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 程 设 计(论文)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复杂网络N-R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 学系学部 机械电气学部 专业班级 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学号 062073 序号 01 学生姓名 刘小波 指导教师 罗 洪 霞 2009 年 06月25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 目 名 称复杂网络N-R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学 系 学 部机械电气学部专 业 班 级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姓 名刘小波学 号062073一、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通过一个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电力系统的分析、设计、计算和选型能力。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设计一个电力系统潮流网络线路 ,利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网络。要求自行设计相关电路,并编写出MATLAB程序。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设计电路,完成潮流算法,并编写程序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1下达设计任务书,熟悉设计系统任务和要求校内6月2日2方案设计,答疑校内6月23日3详细设计校内6月24日4实现基本功能校内6月25日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校内6月25日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张伯明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2 王宪荣 潮流与最优潮流的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19903 于永源 电力系统分析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4 杨以涵 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1发出任务书日期: 2009年 06 月02 日 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09年 06 月26日 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复杂网络N-R法潮流分析与计算的设计摘要 牛顿拉夫逊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解非线性方程式组的迭代方法,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Mat lab是一种交互式、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界与学术界,主要用于矩阵的运算,同时在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功能。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法 迭代法 收敛 Mat lab牛顿拉夫逊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解非线性方程式组的迭代方法,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其收敛性好,但是对初始值的要求比较严格,否则迭代过程可能不收敛。一牛顿拉夫逊法的求解过程1.给定节点电压的初始值e(0),f(0).2.将以上初始值代入下式,求出修正方程式常数项向量P(0),Q(0),V(0)( I =1,2,3,,n)3.将电压初值代入到下式 ,P(I)/ f(I) P(I)/ e ( I )J(0) Q(I)/ f(I) Q(I)/ e (I)求出修正方程系数矩阵(雅可比矩阵)的个元素,当j I 时,矩阵中的非对角元素是P(I)/ e(j)= - Q(I)/ f(j)=-(G(I, j)e(I)+B(I, j)f(I)P(I)/ f(j)= Q(I)/ e(j)= G(I, j)e(I)-B(I, j)f(I) V(I)/ e(j)= V(I)/ f(j)=0当jI时,矩阵中的对角元素是P(I)/ e(I)=-(G(I ,j)e(j)- B(I, j)f(j)- G(I, I)e(I)-B(I ,I)f(I)P(I)/ f(I)= -(G(I ,j)f(j)-+B(I, j)e(j)+B(I, I)e(I)-G(I, I)f(I) Q(I)/ e(I) =(G(I ,j )f(j)-+B( I, j)e(j)+B(I, I)e(I)-G(I, I)f(I) Q(I)/ f(I)= -(G(I, j)e(j)- B( I, j)f(j)-+G(I, I)e(I)+B( I,I )f(I) V(I)/ e(I)=-2e(I) V(I)/ f(I)=-2f(I)4.解修正方程式,求出修正量5.修正个电的电压e(1)=e(0)+ e (0)f(1)=f(0)+ f(0)6.将e(1),f(1)再代入2中的式中求出P(1), Q(1, V(1)。7.校验是否收敛,其收敛条件是f(k)=P(k), Q(k) ClearG(1,1)=10.834;B(1,1)=-32.500;G(1,2)=-1.667;B(1,2)=5.000;G(1,3)=-1.667;be(1,3)=5.000;G(1,4)=-2.500;B(1,4)=7.5000;G(1,5)=-5.000;B(1,5)=15.000;G(2,1)=-1.667;B(2,1)=5.000;G(2,2)=12.917;B(2,2)-38.750;G(2,3)=-10.000;B(2,3)=30.0000;G(2,4)=0;B(2,4)=0;G(2,5)=-1.250;B(2,5)=3.750;B(3,1)=5.000;G(3,1)=-1.667;G(3,2)=-10.000;B(3,2)=30.000;G(3,3)=12.917;B(3,3)=-38.750;G(3,4)=-1.250;B(3,4)=3.750;G(3,5)=0;B(3,5)=0;G(4,1)=-2.500;B(4,1)=7.500;G(4,2)=0;B(4,2)=0;G(4,3)=-1.250;B(4,3)=3.750;G(4,4)=3.750;B(4,4)=-11.250;G(4,5)=0;B(4,5)=0;G(5,1)=-5.000;B(5,1)=15.000;G(5,2)=-1.250;B(5,2)=3.750;G(5,3)=0;B(5,3)=0;G(5,4)=0;B(5,4)=0;G(5,5)=6.250;B(5,5)=-18.750;Y= G+ j*B; (1)=0;(2)=0;(3)=0;(4)=0; u(1)=1.0;u(2)=1.0;u(3)=1.0;u(4)=1.0; p(1)=0.20;q(1)=0.20;p(2)=-0.45;q(2)=-0.15; p(3)=-0.40;q(3)=-0.50;p(4)=-0.60;q(4)=-0.10; k=0; precision =1; N1=4; %the N1 Is the amount of the PQ bus While precision0.00001 (5) =0; u (5) =1.06;For m=1:N1For n=1:N1+1pt(n)=u(m)*u(n)*(G(m ,n )*co s(m)-(n)+B(m, n )*sin(m)-(n);qt(n)=u(m)*u(n)*(G(m ,n )*sin(m)-(n)-B(m ,n )* co s (m)-(n);Endpp (m) =p (m)-sum (pt); q q (m) =q (m)-sum (qt);EndFor m=1:N1For n=1:N1+1h0(n)=u(m)*u(n)*(G(m ,n )*sin(m)-(n)-B(m ,n )*co s(m)-(n);n0(n)=-u(m)*u(n)*(G(m ,n )*co s(m)-(n)+B(m ,n )*sin(m)-(n);j0(n)=-u(m)*u(n)*(G(m ,n )*co s(m)-(n)+B(m ,n )*sin(m)-(n);L0(n)=-u(m)*u(n)*(G(m ,n )*sin(m)-(n)-B(m ,n )*co s(m)-(n);EndH(m ,m )=sum(h0)-u(m)2*(G(m ,m )*sin(m)-(m)-B(m ,m )*co s(m)-(m);N(m, m )=sum (n0)- 2*u(m)2*G(m, m )+ u(m)2*(G(m, m)*co s(m)-(m)+B(m ,m )*sin(m)-(m);J(m ,m )=sum(j0)+u(m)2*(G(m ,m )*co s(m)-(m)+B(m ,m )*sin(m)-(m);L(m ,m )=sum(L0)+2*u(m)2*B(m ,m )+u(m)2*(G(m ,m )*sin(m)-(m)-B(m ,m )*co s(m)-(m);EndFor m=1:N1JJ (2*m-1, 2*m-1) =H (m, m); JJ (2*m-1, 2*m) =N (m, m);JJ (2*m, 2*m-1) =J (m, m); JJ (2*m, 2*m) =L (m, m);EndFor m=1:N1For n=1:N1If m=nElseH(m ,n )=-u(m)*u(n)*(G(m ,n )*sin(m)-(n)-B(m ,n )*co s(m)-(n);J(m ,n )=u(m)*u(n)*(G(m ,n )*co s(m)-(n)+B(m ,n )*sin(m)-(n);N (m, n) =-J (m, n); L (m, n) =H (m, n);JJ (2*m-1, 2*n-1) =H (m, m); JJ (2*m-1, 2*n) =N (m, n);JJ (2*m, 2*n-1) =J (m, m); JJ (2*m, 2*n) =L (m, n);EndEndFor m=1:N1PP (2*m-1) =pp (m); PP (2*m) =qq (m);EndUp=-Inv (JJ)*PP; precision=max (abs (up);For n=1:N1 (n) = (n) +up (2*n-1);U (n) =u (n) +up (2*n);Endk=k+1;EndK-1, , u%the following progra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5 and SonFor n=1:N1+1U (n) =u (n)*(co s ( (n) +j*sin ( (n);EndFor m=1:N1+1I (m) =Y (5, m)*U (m);EndS5=U (5)*sum (conj (I)For m=1:N1+1For n=1:N1+1S (m ,n ) =U (m)*(conj (U (m)-conj (U (n)*conj (-Y (m ,n );EndEndS由于I,j是虚数单位,故用m,n来表示输出的结果为:迭代次数1V22V33V441-0.048341.02895-0.087721.02835-0.093661.02289-0.107912-0.049681.02633-0.087601.02585-0.093411.02056-0.107753-0.049691.02617-0.087581.02570-0.093391.02043-0.107734-0.049691.02617-0.087581.02569-0.093391.02043-0.10773四.结论在该课程设计中,针对节点功率平衡方程,运用了牛顿拉夫逊法求解,过程当中以迭代法为基础,通过建立Y矩阵、雅可比矩阵等,采用逐级迭代得到节点电压的数值解。潮流方程的求解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两种模型,在求解的过程中都被广泛应用。本设计先在计算中求解方程的解,由于不收敛,结合mat lab编程计算分析,实现了对复杂网络的潮流计算。心得体会经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学习,使我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学好它要重在实践,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学习它,通过实践,我也发现我的好多不足之处,首先是自己动手能力差,知识面不广,阅读的范围也比较窄,掌握的知识也不牢固,经过这次的实验设计中,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哲学咨询案例分析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如皋市2026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神经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案培训
- 药物过敏急救措施培训
- 呼吸机使用相关VAP监测流程
- 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护理指南
- 脊柱退行性疾病康复护理培训
- 感染科肺炎细菌监测流程
- 七大方言语音的特点专题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 《城市总体规划》课件
-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 广西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医药研发流程及质量管理手册
- 2021九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项训练看图写话1仁爱版(含答案)
- 蛋糕卡购买合同范本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DL5320-2014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工程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 保密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标准卷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