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训练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 2 4 3 5 6 一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 参照反应br h2 hbr h的能量对应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 降低逆反应速率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由图像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所以a项正确 c项错误 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 如ba oh 2 8h2o与nh4cl的反应 b项错误 对于任何一个反应而言 升高温度 可以使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d项错误 答案a 2 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 10h2o和nh4no3 使用时将它们混合用手搓揉就可制冷 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 a na2so4 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b 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 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c 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 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铵盐不会自身发生复分解反应 而又不具备与na2so4 10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c选项错误 c 3 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 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试问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由题中转化图可知 步骤1为化学键的破坏过程 要吸收热量 步骤2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要放出热量 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 h2为吸热反应 故e2 e3 e1 1 步骤1 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 步骤1 步骤2 2 比较e1 e2 e3的大小 吸热 放热 e2 e3 e1 二 原电池基础知识及应用4 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 2fe3 3fe2 与此电池反应不符合的原电池是 a 铜片 铁片 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 石墨 铁片 fe no3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 铁片 锌片 fe2 so4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 银片 铁片 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根据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 2fe3 3fe2 可知 fe为负极 比fe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 含fe3 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c 5 一个由锌片和石墨棒作为电极的原电池 电极反应分别是锌片 2zn 4oh 4e 2zno 2h2o石墨 2h2o o2 4e 4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从石墨经外电路流向锌片b 锌片是负极 石墨是正极c 电极总反应为2zn o2 2znod 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石墨附近溶液的ph增大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由电极反应可知 锌片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为负极 石墨一极发生还原反应 为正极 电子在外电路中从负极 zn片 流向正极 石墨 反应时石墨一极产生oh 石墨附近溶液c oh 增大 ph增大 答案a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6 茫茫黑夜中 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 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 fe合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铝合金是阳极 铝合金是负极 海水是电解液 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 b c d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电池电极只称为正 负极 故 错 其中活泼的一极为负极 即为铝合金 对 电极在海水中 故海水为电解质溶液 对 铝合金为负极 则发生氧化反应 故 错 a 7 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 并在二氧化钛 tio2 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2h2o2h2 o2 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分解海水时 实现了从 能转变为 能 二氧化钛作 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 实现 能转变为 能 水分解时 断裂的化学键为 键 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 填 放热 或 吸热 反应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2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 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极 2h2 2o2 4e 2h2o b极 o2 4e 2o2 则a极是电池的 极 电子从该极 填 流入 或 流出 3 有人以化学反应 2zn o2 4h 2zn2 2h2o为基础设计一种原电池 移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 它们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o2 h zn2 进行工作 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填名称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科学家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分解 所以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极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所以a极是负极 电子从该极流出 答案 1 太阳化学催化剂化学电h o吸热 2 负流出 3 锌zn 2e zn2 三 守恒法在原电池中的应用8 对于锌 铜 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 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 理论上两极变化是 锌片溶解了32 5g 锌片增重32 5g 铜片上析出1gh2 铜片上析出1molh2a b c d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锌 铜 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为负极 zn 2e zn2 正极 2h 2e h2 则计算关系式为zn 2e h21mol2mol1mol0 5mol1mol0 5molm zn 0 5mol 65g mol 1 32 5g m h2 0 5mol 2g mol 1 1g 答案a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9 1 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 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表 锌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银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在锌片 银片 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 锌片作负极 其电极反应为zn 2e zn2 银片作正极 其电极反应为2h 2e h2 电池总反应式为zn 2h zn2 h2 zn 2e zn2 2h 2e h2 2 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 工作一段时间后 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 总质量为47g 试计算 产生氢气的体积 标准状况 通过导线的电量 已知na 6 02 1023mol 1 电子电荷为1 60 10 19c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由电极反应式得电子守恒关系式 zn 2e h2 65g2mol22 4l60g 47g 13gyx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通过的电量为0 40mol 6 02 1023mol 1 1 60 10 19c 3 85 104c 答案 4 48l 3 85 104c 四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0 一定条件下 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 3h2 2nh3 在10s内n2的浓度由5mol l 1降至4mol 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 1mol l 1 s 1b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c 增加h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 反应足够长时间 n2 h2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 任何一种反应物都不可能完全反应 故d错 答案b 11 2so2 g o2 g 2so3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是工业上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molso3的总能量比2molso2和1molo2的总能量要高b 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c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所以降低温度会缩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 在t1 t2时刻 so3 g 的浓度分别是c1 c2 则时间间隔t1 t2内 so3 g 生成的平均速率v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molso3的总能量比2molso2和1molo2的总能量要低 选项a是错误的 加入催化剂会同时改变正 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选项b是错误的 降低反应温度会使反应速率降低 将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选项c是错误的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可判断出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五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判断12 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p g q g r g s g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 反应容器内p q r s四者共存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在该反应中 反应前后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化学平衡 反应容器内压强都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并且四种物质始终是共存的 正确答案为b b 13 可逆反应n2 g 3h2 g 2nh3 g 下列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 nh3不再分解b 正 逆反应都不在进行c 每生成2个nh3分子的同时 消耗3个h2分子d 每生成2个nh3分子的同时 生成1个n2分子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反应达到平衡时并没有停止 正 逆反应速率不等于0 a项错 反应开始后 正 逆反应均在持续进行 只是达到平衡时二者速率相等 b项错 消耗h2分子与生成nh3分子都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 c项错 生成1个n2分子的同时即消耗2个nh3分子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d项正确 答案d 六 综合应用题14 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 加入0 2mol的co和0 2mol的h2o g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 发生如下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 反应放出热量 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1 根据图中数据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 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反应平衡时c h2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答案0 003mol l 1 min 10 03mol l 1 2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填序号 co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co h2o co2 h2的浓度都相等 co h2o co2 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正 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解析答案 解析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一定 浓度不变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co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 co2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逆反应速率 所以选 15 按图所示 组装一种原电池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灯泡功率合适 1 2 4 3 5 6 7 8 10 9 11 12 13 14 15 1 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 灯泡 填 亮 或 不亮 填 亮 做a题 填 不亮 做b题 a 若灯泡亮 则mg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al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b 若灯泡不亮 其理由为 1 2 4 3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向量基底变换题目及答案
- 物业保安经理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School life 校园生活(话题阅读)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2025年3月动物性食品检验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物料泄露试题及答案
- 营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公司借款合同纠纷起诉状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解除协议
- 《支架外固定的护理》课件
-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讲座
- 以房抵债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4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物业管家服务方案
- 钢铁厂的安全教育
- DB11∕T500-2024城市道路城市家具设置与管理规范
- 锂电池pack生产线可行性报告
- DME糖尿病黄斑水肿
- DB1305∕T 45-2022 小麦品种冀麦325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邢台市)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