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doc_第1页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doc_第2页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doc_第3页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doc_第4页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画摘要:景观序列是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风景意趣上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文章在分析景观序列基本特性,创造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武汉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创造的几种手法.提出武汉大学校园景观以珞珈山早期建筑为标志景观,多植物景点的环境空间,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为特色,景观有序的整体框架.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向多聚合性空间,多活动空间相互融合,以植物造景为主,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发展趋势.关键词:风景园林序列校园环境空间文脉武汉大学园林中心黄德明(高级工程师)枚园景颜序列响创造一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序列,是某种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景观序列是自然或人文在时间,空间以及意趣上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景观序列有两层意义,一是客观景观有序的展开,具时空运动的特点,是空间环境的实体组合:二是指人的游赏心理随着时空变化做出瞬时性和历时性的反应.这种感受既来源于客观景物的刺激,又超越景物而得到情感的升华,是风景意象感受的意趣组合.高校校园作为特定的场所,其环境建设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其设计手法及创作思路不断完善和创新.本文以景观序列理论为基础,分析武汉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创作手法,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发展趋势.园林工程圜1景观序列基本特性一空间的连续性景观序列是客观景观有序的展开,具有时空运动的特点.这种运动具有一种连续性,连续性的方向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不明确的,序列空间的流动就是要强化这种场所感,及其场所的领域之间,途径的连续性.2文脉的场所感当空间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及地域特定条件中获得文脉意义时,就成为了场所.景观序列是塑造一个整体环境,将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联系组织化,并表达人性需求及特定环境的场所.l3意义的体验性景观的意义具有满足人的各种行为要求,同时又要表达各种意义,并使人获得不同的精神情感.行为要求意义精神情感要通过人们对意象逐一体验所反映出整体形象,所以景观序列具有意义体验特征.4变化的节奏性景观序列的空间组合,意境表达的规律与变化构成了序列节奏特性,表现出各类型空间组合,意境表达的规律与变化构成了风景序列节奏与空间使用功能,尺度,意境表达方式以及相互组合有关.2景观序列的创造原则I1整体优化原则景观刨造是多种环境要素组成,包括空间属性要素即点,线,面,造景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山,水,小品等.景观序列的刨造是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整合优化的结果.ANDSCA园PE林PRA实CTCE画LI!.2:结构层次原则完整景观序列具有多结构,多层次特征.景观序列创造是强化风景结构的有机联系以及层次的丰富变化.:功能使用原则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活力所在.景观序列的创造必须满足师生的各功能为前提.这些活动场所有个人,小集体,公共等三种形式,这些构成了校园活动的主体.广场可提供各种集会,小游园为学生各种交流提供场所,林荫下的桌凳是学生室外自习的良好场所.4景观创造原则景观分为活动和实质性两个方面.校园活动景观的创造的目的是供学生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集会,休闲,交往,运动,礼仪等,活动具有的规律性和领域性是景观序列创造的前提.实质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好的景观序列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不同特色的空间景观,人们能够有意识从景观的空间结构,感知建立实质的景观,5:文脉主义原则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场所,学生心理随校园景框架.观变化而反映,往往超越景物而得到情感的升华,既意境.校园景观序列是将这种意境全面挖掘,建立校园历史,文化为前提,校园历史发展相连的文脉为素材进行创作,即意境序列.3校园景观序列的表现手法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3,1主景创造景观序列是由若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构成的.其主景的创造尤为重要.主景不仅有强烈的鲜明特征,具有标志性,支配前景,序景的布局.武汉大学以知识的象征图书馆作为校园的主景,建筑形式采用了较为庄重的八角重檐样式(图1).为突匿园林工程出主景主题采用了以下手法.1序列空间在校大门设牌坊为序景(图2).通过自然弯曲,长约600米学府路(图3),到达中心湖即前景(图4).经过樱花大道(图5),上老斋舍台阶,到达图书馆既校园主景,背景为东湖的水(图6)和珞珈山的山林(图7).通过一系列空间的刨造,更加突出主景效果.2主景升高图书馆布置于狮子山的颠峰,借助学生宿舍的116级台阶的仰视效果,使主建筑得以升高._3巧妙的框景学生宿舍中央拱门如框,将图书馆及其周围景致框入其中,尤如一副精美的图画(图8).4利用水面,造倒影在其中心区的狮子山南麓的低凹处,筑人工湖,将图书馆及学生宿舍建筑倒影在地势较低的水面,更加突出主题(图9).3_2轴线控制轴线可有效控制序列空间,使有序地展开.轴线有对称轴线,园林工程匪游览道路轴线等形式.