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_第1页
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_第2页
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_第3页
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 文体 指文章的体裁 类别 文体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 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应用范围等三方面考虑的 如果就 语言形式而言 古代文 文言文 文体可以分为韵文 骈文 散文三个大类 韵文和骈文 散文的区别 在于押韵不押韵 韵文是押韵的 如 诗经 楚辞 以及各个时代的诗歌 另外 用于规戒的箴铭 一类的文章也押韵 属韵文 如刘禹锡的 陋室铭 骈文和散文是不押韵的 两者的区分是前者讲求 平仄 对仗 在句式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 所以骈文也叫 四六 文 如吴均的 与朱元思书 就是 骈文 散文没有这些规定 散文这个概念很广泛 凡韵文 骈文以外的文章 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唐宋 人把骈文叫做 时文 把散文叫做 古文 韩愈 柳宗元和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 从文体而言 就是反对骈文而提倡散文 散文有广义 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是指一般非韵文的作品 狭义的散文是 指文学体裁的一种 我们讲古代散文用的是广义散文这一概念 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 议论文 杂记 文 应用文等四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类散文的特点 一一 史传文史传文 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 主要有三种 一 编年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相关的历史事件 编年体历 史散文以 左传 和 资治通鉴 影响最大 我们学过的 殽之战 赤壁之 战 就是这种文体 二 纪传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纪传体的创始人是 司马迁 他的 史记 就是以本纪 世家 列传为主要内容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都是这种 体裁 我们学过的 鸿门宴 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武传 海瑞传 都是这种体裁 上面说的二十 四史是官修的国史 还有私人写的人物传纪也属于这种体裁 例如我们学过的 左忠毅公逸事 纪传体史传文对小说 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如六朝的志怪小说 唐宋传奇以及蒲松 龄的 聊斋志异 等深受 史记 的影响 我们学过的 柳毅传 促织 就是这种文学作品 三 纪事本末体 这种体裁首创于南宋时期的袁枢 袁枢根据 资治通鉴 所提供的材料 写了一部 通 鉴纪事本末 把 1300 多年的历史 归纳为 230 多个专题 它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 将有关专题 材料集中在一起 如 三家分晋 秦并六国 高帝灭楚 匈奴和亲 等 二二 论说文论说文 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 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 有可信的论据 有严密的论证 政论 文 论 史论 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 春秋战国时期 论说文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 所谓 诸子百家 都属于论说文的范围 当时的论说散文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语录 如 论语 孟子 主要是记录孔子 孟子平常的言论 这种论说文基本上没有完整的篇章结构 每篇的题目并不等于论题 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如 论语 第一篇 学而 即取第一句话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中的 学而 两个字 与全篇内容 无关 另一种是论文集 如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等 我们学过 这些集子里的文章 这些文章都有正式的题目 每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 文章的结构 层次 开头结 尾都很讲究 从秦汉开始 论说文有了新的发展 出现了大量的单篇论文 体裁也趋向多样化 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 一 论 论 的议论方式以论证为主 这种体裁要求善于析理 析理愈透 愈精 就愈能体现 这种体裁的特点 西汉初年贾谊的 过秦论 是较早出现的单篇论文 后来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 论 如南北朝范缜的 神灭论 宋代苏洵的 六国论 等 二 说 说 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 某一问题的义 理 如韩愈的 师说 是阐明师这种 职业的道理 柳宗元的 捕蛇者说 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 论 与 说 的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一般的说 人物论 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 大都采取 论 这种体裁 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 说 常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 如周敦颐的 爱莲说 就 不能改为 爱莲论 三 辩 辩 是辩是非 别真伪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驳证五个错误的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 如韩愈的 讳 辩 柳宗元的 桐叶封弟辩 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四 原 原 是探源的意思 这种文体是针对某种理论 主张 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 从根本上考察 探 讨 理论性比较强 韩愈的 原道 原毁 黄宗羲的 原君 原臣 都是这种文体的名篇 五 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 但好的寓言都应该富有哲理性 先秦诸子的哲学论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 如 庄子 中的 庖丁解牛 韩非子 中的 守株待兔 等 唐代柳宗元的 三戒 也是著名的寓言 六 书信 书信按照应用范围的标准划分 可归于应用文 如果按文章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来说 大多数书信应 归于议论文 书信在古代议论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韩愈的 答李翊书 王安石的 答司马谏议 书 就可以当作文论 政论来读 七 赠序 赠序是赠人以言 就应用范围而言是应用文 但就语言形式来说属议论文 我们学过的宋濂的 送 东阳马生序 就是很好的议论文 八 奏议 奏议从应用范围来说 可归应用文 但就内容来说 大部分是议论文 就语言形式来分 有的奏议 是骈文 有的是散文 奏议有好几种 下面介绍两种 1 疏 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如贾谊的 论积贮疏 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疏 等 2 表 陈述某种情或意见 如李密的 陈情表 诸葛亮的 出师表 等 3 对策 古代考试把考题写在策上 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 称为 策问 考生回答 的文章叫做对策 如苏轼的 教战守策 三三 杂记文杂记文 杂记文又可分为两类 一 山川景物人事记 这一类文章很多 例如我们学过的就有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姚鼐的 登泰山记 等 二 笔记文 笔记文以记事为主 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 长的也不过千字左右 内容丰富 有历史掌 故 遗闻趣事 文艺随笔 人物短论 科学小品 文字考证 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 世说新语 梦溪笔谈 就是这种文体 四四 应用文应用文 应用文的范围很广泛 下面再介绍比较特殊的两种 一 墓志铭 墓志铭是刻在石头上并且是埋在坟墓里的文字 内容是记述死者生平事 迹的 如韩愈的 柳子厚墓志铭 就是名篇 二 祭文 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如我们学过的袁枚的 祭妹文 我国古代议论文的写作 不象西方那样作纯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