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09语文.doc_第1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09语文.doc_第2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09语文.doc_第3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09语文.doc_第4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09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鹭洲中学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胡雪光 李伟 审题人:廖庆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第卷(共33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贮存(zh) 拱券(xun)梵文(fn) 隘道(y) 不落窠臼(cho)B模型(m) 颦蹙(ch) 恸哭(dng)参与(y) 模棱两可(lng)C诘责(ji) 潜伏(qin) 尴尬(gn)尽(jn)管 轻鸢剪掠(yun)D譬如(p) 毗邻(b) 坍塌(tn) 琢磨(zhu)空穴来风(xu)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桔梗 词藻 慰籍 人才辈出 食不裹腹B柁墩 尺椟 修茸 一愁莫展 恪守不渝C言迄 编缉 榫头 锱珠必较 礼义之邦D斟酌 纤维 付梓 感恩戴德 暮天席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经济增长,去年调资滞后影响等因素,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_ 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增长 16.2% 。东突分裂祖国的 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 ,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A排除 卑鄙 疏远 B排除 卑劣 疏离 C剔除 卑鄙 疏离 D剔除 卑劣 疏远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B成绩来之不易,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我们可不能得鱼忘筌,自以为是。C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 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D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B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C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二、现代文阅读必做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让建筑拥有生命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 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让建筑拥有生命。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6、根据文意,对“生命建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能感知建筑物变形和振动从而作出判断反应,调节建筑物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延长。 B.具有“大脑”及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能做出判断和相应处理,防御灾害。 C.能以生物界的方式感知建筑物的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并能及时做出判断的反应,一旦灾害发生,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和修复。D.具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一旦灾害发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7、文中第3段对建筑物具有“大脑”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更有效地防御突发事故,使执行器在必要时能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计算机程序还为生命建筑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 B.在突发建筑事故中,计算机程序便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C.科学家在建筑物内埋植了由无数光纤维组成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D.科学家为这些传感器和执行器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判断能力。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进展情况。 B.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由电热控制的记忆合金纤维,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C.赋予建筑以生命,是为了预防建筑突发事故,保护建筑物,使之有效地延长生命。 D.不久的将来,让建筑拥有生命就可能变为现实,生命建筑首先可能在公路、桥梁上实现。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节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注】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代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颔:点头B. 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 意:料想C. 如披草寻磴 披:分开D. 觉视先生,悉在下风 视:看待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先生祠堂在焉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遂行 A. 