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内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左 侧 建筑面积 3300 多平方米 设 4 个展示厅 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抗日纪念馆 纪念 馆吸取了先进的设计理念 把环境艺术 建筑艺术 陈列艺术结合到一起 凸现纪念馆的 历史性 革命性 纪念性和可观性 纪念馆展览介绍了东江纵队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反映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东江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业绩 重点表现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 杰出贡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东江纵队纪念馆 外文名称 The Dongjiang column Memorial 馆藏精品 印制 前进报 的珍贵印刷机 大量的文献资料 真实的历史照片等 类别 军事博物馆 地点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内 竣工时间 2000 年 5 月 概述 折叠折叠东江纵队纪念馆 坐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朱明洞区内 三面环山 前面是秀丽的白莲 湖 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四面环境优雅 景色宜人 东江纵队纪念馆 馆 名 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东纵纪念馆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 3300 平方米 馆内设 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 个展厅分别为 序幕 厅 陈列厅 英烈厅 映视厅 以及两条长 60 多米 宽 米的参观走廊 序幕厅 223 平方米 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 它以东江为背景 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东江 纵队的精神风貌 序幕厅两侧墙上 镶有歌曲和 东江纵队之歌 表达 了当年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 序幕厅里面的两侧墙上 用红底金字 展示中央 位领导 人的题词 这些题词对东江纵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序幕厅的顶棚 装饰了 60 颗五角星灯 光 以示东江纵队成立 60 周年 陈列厅 525 平方米 以大量的文献资料 真实的历史照片 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 全 面反映东江纵队 两广纵队 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陈列的文物有 70 多件 主要是 东纵战士生活用具 以及缴获敌人的武器 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印刷机和东江纵 队 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在展厅的另一侧 镶有 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命 事件的油画 英烈厅 120 平方米 刻写 5000 多位烈士的英名 厅内还展示了 10 位英雄人物和 个英 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映视厅 76 平方米 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 东江纵队 和 历史纪录片 芦沟桥事变 让观众更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 七 七 事变 在 参观走廊 设置了 日军侵华罪证 展览 通过展览 警示国人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 纪念馆前面 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2284 平方米 在广场的右侧 安放一组人物雕塑像 主题是 东江纵队将士 前赴后继 永远向前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 它记载 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 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江纵队的重要活动地区 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 该馆由深圳市东江 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筹建 坪山镇委 镇政府全力配合 并得到了深圳及省内外东纵 边纵 联谊会老战士 深圳革命老区村镇广大群众以及深圳工商界 港澳爱国人士 海外侨胞鼎 力赞助和大力支持 2000 年 5 月建成 12 月 2 日正式开馆 旅游景区折叠折叠 东江纵队纪念馆 坐落在博罗县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朱明洞区内 三面环山 前 面是秀丽的白莲湖 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四面环境优雅 景色宜人 2003 年底 12 月 1 日 在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 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下建成 东江纵队纪念馆 馆名 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 3300 平方米 目前馆藏文物 85 件 历史图片 350 多幅 东纵纪念馆 历史回到 1990 年 经济有了一定改善的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等老同志想建一个纪念馆 来缅怀一支为华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的战士 虽然大家都有这份心 但资金的缺口却 一时无法解决 所以就搁置下来了 没想到一搁置就是 11 年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 3300 平方米 馆内设 4 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 4 个展厅分别为 序幕 厅 陈列厅 英烈厅 映视厅 以及两条长 60 多米 宽 3 米的参观走廊 