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题.docx_第1页
生化复习题.docx_第2页
生化复习题.docx_第3页
生化复习题.docx_第4页
生化复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现象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生物大分子:分子量比较大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肪。二、填空题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新陈代谢)和(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生物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是(静态生物化学阶段)、(动态生物化学阶段)和(现代生物化学阶段)。3、新陈代谢包括(消化吸收、中间消化、排泄)三个阶段。4、“Biochemistry”一词首先由德国的(霍佩赛勒)于1877年提出。5、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Krebs曾提出两大著名学说(鸟氨酸循环、三羧酸循环)。6、水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参与物质代谢反应、是体内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物质分解产生的水是体内水的一个来源)。三、单项选择题1、生物化学定义的正确叙述是( A)A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代谢变化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B.生理学中讨论的化学变化的部分C.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科学D.研究与生命现象有关的有机化合物2、我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是 (B)A.李比希 B.吴宪 C.谢利 D. 拉瓦锡3、1965年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 A) A.牛胰岛素 B.RNA聚合酶 C. D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4、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D) A.研究生物进化 B.研究激素生成 C. 研究小分子化合物 D.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5、1981年我国完成了哪种核酸的人工合成 (D)A.清蛋白mRNA B.珠蛋白RNA C. 血红蛋白DNA D.酵母丙氨酸tRNA第二章核酸的化学一、名词解释1、核苷: 核苷是由一个碱基和一个戊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核苷酸: 核苷酸是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3、核苷多磷酸(或多磷酸核苷酸) 核苷多磷酸是核苷与多个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4、DNA的一级结构: 是指DNA分子中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5、DNA的二级结构: 是指构成DNA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链间氢键卷曲而成的构象。6、DNA的三级结构: 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折叠卷曲而成的构象。在细胞内,由于DNA分子与其他分子(特别是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成三级结构,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中最常见的形式。7. 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在高温、酸、碱或一些变性剂(如尿素等)的作用下,其氢键被破坏,导致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变成单链的、无规律“线团”的过程。变性时,碱基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的疏水力受到破坏,但没有共价键的断裂。8、增色效应:核酸变性时在260nm处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这种效应称增色效应。9、Tm:一般将引起DNA变性的温度叫做熔点、融点或熔解温度、熔融温度,简称Tm。具体来说Tm是指DNA热变性时,增色效应达到50%时的温度。10、核酸的复性变性: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其两条分开的单链重新配对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复性。11减色效应:变性的核酸在复性时,其在260 nm处的紫外光吸收值降低甚至恢复到未变性时的水平,这种现象即减色效应。12、退火:DNA水溶液加热变性后,双螺旋的两条链分开。如果将此溶液缓慢冷却至适当的温度,则两条链可能发生特异性的重组合而恢复双螺旋,这个降温过程叫退火。13、淬火:DNA水溶液加热变性后,双螺旋的两条链分开。如果将此溶液迅速冷却,则两条链继续保持分开状态,难以完全复性,这个降温过程叫淬火。14、核酸探针:酸探针是在核酸杂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研究和诊断的新技术。将一小段核苷酸聚合体的单链,用放射性同位核素或其他方法标记末端或全链,就可作为探针。使待测DNA变性并吸附于一种特殊的滤膜(如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将滤膜与含探针的溶液共同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发生杂交。带有放射性的探针若能与待测DNA结合成杂合双链,表明被测DNA与探针有同源性(homogeneity),即二者碱基序列互补。二、填空题1研究核酸的鼻祖是(F.Miescher),但严格地说,他分离得到的只是(核蛋白)。2(O.T.Avery)等人通过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证明了导致肺炎球菌遗传性状改变的转化因子是DNA,表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DNA)才是。3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并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类核区)。4每个原核细胞有(一)个染色体,而每个真核细胞有(多)个染色体。5每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一个形状为(双链环形)的DNA;在染色体外,原核生物还存在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质粒)。6DNA的中文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中文全称是(核糖核酸)。DNA的戊糖为(-D-脱氧核糖),而RNA的戊糖为(-D-核糖)。