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_第1页
“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_第2页
“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_第3页
“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_第4页
“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目 录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1二、建设内容21、 实验教学体系22、 实验教学内容5 实验教学内容现状6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10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123、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144、 实验教学考试与考核155、 实验教学研究166、 实验教材建设167、 中心开放188、 实验教学效果219、 实验教学队伍2110、仪器设备配置2611、环境与设施3412、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34三、示范中心建设方案对满足培养计划、目标情况分析和教学质量保证措施35四、示范中心建设特色与创新36五、具体实施37附件一 苏州科技学院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计划表38附件二 20032006年学校投入仪器设备经费. 40“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示范中心的建设,可进一步提高我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校内实验教学与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重组;推进校际间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把我校物理实验中心建成综合型、开放型和研究型实验中心;进一步提升我校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在学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很好地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组制订本建设方案,希望在充分论证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开展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将我院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尽早建设成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成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管理、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建设的目标是: 建设具有现代的实验内容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二、 建设内容1、 实验教学体系物理实验基础课程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面向全校应用物理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8个系20个专业的学生开设。目前物理实验中心承担实验课程如下表1: 表1 物理实验中心现承担课程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专业1物理实验A(一)271电信、计算机等9个专业2物理实验A(二)240.5电信、计算机等9个专业3物理实验B170.5教育技术、数学等9个专业4普通物理实验A(一)271物理学5普通物理实验A(二)180.5物理学6普通物理实验A(三)301物理学7普通物理实验A(四)250.5物理学8普通物理实验B(一)271应用物理学9普通物理实验B(二)491应用物理学上述已开设的9门实验课程,课程性质都为必修,基本符合理工科学生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但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灵活,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等,同时实验课程学分偏低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因此,示范中心的建设需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具体方案如下:指导思想: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目 标: 培养与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在原来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公选课模块,同时考虑在第一模块的2个专业和第二模块的部分专业适当增加实验项目和学时(可能在2006年人才培养计划中要增加实验课时有困难,从教务处下发的培养计划附件二中可见,物理实验A的课时反而减少了3个学时),各模块增加1至2个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在时间上实行开放,由学生与实验中心预约。第一模块适合专业为:物理和应用物理专业第二模块适合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9个工科专业第三模块适合专业为:应用化学、化学、生物技术、生物教育、数学等9个理工科专业第四模块 公选课物理和应用物理专业公选课A公选课B第四模块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工科专业公选课A课程名称:物理实验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42总学分数:1.5课程性质:专业选修适用专业:物理类专业实验项目:10个开课学期:第4学期任务及基本要求:此课程是针对物理专业学生在完成普通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实验涉及2个或2个以上二级学科的知识内容。既有学生按照实验教材给定的实验项目和步骤进行的综合实验,也有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完成实验的设计研究型实验。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实验要求,自行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具体内容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实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和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选课B课程名称:物理实验公共选修课总学时数:24总学分数:1.0课程性质:公共选修适用专业:理工科专业实验项目:8个开课学期:第3或第4学期任务及基本要求:此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的一门基础物理实验公共选修课,以开放形式为主。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及时间。通过开放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研究与探索物理规律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素养,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开设实验的类型与教学途径实验类型: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在完成必修实验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心情愉悦地进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2、 实验教学内容示范中心建设中物理实验课程内容需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注重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实践应用联系,将科研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实验内容在原来基本实验占主导的基础上,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具体实验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实验,包括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实验,训练学生基本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物理实验现象的能力,验证物理规律和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掌握常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的原理、性能和测量方法等。