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9.doc_第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9.doc_第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9.doc_第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9.doc_第4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D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2.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 ( ) A“三纲五常” “独尊儒术” B“有教无类”,“因材施教”C“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D. “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3. 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合归儒” “三纲五常”、“孝道” A B C D 4.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C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D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5.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B C. D6.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 7.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是 ( ) 参加过抗清斗争 反对君主专制 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重视工商业发展 A B C D8.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9.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10.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此段话应当出自(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1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1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两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乙都正确 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错误 D甲正确,乙错误13.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各项,属于汉赋的是( )A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C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4. 下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书体特色的是( ) A B C D15爱因斯坦曾经对某一发现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这一评价称赞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力学 C量子假说 D光电效应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2道题,第16题28分,第17题12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杏坛讲学图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5分)(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分)(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写出体现黄宗羲民主思想的句子。(2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四:“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12分)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4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BD DACD B BBACAC二、非选择题(40分) 16(28分)参考答案:(1)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等思想。(3分) 没有被统治阶级所认可。(1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4分)(2)核心思想:坚持君主专制。(2分) 影响:成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2分)(3)发挥: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分) 不同社会地位: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武帝时上升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分) (4)核心思想: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3分) 社会根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治日益腐朽。(4分)(5)“天下为主,君为客”等。(3分)(只要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7(12分)参考答案: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分)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封建神学统治西方近千年,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成了上帝的羔羊,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2分)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