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黑蒙界)段工程建设项目 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黑龙江省齐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一、自然概况1二、工程描述1第二章 编制依据4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项目管理目标5三、管理思路5四、质量目标5五、总体工期目标6六、2011年度分项工程进度目标6七、安全目标6八、现场管理目标6九、造价目标6第四章 施工组织7一、组织机构7二、人员配备情况7三、施工机械配备情况7四、试验、检测仪器配备情况7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2一、安排工程进度的原则12二、总体进度计划12三、分项工程进度计划12四、各月份有效施工天数13第六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20一、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20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20三、分项工程施工方法21第七章科研课题49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50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50二、质量保证措施50第九章 安全生产54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54二、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54三、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5第十章 文明施工56第十一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57一、冬季施工57二、雨季施工57第十二章 环保措施58第十三章 其它事项59一、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权益59二、预防流行性疾病措施59第十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60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612、墩台身、盖梁施工工艺框图623、预应力混凝土主梁预制施工工艺框图634、后张法预应力主梁张拉工艺框图645、预应力箱梁梁安装施工工艺框图656、连续梁施工工艺框图667、连续梁悬浇段施工工艺框图678、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框图68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属平原微丘区,海拔高度在144247m之间,地理位置在东经12325124、北纬471948之间。行政区划为齐齐哈尔市区及甘南县境内,本项目自然区划3区,即东北西部润干冻区。本项目为嫩江流域阶地,路线范围内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起伏小,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表植被主要为耕地,以种植玉米、水稻及经济作物向日葵为主,主线终点段有少量畜牧草场。本项目所经地域起点段为嫩江主流,终点段为嫩江支流音河,在甘南县城西北侧建有音河水库,起终点之间主要是水渠所组成的排灌系统。(二)工程地质条件11本工程项目所在区域以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2a14)及(Q1a14)为主,岩性为砂粘土、砂层,局部为圆砾土层。下部主要以第四系更新统湖积层(Q21)及冲积层(Q2a12)为主,岩性为淤泥质砂性土、砂及圆砾土层。项目沿线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地层,以淤泥质亚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为主要构成,表层一般为010m的细砂、粉质低液限粘土,以下为砂砾石松散沉积物,层厚10100m不等。(三)水文地质条件项目沿线地势平坦,天然河流少,降水径流不明显;低洼地具有雨季大面积积水形成漫流的特点。沿线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5m,低洼地带在23m之间。地表水主要为降雨径流形成。漫岗地质条件较好。沿线地下水蕴藏丰富,且埋藏较浅,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良,应加强路面结构层的防冻设计。由于路线地处高寒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公路自然区划3区,即东北西部润干冻区,季节性最大冻深超过2m,公路自然病害主要是冻胀和翻浆。冬季降温较快,水份易积聚,形成聚冰带;春季升温缓慢,水份不易下渗,对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将产生不利影响。