这个层次的实验面向所有一、二年级的理工科学生和应用物理系两个专业的学生开设,实验项目从已有的项目中筛选(见下表2)。第二层次为提高型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学生通过第一层次的实验训练后,已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组织和自主实验的能力。第三层次为研究创新型实验,学生需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验研究。目前在这一层面上的实验项目仍属于空白,在示范中心建设中,需要重点加强这一层次的实验内容的建设。设想在公选课A中、同时考虑和院团委合作以大学生挑战杯或物理竞赛等形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实验内容和时间上实行全开放。同时可结合高年级的毕业设计进行创新型研究。总之,在这一层面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项目组认为完全可以做得有特色和成就,可以通过这方面的努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兴趣。目前的顾虑仍是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实验条件应该可以具备的。 实验教学内容现状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项目和实验性质如下表2:表2 物理实验中心已开设实验项目情况序号实验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实验性质1物理实验A(一)长度的测量基础2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基础3示波器的使用基础4用惠斯顿电桥测电阻基础5油滴实验综合6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基础7静电场的描绘基础8霍耳效应法测磁场基础9物理实验A(二)超声波声速的测定综合10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综合11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综合12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基础13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定综合14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基础15分光计调节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基础16全息照相综合1物理实验B长度的测量基础2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基础3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基础4超声波声速的测量综合5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基础1普通物理实验A(一)长度的测量基础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基础3用自由落体测定重力加速度基础4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基础5用可逆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基础6超声波声速的测量综合7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基础8简谐振动的研究基础1普通物理实验A(二)用电流量热器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基础2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基础3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基础4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基础5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基础6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基础1普通物理实验A(三)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基础2电表的改装和校准基础3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基础4非均匀磁场的测绘基础5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基础6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基础7用双电桥测低电阻基础8电子束的偏转基础9示波器的使用基础10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基础1普通物理实验A(四)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综合2全息照相综合3分光计调节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基础4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综合5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基础6偏振光的研究综合7用极限法测液体折射率基础8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测定综合1普通物理实验B(一)长度的测量基础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基础3用自由落体测定重力加速度基础4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基础5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基础6超声波声速的测量综合7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基础8简谐振动的研究基础1普通物理实验B(二)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基础2电表的改装和校准基础3用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基础4非均匀磁场的测绘基础5霍耳效应法测量磁场基础6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基础7用双电桥测低电阻基础8电子束的偏转基础9示波器的使用基础10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基础11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基础12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综合1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综合14分光计调节和三棱镜折射率测定基础15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测定综合16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基础由表2目前开设实验项目可见,物理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基础性实验占主导,综合性实验比例偏低,设计性实验为空白,与示范中心的要求差距较大,具体情况见表3。表3 物理实验中心综合设计性实验情况表课程名称现有综合性实验比例示范中心建设目标中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要求物理实验A37.5%50%物理实验B20%50%普通物理实验A18.75%50%普通物理实验B16.70%50%注1:物理实验A(一)和物理实验A(二)合并统计为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一)至普通物理实验A(四)合并统计为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一)和普通物理实验B(二)合并统计为普通物理实验B。注2:综合性实验的界定是从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原理与技术的先进性、所用仪器设备的情况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衡量,并调研了多所相关院校的物理实验中心及请教相关专家而定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示范中心建设要求,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需占50%。