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3分)A匕首(b)笨拙(zhu)水泵(bng)掺和(cn)B档案(dng)气氛(fn) 果脯(p) 一幢楼(dng)C缉拿(j)花蕊(ru) 煞风景(sh) 耿直(gn)D皮癣(xn)酗酒(x) 倚靠(y) 憎恶(zng)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3分)A黏稠 跋扈 鬼鬼崇崇 妄自菲薄B踊跃 鬼计 通宵达旦 贻笑大方C慰籍 绥靖 眼花缭乱 络绎不绝D募捐 蹂躏 负隅顽抗 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彩排艺术节的舞蹈,老师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训练戛然而止。B妈妈经常想起死去的外婆,真有点怀古伤今的味道。C在本届巴蜀中学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个班级展示了特色的班级文化,其中超级英雄、舞狮表演、魔法术士、民国学子等精彩节目让人叹为观止。D灾难发生后,很多企业家都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慷慨淋漓。4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迅的散文故乡,着重描写了杨二嫂和闰土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B范进中举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进颠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物的热心善良。C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如迁客骚人一样,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D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叙述见风使舵、欺下媚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生动地刻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主动_正能量,就能为个人的成长进步播散_:青年积极_正能量,就能为社会的美好和谐注入强大暖流;青年始终充满正能量,才能在激情奋斗中更好地绽放_。A传播 阳光雨露 拥抱 青春光芒B传播 沁人花香 拥抱 青春图画C拥抱 阳光雨露 传播 青春光芒D拥抱 沁人花香 传播 青春图画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再见了,如火的初三!再见了,亲爱的老师!我们将装点智慧的行囊,自信地迈向崭新的高中殿堂。B听语文老师讲三国的故事,我沉浸在想象之中,好像自己正看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景。C回顾我们走过的一千多个日子,2017届的每一个学子都真诚地播种希望,尽情地挥洒汗水,终于跨越了一道道难关,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正应了那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这些年来,校园的菩提树由枝叶稀疏的小树长成了底蕴深厚的儒者,沉稳庄重。7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通过改变词语原来的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请参照示例,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进行“倒错”,解释其含义后,再围绕新词写一句话。(3分) 示例: 咫尺天涯天涯咫尺(虽然远在天涯,心却彼此相依):虽然家人现在各分东西,但她坚信大家的心永远是天涯咫尺。 备选词语:屡战屡败、大材小用、先苦后甜倒错后的词及意思:_围绕倒错后的词写一句话:_8综合性学习(9分)最近,一股文化清流悄悄走进了几档综艺节目,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近日,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节目一经播出,点击量就达几百万,两期播完,好评如潮。这档节目,没有劲歌热舞、大咖云集,只是请来一些影视演员朗读名人书信,然后由嘉宾对背后的故事进行简单解读,透过文字与声线,展现了别样的沉静之美,为一直喧闹的荧屏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因此被誉为“综艺清流”。材料二: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还有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触动人心?见字如面,睹物相思。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这档节目之所以触动人心,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真挚的感情”。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材料三: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难受,想哭)。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又一个原因。(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_(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探究“综艺清流”走红的原因。(3分)_(3)“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两句经典的古诗词,并写出推荐的理由(或写出诗词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或写出诗词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或品析诗词的妙处)。(3分)(第9题的诗词除外)你推荐的经典古诗词是:_你推荐的理由是:_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9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_(白居易卖炭翁)(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_,白露未晞。 (蒹葭)(4)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5)舂谷持作饭,_。 (十五从军征)(6)白头搔更短,_。 (杜甫春望)(7)表现作者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王安石登飞来峰)(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尽显激昂慷慨的气概又蕴涵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日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二)阅读选文,完成1013题。(15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含,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1)俟其欣悦_ (2)持汤沃灌_(3)同舍生皆被绮绣_ (4)腰白玉之环_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12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B文章第段中,写老师的严厉不仅可以表现作者求师的艰难,还可以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和恭敬。C文章从三个方面叙述了作者成年后求学求师的艰难,可依次概括为:抄书之难,旅途之艰和生活之苦。D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意在现身说法,鼓励马生勤奋学习,读来也更亲切平易。13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我们有的同学喜欢追求时尚、追求名牌手机、追求名牌衣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明代大家宋濂用他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8题。(20分)生命中的隐形按钮张丽钧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与儿子站在马路边等车。车一直不来,我俩无事可做,便盯着眼前的居民楼看。我有个发现,就对儿子说:“你注意观察每一家的阳台摆放的植物,看有什么区别。”他看了一会儿,突然叫起来:“哇!有的人家养了满满一阳台花,还嫌不够,竟然又焊了个伸到楼外的多层铁罩子,层层摆放花盆。嘿!简直是立体绿化呀!有的人家嘛,一棵花也没有养就是这个区别吗?”我说:“你再看看,有没有人家只在阳台摆放了一盆花的?”他看了看说:“还真没有。太奇怪了!这些人家,要么不摆花,要么就摆许多花!”我说:“是啊!你看你老妈我,不就是养花上瘾了嘛!你记得吗?咱家养过一棵米兰,开花的时候,它的香气竟然可以从20层楼一直飘到楼下!这香气鼓舞了我,我于是又陆续买来了茉莉、栀子、薰衣草等香气袭人的花我每天早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花们请安。我简直不能忍受家里有空花盆,一旦把花养死,我会立刻设法在那花盆里种上东西,实在没的可种,就种几粒花生,要不,就种一块姜。你爸嘲笑我是农妇转世,我呢,还挺认可他这个评判,哈哈不过,我想跟你说的可不是养花的问题,我想跟你说人性的一个特点:人,一旦在某件事上尝到了甜头,他就遏制不住地要复制再复制。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从0到1的距离,通常会大于从1到1000的距离。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1与1000比邻而居。就说对面楼里那个焊了铁罩子搞立体绿化的人,一定跟你老妈一样,从养一盆花到养多盆花。一发不可收”后来,家里有个农村亲戚迷上了赌博,输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又借了钱还赌债。我得知此事后很同情他,便给他汇去了一些钱。收到钱后,他打来电话,大哭。他说:“妹子妹子,我要是再耍钱,我就砍掉自己的手指头!你一辈子都别再认我这个哥了啊”我在电话这边陪着他哭,说了好多劝慰的话。大概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嫂子打来电话,大哭,说:“你哥又去赌了!我没法跟他过了”我听后十分震惊,儿子却在旁边笑笑地说:“妈,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不就是要么不养花、要么养一阳台花还嫌不够吗!这不就是你所说的1与1000比邻而居吗?”再后来,接触到了“路径依赖”的说法,明白了上述事件均可以表述为:人们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这多像是“鬼打墙”!你掉进了一个怪圈,任凭怎么奔突、挣扎都逃不出一种无形的辖制。你试图前行,却周而复始地踩在自己的脚印中。“路径依赖”普遍地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发表了一篇文章,就生出再发表十篇八篇文章的欲望:献了一次血,就有了再献十次八次血的冲动:资助了一个“珍珠生”,就滋生了再资助十个八个“珍珠生”的想法而当你第一次蔑视规则却侥幸获赞,当你第一次徇私舞弊却未被拆穿,当你第一次背信弃义却喜得红利,你自然也会踏上一条不归之路,在不断的“自我强化”中一点点逼近生命的断崖。所有的“习惯”里都住着一个魔。它一旦统摄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即会不由自主地向着一个它所指定的方向断然滑去一个美丽派生出千万个美丽。一个丑陋派生出千万个丑陋。 一想到“1”与“1000”原是比邻而居的,我们就应该感到惊骇、恫震。每个人,都不妨在初始的选择面前打一个激灵,因为,这个初始的选择中藏匿着一个“隐形按钮”,按动之后,它将死死地操控着你,不是让你“越飞越高”,就是让你“越陷越深”原载教师博览原创版2016年1月“专栏”注: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斯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珍珠生”指学习优异,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就像珍珠一样被隐藏在贝壳里、等待着被人发现的一群人。14请概括文章所写到发生在“我”身上的“路径依赖”的两件事情。(4分)_15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用“1与1000比邻而居”,和“生命中的隐形按钮”这个题目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题目?