7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按其在蛋白质合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即(rRNA)其中文全称是(核糖体RNA)、(tRNA)其中文全称是(转运RNA)、(mRNA)其中文全称是(信使RNA)。8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在酸性条件下的完全水解产物就是(碱基,戊糖,磷酸)。9总体而言,DNA和RNA中共有的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而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此外,DNA和RNA中还存在少量的碱基,分别是这五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称为(稀有碱基)又称(修饰碱基)。10在核苷分子中,嘧啶碱基的(N1)原子与戊糖的(C1)原子形成(糖苷)键;而嘌呤碱基的(N9)原子与戊糖的(C1)原子形成(糖苷)键。11构成RNA的四种核苷酸分别为(腺苷酸(AMP),鸟苷酸(GMP),尿苷酸(UMP),胞苷酸(CMP))。构成DNA中的核苷酸分别为(脱氧腺苷酸(dAMP),脱氧鸟苷酸(dGMP),脱氧胸苷酸(dTMP),脱氧胞苷酸(dCMP)。 12DNA分子相邻的两个核苷酸分子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此键是由一个核苷酸分子的(3-羟基)基团与相邻的核苷酸分子的(5-磷酸)基团相连形成。13GATCAA这段序列的写法属于(文字式)缩写,其互补序列为(TTGATC)141953年,(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依据前人的研究数据,确定了DNA的结构,推导出了著名的Watson-Crick双螺旋模型。15稳定DNA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16放松DNA双螺旋形成的超螺旋是(负超螺旋),悬紧DNA双螺旋形成的超螺旋是(正超螺旋),这两种形式是(拓扑)异构体。细胞内DNA转曲是在(酶)帮助下完成的。17rRNA的主要功能是()核糖体RNA,构成核糖体的重要化学成分。参与蛋白质的翻译.18根据LysArg比值的不同,可将真核细胞中的组蛋白分为五种。每种组蛋白都是(酵母)链蛋白质,H2A、H2B、H3和H4各分子聚合形成组蛋白(丙氨酸)聚体,其外形为(tRNA ) 。19 DNA分子变性时结构会发生( )由( )向的转变。20一般说,核酸及其降解物核苷酸对紫外光产生光吸收的最大吸光波长为()三、单项选择1 在天然存在的核苷中,糖苷键都呈构型。(1)-;(2)-;(3)-;(4)- ;2Watson-Crick式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一型。(1)A;(2)B;(3)C;(4)Z;3tRNA3端的序列为。(1)ACC;(2)CAC;(3)ACA;(4)CCA;4下列叙述中是对的。(1)RNA的浮力密度大于DNA的蛋白质(2)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DNA的;(3)蛋白质的浮力密度大于RNA的;(4)DNA的浮力密度大于RNA的。5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AXCCA3末端 BTC环;CDHU环 D额外环 E反密码子环6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 D mRNA7真核细胞mRNA帽子结构最多见的是:Am7APPPNmPNmP B m7GPPPNmPNmPCm7UPPPNmPNmP Dm7CPPPNmPNmP E m7TPPPNmPNmP8 DNA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下述改变: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 B溶液粘度下降C磷酸二酯键断裂 D核苷酸断裂9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AA+G BC+T CA+T DG+C EA+C10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中,m7G与多核苷酸链通过三个磷酸基连接,连接方式是:A2-5 B3-5 C3-3 D5-5 E3-311下列对于环核苷酸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cAMP与cGMP的生物学作用相反B重要的环核苷酸有cAMP与cGMPC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DcAMP分子内有环化的磷酸二酯键12真核生物DNA缠绕在组蛋白上构成核小体,核小体含有的蛋白质是:AH1、H2、 H3、H4各两分子 BH1A、H1B、H2B、H2A各两分子CH2A、H2B、H3A、H3B各两分子 DH2A、H2B、H3、H4各两分子EH2A、H2B、H4A、H4B各两分子四、判断对错1()病毒分子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或含有DNA含有RNA;2()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DNA;3()snRNA为迁移性RNA;4( )核苷是由一个碱基和一个戊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5( )氢键是稳定DNA结构最主要的因素;应是碱基堆积力6()Z-DNA呈左手双螺旋结构;7()不同来源的同一类RNA其碱基组成相同。8()5.8S rRNA是真核生物核糖体所特有的。9()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的mRNA半寿期较短(几秒或几分钟),而真核细胞的则较长。10.()组蛋白是富含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碱性蛋白质。11(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12()核酸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因此常常用乙醇沉淀的方法来获取核酸。13( )DNA在水溶液中不可保持双螺旋结构。14( )DNA分子具有一定的粘性。15()DNA热变性后浮力密度增加。粘度。比旋下降16( )当pH高于4时,DNA分子带正电。17( )核酸分子的紫外吸收值比其所含核苷酸单体的紫外吸收值的总和要低。18()DNA中GC含量越高,其Tm越大。19()DNA也适宜于保存在极稀的电解质溶液中。对于提纯的DNA样品,测得OD260/OD280 pI时,使氨基酸(蛋白质)变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直流电场中,移向极。11.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状态时,其溶解度,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从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溶液中分离制备某种氨基酸。12.在弱酸性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物质,该反应可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3.Sanger 试剂是指( )14.肽链中的氨基酸由于参加肽键的形成已经不是原来完整的分子,因此称为( )15.