因此,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需大量引入对近代物理学发展和现代应用技术有重要影响的实验项目。例如: CCD特性的研究、光纤应用实验等,在实验中引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实际应用的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丰富物理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使物理实验教学更贴近科技研究前沿。例如将CCD图像传感器应用于牛顿环、双棱镜干涉、激光在实时测量中的应用等实验;在实验中应用集成温度传感器、应用霍耳传感器和集成霍耳传感器等磁敏传感器;应用硅光电池、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等光电传感器和力敏传感器等;应用计算机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 具体拟新增实验项目见表4。表4 计划新增综合实验项目及适用课程序号实验名称适用课程备注1热学综合实验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2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研究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3激光谐振腔与模式的研究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4杨氏模量(CCD振动法)普通物理实验A5磁滞回线普通物理实验A6双光栅弱振动普通物理实验A7温度传感器及其标定的应用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8电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普通物理实验A9逸出功的测定普通物理实验A10偏振光旋光实验普通物理实验A11光纤应用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12激光在实时测量中的应用公选课A13玻尔共振实验(CCD、监视器)公选课A14光学综合实验公选课A拟新增设计性实验项目:1)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2) 用示波器测量电容3) 用霍耳效应法测量通电线圈的匝数4) 超声波频率的测量5) 用自准直法测量凹透镜的焦距6) 用劈尖法测量细丝的直径7) 测定未知光波长及角色散率8) 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实验9) 光纤通信实验上述实验项目正在进一步的论证和调研之中。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第一模块(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A和普通物理实验B,适合专业为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不变,原来的实验项目进行更新,同时增设23个设计性实验。普通物理实验A中原开设的32个实验项目中(26个基本,6个综合)替换1014个项目,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为1620个,使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由原来的18.75%增至50%62.5%。普通物理实验B中原开设的24个实验项目中(20个基本,4个综合)替换811个项目,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为1215个,使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由原来的16.7%增至50%62.5%。由于这一模块目前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太低,因此,在示范中心建设中需要大幅度地更新实验项目,因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专业每届学生数一般各为12个班级,故新增综合设计性实验的仪器台套数为10,可以通过合理分组,满足学生实验仪器达一人一台套。第二模块(课程名称:物理实验A)总课时增加4个学时(从2006年人才培养计划制订目标看来,可能有难度),增设1个设计性实验(若学时增加有困难,则替换原有的实验),由学生自主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选择仪器设备并完成实验。原来的16个实验项目(10个基本、6个综合)中的10个基本实验替换24个,综合设计性实验为810个,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由目前的37.5%增加至50%62.5%。由于这一模块目前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尚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24个,即能达到示范中心的要求。这一模块面向的学生数较多,欲新增的实验项目仪器台套数需为20,才能满足教学需要。第三模块(课程名称:物理实验B),原来的5个实验项目中(4个基本,1个综合),需替换2个基本实验为综合实验,则综合实验数为3个,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从20%增至60%。这一模块实验项目少,新增的综合实验项目从第二模块中选择即可,不需另增实验仪器。第四模块公选课A和公选课B分别面向物理类专业学生和非物理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公选课A,主要以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为主,实验层次较高。初步设想在现有的光学全息平台上先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考虑结合应用物理系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目标和专业方向,开设激光应用和测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创新型实验,需另增添部分综合性实验仪器。因该模块面向物理类专业,学生人数不多,新增仪器台套数只需25套即可,可以通过合理分组,满足实验需求。公选课B的实验项目为基本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开设的实验项目中更新下来的仪器可用于开设公选课B的基本实验,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可以从第一模块实验项目和公选课A中选择,因此,不需要另外增添实验仪器。实验内容改革方案的时间和面向对象:计划在2006年下半年或2007年上半年在2005级和2006级物理类学生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中试行,然后于2007年对2006级工科类学生在物理实验A(一)和物理实验A(二)课程中,开设新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第三层次的研究创新型实验计划对物理类高年级学生先开设,在取得一定的成效后,逐步在更多年级和更多专业的学生中推广。由于新增综合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正在进一步论证中,示范中心建设后的实验项目一览表,暂未列出(需替换的实验要进一步讨论)。3、 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实验安排过程中,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过渡至设计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形成连贯的实验梯度教学体系,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实验前由老师课前讲解的同时,请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实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实验平台的构建思想。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手段,实现实验教学的网络和现代化教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已开发了CAI教学软件,由于受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制约,未能实现多媒体教学,通过示范中心建设,物理实验教学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鼓励实验室人员从事科研工作,并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大学低年级学生有机会接触系统的科研训练。建立物理教学实验中心网站和中心校园网站,逐步做到网上通知、网上登记、网上辅导。实验教学实现网络化,以适应多校区实验资源共享。学生可利用基于校园网的物理实验教学网络选课与管理系统,选择物理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等。