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管理L1011071.ppt.ppt_第1页
肥胖管理L1011071.ppt.ppt_第2页
肥胖管理L1011071.ppt.ppt_第3页
肥胖管理L1011071.ppt.ppt_第4页
肥胖管理L1011071.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肥胖的管理 王文绢博士博士后教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2010年11月13日 主要内容 概述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超重肥胖者管理 概述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 体脂 异常高 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 如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 被称为 中心型 或 向心性 肥胖 则对代谢影响很大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 是2型糖尿病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单纯性肥胖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 以上 流行特点 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在过去10年间 大多数欧洲国家肥胖症患病率增长10 40 我国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迅速增长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 6 肥胖率为5 6 两者之和为23 2 已接近总人口的1 4 我国超重和是北方高于南方 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高于农村 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的结果 即使存在遗传因素影响 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危险因素 在行为方面主要包括 一 进食过量高蛋白质 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 使能量的总摄入往往超过能量消耗 进食行为不良 如经常性的暴饮暴食 夜间加餐 喜欢零食 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二 体力活动过少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 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 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 大多数肥胖者相对不爱活动 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 1 体重指数 bmi bmi和身体总脂肪密切相关 涉及到身高和体重 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2 腰围 wc 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 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 即中心性肥胖 程度的最简单 实用的指标 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 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中心型肥胖 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使用腰围和体重指数可以更好地估计与多种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身高标准体重法体质指数 bmi 法 推荐腰围 推荐腰臀比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方法包括 身体脂肪最好的评价指标 体质指数 bmi 和腰围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身高标准体重方法标准体重 身高 厘米 105或 标准体重 身高 厘米 100 0 9标准体重的90 110 为正常 90 为轻体重 110 120 为超重 120 为肥胖 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计算公式 bmi 体重 kg 身高 m 2体重过低 18 5正常18 5 23 9超重24 0 27 9肥胖 28 0 who标准 25 30 亚太标准 23 25 1 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是 bmi在25 0 29 9为超重 大于等于30为肥胖 2 who西太区提出亚洲成年人肥胖分类标准为 bmi在23 0 24 9为超重 25为肥胖 who标准 25 30 亚太标准 23 25 腰围 waistcircumference wc 腰围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 目前公认腰围向心性肥胖最简单 实用的指标 腰围男性 85cm 2尺5寸5 女性 80cm 2尺4寸 为正常 测量腰围的方法被测者穿贴身单衣裤 直立 双手下垂 双脚分开25 30厘米 体重均匀分配 测量者将皮尺放在被测者最下面一根肋骨下缘与骨盆骨上缘 髂嵴 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进行测量 皮尺要紧贴着皮肤 但不能勒压软组织 重复测量两次 如果两次测量结果误差超过2cm 应再测量第三遍 以cm为单位 计小数点后第一位数 腰臀比 waisthipratio whr 腰臀比是另一种测量中心型肥胖的指标计算公式 是最窄部位的腰围除以最宽部位的臀围whr 腰围 cm 臀围 cm 男性 0 9女性 0 85属于中心型肥胖 一般是结合体质指数和腰围进行危险性评估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bmi和腰围界限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表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超重肥胖者的管理 