说出你喜欢的理由。(4分)_16指出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_(2)所有的“习惯”里都住着一个魔。_17关于第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把正向的事例和反向的例子对比起来列举,显得非常醒目,旨在提醒我们选择正确方向的路径。B正确方向的选择可以复制很多的美丽,反向举例中的一些“侥幸心理”也同样可以让人滋生出许多美好的希望来。C正向的举例和反向的举例各三个,用排比的方式表明生活中此类现象随处可见,使句子富有气势。D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事例,来诠释了“路径依赖”这一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18文章末尾写道:这个初始的选择中藏匿着一个“隐形按钮”,按动之后,它将死死地操控着你,不是让你“越飞越高”,就是让你“越陷越深”。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分)_(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3题(20分)抗生素之殇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从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作为一线药用抗生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价格曾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但在60多年后,很多抗生素失却了当年的雄风,成了医药学家的心头之痛。抗生素天然存在的毒副作用,过多地或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会造成体内菌群失调,使一些原本致病性很小的细菌变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很强,当环境剧变时,它们不是束手待毙,而是用基因突变与环境抗争。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成天生活在抗生素环境中的细菌,大部分不能存活。但总有漏网之鱼。侥幸存活的细菌在环境逼迫下会发生基因突变,一旦突变出抗药基因,就会绝处逢生。在大自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矛”就必有“盾”,抗生素固然是大自然产生的有效武器,但是大自然也必然保留着相应的破解方法。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发现了数十类病原体具有耐受抗生素的抗性调控机制,这些病原体能够有效应对环境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分裂生长速度越快的病原体,其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也就越快。据统计,人类使用抗生素之前和使用初期,世界范围内的耐药菌出现速度远慢于当今,随着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不断开发,临床上耐药菌开始呈指数级地出现。近年,多重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曾一度引起社会的恐慌,而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慢于临床中耐药茵的产生速度。人们对于抗生素的滥用,正是在对耐药菌进行着无形的“人工筛选”。而如今世界范围内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得这些人工筛选得到的耐药菌可以快速传播。即使你得了病坚持不用抗生素,体内确实没有筛选出大量的耐药茵,但是仍然有可能躺枪。虽然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十分可怕,但是也不必杞人忧天和坐以待毙。首先,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不要感冒发烧后就自己给自己开药,应该遵循医嘱,科学合理用药。其次,应该呼吁医药和食品行业不要滥用抗生素,毫无节制地滥用抗生素无异于自掘坟墓。医药学家也正在与耐药茵赛跑,一方面改变药物的分子机构,以对付病原菌突变合成的酶:另一方面从世界各个生态环境中筛选新的抗生菌种。无论是赤日炎炎的热带,还是寒冷的极地:无论是大洋深处的喷口,还是地下的岩层,都有抗生素专家探求的目光。 (本文有删改)19题目及课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每空1分)本文题目“抗生素之殇”的“殇”用文中的“_”一词可以解释,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文章第段加点的“矛”指的是_,“盾”指的是:_。20阅读段,分条列出耐药菌可以快速传播的原因。(4分)_21品析文章语言。(5分)(1)侥幸存活的细菌在环境逼迫下会发生基因突变,一旦突变出抗药基因,就会绝处逢生。(加点词语“绝处逢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_(2)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成天生活在抗生素环境中的细菌,大部分不能存活,但总有漏网之鱼。(句中加点的词“总有”可否删去?为什么)_22结合文意,下面对“人们不能滥用抗生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抗生素天然存在着毒副作用,滥用抗生素会使人造成体内菌群失调,使一些原本致病性很小的细菌变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B滥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而人们对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慢于临床中耐药菌的产生速度。C抗生素一方面可以改变药物的分子机构,以对付病原菌突变合成的酶;另一方面也可以筛选出新的抗生菌种。D人们滥用抗生素,是对耐药菌进行无形的“人工筛选”,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得这些人工筛选的耐药菌快速传播。23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至少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