序幕厅折叠折叠 序幕厅 223 平方米 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 它以东江为背景 磅礴的气势展示 了东江纵队的精神风貌 序幕厅两侧墙上 镶有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和 东江纵队之歌 表达了当年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意志 序幕厅里面的两侧墙上 用红底金字 展示中央 6 位领导人的题词 这些题词对东江纵队给予了高度评价 序幕厅的顶棚 装饰了 60 颗五 角星灯光 以示东江纵队成立 60 周年 陈列厅折叠折叠 陈列厅 525 平方米 以大量的文献资料 真实的历史照片 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 全 面反映东江纵队 两广纵队 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陈列的文物有 70 多件 主要是 东纵战士生活用具 以及缴获敌人的武器 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 前进报 印刷机和东江 纵队 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在展厅的另一侧 镶有 6 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 命事件的油画 英烈厅折叠折叠 英烈厅 120 平方米 刻写 5000 多位烈士的英名 厅内还展示了 10 位英雄人物和 5 个英 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映视厅折叠折叠 映视厅 76 平方米 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 东江纵队 和历史纪录片 芦沟桥事 变 让观众更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 七 七 事变 在参观走廊 设置了 日军侵华罪证 展览 通过展览 警示国人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振兴中华 广场折叠折叠 纪念馆前面 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2284 平方米 在广场的右侧 安放一组人物雕塑像 主题是 东江纵队将士 前赴后继 永远向前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 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 它焕发出的凛 然正气 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镇馆之宝折叠折叠 在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史迹陈列展览厅内 记者看到了一台用于印制 前进报 的珍贵印刷 机 它的历史和收藏的经历都很具有意义 而这台历尽千辛 近千公斤重的机器 虽然经 历六十余年沧桑 在工作人员的精心保护下 机身却还仍然闪闪发亮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 介绍 该印刷机是原 博罗日报 社长 进步人士陈洁通过多方募资 于 1941 年购得 到了 1944 年 日军大扫荡 博罗日报 只能停印 为了避免印刷机落入日寇手中 陈 洁等人将机器埋藏在博罗附城农民陈锦青家里 几个月后 东江纵队司令部迁移到罗浮山 为了方便印刷进步刊物 陈洁将印刷机的埋藏 点告诉了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五支队政治处主任韩继元派十多名战士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 雨 硬是用扁担将这部笨重的印刷机抬回 交给东江纵队 前进报 社使用 到了 1945 年 9 月 抗战胜利 东江纵队北撤 无法把印刷机带走 只好将其拆散埋在朝 元洞附近 而报社工作人员廖荣因腿受伤不能跟部队迁移 就以僧人身份隐居在朝元洞 负责保护这部印刷机 1949 年解放后 廖荣将此机运往惠阳印刷厂使用 1978 年博罗县 文化局在原 前进报 随军记者钟紫和廖荣的协助下 将这部机器收藏于县博物馆 后来 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出 历史文化折叠折叠 主要活动地及总部折叠折叠 东江纵队主要活动于惠州以及东江流域一带 当地也是研究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江纵队的重 镇 当年的抗日主要战场 东纵司令部所在地就是广东省惠州市 主要战役折叠折叠 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 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个牺牲烈士的名单长幅 上面镌刻着 5508 个烈士的姓名 馆 长熊茂昌介绍 经常有老战士拿着战友名单来核对 如果有缺漏或者写错的都要求纪念馆 改过来 甚至有人专程从香港赶来 看到当年战友的名字 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眼泪 泣不 成声 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东江纵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是在曾生 林平 王作尧 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 从无 到有 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八年抗战 几经整编 终于发展成为 11000 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 据战后统计 东江纵队 先后作战 1400 多次 毙伤日 伪军 6000 多人 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 在纪念馆内 最醒目的是当年朱德总司令给冈村宁次的命令的影印件 在广东的日军由你 指定广东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 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 熊茂昌告诉我们 当年 东江纵队就是以 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抗日纵队司令 的名义 给日本南支派遣军最高指 挥官田中久一发出命令 令其就地投降 这是对东江纵队孤悬敌后 八年抗战的成就的最 大肯定 抗战胜利后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解放区 后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 广纵队 编入三野作战序列 小鬼善战小鬼善战 育英楼原本只是一幢普通的客家民居 青砖灰瓦白墙 坐落在惠州市淡水镇 毗邻叶挺将 军的故居 当年 