基本流程 一 发现和登记二 风险因素的评估 膳食 身体活动三 患者的随访管理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四 干预效果评估 一 发现与登记 目的 早诊断 早治疗 早管理尽早通过行为干预有效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发现渠道 机会性筛查 被动 就诊发现 医生在诊疗过程发现筛查查阅健康档案健康体检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发现超重肥胖者 登记内容 一般情况 人口统计学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出生年月 民族 经济状况 文化水平等 联系方式 住址 电话病史 个人病史 现在体重 什么时候开始 既往史 体重控制情况 并发症情况 干预和控制情况 家庭成员相关超重肥胖 cvd等相关疾病史 行为危险因素情况 饮食 高盐 高脂等 运动 体力活动 休闲时运动 体重监测检查 体格检查身高 体重 bmi 腰围和臀围 sbp dbp 实验室检查血脂 血糖等 必要时进行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眼底 肾功能等检查 二 风险因素的评估 膳食 身体活动 膳食的评估 方法24小时膳食回顾食物频率调查 膳食的评估 收集信息就餐情况定时吃饭情况 吃早餐情况烹饪情况炒菜用油类型 烹调用盐量食物摄取情况蔬菜 每天常吃的蔬菜种类及数量水果 每天摄取水果的量脂肪 摄取肉和家禽的量 摄取部位 如鸡皮 吃油炸食物的频率 去快餐店 饭馆的频率钠 盐 每周吃几次腌制 罐装和方便食品做饭的食盐用量 膳食的评估 特别注意盐 脂肪 蔬果盐的摄入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口味偏咸或偏淡家庭盐消耗量粗略估算 脂肪和蔬菜水果摄入肉类食品偏好 油炸食品偏好日均蔬菜摄入 日均水果摄入 身体活动的评估 身体活动方式工作时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休闲时 主动坚持运动身体活动量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身体活动量 强度 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 身体活动强度测量 方法1 谈话试验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低强度 在做运动时能够唱歌中等强度身 在参与运动时能够舒适的交谈高强度 运动时因喘气 呼吸太急促而不能交谈 身体活动强度测量 方法2 目标心率和估计最大心率最大年龄相关心率 220 年龄高等强度运动量目标心率 最大心率的70 85 高等强度运动量目标心率 最大心率的70 85 身体活动强度测量 方法3 自我感觉中等强度 运动后微微出汗 稍感感疲劳 短暂休息可以恢复疲强度过小 如果运动后没有感觉疲劳 运动强度过小 强度过大 如果运动后疲劳明显 几天才能恢复 运动强度过大 三 患者的随访管理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管理内容 平衡膳食身体活动体重监测 管理对象自己进行 每周1次随访 定期 如强化期间1次 月 持续3月 维持期1次 3 6月 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行为干预建议 合理膳食 总量控制 能量负平衡每天坚持减少2 3 的能量摄入 或每天增加步行10分钟 就能预防90 中国居民体重的过度增长 少脂肪 多蛋白控制社如量 品种选择 少肉类 多鱼类低钠盐提倡控制食盐 每天6克以下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不偏食限制酒精的摄入少量 低度 营养摄入目标 不同体重和劳动强度公斤体重所需总热量 kcal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的情况 疾病 肥胖 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 忌剧烈 选择适宜的运动量 中等强度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有规律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的情况 1 运动前做一次体格检查 了解疾病状况 健康状况 2 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3 运动中自我监护 根据主客观身体状况反映随时调整 适量运动 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有氧运动是指身体在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有氧代谢 常见形式步行 慢跑 交替跑 骑自行车 游泳 健身操 适量运动 选择适宜的运动量 中等强度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有规律 每周5 7天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 干预策略与原则 策略了解你的伙伴 状态 愿望和目标了解伙伴行为改变所处阶段 采取相应策略个体化 具体化 人性化每阶段针对一个主要问题健康生活方式终生培养 终生保持 干预策略与原则 原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目标在养成循序渐进 逐步改善点滴做起 持之以恒定期随访 分析障碍及时提醒 指导督促 干预计划的制定 个体干预依据个人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步骤评价 个人 行为 环境因素建议 提出目标 计划认同 干预对象认同 提高依从性 干预计划的制定 群体干预依据风险评估期望评估环境评估步骤评价 了解主要危险因素 主要健康问题分类 分类干预计划 认同 可行性调整 结果反馈 调整计划 干预与指导 个体干预讲计划 列清单教方法 找障碍用工具 小记录常随访 干预与指导 群体干预分类指导分级干预阶段渐进知识技能态度关键 干预指导 主要慢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膳食不平衡身体活动不足 四 管理效果评估 管理个体kab的评估 kab变化为指标 管理群体kab的评估 kab变化以率 比 均数为指标 对个体健康相关指标的评估 生理 生化指标变化个人生理生化指标达标比例变化趋势 均数相关疾病发生情况 对群体健康相关指标的评估 生理 生化指标达标的比例均数变化相关疾病发生情况 发病率 患病率 考核指标 群体指标 超重肥胖者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