先生 怪哉 这虫 是怎么一回事 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 准确传神 如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使用的大量修饰词 准确 形象 在写捕鸟一节时 使用了很多准确生动的动词等 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