实验中心网站包括: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介绍、实验选课系统、实验教材、实验室开放等。物理实验中心网站框架如下:4、 实验教学考试与考核考核方式: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目 标: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导向作用。目前物理实验成绩采用平时实验和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制订了详细的实验课程成绩评分标准。平时成绩:课前预习20%,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50%。实验考试:采用实验操作考试,考试成绩由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实验报告在考试当场交。目前实验考试项目以每学期最后一个实验内容作为实验操作考试,在示范中心建设中,设想在物理类专业学生中试点进行实验考试形式改革,以设计性实验作为考试内容,教师预先根据学生理论与实验能力拟定一定量的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随机抽题,抽好题后,然后去找资料准备,随后到实验室自主构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写出报告,报告最好是小论文的形式。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潜能,实验考试不在于成绩,而强调整个实验前后的过程以及实验后的思索和体会。这样的考试形式在物理类学生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后,逐步在第二模块的学生中推广。5、实验教学研究在原来物理实验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如曾获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软件”成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展软件的功能,在进一步扩展软件功能时,吸收有基础和感兴趣的学生参加。积极申报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项目,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在示范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进行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示范中心验收的同时申报物理实验精品课程。鼓励实验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已被立为学院2006年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示范中心建设组按项目立项申请的要求,努力完成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关键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成果。在学院立项的基础上,项目组将于2007年上半年申报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力争获得省级项目和省级奖。项目组认为在教学研究方面就物理实验中心目前的现状欲获得省级项目和奖项难度较大,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6、实验教材建设物理实验中心在选用教材上确立了“着眼课程特点,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确保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近三年在教材选用上,实验中心收集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反馈意见,认真总结和修订自编讲义,并将教材问题列入教学教改的重要内容。根据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和专业情况,自编了物理实验和普通物理实验两套教材,其中物理实验教材适用于物理实验A和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适用于物理实验B、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A、普通物理实验B、普通物理实验B课程。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听取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反馈意见,每使用一届学生即修订一次,2003级、2004级和2005级学生使用了该套自编教材,学生普遍反映较好。在示范中心建设中,计划将自编物理实验和普通物理实验两套教材合二为一,结合示范中心建设内容,新增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型实验,在第一篇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中,在误差评定中以不确定度评定为主,使教材适应21世纪的要求。计划正式出版时间:2006年底至2007年初面向对象:2006级物理类及理工类专业学生教材出版及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尽管物理实验自编教材已使用三届学生,但由于在示范中心建设中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比例增大,教材中相应实验项目改动很大,因此,教材编写的工作量较大。暑期中实验室人员在教材编写工作中做了不少的工作,但由于示范中心建设新增实验项目仍处于探讨阶段,相应教材编写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本学期教学工作量和示范中心建设任务繁重,教材编写与正式出版在时间上可能会得不到保证。项目组认为这一问题通过进一步贯彻示范中心建设的意义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性,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做这一工作,应该能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任务。 教材出版过程中,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是教材能否正常出版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项目组渴望相关职能部门能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出发,真正协调和帮助项目组做好这一工作。7、中心开放逐步实现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上的全方位开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一些专业的学生开设公选课,公选课实行在时间、内容和实验设备上的开放,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至全方位开放。对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从事毕业论文期间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有机会在实验室从事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具体方案为:(1)公选课在时间上实行开放,开公选课的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安排专人负责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的讲解等任务。计划开放时间:在2006年下半年或2007年上半年实施。(视2006年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时间而定)面向学生: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工科专业、物理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学生。2005级或2006级学生。方案实施的关键和需解决的问题:2006年学院人才培养计划是否能将物理实验公选课列入教学计划;需制订一套开放实验室的制度,这需要学院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2)对物理类学生开设的设计性实验在时间和内容上均开放,实验室提供设计性实验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设计性实验,然后在任何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提供设计性实验需要的仪器与耗材,并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整个实验过程以课程设计和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计划开放时间:在2006年下半年或2007年上半年实施。面向学生:物理学和应用物理专业2005级学生。