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6分)1. (1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设及计划中的最大单口径,最具有威力的射电望远镜,平塘县的“大窝凼”喀斯特洼坑就像崇山峻岭间一个神奇的天然石碗,能稳稳盛住FAST巨大的反射球面;而且雨水能向地下渗透,不淤积在表面腐蚀和损坏望远镜,这不仅开启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思路,还创建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壮景,更难得的是,此地5公里半径之内无乡镇,具备了很理想的无线电环境,因此国家天文台决定然让FAST“落户”在这里。2007年FAST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2011年FAST工程开工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获得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并与3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FAST的支撑框架建设完成,进入了反射面面板拼接阶段;2015年国庆节前夕,FAST综合布线工程完成,工程进入冲刺阶段;2016年5月,94%以上的面板安装完成,工程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即将竣工的FAST将如“天眼”一般,带着人类去探寻浩瀚苍穹,甚至寻找外星生命,解开宇宙谜题。(1)请选出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 FAST的口径将创下同期同类望远镜的世界纪录。B . FAST的建设充分利用了贵州省特殊的地理条件。C . FAST对无线电环境的要求很高。D . FAST建成后就会发现外星生命。(2)请选出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 FAST的口径将创下同期同类望远镜的世界纪录。B . FAST的建设充分利用了贵州省特殊的地理条件。C . FAST对无线电环境的要求很高。D . FAST建成后就会发现外星生命。(3)请按“时间”“已完成工程”“进展阶段”三个栏目设计并填写“FAST工程建设推进表”,以呈现FAST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之后的工程推进情况。(4)请将下面对联补写完整上联:依神奇地理建寰球壮景贵州地坑创伟业下联:探浩瀚天穹揭宇宙谜题_。(5)请按“时间”“已完成工程”“进展阶段”三个栏目设计并填写“FAST工程建设推进表”,以呈现FAST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之后的工程推进情况。(6)请将下面对联补写完整上联:依神奇地理建寰球壮景贵州地坑创伟业下联:探浩瀚天穹揭宇宙谜题_。2. (10分)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答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恩凯迪博士,教书已20年。每学期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他总是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4和2。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有的说“6。”他摇头。有的说:“2。”他摇头。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8。”他也没点头。(1)学生的答案为什么都不对? (2)读罢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悟?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3. (7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作者是唐代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2)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B . 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C . 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D . 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4. (21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后。掇:(du)拾取,采取。(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_ 遂书以名其亭_(2)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三处)掇 幽 芳 荫 乔 木 风 霜 冰 雪 刻 露 清 秀(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划线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C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D . 乐其地僻而事简(4)翻译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5)乙文中,欧阳修为何取名“丰乐亭”?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5. (7分)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片段一】他如果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片段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在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1)【片段一】中的“他”是指_;【片段二】中的“他”是指_。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6. (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三棵树叶辛窗外有三棵树。