东江纵队的前身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就曾把指挥部设在这幢两 层小楼里 当年修葺育英楼时 工人就曾在瓦檐下发现当年游击队员埋藏的步枪子弹 翻阅楼里的资料 我们发现 东江纵队早期领导人如曾生 王作尧等都是大学生 许多人 参加过声援 一二 九 运动的学生游行 队伍中留学生也比比皆是 高 初中生更是一抓一 大把 无怪乎东江纵队老战士一直以 书生扛枪 为自豪 小鬼善战 也是东江纵队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笔 如今依然有很多战斗故事在民间口口 相传 以一当百光荣殉国的东江纵队五少年英雄 威震港九的短枪队队长刘黑仔 后来成 为海军战斗英雄的 老虎仔 林文虎 都是在民间广为传颂的传奇人物 省港大营救省港大营救 茅盾称其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广东是侨乡 历史上就有下南洋的风俗 抗战爆发后 许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通过 募捐 义演 义卖 献金等方式支援敌后抗日武装 据不完全统计 共有 1500 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先后回来投身抗战 如大名鼎鼎的文 森队 吉隆坡队等都是以华侨原住地命名 其中的许多人后来在东江纵队里担任了重要指 挥员 如泰国华侨钟若潮后来担任大队政委 牺牲时新婚才三天 可以这么说 南洋和港澳是广东抗战的粮仓和弹药库 东江纵队联谊会负责人感慨地说 与海外千丝万缕的联系 使华南敌后抗日武装可以在香港沦陷后随即成立港九大队 渗透 在香港 九龙一带 八十多岁的杨庆 陈瑞夫妇当年是港九大队的战友 二老每每回忆起那段岁月就少有地兴 奋 这支精干的队伍炸毁日军启德机场 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头子东条正之 一 时间把港九地区变成了日军眼中的 治安之癌 这支队伍真正为世人所知的 是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 从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营 救出八百多名爱国民主人士 其中包括何香凝 柳亚子 胡蝶等各界精英 以及国民党第 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的夫人 省港大营救 轰动全国 被茅盾称为 抗战以来 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抢救工 作 除此之外 港九大队将上百名国际人士安全护送到大后方东江纵队纪念馆 还救护美军飞 行员 8 人 开辟了著名的 飞行员安全通道 其中美空军克尔上尉遭数千敌人三个星期的 搜捕 被东江纵队成功救出 这一传奇故事甚至被列入美军十四航空队的教材 在中国的 抗战历史中 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 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 在长 达 8 年的抗战中 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 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 仅靠 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 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 东江纵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 11000 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 其开 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 敌后三大战场 之一 1945 年 朱德同志在 七大 军事报告 论解 放区战场 中将东江纵队 琼崖纵队与八路军 新四军并称为 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江纵队大事记折叠折叠 东江纵队是留在广东坚持敌后斗争的少数中国武装 东江纵队的前身华南抗日游击总队 1938 年 10 月 日本侵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 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 10 月 21 日 日军侵占广州 东江下游和广州地区沦为敌占区 在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向内 地推进 国民党守军狼狈溃逃 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丧失信心的 时候 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党组织 勇敢地挑起了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重任 在 各地组织群众起来保卫国土 抗击敌人 10 月 24 日 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了东南特委 由梁广任书记 接着建立起曾生 王作尧等 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增城人民抗日自卫队等人民抗 日武装 12 月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质量分析会班主任发言
- 电话销售礼仪培训
- 时政播报课件
- 2025版锅炉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瓷砖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版电商数据分析与营销托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家庭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合同书
- 2025版股权投资与资产管理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跨境贸易实务:磋商与订立合同操作指南及案例解析
- 2025版智能家电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
- 卢浦大桥PPT.
- 江苏译林英语9上Unit-1-4课文翻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专业英语分类词汇表
- 2019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三课文翻译(全册精校)
- A4横线稿纸模板(可直接打印)-a4线条纸
- 列车牵规正文
- 渔业船员证书申请表
- 浅谈汽车4S店客户关系管理
- 云南民族大学听课记录表和效果评价表-202203158163
- 中央空调检验批范例
- STOP 6 安全卫生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