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时期经济发展.doc_第1页
北洋军阀时期经济发展.doc_第2页
北洋军阀时期经济发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洋军阀时期经济发展 摘要:对于中国的近代史,人们最陌生的我想非北洋军阀时期莫属。出于各种考虑,大部分历史教材对此都是一笔带过,只在普通人心中留下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印象。但事实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却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尽管随着日本的侵华战争,它所带来的繁荣犹如昙花一现般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但却无法否认这段时期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本文从农业、运输业、金融业等角度显示军阀时期经济的巨大发展,并浅探其原因。关键词:北洋军阀,经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其实很像三国时代,直系、皖系、奉系三股最大的军阀势力相互争斗,阴谋、阳谋尽出,然而最后没有哪一方获胜,徒给之后的国共两党做嫁衣。同样和三国时代一样,北洋军阀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制度已证明了不适合新的时代,然后新的制度还在摸索中,这就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一 经济发展表现1.农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农业机械化和大规模开荒,在这一时期,全国水稻年产量估计在3亿万石以上。1914 年,全国小麦产量为26585万石,至1919年增加为58336万石,足足增长了一倍多。为了适应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和抵制外国棉纺织业的入侵,中国棉花种植得到了倡导鼓励发展,从1919- 1929年间,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由11%增加到18%。尽管中国农业还远未进入市场经济,但其发展确实是有目共睹。2.交通运输业孙中山曾提出在维护主权的前提下,利用外资兴建自己的铁路。袁世凯及继任者都沿袭了这一政策,举外债以修铁路。16年里,中国铁路里程还是增加了35.5%。火车机车车辆1912年仅600台, 1925年达1131台。在此期间,政府推行铁路国有化政策, 统一管理、联路运输。因此铁路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同时, 中国公路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长足发展。1913年中国几乎无公路可言, 而在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全国共修建公路29625公里。随着近代公路的修筑, 一些官营汽车运输公司先后成立,比如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的西北汽车行驶事宜处等。在航运业中,中国轮船公司和轮船货运量虽然不占优势,但在规模和数量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华商轮船公司1911年拥有船只1092只,147087 吨,而到了1921年增至2332只,489100吨。仅1924年一年新登记注册行驶远洋航线的公司就有14家,24348吨。交通的便利对经济发展的益处不用多说,只有便捷的交通网才可能催生出市场经济。3.金融业北洋军阀时期,除了政府兴建的官办银行, 地方银行和私营银行也都发展了起来。各省市和军阀统治区内, 各式银行纷纷冠名建立。1915- 1921年, 全国新设银行计达124 家之多。由于军阀割据,战争连年不断,军阀们为了扩大战争经费,大量发行各种债券,银行乘机经营各债券,进行投机活动,这也是促使这一时期银行的发展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交易所,从事国债票、股票公司债券票及各种物品的交易活动。据估算, 1913年中国全部资本价值为29.9万元, 到1920年即迅速增长为48.1万元。从以上可以看出,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无法否定的。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真正打下了近代化的基础。二原因1外国资本的进入外国资本的对华输入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外国对华投资在1912至1927年,从数量上呈现出“高低高”。战前以英国等欧洲列强为主,战后以美日为主。在中国国内资本匮乏、银行业不发达、社会闲散资金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资本、封建性地产投资冲击工商业资本的情况下,外资有着着重大的作用。而政府向外国的政治借款,如铁路借款、工业借款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而外国商品的冲击,从某种角度上也促使了民族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当然,外国资本对于中国不可否认同时有着巨大的消极作用,不过在此不予讨论。2. 北洋军阀政府的经济政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周学熙曾经两度出任财政总长。他凭借着袁世凯、徐世昌、熊希龄等政府要员的支持, 以政府为后盾, 开始逐步有计划地实施他的实业政策。他积极贯彻他的财政方针“整理田赋, 调整盐产, 清理官产, 施行烟酒公卖”,“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周学熙十分重视“棉花的改良、增产”和“纺织业的保护、奖励”。这些措施积极促进了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抵制了列强卷土重来, 使棉纺织业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的一部份。北洋军阀时期尽管军阀割据, 互争地盘,但还是有很多像周学熙、张謇、陈其美这样的人, 运用政府赋予的部分权力,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 地方自治自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 中国就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一时期里, 中央政权控制不了地方政权,反映到经济上,就是中央财政不能控制地方财政, 相当一部分军阀划地而治。军阀为巩固和扩充地盘, 实施了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经济政策,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例如,阎锡山就在山西境内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他因地制宜, 开办了许多新工厂,并大修铁路,发展银行业,促进了山西近代工矿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反动, 社会混乱, 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有利的环境。但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失控, 使其不能任意操纵经济, 也就不能破坏经济的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在如此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仍然大幅发展。参考文献:1.ht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