除了末端修饰和环状多肽链外,一条多肽链的主链通常在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末端氨基,称为( ),在另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末端羧基,称为( )16.蛋白质分子具有复杂的、特定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和( )后者又分为()()()()( )17.蛋白质分子构象主要靠( )( )( )( )等非共价键维持,在某些蛋白质中( )( )也参与维持构象。18.蛋白质的3.613螺旋结构中,3.6的含义是(),13的含义( )19.血红蛋白是含有()辅基的蛋白质,其中的()离子可以结合1分氧。20.关于蛋白质变性的概念与学说是我国生物化学家( )于( )世纪( )年代首先提出的,至今仍为人们所承认。21.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22.血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是()型,肌红蛋白的氧饱和曲线为()型。23.蛋白质电泳速度一般用( )来表示,其大小与蛋白质分子的( )形状和所带( )有关,即所带( )愈大,则( )愈大;( )愈大,则( )愈小;另外,( )状分子的( )大于( )状分子的( )24.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分散于水中的颗粒直径为( )nm,恰在胶体颗粒的直径范围之内,因此,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使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两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的( )和( )25.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五、判断并改错1.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对动物来说基本不需要的氨基酸。2.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3.多肽链主链骨架是由许许多多肽单位(肽平面)通过-碳原子连接而成的。4.蛋白质前体激活的本质就是有活性的蛋白质构象的形成过程。5.蛋白质变性时,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与一级结构均被破坏。6.在分子筛层析时,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出来。六、问答题1.谷胱甘肽分子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有何生理功能?2. 简述蛋白质前体的激活。3. 简述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4. 蛋白质的变形作用有哪些实际应用?5. 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6. 概述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7. 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比较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异同。8. 试论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9. 试论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10. 概述凝胶过滤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11. 概述SDS-PAGE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第四章酶一、名词解释1.单纯酶2. 结合酶3.维生素4. 单体酶5寡聚酶6多酶复合体7酶的活性中心8酶的必需基团9.邻近效应10酸碱催化11酶活力12酶活力单位13比活力14不可逆抑制作用15可逆抑制作用16酶原17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18共价修饰酶19同工酶20.米氏常数21.核酶22.脱氧核酶23抗体酶二、填空题1酶是 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 。2酶具有 、 、 和 等催化特点。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 、 、 、 和 。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含有 、 和 基,三者构成一个氢键体系。 5与酶催化的高效率有关的因素有 、 、 、 、 等。 6丙二酸和戊二酸都是琥珀酸脱氢酶的 抑制剂。 7变构酶的特点是:(1) ,(2) ,它不符合一般的 ,当以V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 型曲线,而非 曲线。它是 酶。8转氨酶的辅助因子为 即维生素 。其有三种形式,分别为 、 、 ,其中 在氨基酸代谢中非常重要,是 和 的辅酶。 9在生物体内 是叶酸活性形式,它的功能是构成 转移酶类的辅酶。10全酶由 和 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 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 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11辅助因子包括 、 和 等。其中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 除去,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 除去。12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 、 、 、 、 、 和 。13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每一种酶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醇脱氢酶的编号是EC1.1.1.1,EC代表 ,4个数字分别代表 、 、 和 。14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 、 、 和 。 15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和 两个功能部位,其中 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 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16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影响 ,影响 。17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 ,另一方面 。 18脲酶只作用于尿素,而不作用于其他任何底物,因此它具有 专一性;甘油激酶可以催化甘油磷酸化,仅生成甘油-1-磷酸一种底物,因此它具有 专一性。19酶促动力学的双倒数作图(Lineweaver-Burk作图法),得到的直线在横轴的截距为 ,纵轴上的截距为 。