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doc 6页).doc_第1页
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doc 6页).doc_第2页
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doc 6页).doc_第3页
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doc 6页).doc_第4页
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doc 6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的 可行性报告我们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南麓,位于临汾地区北端,国土总面积880平方公里,辖5镇3乡225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2万人。1998年底全县耕地面积4323万亩,其中水浇地仅有0.21万亩,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县。l996-1998年三年平均农民人均收入为12l9元,系省定贫困县。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出发,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实际和畜牧业发展状况,计划建设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项目。 一、项目概述 我县建设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项目,是立足旱作农业实际,扭住退耕种草、肉兔养殖、加工增值三个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牧草规模化种植工程,发展以家庭兔场为主要形式的肉兔养殖基地,培育肉兔加工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牵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榕局,使全县旱作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高产、优质、低耗,体现最佳综合效益,最终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目的。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根据我县的资源条件和目前发展的现状,大力实施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既是我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图谋增加农民收入着重培养的支柱产业。其实施的科学性、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退耕种草符合国家调产政策,颇具开发潜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 1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全县43万亩耕地中,有亩产千斤以上的沟坝地5.6万亩,有旱平地7.8万亩,有近三年实施“温饱工程”建成的梯田3.6万亩,其余26万亩为坡耕地,初步实现了人均2亩基本农田的目标,完全可以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有大量的坡耕地可以坡耕地可以种草。我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西高东低,避风向阳,年日照时数2614.5小时,降水量547.6mm,日平均气温l0.1,无霜期1.74天,非常适宜牧草生长发育。今年,省农业厅确定我县为退耕种草示范县后,县乡建立健金了组织领导机构,完善配套了服务体系,使退耕种草工程于上半年全面启动,现已种植优质牧草1 0000余亩,成功地迈出了种草工程建设的第一步。 2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突出。历史以来,我县广大群众就有苜蓿、小麦轮作倒茬的耕作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畜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种草效益远远超过了种粮效益。在我县,二、三类麦田平均小麦亩产量仅有60公斤左右,亩产效益60元,除去生产成本,收入不足30元;而同类耕地种植苜蓿,亩产鲜草可达2500公斤,收获干草800公斤,以每公斤干草粉收购价12元计算,亩产效益960元,除去生产成本360元,收入可达600元,是种植小麦的20倍。其显著效益已被广大群众所认可,退麦种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种植牧草还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符合国家的产业开发政策,特别是符合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国家鼓励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政策,具 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二是肉兔养殖具有短、平、快特点,实现了资源最 佳配置,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1饲草资源丰富,劳力资源充裕,群众相对贫困,决定了肉兔养殖项目的现实性。我县是个山区贫困县,也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县份。牧坡宽广,年产牧草5万吨以上,工矿企业少,无污染;农作物以种植玉米、小麦、谷子为主,年产秸杆6万多吨,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就业门路少,群众贫困面大,农村闲散劳动力多。据统计,1998年底,全县总劳动力为45000人,闲散劳动力达15000人。这就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低投入的、家家户户都易经营的肉兔养殖提供了现实条件。也就是说,肉兔养殖项目的实施,从根本上找到了我县饲草资源、劳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的最佳结合点。 2投入产出比高,市场前景广阔,体现了肉兔养殖项目的优选性。肉兔养殖产量高,成本低,产品经济效益好。生产实践证明,肉兔生产周期短,繁殖力强,一只母兔年产仔可存活45只,其后代总重为母体的25倍;肉兔属节粮型食草动物,能有效利用植物中的粗蛋白质和部分粗纤维,饲料配方中,青草或干青草占到50以上,每只成年兔日采食颗粒饲料只有125.150克,饲养成本低于其它畜种。以一个农户养殖场饲养10组肉兔为例,年出栏商品肉兔l 350只,以每只纯收入6元计,年可实现纯利8 l 00元。 兔肉是珍贵的营养食品,含有高达2 1的全价蛋白质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复合物,富含铁、磷、钾、钠、钴、锌、铜等,被人们列为美食、益智、益寿佳品。目前,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及旅游景区,经济发展迅速,群众的生活水平高,饮食结构中对瘦肉需求的比重大,所以兔肉倍受亲睐,成为人们的首选。因此国际、国内市场看好,价格远高于猪、禽等肉类,每吨达2万元。据专家预测,加入WTO以后,我国的肉兔养殖业不仅不会受到冲击,而且会因劳动力价格低廉,设施投入偏低,有出口的价格优势,更具竞争力,将会获得一个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3我县肉兔养殖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县许多农民把养兔作为脱贫致富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最近两年,县政府成功启动实施高效、优质种草养兔项目建设,使全县肉兔养殖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先后从山东省引进伊普吕、新西兰优良种兔2500余红,筹建了百组规模的种兔场20多个。