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与难度:该方案实施的难度不是很大,关键在于实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需要学校从根本上支持实验中心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从人员编制和制度上保证工作的开展。项目组认为只要学校重视,全体实验室人员积极性高,一部分理论教师参与,这方面的工作完全可以做得很好。(3)考虑成立一个零级实验室,将一部分以前更新下来的仪器,以及这次示范中心建设中更新下来的仪器放在一个实验室,供物理基础相对差或对一些基础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自主实验。该零级实验室在时间和内容上全开放。计划开放时间:2007年上半年实施。面向学生:2006级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工科专业中物理基础差的学生。方案实施的难度和可能性:实验室有条件开设零级实验室,目前物理实验室已有一部分更新下来的仪器。难度在于如何让这部分学生能自觉通过零级实验室提高实验技能,并如何来计算学生的学时和学分。能否考虑在2006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外实践课程中安排这一内容,时间安排在短学期实践周。同时这一内容的学习通过与学生评优和奖学金评定结合,实验室建立登记制度的方式来实施,这些工作均需要学校在总体上给予支持和协调。(4)考虑成立一个演示实验室,并在时间上全开放,学生可以自主实验。该方案在实施上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实验中心在管理上要有制度,并配专人负责,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5)成立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在时间上对学生开放,学生有时间就可以去基地从事一定的开发研究工作。这方面的工作难点在于与社会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进行合作,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十分困难,在平时的科研活动中社会上的研发单位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需要借助学校的一些力量来从事开发研究。由于平时忙于应付日常的工作,再加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没有专业学生,因此,在这方面没有积极地去响应社会的需要。在示范中心建设中,考虑结合应用物理系的情况开展一些工作。(6)实验中心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考虑可以与苏州实验中学、新区一中等中学签订协议,给相关中学的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辅导提供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等(一般中学不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这项工作苏州大学物理实验中心2006年已开展,他们与苏州中学、梁丰中学等重点中学签订了协议。2006年初苏州实验中学曾和我院物理实验中心联系过,有意向要求物理实验中心对他们开放,进行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实验辅导。当时考虑到物理实验中心人员紧缺且教学任务十分重,因此没有进行合作。希望能寻求比较合理的开放形式,2007年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项工作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就物理实验中心目前的人员状况和其它条件,在时间和内容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实验室有一定的难度,渴望通过示范中心的建设不断地深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实验室的开放需要一定的人员,建议学校能资助一定的经费,在实验室人员不够的情况下,请物理基础较好的物理系高年级同学进行勤工俭学,以解决人员紧缺的状况,确保实验中心顺利开放。8、实验教学效果实验中心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贯彻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树立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中心地位,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研实验能力。在实验平台上,使学生能做出一批实验教学研究成果,激励学生发表实验学术论文和参加物理竞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争取获奖。在建立校外共享机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9、实验教学队伍1)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目标:力争经过一至两年的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先进实验教学方法,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结构合理的、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实验教学队伍。2)实验教学队伍构成实验教学队伍的现状目前物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中,没有实验教师,全部由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这一现状已严重地制约了实验教学和示范中心的建设,希望引起学院各级的重视,并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目前物理实验中心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和承担教学工作量如下:表5 物理实验中心技术人员职称学历一览表职称人数学历人数高级3博士1中级3硕士4初级4本科5其它2大专1其它1合计12注:统计中有2名硕士(初级职称)是2006年8月引进的。 表6 物理实验中心技术人员近两年承担教学工作量学年2004-2005(1)2004-2005(2)2005-2006(1)2005-2006(2)学时1056.491789.581255.541739.87总计2846.072995.43注:学时统计时已按学校实验课时计算方法乘以0.6系数。从表5和表6统计数字可见,物理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含工人)职称结构是合理的,学历层次硕士以上学历占41%,本科以上学历占84%,有一名本科学历的中级职称人员正在苏州大学攻读光学工程硕士学位。从近两年教学工作量统计可见,人均年课时达400500学时(已乘以0.6系数),同时实验中心技术人员承担了全部的实验准备、调试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目前,全部实验技术人员均为教辅编制,无实验教师队伍,由技术人员承担全部实验教学工作量。而物理实验中心承担的课程是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因此,这一现状渴望能得到解决,以求从根本上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建设总体方案为:实验教学队伍由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构成。n 实验指导教师:以实验教学为主,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负责实验教学大纲的制订、实验项目的论证、实验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n 实验技术人员:负责按实验教学大纲要求排出实验计划和准备实验,配合实验指导教师开设实验课,并按教学计划开放实验室,排除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出现的小故障,维护实验仪器设备,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n 实验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仪器的账目管理,负责课表等教学文档管理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领用等工作,参与实验准备、实验仪器及实验室日常的辅助工作。根据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梯队建设,优化实验教学队伍,使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比例接近3:1。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验中心鼓励在职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从事教学和科研研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条件逐步成熟的前提下,鼓励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进实验室当助教。