对称轴线校园中心区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形成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3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最大限度地丰富了环境空间层次,同时相互借景,丰富了校园景色.l2游览道路轴线贯穿四校区的游览主轴线,反映了校园总体风貌.沿轴线布置绿化广场,植物景点,行道树,人文雕塑及小品景观等,给人们对校园有认同感和指认感,并体现校园文化内涵.3.3节点的利用在序列空间的连接处或转向处,往往是接点所在.在接点上设置小型景观空间,则能起到丰富序列的作用.如武汉大学中心湖利用文,理科区的交汇点:入口处设置标志小品,纪念性广场:转向处设校训纪念碑(图1O):道路交汇点设花坛(图11)等,接点得到较好利用.3.4绿地系统的完善绿地系统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载体,完善的绿地系统是景观序列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大学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已形成以珞珈山山林为绿心,以各植物景点,绿化广场,水面为绿点,以道路网络为绿线,组成三层次的景观结构.概括为:一绿心,六植物景点,五绿化广场,三水景,一线多圈(图12).践实林园一r,.,一绿心主要指珞珈山,狮子山,火石山等早期建筑群形成校园中心区.这里植物种类丰富,大面积植物群落不仅产生可观的生态效益,而且与早期建毓群相接合,形成武汉大学标志性景观,绿心的功能得以体现.2.六植物景点一校区的樱园(图13),梅园(图14),桂园(图15),枫园(图16):二校区的深港苑;三校区的桃园.分布各校区的以植物为主的景点应以挖掘校园文化为主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息场所为目的.3五绿化广场一校区珞珈广场(理科广场)(图17),二校区世纪广场(图18),喷泉广场,三校区友谊广场(图19),四校区的主席广场(杏林广场)(图20).校园绿化广场主题突出,可以形成风格各异,创造各种环境空间.包括公共性活动空间,小集体活动领域和个人领域.4,三水景一校区中心湖,文科区与东湖相连的月亮湖(图21),以及三校区的星湖(图22).武汉大学以东湖为畔,加之校园内有三处水景,可增加校园灵气,活跃校园的环境气氛.5一线多圈一线指贯穿四个校区的一条主轴线,多圈指连接各校区之间多条圈线.3.5环境文化性的营造以教书育人为职能决定了校园环境是集文化性,教育性,美学性于一体的,需要展现出较高层次的人文气质.要通过精心构思,让学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净化与思想的升华.校园空间环境除了要注意功能性问题外,更要蕴涵一定的思想文化成分.要让无形的精神性元素体现在有形的物态设计中,即所谓精神文化的景观物化.而这关键是要解决好设计的立意问题.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表现思想内涵较高的主题,实现启迪与警示目的.武汉大学校园环境在立意的选择上,与校园特定背景相结合,突出构思的教育性与感染力.主要在历史文化,科学知识上做主题.1历史文化武汉大学环境建设,保留与增建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气息与纪念意义的场所,包括六一惨案纪念亭(图23),李四光先生雕像,王世杰先生雕像,周鲠生先生雕像,李达先生雕像,闻一多先生雕像,沉思中的爱因斯坦雕像,百年校庆纪念墙(图24)等.所有这些的雕像及铭文,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期待.它们和百年武汉大学历史建筑共同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时代的历程,让后人在缅怀往事的同时,感悟到母校精神的真谛.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也是营造高雅文化环境的一种思路.三峡石,南极石,北极石,SARS纪念碑等利用科研,教学成果营建文化景观,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奋发向上的热情.而校园里栽植千姿百态的植物,挂上标有植物学名,特性,用途等说明的标牌,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植物知识的场所.这些融科学性,景观性,文化性于一体,更加体现校园环境育人功能.4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在大学教育本身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前提下,校园的建设及发展也有了的变化,其趋势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校园景观序列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多聚集性空间形成聚集性空间是利用水平,垂直限定空间的元素,便可获得具有明确用途的空间,而使起其产生聚集性.如教学用房围合成的庭院,露天集会场,绿化等,根据学生的需要,形成了大学校园特定的聚集空间.随着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这种聚集性的空间,必将由单一向多种形式发展,以提高高校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如武汉大学早期形成的以图书馆,老斋舍,理学院,工学院等聚集的空间,2005年形成的文科区建筑群(图25)以及将要形成的理科区建筑群(图26)等多种具时代标志性的聚集空间.2多活动空间融合,渗透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有多种形式,内容多样化.随着大学开放式办学,校园各活动空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3以植物造景为主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21世纪生态环境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武汉大学校园发展规划,在现有樱园,桂园,梅园,枫园等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若干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景观,构成一个与世界名牌大学相媲美的东方名园l4l多元文化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大学的教育必将与世界接轨,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外界多种文化的影响,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