若非钓台耶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B.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夫子莞尔而笑 C. 呼舟子劳以酒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D.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历来仰慕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隐居之地浙东钓台去游览一番,这次乘船北上,总算如愿以偿。B. 钓台实际是两座高耸险峻的山峰,山上松树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就像一群游动的要飞起来的龙,严先生的祠堂就在山脚下。C. 山上景色优美,向往已久的作者很想登山游览,可是船夫不同意停船靠岸,一番争议,依然不从,作者表示道歉,船方继续前行。D. 虽不能登山,却有“目游”“鼻游”“舌游”“耳游”的独特感受,更有舍船登上山巅,俯瞰群山的“神游”,因此作者感到非常痛快。第卷(共117分)四、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3分)译文: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3分)译文: 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4分)译文: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小题。(6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唐裴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注】裴潾一生经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所知。)(1)这两首诗中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3分) (2)这两首诗共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14、补写出下列各题中的空缺部分。(8分)(1)作为生物的社会选自于刘易斯托马斯 这部著作。(2) ,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3)岁寒, 。 (论语子罕)(4)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5)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莫也, 。 (论语里仁)(6)有一个成语表示“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自于孔子论语子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五、现代文阅读选做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甲类:文学类文本阅读秋水徐迅在乡间,人对自然的感觉分外敏锐-那时候,在疲惫的田间劳动之后,有时,我也像其他乡亲一样到水里冲洗一番。直到有一天站在水中央,忽然发现身边的水就变得异样的稠密,温凉,掬在手心的一捧在指缝间透明着四散流溢,手指有种酽酽滑腻的感觉。湿淋淋的从水里爬起来,浑身禁不住打了个冷噤-这时,我才感觉到节候真的是立秋了。秋水四合,像蚌为了涵养珍珠,慢慢闭封起它那张开了的智慧的壳。大地进入了一个休整期。无法涉入秋水。只可观看-当时我想,几千年前那不事稼穑的庄子和惠子,应该也是在这天立于濠梁之上观看秋水的。那时,大地被收拾得一片干净,空气澄明,纤尘不飞。他俩人尽管一个刚死了老婆,一个刚失了相位,但恰如秋水剔除了曾经的繁华和喧哗,转入到这生命的休整期一样,他们的心境如同秋水般祥和,十分清亮。于是一个说:你总害怕相位让我取而代之,因此将大梁城瞎折腾了一番,现在尝到了失意的滋味了吧?一个嘴巴也不饶人,说:你老婆死了,你却鼓盆而歌,自以为惊世骇俗,就不怕留下那千古骂名?-面对秋水,两人已不再尖锐对立了。只哈哈一笑,眼睛就一齐投向了水中的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秋水无言。两位哲人那袒露着的襟怀,就如同一条更为清澈明晰的秋水。生命的彻悟有时竟就是秋水所滋生的。立秋前后的水真的迥然不同。刚刚过去的夏天因为阳光的渗透,水过于炙热和喧闹,作足了表面上文章。而曾经汹涌四至的春水,又是水性杨花,春心泛滥,似乎肩负着过重的责任,努力的孕育着生命,无疑它也就拥有生命成长的冲动和朝气了。滞后的冬天,山瘦水寒,形容枯瘦,在不断的冻结和流失。只有秋天的水表里如一,至为单纯,既无孕育生命的痕迹,又没有冬天的刺骨寒冷。它平静地流涌,只需保证自然生命必备的涵养。它横淌在生命的存在与死亡之间。秋水茫茫。在秋阳的照耀下,一泓秋水泛出的层层涟漪,也会轻轻叩击着岸边的岩石和青草。但那样子就似刚刚生产过的妇人对男人的轻吻,然后就美丽地躺着,呈现出一种绚丽归于平淡的境界。空中一群又一群的大雁南飞,漠漠青田,最后一行白鹭也钻入了云霄。水面上的浮萍,红莲,水草由绿色渐渐变成褐红色。一片荷花开谢过的池塘,荷叶饱胀得像穿着绿裙子的少妇,体态丰腴,凸显出膨胀的生命被释放过后的轻松。使人在看到生命回光返照的同时,领略到“望穿秋水”的真正含义。在秋水浩淼的季节,庄稼人有着短暂的消闲时期。但紧接着秋收的到来,他们随即就在田里做一年最后的一次征战。秋天的肃杀之气也一天天出现在水里,这时候人们似乎才感觉到,在秋水美丽的表面,那其中生命的挣扎,抵抗和搏斗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水里所有的生命都参与了这场不愠不热而又异常严肃的斗争生存与扼杀,温暖与寒冷,成长与抑制,正义抑或邪恶,自然以它本身的法则作着生命痛苦的抉择。因此伴着秋风落叶声的如贯盈耳,秋水渺渺,我们已经无法下水,亲身体会鱼的快乐与不快乐了。有了这些,我就陡然明白了庄稼人为什么对节气总是充满了生命的敬畏,也理解了他们为什么紧赶慢赶,要将所有的农作物赶在立秋之前拾掇完毕。同是姓“庄”,庄稼人对“立秋”这个节气有着比老庄更为接近本质的透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们习惯上以为这是孔老夫子在哀叹滔滔而逝的东流水,其实不是他哀伤的正是这貌似静谧,澄澈的秋水,只有在这里,他感受到生命真正消亡时的过程但与许多人一样,我自那个立秋的日子误入秋水,像一尾快乐的鱼爬上岸之后,就很少有机会再涉入那同样的秋水中去了。现在,所谓城市的喧闹声和风沙悄然的磨钝了我的嗅觉和触觉,就连“望穿秋水”也成为我的一件十分奢侈的事了。15、作者写“秋水”为什么要从“乡间”写起?(4分) 16、理解第(2)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7、作者面对秋水有哪些人生的感触,请作简要概括。(6分) 18、文章在(3)段中引用“庄子和惠子的故事”和在(8)段中引用孔子的名言各有什么好处?试从内容、结构、作用意义方面做简要分析。(6分) 乙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香港人们不大习惯称查良镛为金庸,而称他查先生。在内地,金庸的“粉丝”很多,人们对金庸这个名字耳熟能详。我问先生,您喜欢我怎么称呼您?他说,我喜欢称呼金庸,这样亲热一些。