具体方案1:实验室技术人员编制不变,由应用物理系大学物理理论课教师或专职实验教师进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现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使教师真正参与到实验教学中,解决了目前实验教学由技术人员承担这一现状。困难在于需要增加理论课教师人数或引进专职实验教师,就目前应用物理系物理教师的现状和学校人员引进的力度,难以由大学物理教师或专职实验教师完成每学年3000学时、8万左右人时数的实验教学任务。具体方案2:将目前物理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为实验教师编制,另一部分为实验技术人员,第三部分为工人编制。实验教师以实验教学为主,并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实验技术人员以实验仪器的调试和准备等工作为主,协助实验教师完成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等。实验室工人负责实验室日常的事务性等工作。实验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要求:本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或硕士以上学历(具体条件需学校考虑,项目组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由于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实验教师需实行坐班制。在岗位和职称评聘时,实验教师和理论课教师应一视同仁。就实验室目前的人员状况,项目组认为实验室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业务能力完全胜任实验教学任务,学校可以打破以前的框框,允许实验室人员有选择的机会和努力的方向。这一方案的优点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验室目前人员的编制问题,真正建立一支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工人相结合的,岗位分工合理的,稳定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真正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整个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案实施的难度在于涉及的问题较多,需要学校领导真正意识并重视实验教学,而摒弃将实验课当作附属于理论课的辅助课程,从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出发,营造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氛围,使更多的实验室人员愿意致力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这一点无论从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留住现有实验室人员等方面都是极其重要的。附相关院校调研表7 学校名称 人员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实验教师教授216副教授7512讲师1105助教002实验技术人员1059合计20212910、仪器设备配置物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根据所开设实验教学内容合理配置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按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优良,组合优化。仪器设备配置严格按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论证,仪器设备计划由项目组讨论、到兄弟院校学习取经,请相关专家审阅,然后进行修正,并提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审批。实验仪器设备符合实验项目要求,数量合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确保仪器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完好率在95%以上,不影响正常的实验教学。具体实验项目计划表见表8表10表8 物理实验A课程项目计划表(第二模块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专业)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开课学期所需主要仪器设备情况设备名称现有台套数购置时间需增加套数1长度的测量3基础2游标卡尺242001 20030螺旋测微器302001 200302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3基础2线膨胀仪242000 2001 20030尺读望远镜262000,2001 200303示波器的使用3基础2示波器352000,2001 2003 20040函数发生器331996 2000 2001 200304用惠斯顿电桥测电阻3基础2惠斯顿电桥212001 20030箱式电桥232001 200305油滴实验3综合2油滴实验仪22200366用双臂电桥测低电阻3基础2敞式电桥222000 2003 20040箱式电桥232000 20030稳压电源222000,200387静电场的描绘3基础2静电场描绘仪302001 20030电源222001 200368霍耳效应法测磁场3基础2霍耳效应仪252001 200309超声波声速的测定3综合3声速仪242000,2001 20038示波器202000 20038函数发生器222000 2003810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3综合3迈克尔逊干涉仪272000,2001 20030激光器182000 2003011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3综合3分光计191997 2001 20030光源92001 2003012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3基础3读数显微镜181989 1997 2001 20038牛顿环202003 20040光源312003013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定3综合3光电效应仪221999 2000,20031014薄透镜焦距的测定3基础3光具座201986 2001 20030透镜组820030光源201986 2001 20031015分光计调节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3基础3分光计172001 20030光源92001 2003016全息照相3综合3全息照相实验平台242000 2001 200301*热学综合实验3综合3准稳态比热、导热系数测定仪0222*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研究3综合3半导体激光器特性研究实验仪022表9 物理学专业实验项目计划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开课学期所需主要仪器设备情况设备名称现有台套数购置时间需增加套数1长度的测量3基础2游标卡尺24200120030螺旋测微器30200120030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基础2大学单摆仪820000电子秒表1220000游标卡尺8200003用自由落体测定重力加速度3基础2自由落体仪820000电脑计时器8200004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3基础2转动惯量测试仪8200405用可逆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基础2复摆51983 20000周期测定仪8200006超声波声速的测定3综合2声速仪242000,2001200314示波器202000 200314函数发生器222000 2003147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3基础2气垫导轨22200308简谐振动的研究3基础29用电流量热器法测定液体的比热3基础2量热器1619820数显直流稳压电源820000变阻器819830安培表819830架盘天平21982010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3基础2读数显微镜82003011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3基础2焦利氏秤82000012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3基础2线膨胀仪242000 200120030尺读望远镜262000、20012003013薄透镜焦距的测定3基础2光具座201986 200120030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