三棵水杉。从幼苗到成材,看够了杉木生长期的种种形态和面貌,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只是,窗外的三棵树,天天陪伴着我,用它悦目的绿,以它摇曳的树枝,显示着它的存在。每日的清晨或是没睡的夜晚,来到阳台上开窗关窗,我总要情不自禁地端详它们几眼。久而久之,不但看出了感情,还看出了一些过去在偏远山乡没读到的意味。记得,我当初搬进新村的时候,三棵树都只有二层楼那么高。站在阳台上或是里屋的窗户边,我能清晰地看到三棵树的树冠,尖尖的细嫩的时常还是不那么挺直的树冠。几年时间里,它们直直地往上蹿,蹿得和三楼的窗台一般高了,蹿得接近四楼的阳台了,蹿到四楼窗户边了。随着它们的个头往上长,它们的主干也在粗壮起来,挺直起来,而朝着四周延伸的枝叶,更是尽可能地向外张开,就如同一把把使劲撑开的绿伞。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三棵树虽然挨得那么近,沐浴的是同样的阳光雨露,可生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仿佛都是15岁的少年,在一个班上,有的长得人高马大,足有180米,而有的个子矮小,乍眼看去活脱还是小孩。我开始寻找它们生长不一的原因。这是不难发现的。长得最高最壮的那棵树,占尽了天时地利,它离我家的窗户最远,却离新村拐弯的十字路口最近。风拂过来,最先享受凉爽的,是它;太阳升起来,最先照耀到的,也是它。因为挨近十字路口,周围再没其他的树遮挡,它的枝干树叶也伸展得最为潇洒自在。挨下来是中间那棵树,它不如前头那棵长得高,枝叶的舒展也不如前头那棵自由自在,它的旁边还栽着一棵玉兰树,和它争夺着土壤的养料、水分和光照。前头那棵树蹿得越快,长得越高,枝干树叶伸开得越舒展,它就生长得越慢。当然,生长得最慢最矮小的,是第三棵树,也是离我家窗户最近的那棵树。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时候,都照不到它。斜斜的阳光辐射,都让它前面的两棵水杉和一棵玉兰树遮挡住了,吸收去了。只在太阳当顶的时候,它才能公平地得到阳光的亲吻。由于它离楼房太近了,一楼院子的围墙妨碍了它往里面的发展。而沿新村道路那一侧,又让第二棵树和玉兰树挡住了去路。故此,我搬来时长得一般高的三棵树,三棵同宗同族的水杉,在我居住了几年以后,成了自高而低、自大而小的三棵树。在窗户边远眺,在阳台上读书,抬头看见这三棵树,我总像看着一道风景,甚至还为三棵树列成一排,树冠由高向低倾斜的线条而发出赞叹。起风了,三棵树一齐婆娑起舞。变天了,三棵树同时摇头晃脑,发出飒飒的响声。总是生长得最高最北的树最先有动静,表现出的形态也最为洋洋自得。我时常忖度,这一道有序的三棵树的风景,会很长久地陪伴着我,陪伴着我的家。可这仅仅是我的愿望和想象。那是一个风雨之夜,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雷响,我听到窗外响起一声霹雳。很惊心的,把我从梦中惊醒。听明了是在下暴雨,我又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醒来,雨过天晴,是清新明朗的早晨。我们习惯地打开窗户,窗外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那棵长得最远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尖嫩的树冠埋在树丛中。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我想起了昨晚那声惊雷,随之听到的其实不是霹雳而是水杉主干被拦腰折断时的惨叫。完了。这棵占尽了天时地利之先,平时最先得阳光雨露滋润生长得也最为令人欣慰的水杉,看来是成活不了了。但它活着,一枝细嫩的树冠,从被劈断的粗壮的树中央长出来。弱不禁风地往上试探地长着、长着,竟然从最初的半尺长,长到一米多高。在这一缓慢得犹如嫁接上去的重新生长过程中,旁边的第二棵树蓬蓬勃勃地往上蹿了起来。没有了遮拦,没有了阻挡,现在是它占尽了天时、地利之先了,现在是它最先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了。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蹿了。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不用说,现在是它的形态最为潇洒最为诱人了。而挨着它的第三棵树,也在不动声色地生长着,虽然不如它蹿得高,伸展得自在如意,但它那形态,同样地惹人注目。六年过去了,三棵树还在生长。中间那棵长得最高最壮,一左一右各有一棵树陪伴扶持着,它还长得最为挺直。原先最瘦弱矮小的第三棵树,如今名列第二。它的树干挺直却不粗壮,它的枝叶伸展却不能无拘无束。而原来长得最为结实粗壮、高挑挺拔的头一棵树,现在看上去总有些别扭,它的下半截是粗圆挺直的,而在被折断的横面上长起来的上半截,显得过于纤细,过于柔弱,一眼看去,我常常觉得它活像个鹤脖子。窗外的这一道风景,又能维持多久呢?我时常想。窗外有三棵树。三棵水杉。(1)文中三棵树的生长经历大致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请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入简洁的词句,以此反映三棵树的生长形态。(每个空格字数在10字以内)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一棵树(挨近十字路口)长得一般高长得最高最壮被拦腰斩断,但它活着C_第二棵树(中间)生长得较慢B_最高最壮最为挺直第三棵树(离我家最近)A_不动声色惹人注目名列第二(2)联系上下文,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下面两组句子。那棵长得最远最高的水杉,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尖嫩的树冠埋在树丛中。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看得出它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在跳跃般地往上蹿了。蹿得树干挺直,蹿得枝叶舒展。(作者此处连用三个“蹿”字,有什么作用?)(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用了相同的两段话:“窗外有三棵树。三棵水杉。”请你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你最愿意做这三棵树中的哪一棵树?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述。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作文:请以“常常想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