二、工程描述主线新建特大桥2座,K785+100嫩江东江桥:桥梁全长为1807.16m;桥跨布置为15(4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桥面宽度为20.75防撞护栏(内侧)+净11.5m+0.5m防撞护栏(外侧)+0.5m,全宽26m;桥面铺装为8cmC50防水混凝土,10cm厚沥青聚酯纤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层间设置防水层。K789+401.25嫩江西江桥:桥梁全长为2168.3m,齐齐哈尔侧引桥1563.9m、主桥400m、甘南侧引桥204.56m;齐齐哈尔侧引桥桥跨布置为13(4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主桥桥跨布置为75+2125+75m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甘南侧引桥桥跨布置为5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主墩及过渡墩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引桥桥墩为柱式墩身,肋板式桥台,钻孔桩基础;桥面宽度为20.75防撞护栏(内侧)+净11.5m+0.5m防撞护栏(外侧)+0.5m,全宽26m;桥面铺装为8cm厚C50防水混凝土,10cm厚沥青聚酯纤维混凝土,层间设置防水层。(一)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P=1/300。通航标准:级航道。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桥面横坡:行车道双向2.0%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环境类别:级。(二)合同段划分情况合同段桥梁中心桩号工程内容B1K785+100K785+100嫩江东江桥齐齐哈尔侧1-30孔B2K785+100K785+100嫩江东江桥甘南侧31-60孔B3K789+401.25K789+401.25嫩江西江桥齐齐哈尔侧引桥1-52孔B4K789+401.25K789+401.25嫩江西江桥主桥及甘南侧引桥53-61孔施工工期及监理服务期总监办驻地办施工合同段施工工期(月)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阶段监理服务期(月)交工验收与缺陷责任期阶段监理服务期(月)总监办J2B17724B27724B37724B47724第二章 编制依据一、绥满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段公路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二、绥满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段公路工程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三、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评定标准及办法。四、省交通厅、建设局及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五、绥满高速公路齐齐哈尔至甘南段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工期安排和年度计划。六、指挥部下发的有关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及施工作业指导书。七、承包人的施工能力、水平。八、沿线气候、水文、地质情况。九、2010年施工生产完成情况。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年决战”为纲,以“实施纲要”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决战总部署,紧紧围绕施工生产这一中心,突出质量和安全两个重点,强化进度、造价、廉政三项责任目标,着力抓好党的建设、队伍建设、舆论宣传、现场管理、文明施工、技术创新、工程档案和环境保护九项工作,大力弘扬龙江交通精神,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科学规范、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实现“双优”工程和“五路”目标。二、项目管理目标分项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100,现场管理创国内一流,重大安全事故为零,质量事故为零,实现零投诉。1、实现三年决战决胜,争创决战排头兵2、工程质量优良3、安全责任事故为零4、现场管理实现“省内最好、国内一流”5、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努力实现零投诉6、工程造价控制在省厅核定范围内7、班子过硬、队伍精良、人才优秀三、管理思路紧紧围绕工程质量一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制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在管理中体现设计是灵魂,施工是重点,监理是保障,质量是生命,现场是关键,管理是核心。四、质量目标1、钻孔桩100% A类桩。2、钢筋间距合格率过程验收达95%以上,成型检测达85%以上。3、几何尺寸合格率达100%。4、彻底消灭砼表面蜂窝、麻面现象。5、彻底消灭砼表面非受力裂痕。6、砼强度合格率100%。7、砼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过程验收达95%以上,成型检测达85%以上。