20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 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21根据维生素的_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和_。22维生素B1由_环与_环通过_相连,主要功能是以_形式,作为_和_的辅酶,转移二碳单位。23维生素B2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二部分,即_和_,其中_原子上可以加氢,因此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之分。24维生素B3由_与_通过_相连而成,可以与_,_和_共同组成辅酶_,作为各种_反应的辅酶,传递_。25维生素B5是_衍生物,有_,_两种形式,其辅酶形式是_与_,作为_酶的辅酶,起递_作用。26生物素可看作由_,_,_三部分组成,是_的辅酶,在_的固定中起重要的作用。27维生素B12是唯一含_的维生素,由_,_和氨基丙酸三部分组成,有多种辅酶形式。其中_是变位酶的辅酶,_是转甲基酶的辅酶。28维生素C是_的辅酶,另外还具有_作用等。29. NAD+ 、FAD、THFA、NADP+ 、FMN 和TPP分别代表_、_、_、_、_和_。三、单项选择题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I0Ct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E0,Q)?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IU)=8X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域mnELl(r 2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0Xvsl_f-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E增加活化能 ne 2qEV K 3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0Xvsl_f-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E增加活化能4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vLYcb.SA作用时间 B抑制剂浓度 C底物浓度 .-Ld d5*l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 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I&JhymIw 5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9)pLJ:s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t1s5#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E无法确定 3vxMfw 6酶的竞争性可逆抑制剂可以使: vrgcvn%YH AVmax减小,Km减小 BVmax增加,Km增加 :LsHm Cg CVmax不变,Km增加 DVmax不变,Km减小 EVmax减小,Km增加 #kmEjnxUh9 7下列常见抑制剂中,除哪个外都是不可逆抑制剂: *JZ3QS6 A 有机磷化合物 B 有机汞化合物 C 有机砷化合物 k+q586 D 氰化物 E 磺胺类药物M_EWMnv 8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 ?u1TVj A不可逆抑制作用 B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QV&NhBeyQ 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E无法确定 9=&KlU 11下列辅酶中的哪个不是来自于维生素: eG|Y qACoA BCoQ CPLP DFH4 EFMN hJb:J4Z 12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9:-ok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S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13 多食糖类需补充: gXOh 4E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5 14 多食肉类,需补充: 1D7:QjGq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5 D维生素B6 E维生素B715以玉米为主食,容易导致下列哪种维生素的缺乏: ! .I)T u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5 v!?70 D维生素B6 E维生素B7IVHMlomye 16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常作为能量合剂使用: Qv-4ckmACoA BATP C胰岛素 D生物素17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环状结构: PfrA叶酸 B泛酸 C烟酸 D生物素 E核黄素18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含腺苷酸组分: w&;%IM/ ACoA BFMN CFAD DNAD+ ENADP+ y 09uQi+Kw 19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的氨基酸反应有:A成盐、成酯和转氨 B成酰氯反应 C烷基化反应 iD成酯、转氨和脱羧 E转氨、脱羧和消旋20.测定酶活力时,通常以底物浓度小于多少时测得的速度为反应的初速度:A.0.1 B. 0.5 C.1 D.2 E.521.下列哪一种酶是简单蛋白质:A.牛胰核糖核酸酶 B.丙酮酸激酶 C.乳酸脱氢酶 D.醛缩酶22.在双倒数作图法中,Km为:A.斜率 B.横轴截距导数的绝对值 C. 横轴截距 D. 纵轴截距23.蛋白酶是一种:A.水解酶 B. 合成酶 C.裂解酶 D.酶的蛋白质部分24.某酶今有四种底物,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A.S1:Km5105 C .S3:Km10105B. S2:Km1105 D. S4:Km0.110525.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A.S B.12S C.14S D.0.4S26.乳酸脱氢酶(LDH)是由两种不同的肽链组成的四聚体。如果组成乳酸脱氢酶的这些肽链可以任意组合,可有的同工酶种类是:A.3种 B. 4种 C.5种 D.6种四、是非判断题 vuaW/!+F 1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 jqYVt2当底物处于饱和水平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 6ZLh.| 3某些酶的Km由于代谢产物存在而发生改变,而这些代谢产物在结构上与底物无关。( )4某些调节酶的V-S的S形曲线表明,酶与少量底物的结合增加了酶对后续底物分子的亲和力。( )5测定酶活力时,底物浓度不必大于酶浓度。( );asP 6测定酶活力时,一般测定产物生成量比测定底物消耗量更为准确。( )%+#c!s 7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加入足量的底物,酶促的反应能够达到正常Vmax。( )8碘乙酸因可与活性中心-SH以共价键结合而抑制巯基酶,而使糖酵解途径受阻。