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吐祥中学高二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姓名: 班级: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反映出孟子的治国主张是()A实行霸道 B实行王道C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 D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4、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 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 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 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5、即位之初,汉武帝虽然遭受挫折,但在选取贤良方正时,留意收揽儒生,授以官职。同时,鼓励学者研读儒家典籍,使五经传习更有系统。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武帝彻底摆脱了汉初的无为而治 B、儒家思想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C、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得到加强 D、儒家思想只符合西汉国家统一的发展需要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8、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 A提倡人性自由 B提倡人人平等 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儒学经典9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10. 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1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3、(26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8分)(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6分)(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6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6分) 15、(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例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主张跟春秋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4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挂靠与二手车交易平台合作协议
- 2025年高端不锈钢屋面系统定制加工及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共享单车租赁合作协议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与优化策略报告
- 2025年电梯设备绿色改造与智能化安装及保养服务协议
- 明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能源行业智能化节能监控系统采购与实施合同
- 2025年茶叶品牌跨区域连锁经营授权及加盟管理体系合同
- 2025年绿色茶叶加工厂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责任协议书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协议
- 合同制合同范例
- 河道水质监测与保洁方案
- DB35T 1801-2018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通 用技术条件
-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JJF 2137-2024 表面铂电阻温度计校准规范
- 面向工业智能化时代的新一代工业控制体系架构白皮书
-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题100道及答案
- 浙江省二轻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护士健康宣教指导手册系列老年病房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4届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