五、总体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09年9月1日完工日期:2011年9月30日六、2011年度分项工程进度目标 7月20日完成西江桥主桥悬浇箱梁合拢8月31日完成两座特大桥复合桥面铺装、伸缩缝及钢护栏安装七、安全目标(一) 杜绝火灾事故。(二)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三) 最大限度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四) 力争实现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八、现场管理目标省内最好,国内一流九、造价目标控制在省厅核定造价范围内。第四章 施工组织一、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 图4.1监理机构 图4.2二、人员配备情况(一)指挥部人员配备情况 表4.1(二)监理人员配备情况 表4.2(三)施工合同段人员配备情况 表4.3三、施工机械配备情况施工合同段机械配备情况 表4.4四、试验、检测仪器配备情况施工合同段及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仪器配备情况详 表4.5项 目 组 织 机 构 图 图4.1 常务指挥 副指挥 工程部设计代表室质监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计划部副指挥 副指挥 副指挥 总监办A1标项目经理部A2标项目经理部第一驻地办B1标项目经理部B4标项目经理部第二驻地办第三驻地办A3标项目经理部A4标项目经理部第四驻地办A5标项目经理部A6标项目经理部第五驻地办A8标项目经理部A7标项目经理部第六驻地办A9标项目经理部A10标项目经理部B2标项目经理部B3标项目经理部 监 理 机 构 图 图4.2指 挥 部总 监 办中心试验室第J1驻地办第J1试验室第J2驻地办第J2试验室第J3驻地办第J3试验室第J4驻地办第J4试验室第J5驻地办第J5试验室第J6驻地办第J6试验室指挥部人员配备情况 表4-1单位名称管理人员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合计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指挥部53641023小计53641023 监理人员配备情况 表4-2单位名称主要管理人员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合计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总监办2512320J2驻地办41012325合计61524645 合同段人员配备情况表 表4-3单位名称主要管理人员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合计高级职称中级职称B14141327B24141327B34141327B44141327合计165652108 合同段主要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表4-4合同段设备名称B1B2B3B4合计挂 篮66汽车吊1113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1147混凝土搅拌站11125混凝土输送泵22装载机11125挖掘机11 合同段主要检测、试验仪器配备情况 表4-5合同段试验仪器B1B2B3B4合计水准仪343313全站仪11114水泥砼标准养护箱11114压力试验机11114万能材料试验机11114负压筛析仪11114砂浆稠度仪11114雷氏沸煮箱1111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11114水泥胶砂搅拌机11114标准砂石筛343313砂浆搅拌机11114水泥砼成型振实台11114坍落度筒555520混凝土抗压试模105120105105435砂浆试模30303030120合计158177158147645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一、安排工程进度的原则1、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工程特点、工程总量及施工工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科学计划安排,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满足设计文件对工期的要求。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采取先进成熟的技术、工艺及能满足工程需要且配套齐全的施工设备,尽量缩短工期。3、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并组织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器材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分项工程工期及总工期目标的实现。