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下向沙漠进军word教案【精品教案】 向沙漠进军教案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有条理地分类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领会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 二、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一、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运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 其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 教学难点是两个自然段解说事理的说明一是第4自然段中关于“阵地战”的说明;二是第5自然段关于“造防护林方法要求”的解说,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以采取画示意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法1本文篇幅不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联系环环紧扣。 教师可采用“点线读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自学能力。 2教学步骤建议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进行,力求使精讲和导读密切结合。 3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边讲边导,剖析课文。 三、教学时教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1.注意字音字义竺、桢、沛、榆、逞、涸、噶、馏2.理解词语含义充沛、肆虐、城郭、绿洲、葱笼、俨然、移居、逞强施威、不毛之地 二、导入新课向沙漠进军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 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如何征服沙漠提出了改造沙漠的办法。 三、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 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 历任第 一、 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 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一遍(要求在正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129页“练习”一,具体划出文章的三个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提问明确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 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3讲读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第1自然段),道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 “最顽强”表明沙漠危害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之一”从数量上说明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远不止沙漠,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都是。 作者运用这两个词语加以限制,就把较复杂的事物和较深奥的道理说得确切明晰了。 有关文字既说明了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又暗扣文题,读来引人入胜。 为了说明沙漠是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进军”的艰巨性;从中可见,向“沙漠进军”是有史以来人们征服自然的伟大事业。 接着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文明的摇篮”“变成荒漠”;“天然的草原区”“变成沙漠”,具体地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更进一步突出“最顽强”三个字(23)自然段。 小结归纳第一部分的大意是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部分先指名学生郎读第4自然段,并且要求回答问题沙漠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两种进攻的方式?”教师讲析沙漠作为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它向人类进攻的武器是风和沙。 它用风沙作为武器,采用了“游击战”(风沙袭击)和“阵地战”(沙丘移动)的方式向人类进攻。 这一段文字是作者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和考察工作的结果,因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自然变化的规律,恰切地进行分类解说。 提问一对照课文,请同学们指出作者选用哪些动词来突出“沙漠特征”的?讨论明确“并吞”、“侵占”、“侵入”、“袭击”、“逞强施威”、“进攻”、“肆虐”、“打死”、“拔起”、“摧毁”、“埋葬”等词语。 提问二作者遣词造句很有功力,请举例说明作者为了力求准确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恰到好处。 讨论圈出(用着重号表示)“一次大风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 “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K本段对人们认识沙漠的特征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而认识自然是征服、改造自然的必要前提。 通过作者的“因势利导”使读者领悟到防止沙漠对人类的危害首先必须是挡风、阻沙,在“守”和“攻”两种方法中,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师生共同分析(57段)提问人类征服沙漠主要采取哪些办法?讨论明确根据沙漠的活动规律,人们用“培值防护林”“培植草皮”以“减小风的力量”和“沙粒的”对付“游击战”的办法;用“植树种草”以“固定沙丘”对付“阵地战”的办法。 “培植防护林”和“植树种草”是人们采取的抵御沙漠进攻的办法,这只是被动的“守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怎样转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呢?作者的揭示了“风沙”、“植树种草”、“水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出了征服沙漠的根本问题。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沙漠进军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这就能使读者如何改造沙漠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1课后完成理解分析一。 2试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练习”三,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补充修正。 答案可参阅人教社教学参考书。 二、继续分析第二部分(第812段)。 在第8段里,作者根据积累的大量资料,详细地说明寻找水源、利用水源是征服沙漠的主要方向;并例举出在我国已具备这方面的条件,说明我国向沙漠进军是完全可能的。 第910段主要讲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说明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计划地改造沙漠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例如天山南北的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包兰铁路沙坡头,治沙护路工作提前完成,通车后,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 这两段说明了在中国这一古老的土地上向沙漠进军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向沙漠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第1112段,指出利用沙漠造福人类的美好前景,说明向沙漠进军的重大意义。 如“中国科学院在托克逊试制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取暖、煮水、做饭。 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针对沙漠的特征说明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和光明的前景。 三、师生集体朗读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 本文总结全文,点明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是征服沙漠的可靠保证,鼓舞人们向沙漠进军的信心和斗志。 四、总结全文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学生先回答,教师修正后简要概括)1中心思想本文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征服沙漠的办法,并揭示了向沙漠进军的光明前景。 2写作特点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说明事物(显著特点);科学的分类说明(常用方法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6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战新产业“330”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社会招聘3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宁德港务集团春季校园招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航大(天津)科技园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3月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湖北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应届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酒店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危险运输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地铁志愿者安全培训课件
- 地铁岗位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珠江医院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流程管理某省市场营销MPR+LTC流程规划方案
- 疏浚管线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工厂实习安全培训课件
- 疏浚清淤工程合同协议书
- 电子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项目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篮球培训课件
- 护林员巡护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