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版 高考总复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必修二 专题四 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响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 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 1 概况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 女子 2 特征 土洋并存 2 第二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 概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 连衣裙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干部装 2 特征 受政治因素影响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中山装 旗袍 中西合璧 列宁装 军装 3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后 1 概况 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2 特征 与世界接轨 多彩呈现 由封闭走向开放 4 变化的趋势 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 适体 方便 平民化转变 拨云见日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引发服饰变革 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一 餐饮方面1 中餐 四大菜系 鲁 粤 川 淮扬菜 2 西餐传入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二 建筑方面1 传统建筑 北方流行以 为基础的居住大院 2 中西合璧 南方大城市则出现了中西合璧的 3 新式住宅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新村 花园 别墅 公寓 等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和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 里弄住宅 三 习俗风尚的变革1 中国旧时期比较落后的风俗 土葬 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 迷信等 2 旧风俗到近现代的变化 婚姻自由 火葬 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 破除迷信等 婚姻包办 1 概况 1 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 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 三轮车 自行车所取代 2 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 汽车 电车也日趋重要 3 交通工具的更新在 比较显著 2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 公共汽车 3 先进的交通工具 轮船 火车 4 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 发展速度较快 2 交通工具的更新 城市 飞机 多层次性 归纳拓展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有 1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 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2 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3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 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4 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阻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1 近代中国政治腐败 交通缺乏资金 技术 2 守旧 传统的思想观念的严重阻碍 3 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交通 4 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1 邮政通信的发展 1 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驿站 民信局 2 发展 年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949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866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电报 1877年 福建巡抚 在福建架设电报线 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年 创设无线电报 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 电话 年 电话传入中国 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 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 丁日昌 1906 1882 第一 巧学巧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归纳为 一 二 三 四 1 一个冲击 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2 两个特点 半殖民地性 发展不平衡性 3 三种通讯方式 电报 电话 互联网 4 四种交通工具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一 大众报业的发展1 出现原因 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2 兴起与发展 1 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中外纪闻 强学报 时务报 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昭文新报 3 通俗性报刊特点 1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取材世俗 满足了 消遣娱乐的需要 2 与 相结合 市民 知识性 趣味性 归纳拓展 近代报刊的特点 影响 二 广播影视的普及1 广播 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2 电影 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从进口片到 的发展历程 1896年上海放映了 西洋影戏 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国产片 3 电视 1 问世 20世纪30年代 2 发展过程 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到1978年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3 现状 特点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 到地方 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 多层次 多语种 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电视节目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1958 1978 中央 1 出现 年 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 影响 1 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2 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 的同时 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3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4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与交往方式 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993 政治生活 拨云见日 报刊 影视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 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互联网全方位 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料一 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 街道上人群涌动 旗幡飘扬 商铺二楼的窗户 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 店家都有凉棚 洋伞 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 骑楼 风格 李天纲 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问题1 史料一反映出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受何因素影响 提示1 根本原因 西方的生产 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冲击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史料二 照得编结毛辫 向非汉制所遗 自从满清入主 强迫人民为之 现已实行改革 积习自当力除 惟直光复伊始 剪否听民便宜 衣服暂可仍旧 并非必仿泰西 凡我大汉民族 切勿误会惊疑 取缔编结发辫告示 问题2 史料二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哪一方面的原因 提示2 政治上 政府的推动 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 仁人志士的推动 史料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 一向被社会歧视 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 开始走向社会 从事各种社会工作 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 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 等级 身份 的界限也趋于模糊 问题3 史料三反映出中国妇女走向社会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提示3 思想上 西方民主 平等思想的传播 史料四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 但 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 做不到了 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 保不住了 陆秋心 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1920年4月15日 新妇女 问题4 史料四反映出旧俗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4 经济上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总结提升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点 1 发展不平衡 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 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 2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3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 又有东西文化碰撞 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4 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5 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6 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 逐步向内地扩展 这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的入侵路线相同 7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有较明显变化 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a 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b 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c 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d 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教师是洋人 学的是英语 反映近代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近代化特点 学生拖着辫子则仍是清朝传统的打扮 这表明当时的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故选c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 获取有效信息 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新潮 杂志主要撰稿人 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 命书 等分析 判断选项可知 a项明显不正确 c d两项的 国人尚未 决定时人 题干材料无从体现 带有夸大性 排除 b项表述客观 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 b 解析 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提倡 剪辫蓄发 是把辫子当作了清朝统治的象征 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也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剪掉辫子是脱离清朝统治的象征 故选b a c d各项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 服饰变革 服装已不按职位 身份加以区别 说明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区别 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 说明体现了平等原则 故a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西方服饰 故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传统服饰及新式礼服 故c项错误 民国建立引起服饰的变化 说明社会习俗变化快 故d项错误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1912年 申报 刊文的信息可知 当时的公务员在衣 食 住 用等各方面模仿西方 反映了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 a b两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 c项错误 答案 c 解析 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只是表面现象并非实质 故a项错误 题中并未有关辛亥革命的论述 故b项错误 无媒婚嫁始文明 体现了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故c项正确 民国初期新式婚礼并未成为流行形式 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 20世纪30年代能游览观光的应属于富人 马车专门为富人而发 不能体现出社会进步 故a项错误 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 不以为嫌 体现平等 是社会进步表现 故b项正确 马车是富人 有地位的人乘坐 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反映社会地位不平等 故c项错误 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 按违章处理 明显是不平等现象 故d项错误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 英杰利之公会 甚推自主之理 在近代外文报刊中 出现了介绍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信息 并且强调 倘国要旺相 必有自主之理 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 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 短衫窄裤 头戴小草帽 口衔烟卷 时辰表链 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 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 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原先的 扬气 今则竟曰 洋气 了 摘编自孙燕京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 材料二中的 洋气 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从 扬气 变为 洋气 的原因 材料三20世纪末 中国百姓生活中 电话从 摇着打 到 走着打 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 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 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 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 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