二、总体进度计划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厅对本项目的工期要求,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工期安排,本工程计划于2009年9月1日开工,2011年9月30日竣工,2011年施工工期为4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三、分项工程进度计划1、东江桥、西江桥东引桥钢护栏安装:2011年5月1日-2011年8月31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铣刨: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30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31日伸缩缝安装: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2、西江桥主桥、西引桥9-14#块浇筑:2011年4月1日-2011年6月15日边跨现浇段: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15日边跨合拢段:2011年6月16日-2011年6月30日中跨合拢段: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20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护栏底座混凝土: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31日钢护栏安装: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铣刨: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10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2011年8月11日-2011年8月15日伸缩缝安装:2011年8月16日-2011年8月31日四、各月份有效施工天数2011年各月施工天数如下: 月份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合计日历天数3031303131153有效工作日2825232221119附:施工进度横道图 图5.1施工进度斜线图 图5.2施工进度柱状图 图5.3施工进度网络图 图5.4资金使用计划 图5.5劳动力需用计划 图5.6 施工进度横道图 图5.1 时间项目 工序名称工期二一一年四五六七八 东江桥钢护栏安装5.18.31水泥混凝土桥面铣刨5.16.30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7.17.31伸缩缝安装8.18.31西江桥914#块浇注4.16.15边跨现浇5.16.15边跨合拢段6.166.30中跨合拢段7.17.20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底座7.17.31钢护栏安装8.18.31水泥混凝土桥面铣刨8.18.10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8.118.15伸缩缝安装8.168.31 施工进度斜线图 图 5.2 年度二一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 月份 %四五六七八九100 东江桥钢护栏安装 90 东江桥桥面铣刨 80 东江桥桥面铺装、伸缩缝 70 西江桥914#现浇 60 边跨、中跨、现浇 50 桥面浇注 40 钢护栏安装 30 桥面铣刨 20 桥面铺装 10 伸缩缝 0 2011年特大桥工程形象柱状图 图5.3钢护栏安装(东)伸缩缝安装(东)桥面铺装(东)桥面铣刨(东)桥面浇注 9-14#块现浇(西)桥面浇注边跨现浇(西)边跨合拢(西) 10月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护栏安装 其他 项目特大桥施工网络图 图5.4伸缩缝桥面铺装桥面铣刨 8.18.317.17.315.16.30 东江桥刚护栏安装 5.18.31 修饰 4.16.15 西江桥914#块浇注 边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 桥面铣刨、铺装、伸缩缝等钢护栏安装边跨现浇 主桥桥面 7.17.20 8.18.316.166.305.16.15 引桥桥面浇注 7.17.31 资 金 使 用 计 划(2010年) 图5.5 资金(万元) 9000 8000 7400 7000 6000 6000 5000 4000 4000 3000 2000 2000 1000 1000 300 0 3 4 5 6 7 8 9 劳动力需求计划 图5.6人数(个) 17001700 1500 1400 1300 1100 1000900 750 700 600500 300 200 3 4 5 6 7 8 9 月份 2011年度第六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一、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一)桥梁基础基础为钻孔桩、承台基础。陆地钻孔桩施工采用反循环钻孔;承台采用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水中钻孔桩施工采用筑岛、然后插打钢护筒,再上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承台施工需根据地质、地形、水文等情况采取沉井和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施工。(二)桥梁墩、台身墩、台身施工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分节浇筑。墩、台身钢筋、模板采用汽车吊方式完成垂直提升。混凝土采用罐车水平运输、吊车垂直提升配合串筒入仓或泵送入仓,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三)桥梁上部上部结构有连续梁、简支转连续箱梁。连续梁采用挂蓝进行悬臂浇筑,钢筋模板采用塔吊、汽车吊提升,混凝土罐车运输砼,混凝土输送泵入仓。