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焦作市解放区环城南路第一小学 袁利娟一、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三、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四、本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教师: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制作课件,利用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五、教学流程(一)一问一读,巧做铺垫,情感初萌。师:孩子们,你们爱美吗?师:是的,你爱美,他爱美,我们大家都爱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爱美的国家,家家户户都养花,但他们的花不像中国养在屋子里,他们都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他们请大家齐读课题。师: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请,再读课题!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其中的答案吧!(二)、突破常规,直扣中心,引发赞叹。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这篇课文中最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关键句子,回忆一下是哪句?谁来读一下?请你。为什么这句话能全面概括全文内容呢?谁来说说上节课我们找这句话的理由。2、生汇报句子,说明自己的理由。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出示句子:(灯片)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丽 奇特)齐读,个别朗读,读出 “奇”声。抽几人读,。师:这句是作者对德国由衷的赞叹,但由于你们还没有作者那样真切的感受,所以一直没有读出那份感情,那个味,那么我们就先来探究这两个“奇”吧!引导质疑,追寻 “奇”意。师:我们先从字面上来理解“奇丽”和“奇特”,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请你说。师: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奇丽”和“奇特”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深入到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下。(三)、紧抓双奇,深度探究,体会画面。(设计意图:教学“奇丽的景色”中,让生围绕“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句先说说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先跳入自己的眼帘,引导学生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通过说表示花多、花美的词语后,让学生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而后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体会花之美。之后,再让学生说自己印象最深的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让学生在练说片段中把想象中画面表达出来。透过文中的关键词语,把这些画面呈现出来。在体悟读、自由读、师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中,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并积累优美词句,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艺术去体验真挚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写景色奇丽和民族奇特的的相关语句,多读几遍。开始-(估计快速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课件预设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汇报交流,体验“奇丽”景色(1)师:好,哪位孩子来汇报一下,表现景色绮丽的句子你找的是哪句?(灯片)有不同意见吗?都找的是这句吗?好,全班同学,我们一起读,走过任何一条街,预备起请大家再自由读这两句话,在书上用短横线划出最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划了哪些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呢?请你说。预设: A、“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点击)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边板书边教读词语:孩子们,这个“簇”字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民族的族,它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形声字,但声母是c.姹和嫣都是女字旁,嫣字上面是正,下面是与的一横变成了四点。) 谁能说说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不错,查工具书是我们理解字词意思的一种方法。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用心想象。花团锦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姹紫嫣红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说。想象不错,来验证一下你的想象。(课件展示图片,再次理解词语)教师:大片大片五彩缤纷的鲜花像赶集似的汇在一起,这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所描绘的美景。B、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景色奇丽的呢?请你。“花的海洋”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来比喻什么?小结:作者把大片大片,没有边际的花儿比作浩瀚无边的海洋。师: 这段话中除了这几个描写花美的词语外,还有用得非常贴切的词语吗?说出理由。D、“任何”生说理由。能去掉这个“任何”吗?去掉“任何”,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贴切。走过任何一条街,你体会到了什么?师:同学们,走过任何一条街,也就是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走过那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也是小结:作者用词多么精妙啊。正所谓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改一字嫌不妥。真让人折服!E、“家家户户”“家家户户”指的什么?请再在全文中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用到“家家户户”这个词?请读句子,这说明了什么?F、“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暇的意思是“空闲”,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千万不能写成目字旁,以前我教过的学生很多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在本课文中的“应接不暇”又是指什么?对,这儿指眼前的花儿多得看不过来。) 由此可见,“应接不暇”在这里还包含着看花人怎样的情感?谁体会到了?(喜爱,生怕错过)体会的多好啊!同学们,我们就应该像这样,不禁读出意思,还读出了词语所蕴含的情感,真棒! 播放德国大街画面:这么多的花,这么美的景,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追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哥廷根的大街小巷,一起来观察这奇异的花景,好不好? 师:此时此刻,看到这美不胜收的景色,肯定很多孩子心中都涌动着许多想说的话吧!来,我们来个角色体验。(2)、角色体验:假如我是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的街头,我会()假如我是一位工作压力大,非常烦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假如我就是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花味,我会()(3)、美美的读句子。A、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抽生读)B、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次用独特的情感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小结过渡:是谁创造了这奇丽的景色?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奇特的民族?谁来汇报一下你勾画的表现民族奇特的语句?3、 课件预设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汇报交流,体验“奇特的民族”(1) 学生汇报句子。(2)生读句子。(这里的这个“脊”是三声,“梁”是二声,但脊梁这个词里梁该读轻声,请跟我一起读)A、 “颇”这个字是什么意思?B、理解“耐人寻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C、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释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哪四个字?那么 “人人为我”这四个字又是与这段话中的哪句相照应?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首先要为别人着想,如果大家都是为别人着想,反过来,别人也会为我们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五四班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到班上建立班级书屋,你能看到76本书,这叫( ),同时你能为75位同学提供你自己的那本书,这就是( ),该我做清洁值日,我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心情舒畅,该其他人做清洁值日时也这样,我也能在干净舒适的教室里学习,我为此愉悦。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只要人人心中都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拥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3)、创设情境,感受“境界”。(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境界,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最后小结,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从而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我想问问这位女士,在屋子里的时候,你每天只能看到凌乱的花枝,花朵的背影,难道你不觉得厌烦吗?我想问问这位先生,走在街上的时候,你每天都能看到这些怒放的鲜花,你又在想什么呢?小结:是啊,相信只要我们做到“我为人人”,必将换来“人人为我”.不管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都是这个道理。 今天,是德国,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给我们上了这生动地一课。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感激之情朗读第三自然段。4、 我们试着背诵第三段(灯片:填空练习)。(四)学习末段,深入文本,感悟美丽。师: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怎能让人忘怀?因此,几十年后季老重返哥廷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同学们,让我们入情入境地朗读最后一段,记住:把作者的种种思绪,滴滴感受都读出来。1、齐读第4自然段。2、体会作者的话。作者再次探访房东,房东问了什么?季先生怎么回答的?出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灯片) 想想: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了,什么变化了?(房东变老了,街道变新了)唯独什么没有改变? 文中说包括美丽的花,那你们认为除了美丽的花,“美丽”还指什么?(家家户户依然是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养花给别人看的习俗没有改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丽的民族精神没有改变。这种崇高的境界就是一份永远的美丽。(板书:永远的美丽)(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胡老师查找了很多资料,1935年到1945年季老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这时德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整个国家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物资奇缺,吃饭和取暖都无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可是,家家户户为什么依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请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生:因为,爱花是德国人的习俗,德国人爱花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谁在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其中的原因?生:这是他们的传统,他们爱花已经习以为常了,因此不会改变。师:是啊,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确实让人感到吃惊。一面是炮火连天,一面是鲜花满街,这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点击灯片)师:一面是饥寒交迫,一面是鲜花满街,这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奇丽的景色;四五十年以后,季老重返德国哥廷根,看到的依然是这样奇丽的景色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点击灯片)师: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德国,去哥廷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目之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生产基础知识培训
- 车间物料接收与储存
- 护士集体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全新版
- 2025年硕鼠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2.2 发现生长 教学设计(表格式)
- 如何制作的教学课件
- 教学质量分析主题课件
- 特种车辆管理课件
- 车辆概况课件
- 1.1 有理数的引入-数学华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