和金庸先生聊天肯定离不开文学,离不开古装戏的写法,离不开正剧、正史与文艺作品的关系。金庸先生轻声细语、绵里藏针:人们不能在小说和戏剧中去找历史。古今中外,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三分真七分虚。历史资料常常是很平淡的,我们选择材料时当然要从中选择精彩的、动人心魄的内容。就好比历史上,明明是周瑜打败曹操,诸葛亮一点功劳也没有,而三国演义却写了“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这使作品很生动,没有这些就索然无味了。但这不是历史本身,是艺术的创造。如果是从小说、戏剧中去找历史的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我听出,他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我知道他在为自己的作品辩解,我理解他对文学与历史及影视作品的评价。多年前金庸先生就不再写小说,开始写一些关于政治、法律问题的文章。他参与起草了香港基本法,近年来有关法律问题的重大讨论金庸先生都参加。他说他离文学远了一点。尽管金庸先生不写小说了,但读者对于他的小说仍然非常关注,也不间断地有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金庸先生说,想丢掉作家这个帽子还丢不掉。我做学者的长处是我的文字还可以。我对历史的思考,我自认为独到的见解,可以用擅长的笔法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 ,用文学性的语言写学术性的文章,使各个层面的读者都可以了解。我说,作为作家和学者,您身上潜在的政治素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也是人们有目共睹的。金庸先生认为这得益于做过40年报纸,搞报纸的人不注意政治是不可能的。谈话至此,我顺竿往上爬地说,您的意思很显然,长期的新闻报业工作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政治素质,可以培养出政治家。那我也跑了半辈子新闻,怎么就一点没有政治家气象?金庸先生笑笑说,报人多了,不可能个个卓尔不群、出类拔萃!我接上话茬,对,您说得对,所以我是“平庸”,您是金庸!金庸先生听我说完,很优雅地笑笑。不像我满口白牙地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这就是我和高人的差距吧。我还没从“比较学”的思考里转回神来,金庸先生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他说,一个国家培养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很重要的。我近年来研究法律问题,我主张让人们知法懂法,如果从政府的领导人到普通公民都遵守法律准则,那么我们的国家就算走上了法律的轨道。法律是冷冰冰的,是很严格的,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就要从道德上进行教育,这种德育可以使法律变得温暖,有人情味。我们中国的观念,除了遵守法律之外,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以道德为基础,以社会和谐为目的的。金庸先生接着说,我为人子,也为人父,还戴着作家的帽子,我就想通过我的作品提倡人性的温暖,提倡道德的可贵,提倡和谐的精神。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不顾传统道德了。封建的东西要破,但东方人传统的良好习俗和人情味不能都没了。子女孝敬父母,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如果能维持传统的道德观念,每个家庭会更温暖,社会也会更和谐。我立马说,是,是,您的作品的确人情味很浓,打打杀杀的情节都是因为“情到浓时情亦薄”的缘故。这回我俩一起乐起来。会面即将结束时,我对金庸先生说,您的性情这么温和,举止更像一位学者,怎么能虚构出那些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以及生生死死的悲欢离合?金庸先生不无疑问地说,在你心目中查伯伯一定是一个好斗、打架成性的人吧!我当即表示,至少应该是我想象的那种言辞尖刻、锋芒外露的形象,可你却是位可亲可敬的老伯伯。我们的见面因下一拨到来的客人宣告了结束,而这位老伯伯留给我的印象颠覆了我心中的金庸。 (摘自胡殷红著作家素描)15、为什么说“人们不能在小说和戏剧中去找历史”?(4分) 16、本文是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试举两例例加以说明。(4分) 17、从文章内容看,金庸先生集作家、报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这给立志报效祖国的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6分) 18、试探求金庸先生后来不再写小说而主要写一些关于政治、法律问题的文章的原因。(6分) 六、文言基础及名著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9、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 )A. 不吾知也! B.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D. 鸟兽不可与同群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 )A.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B. 己欲立而立人C.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D.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B.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C.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B. 士不可以不弘毅C. 子路问成人 D. 造次必于是23、名著阅读题(5分)下列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康德说,我们越是忙,便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的,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是啊,百无聊赖的表现极致为行尸走肉,既为行尸走肉,此种生命尚有何意义呢?相反,生命的存在应该是幸福的,生命也因忙碌而显幸福。有些老同志虽说天天叨唠要早点退休,以望能得清闲,可真到了退休,他却闲得难受。古时老将军宁肯战死疆场,也不愿老死病床之上,这就是对忙碌沙场的依恋,对此种幸福的执著。请以“忙碌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1)文体不限。