简支转连续箱梁采取制梁厂预制,龙门吊、架桥机架设方法施工。(四)钢筋、混凝土所有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吊或输送泵输送入模。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一)钻孔桩基础复核图纸技术交底平整场地(筑岛)测量放样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泥浆制备钻孔清孔检查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拆除护筒清理桩头桩基检测(二)下部工程测量放样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系梁、承台)墩台身混凝土拆除(系梁、承台)墩台身模板养生搭设支架、底模绑扎钢筋预埋构件立侧模浇筑墩台帽混凝土拆除模板养生(三)预制、安装预应力箱梁场地平整制作台座底模清洗涂脱模剂在底模上绑扎底板、腹板及隔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安装内模安装侧模及端模绑扎顶板钢筋浇筑砼养生拆模养生张拉移梁至存梁场压浆封端运梁安装浇筑横隔板浇筑湿接缝负弯矩张拉。(四)主桥连续梁复核图纸技术交底搭设扇形托架0#块、1#块、2#块施工拆除模板及托架安装挂蓝悬臂段施工(搭设支架、边跨现浇段施工)合拢段施工三、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连续箱梁施工1、总体施工顺序主桥连续箱梁采用悬臂灌筑法施工。施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在主墩墩顶和墩旁托架上浇筑0#段、1#、2#块,悬臂灌筑3#至14#块,在落地支架上浇筑边跨直线段,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高程线型控制贯穿连续梁施工始终。1) 0#、1#、2#粱段施工主要程序:安装墩旁托架托架加载预压测试,推算0#、1#、2#梁段托架弹性挠度值安装梁段底模、外模并调整至立模标高绑扎梁段底板、腹板、横隔板钢筋,安装腹板纵向、竖向预应力管道及各种预埋件安装梁段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和各种预埋件灌注梁段混凝土并养生预应力施工2)3#梁段(挂篮悬臂灌筑的第一个梁段)挂篮悬臂施工主要程序:挂篮安装调试挂篮加载预压测试,推算挂篮弹性挠度值安装梁段底模、外模并调整至立摸标高底板、腹板普通钢筋和纵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安装梁段内模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灌筑梁段砼并养生预应力施工挂篮前移。 3)4#14#梁段挂篮悬臂施工主要程序:挂篮前移安装梁段底模、外模并调整至立摸标高底板、腹板普通钢筋和纵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安装梁段内模顶板普通钢筋和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安装(包括各种预埋件)灌筑梁段砼并养生预应力施工挂篮前移。4)合拢段施工主要程序:箱梁合拢及体系转换,是控制全桥受力状态和线型的关键工序,因此合拢顺序和工艺必须严格控制。全桥分两个合拢阶段,第一阶段边跨合拢,第二阶段中跨合拢。5)边跨合拢段的施工顺序(1)主墩单T即将完成时,安装落地支架并按不小于施工总重量120%充分预压后,施工边跨现浇直线段。(2)拆除边跨挂篮,安装边跨合拢段吊篮模架,对称支撑在悬臂端及边跨现浇梁段上。(3)先在T构的两悬臂端分别安装平衡重。(4)安装合拢段钢支撑,按照设计要求对部分合拢束进行张拉锁定,每束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50%。之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等工作。根据施工控制要求,选择一天中最低并且较稳定温度的时间,开始浇筑边跨合拢段混凝土,同步逐渐卸除等量平衡重。(5)待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并且达到90%设计强度后张拉顶、底板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合拢束补拉到设计吨位。(6)拆除吊篮和边跨落地支架,更换支座,完成边跨合拢。6)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顺序(1)两端挂篮拆除。(2)先在T构的两悬臂端分别安装平衡重。(3)安装合拢段钢支撑,并安装吊篮模架,对称支撑于悬臂端,部分张拉合拢束,每束张拉力为设计张拉力的50%。之后进行立模,绑扎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等工作。根据施工控制要求,选择一天中最低并且较稳定温度的时间,开始浇筑合拢段混凝土,同步逐渐卸除等量平衡重。(4)待混凝土龄期达到7天并且达到90%设计强度后张拉顶、底板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合拢束补拉到设计吨位。(5)拆除吊篮,更换支座,完成中跨合拢。2、施工工艺挂篮设计图:本桥悬臂灌注施工的主要设备采用三角形挂篮。三角形挂篮图示挂篮构造与作用原理 挂篮由三角形主桁架、行走系统、外模、内模、底模、锚固装置、吊挂装置、工作平台组成。它是施工梁段的承重结构,又是施工梁段的作业工具。