目前,基础母兔已达到1万只,其中伊普吕母兔为1000只,新西兰母兔9000只。同时,聘请省农业厅畜禽繁育站高级畜牧师任家玲、省农科院草食动物研究室主任、实验种兔场场长任克良在我县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养兔技术员1 28名,为肉兔养殖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具备了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发展的雏形。 三、项目目标 建设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项目,实现种草、养免、加工一体化经营,达到以下十项目标: 1退耕种草5万亩; 2保有基础母兔30万只; 3年出栏商品肉兔l 350万只; 4年加工兔肉l 3500吨; 5年加工配合饲料5万吨; 6年加工草产品5万吨; 7实现兔产品总产值3亿元; 8实现税收入1500万元; 9增加农民人均收入800元; 10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2万人。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预测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投入 1种草工程:全县退耕种草面积5万亩,每亩种籽、肥料、耕作管理等综合投入130元,需投资650万元。 2肉免加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为年屠宰肉兔l500万只,生产肉兔l5000吨,新建屠宰生产设施、200吨冷库、配套设施等,需投资l080万元。 3现代化种兔场:引进优质种兔1000组,新建集种兔选育、繁殖、科研、疫病防治于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兔场,需投资480万元。 4肉兔养殖基地:在全县推广以“十组千户,专业村发展和“五十组百户,百组五十户,规模化经营”的养殖模式、需基础母兔一万组(3万只),使养殖规模达到保持存栏368万只,年出栏商品兔1 3 50万只,每组基础母兔补助资金50元,需投资50万元。 5饲料加工厂:设计年生产颗粒配合饲料5万吨,生产设备购置、技术弓I进、配合设施建设等,需投资3 80万元。 6草产品加工厂:设计年生产草产品5万吨,草产品加工设鲁和配套设施建设等,需投资420万元。 以上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060万元。 (二)经济效益分析 1.牧草种植加工效益:种植面积5万亩,以亩产干草1吨,每吨价值1 000元计,合计产出草产品5万吨:产值收入5000万元。生产、管理、加工成本每亩400元,每亩创收600元,5万亩创利3000万元。 2.由兔加工厂效益:以年屠宰肉兔1 350万只,生产兔肉13500吨,市场价格每吨兔肉2万元,兔皮每张3元,年产值3105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24300万元,实现创利6750万元。 3现代化种兔场效益:一千组种兔年可产优质种兔29000只,商品肉兔43000只,产值收入l73万元,成本58万元,实现创利115万元。 4.肉兔养殖效益:基础母兔保有量30万只,保持存栏368万只,年出拦商品兔1350万只,以每只2.5公斤,售价7元计算,每只收入17.5元,饲料管理等成本11.5元,利润6元。1350万只可实现产值23625万元。纯收入8100万元。 5.饲料加工厂效益:年产五万吨颗粒饲料,每吨饲料价值1200元,原料、加工、管理等成本每吨800元,年可实现6000万元,创利2000万元。 通过以上分析,该项目实施后,年可实现产值收入65848万元,上缴税金1500万元,纯收入l99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加收入858元。 (三)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可促进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产业化发展,使金县广大农民参与种草、养兔、加工项目建设,十万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四)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全县土地、林草、劳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5万亩坡耕地,30万亩荒山草坡的水土流失状况,促进发展值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管理 1组织领导 成立种草、养兔、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领导组。由政府副县长郭向东任组长,吸收县农业局、畜牧局、扶贫办、财政局、农机局、水利局、乡镇局、计委、科委、农行、审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聘请省农业厅畜禽繁育站高级畜牧师任家玲,省农科院草食动物研究室主任、实验种兔场场长任克良为技术顾问。项目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各乡镇也成立由书记挂帅的相应领导机构,自上而下,全面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 2运行机制 项目实施坚持种、养、加统筹规划,分部管理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法则运作,靠质量求生存,靠管理创效益,靠品牌占市场。首先,由项目区乡镇政府和县畜牧局规划、部署、实施种草工程,连片退耕,规模种植,以农户为主体,集约化经营。乡镇政府组织农户搞好整地、播种、管理等具体工作,县畜牧局做好种草管理技术指导,牧草良种的采购供应,并负责工程验收。其次,依托县畜牧服务中心建立汾西县兔业开发公司,以公司加养殖户的形式运作,公司负责种兔的选育、组合和幅射发展;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疫病防治;负责兔业信息的收集和咨询服务;负责种兔繁育质量监督工作。第三,新建肉兔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做好商品兔收购、加工、销售这篇大文章,在依托山东省盛昌肉制品有限公司实现出口创汇的同时,创出自己的品牌,研制开发不同风味的绿色保健型兔肉制品,如缠丝兔、兔肉松、口板兔肉、熏兔等,适应不同地区生活习惯,不同群体消费需求,开发国内市场,创出一至两个在山西仍至全国有影响的兔肉制品品牌。 3技术服务 我们县畜牧技术机构健全,服务设施齐全,技术力量较为雄厚。1 996年基层畜牧兽医站编制、人员、经费“三定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先进县。全县建立健全了以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基层畜牧兽医站所为依托、村畜牧兽医技术员和种草养殖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技术服务网络。全县共有畜牧技术人员208名,其中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6名,有初级技术职称人员50名,有118名农民技术员持有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同时,聘请省农业厅畜禽繁育站高级畜牧师任家玲和省农科院草食动物研究室主任、实验种兔场场长任克良为的技术顾问,定期到我县开展技术培训,指导项目建设。 4政策激励 县政府出台草食畜牧产业化经营相关优惠政策,具体内容有四点:一是创新机制,允许种草专业户优先购买“四荒地使用权,实行集约化经营;允许种草专业户采取租赁、承包、换地等方式,连片实施规模种草工程,县上颁发草地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