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放飞蜻蜓可镇一中 闫老师 教材分析放飞蜻蜓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认读2个生字,能够书写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的教诲。【过程与方法目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2、 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教学难点】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今出示图片,你能猜出这种昆虫是什么吗?(蜻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它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2、你知道陶行知是谁吗?(陶行知(1891-194),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1946年7月25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患脑溢血去世。)3、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坚贞 田埂 陶瓷 慈爱 七嘴八舌 挣抢 苍蝇 蚊子 掌握 据说 结构 复杂 抚摸 保持 入神 成千上万(2)理解词语慈爱 孑孓 田埂 (3)听读课文。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揭示课题1、默读课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发现孩子们在捉蜻蜓,就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儿,并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的知识,最后又和孩子们一起把蜻蜓放掉了。)2、从课文你觉得陶行知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部、尊重学生和教育有方的大教育家。)3、出示完成下面填空:“( )蜻蜓”“( )蜻蜓”“( )蜻蜓”(“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二)梳理课文结构第一段(第1自然段),陶行知看见孩子们在捉蜻蜓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陶行知向孩子们介绍蜻蜓吃害虫以及蜻蜓的眼睛和尾巴的作用。第三段(第11自然段)陶行知和孩子们一起放飞了蜻蜓。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齐读第1自然,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出示第一自然(时间:一天午后;地点:村外;起因:看见一群孩子正在捉蜻蜓)(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210自然段,陶行知先生问了几个问题?(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2、出示: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慈爱地抚摸”体现了什么?(体现了陶行知的和蔼可亲以及对孩子们的关爱)3、“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孩子们怎么回答的?(吃虫子 吃露水 吃草 吃树叶 吃泥土)4、出示: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1)“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运用了什么修辞?这句话有什么含意?(反问 说明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2)陶行知为什么对孩子们连续提问?(对孩子们连续提问说明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决不把结论加给孩子们而是以启发示的提问让孩子们自行思考、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5、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6、你知道蜻蜓点水是怎么回事吗?(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7、出示: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1)陶行知给小朋友讲了蜻蜓的哪些身体部位的特点和功能?(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2)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据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体现了陶行知对知识的严谨态度。)(三)学习第三部分。出示第11自然段。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1、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入神”说明了什么?(“入神”一词说明了孩子们很想了解蜻蜓的相关知识,而陶先生又讲得那么生动有趣,所以都聚精会神地听说,深入其中了。)2、 陶先生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陶先生很讲究民主。)3、 他为什么还要把蜻蜓还给翠贞?(陶行知把蜻蜓还给翠贞,由他们自行处置,并不未经同意就直接放飞,从细节处体现了陶行知尊重他人,非常民主。)4、 连续两个“放了它”有什么作用?(表达了孩子们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也体现出陶行知教导有方,让孩子们心悦诚服)(四)听课文朗读,再次感悟。(五)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蜻蜓尾巴的作用是:2、 蜻蜓点水是它在:3、 蜻蜓的眼睛:(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产卵 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五、课堂总结:1、教师小结: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地产项目创新规划设计与可持续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与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知识产权培训意义课件
- 2025年城市运行监督面试题与答案
- 钢结构防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村级农家乐服务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本科院校学生会招新面试题库
- 钢筋试验课件
- 钢筋工应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文化旅游策划师中级模拟考试题库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2024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基础锚栓笼组合件技术规范
- 第二人民医院医药代表来院预约登记表
- 船体装配基础知识课件
- EPC项目设计人员组织架构图
- 华润电力测评真题及答案
- 技术规范的制定流程与方法
- 船舶压载水管理培训的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课件
- 快递公司离职证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