挂篮首先在预应力施工已经完成的0#、1#和2#梁段上安装(待0#、1#和2#梁段的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束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开始安装),挂篮安装调试完成后进行3#梁段施工。当3#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按设计要求进行3#梁段预应力束施工,待3#梁段预应力束施工完成后开始对称的向前移动挂篮到4#梁段,进行4#梁段施工。如此循环前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1)三角形主桁架三角形主桁架是悬臂承重结构,由底梁、立柱、斜拉杆、横拉杆、横连上下梁、挑梁平斜杆和横连拉杆组成。各杆件用销子连接成一整体。施工过程中主桁必须锚固可靠,竖向精札螺纹钢筋锚固时,每个连接器必须旋入6cm,接入连接器前在6cm处作出明显标记,以保证两根精札螺纹钢筋旋入长度。(2)行走系统行走系统由牵引导链、前支座、滑移轨道、轨枕、主桁固定锚组成。前移轨道采用43钢轨底作为滑动面,轨枕间距为60cm,钢轨穿过轨枕槽固定可靠,前移过程中主桁尾部必须有四个固定锚,换锚过程中主桁必须保证3个固定锚,尾部固定锚两侧与上一成形梁段连接,保证挂篮前移过程中固定锚的竖直度及平衡度。前移就位后主桁尾部设4个固定锚方可进行节段施工。(3)外模外模 8槽钢、63636角钢、5mm钢板组焊而成。模板上口采用拉杆对拉固定,下口用丝杠固定在底模架上。挂篮前移过程中外模随滑移梁及挂篮一同前移就位,滑移梁后端锚固于上一梁段拖轮组上,就位后前移拖轮组至本节段前端下一滑移位置锚固。外模就位后滑移梁前端悬吊于前横梁锚固,后端锚固于上一节段砼锚固。(4)内模内模由内模架和组合钢模板组成。由于受顶板及腹板齿板影响,内模架采用可调高、拆除形式桁架,施工梁段有顶板齿板时调整内模架高度施工;施工梁段有腹板齿板时采用摘除两侧内模架施工,施工过程中顶板、腹板均有齿板时,采用调高+拆除侧架方式施工。内模的锚固及滑移通过内模滑移梁实现,单侧内模设两根滑移梁,用以悬吊内模及部分节段施工荷载。挂篮前移时内模滑移梁随挂篮滑出,内模拆除后,锚固滑移梁,内模由滑移梁滑出锚固,进入下一梁段施工。(5)底模底模由底模架和底模板构成。底模架由28#槽钢组焊而成,底模板由63636角钢和5钢板焊接而成。挂篮前移时底模通过吊挂装置悬吊在挂篮前横梁及后挑梁上。节段施工时,底模悬吊在前横梁底模吊带及上一梁段砼后锚上。其后端由后锚装置固定在已施工完的梁底板上。底模跟着三角桁架一起前移,就位后调整锚固于上一梁段底板及前横梁上,提供挂篮施工作业平台及承载平台。(6)锚固装置锚固装置分三角桁架锚固装置和底模后锚装置两种。三角桁架锚固装置由梁顶竖向预应力钢筋、连接器、25精札螺纹钢筋锚杆、锚固梁组成,其作用主要是将三角桁架锚固在梁顶面上。底模后锚装置由32精札螺纹钢筋锚杆、锚固梁、千斤顶组成。主要是将底模后架固定在梁底板上。(7)悬吊装置悬吊装置由前横梁吊带及后挑梁吊带组成。前横梁吊带共有10根吊带组成,底模吊带4根,由2根32主带及2根32附带精札螺纹钢筋组成,采用垫板螺母锚固,负责底模前移及锚固底模之用;外模滑移梁吊带4根,由32精札螺纹钢筋吊带组成,采用垫板螺母锚固,负责外模滑移及锚固之用;内模滑移梁吊带2根,由32精札螺纹钢筋吊带组成,采用垫板螺母锚固,悬挂在三角形架前横梁上,负责内模前移及锚固之用。后挑梁吊带有2根底模前移吊带组成,采用32精札螺纹钢筋、垫板、螺母锚固,负责底模前移悬吊之用。节段施工过程中,底模后端锚固于上一梁段砼底板上;外模和内模滑移梁锚固于上一梁段砼顶板上。(8)工作平台工作平台有前横梁工作平台、张拉工作平台、滑移梁工作平台、底模后锚工作平台四种,前横梁工作平台提供前横梁10根吊带的调整、拆除及锚固工作平台;张拉工作平台提供腹板张拉工作平台;滑移梁工作平台提供外模滑移梁换锚及安拆工作;底模后锚工作平台提供底模后端锚固工作平台。均由8槽钢和16圆钢加工而成,步板采用40木板。挂篮预压测试 (1)测试目的通过加载预压试验测试出挂篮的抗弯刚度,以便推算出所有梁段施工时的挂篮弹性挠度值,在浇筑过程中对立模标高进行修正。(2)测试方案挂篮采用在地面利用千斤顶施加应力的方式进行。 每片主桁在地面拼装后进行抗弯刚度的测试。将两片主桁对称置于砼面上,采用32mm精轧螺纹钢将两片桁架连接成整体。加压采用250吨液压千斤顶,模拟设计荷载,加压分级进行,第一次加压50KN,然后每次加压100KN,直至达到设计荷载。测试该挂篮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及其线形方程关系,并观察构件有无塑性变形,经反复加载、卸载,取得在弹性范围的变形模量。预压试验结束后,根据所测得数据画出挂篮的弹性变形曲线及非弹性变形范围值以指导施工,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消除非弹性变形并获得高程监控数据。挂篮安装调试在0#、1#、2#块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后,将箱梁顶面清理干净,开始安装挂篮。对称的两套挂篮同时安装,同时前移。(1)将经过加载试验测试的挂篮主桁运至墩下,按图组装,作好吊装准备。(2)在1#、2#梁段顶面测量放样,按60cm间距铺放轨枕横梁,将43钢轨反向贯穿于各个轨枕横梁中,利用43钢轨轨底作为滑动面,挂篮前支座与滑动面接触部位加垫四氟滑板以减小滑动摩擦阻力。(3)吊装主桁,单片吊装,将前支座卡槽对准滑轨滑动面,在立柱前后两侧各用两台导链控制其空间位置,用同样方法安装另一片主桁,调整两片主桁的间距和位置,调平纵梁。主桁后端各加设四个25精札螺纹钢筋固定锚,做好连接悬吊系统准备工作。(4)安装横梁系统和悬吊系统。(5)安装底模、侧模,并将其与悬吊系统连接,同时安装工作平台,底模后吊点锚固于2#梁段底板。(6)调整底模立模标高,校正加固底模、侧模。(7)待3#梁段底板与腹板钢筋、纵向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