(2)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白鹭洲中学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B(解析:A梵fn ,隘i ,窠k;B模m,蹙c,恸tng,与y;C潜qin,尽jn;D毗p,琢zhu,穴xu)2、A(解析:A慰藉,食不果腹;B尺牍,修葺,一筹莫展;C言讫,编辑,锱铢必较,礼仪之邦;D幕天席地)3、B(解析: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排除:除掉,消除。卑劣:卑鄙恶劣;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疏离:疏远隔离,在描写心灵时往往用“疏离”而不用“疏远”,这是一种习惯用法。)4、C(解析:A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B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C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句中的做法是欺骗别人。D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5、A(解析:B.主客颠倒,应为“人们对是陌生和淡薄的”,同时删去后一个“人们”。 C.介宾短语“在中”滥用,造成主语残缺。D.“即使”表假设,“因而”表结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在一起,应将“因而”改为“仍然”。)6、C(解析:“生命建筑”这个概念,应包括五个要点:感知、判断、反应、自我保护(调节与控制)和自我修复功能;A 项谈自我保护功能;B 项缺少自我修复功能;D项谈自我修复功能。)7、A(解析:A 项错误,是科学家们为生命建筑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8、B(解析:“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具有感知、判断、反应的功能”,分析表述错误。最终目的是让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9、D(解析:视,比较)10、D(解析:D以:介词,“拿”A焉:兼词,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B若:指示代词,这;连词,假如。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11、C(解析:作者不能登山,于是只有向钓台行礼,表达对严子陵的敬仰之情,而不是向船夫道歉。)12、(1)不过这次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能算是游览。(全句意思翻译对2分,“顾”译对1分)(2)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全句意思翻译对1分,“可”译对1分,“陡”译对1分)(3)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全句意思翻译对1分,“微”译对1分,“虽然”译对1分,“处”译对1分)13、(1)裴诗:通过对月夜之中和冷露点缀之下的白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体现出诗人高洁的品格以及对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感叹。(2分)刘诗: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1分)(2)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裴诗:通过富贵之人争相欣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对比,衬托了白牡丹超凡脱俗,优雅高洁的形象。刘诗:将芍药的“妖无格”,芙蓉的“净少情”与牡丹进行对比,衬托出牡丹的国色天香。(2分)甲类:15、(1)在乡间,人对自然的感觉更加敏锐,更容易感觉到节候的到来。从而为后文所想、所见、所悟做铺垫。(2分)(2)与“城市”的喧闹声和风沙容易磨钝令人的嗅觉和触觉“形成首尾呼应。(2分) 16、秋水收敛,剔除繁华与喧嚣,蕴涵着许多深刻的人生的智慧(“珍珠”的比喻义2分),只有深深涉入秋水,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智慧(2分)。17、(1)秋水能使人滋生对生命的彻悟。(2)生命在成熟后会表现出一种平淡和轻松的境界。(3)生命的真正成熟是经过痛苦的挣扎、顽强的抵抗、努力的拼搏采取的。(6分)18、第(3)段化用庄子“濠梁观鱼”的典故,意在引出“生命的彻悟有时竟是秋水所滋生的”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或者“与庄稼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内容1分,结构1分,典故的作用1分) 第(8)段引用孔子的话意在告诉人们秋水让人感受到生命真正消亡的过程,总结全文,升华文章的主题。(内容1分,结构1分,意义1分)乙类:15、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很多虚构成分;历史小说和古装戏也不可能照搬历史内容,也讲究艺术的创造,目的是使作品生动形象。(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2分)16、 “在内地,金庸的粉丝很多” 这句话就很俏皮,既别致有趣,又有现代气息;“我接上话茬,对,您说得对,所以我是平庸,您是金庸”这句话在自嘲对举的过程中夸赞了对方,显得很幽默;“我们的见面因下一拨到来的客人宣告了结束,而这位老伯伯留给我的印象颠覆了我心中的金庸。”中“颠覆”一词似重实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释然和喜悦,是潜词造句方面另一种形式的活泼。(每个要点2分,其中例子1分,分析说明1分,只要举例恰当且分析中肯即可得分)17、无论你取得了多大成就,为人都应谦和,不要摆架子;要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应关注社会、关心政治、与时俱进。(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18、可能是因为年事增高、社会事务增多,构思写作长篇武侠小说的精力受到限制;可能是为了减少某些人对自己作品“真实性”的质疑;要用文学性的笔法写出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见解,使各个层面的人都可以了解;针对现实,希望多写一些政治、法律方面的文章,更直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传承东方人良好习俗和人情味,促进社会的和谐。(一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且措词得体即可)19、B(解析:B为状语后置,其它为宾语前置)20、C(解析:A阶:名词做动词;B立,D足,都为使动)21、D(解析:A“而”通“尔”; B“错”通“措”;C“以”通“已”)22、B(解析:A丈人:今义,妻子的父亲。古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