( )9诱导酶是指当细胞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的产物。( )C10酶可以促成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转移。( )&ND2B8P) 12酶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 3Kz?&(2m 13酶活力的测定实际上就是酶的定量测定。( )*EDD9PA 14从鼠脑分离的己糖激酶可以作用于葡萄糖(Km=610-6mol/L)或果糖(Km=210-3mol/L),则己糖激酶对果糖的亲和力更高(G)X +( 15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浓度无关 A( )Q.ZLTL16Km是酶的特征常数,在任何条件下,Km是常数。( )_ T17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底物无关。( ) 3 H Ez;6 18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19当SKm时, V趋向于Vmax,此时只有通过增加E来增加V。sN( )ks LQi 20酶的最适pH值是一个常数,每一种酶只有一个确定的最适pH值。 O#e) HM( )q21酶的最适温度与酶的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则最适温度高,作用时间短,则最适温度( )22增加不可逆抑制剂的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 DkIad 23竞争性可逆抑制剂一定与酶的底物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 )-ADjQ 27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 A( Gsf 28脂溶性维生素都不能作为辅酶参与代谢。()五、问答题及计算1.什么是酶?酶促反应有何特点?2.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S%6J 3.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要测量反应初速度?且一般以测定产物的增加量为宜。4.何谓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二者有何异同?5. 有机磷农药为何能杀死害虫?6. 简述Cech及Altman是如何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的?7在很多酶的活性中心均有His残基参与,请解释?8 称取25mg蛋白酶配成25mL溶液,取2mL溶液测得含蛋白氮0.2mg,另取0.1mL溶液测酶活力,结果每小时可以水解酪蛋白产生1500g酪氨酸,假定1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产生1g酪氨酸的酶量,请计算:(1)酶溶液的蛋白浓度及比活。(2)每克纯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kWx7JqL 9使用下表数据,作图判断抑制剂类型(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S mmol/L 2.03.0 4.010.0 15.0每小时形成产物的量 (mol)(没有抑制剂)13.9 17.921.3 31.3 37.0每小时形成产物的量(mol)(有抑制剂)8.812.1 14.9 25.731.310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 150 000)的活性位点有一个Cys残基,假定为使5mL的1.2mg/mL的酶溶液完全失活,需要3.010 -2mg碘乙酰胺(Mr 185),计算酶的催化亚基的数目?811对活细胞的实验测定表明,酶的底物浓度通常就在这种底物的Km值附近,请解释其生理意义?为什么底物浓度不是大大高于Km或大大低于Km呢?XVRlY- v12.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及实际意义。有时别构酶的活性可以被低浓度的竞争性抑制剂激活,请解释?$ 第五章生物膜一、 名词解释1.简单扩散2.促进扩散3.被动运输4.主动运输5.协同运输6. 内吞作用7.外排作用二、选择题1、 生物膜脂类中不含有的成分包括:()A磷脂、B糖脂、C胆固醇、D脂质体2、小分子和离子的过膜转运方式主要有:()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能量运输三、填空题1、 组成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和三大类。2、膜脂主要有以下3大类:、和。3、生物膜蛋白主要分为、和三大类。4、人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还是O型,是由或决定的。5、ABO血型决定子(determinant),即ABO血型抗原,它是一种,其寡糖部分具有决定的作用。 A血型的人红细胞膜脂寡糖链的末端是,B血型的人红细胞膜脂寡糖链的末端是,O型则没有这两种糖基,而AB型的人则在末端同时具有这两种糖基。6、流体镶嵌模型主要强调:和。7、膜脂的流动是造成膜流动的主要因素,概括起来,膜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3种:、和。8、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和。9、大分子物质的过膜转运方式主要有和两大类。10、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归纳为和两种基本类型。四、简答题1、请简述生物膜的基本功能。2.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3.主动运输的特点意义第六章糖代谢(一)选择题1、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己糖激酶2、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摩尔数:()a.1摩尔 b.2摩尔 c.3摩尔 d.4摩尔3、由已糖激酶催化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 b. 葡萄糖-6-磷酸酶c. 磷酸果糖激酶I d. 磷酶果糖激酶II4、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磷酸使ADP生成ATP( ) 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葡萄糖-1-磷酸及果糖-1,6-二磷酸 d.葡萄糖-6-磷酸及甘油酸-2-磷酸5、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聚是:()a.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c.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到甘油酸6、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a. 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b. 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c. 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 磷酸果糖激酶,ADP,Mg2+7、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