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网络监控系统方案(技术部分)福州方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一零年十一月系统设计依据及标准本系统应依据以下设计规范及标准:1、GBJ116-88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管理规范3、软件工程国家标准4、中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T50198-1994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6、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7、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8、电力通信网检测系统技术规范9、社会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工种设计规范10、公安部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总则11、公安部、公安厅技防办有关文件规定一、 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科技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工业控制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智能楼宇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创建一个安全防范现代化、科技化的文明厂区,提高厂区的管理水平,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企业需要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对这些资料有选择地进行记录、或在必要的时候实时保存录像,以备将来查看,使企业无论是在经营的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在遇到问题时的及时响应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单从技术角度来看,数字监控技术已日趋稳定,但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取决于完善的项目实施过程和及时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客户预期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技术,通过网络线路传输数码图像,可为远程图像监控提供高效可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对于有网络基础的企业,利用其已建成的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可建成高效可靠的视频联网监控系统,为企业的安全防范、高效管理提供全新高科技的手段。将现场的图像全天候地记录在硬盘上,并实时地传送到控制中心。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不仅可随时调看每个地点的当前状况;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根据现场状况,及时调派人员处理,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还可在任意时刻迅速查看定时定点的录像资料,保留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三、系统概况 前端监控子系统全部采用网络方式传输,即采用网络一体机或网络智能球或网络视频服务器的方式,将模拟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数字化编码后通过网络传输至一级监控中心。 无线网络摄像机解决了大部分不易布置线的区域,根据矿场的建筑特点,采用定向和全向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各个角落的全方位覆盖 各级监控中心(现场办公室、总调度室、领导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可统一部署录像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监控主机、转发服务器等。其中录像服务器完成各级监控中心的集中录像,视频管理服务器负责视频的管理、共享和控制等,监控主机主要用来实时监控 电视墙可设置在各中心部分,完全采用以高稳定性的计算机作为信号载体,完全规避了模数二次转换的过程,最大限度的保证画面品质和系统负载,显示设备可采用等离子、液晶、 VGA 电视、专业显示器等灵活的显示方式各前端发生警情时,警情信息不仅可以传到现场办公室,并同时传到总调度室、领导办公室。报警触发后,报警点附近的监控点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预置位定位到相应的区域,还可以将与报警现场关联的多个前端图像一起切换,有针对性地布控追踪 1、系统特点 1)整个系统全部基于 TCP/IP 网络进行系统传输,在各级系统间传输全部为数字化信号。 2) 前端直接采用数字化监控设备,如网络摄像机、网络一体机、网络智能快速球等,或使用传统摄像机加网络视频服务器。 3) 综合多种数据接入方式,包括 ADSL 线路、 E1 线路、 DDN 线路、固定 IP 、各种专线等等。 4) 便于构成统一的大规模的监控系统。网络可以承载各种数据的传输,系统可以将各地的监控系统级联起来,实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5) 便于系统扩容,基于网络的系统搭建,各设备基于网络协议通讯,只要有 IP 地址资源,就可以在任意的位置添加任何设备,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 6) 便于工程施工,全数字的网络监控系统,只需要考虑网络接入方式,无需考虑视频线缆、控制线缆的施工,不会存在干扰问题,方便系统施工、调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2、系统拓扑图如下:42寸VGA液晶电视显示器1台PC工作站(可访问任意一台硬盘录象机,任意摄象机)。前端摄象机前端摄象机嵌入式硬盘录象机。嵌入式硬盘录象机。前端摄象机前端摄象机机房设备、线路设计图四、总体设计原则及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将监控系统建设成为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的全面数字系统,使系统更加稳定。各企业现在对系统技术和可靠性均有较高要求,应能替代值班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监控,保证设防的完整性,使整个设防区域无漏洞;创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环境。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基于“实用、可靠、先进、经济、安全”的原则,即首先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同时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和经济性。1 实用型原则: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设备,以满足用户系统监控业务的要求。2 可靠性原则:采用系统集成设计方式,选用成熟可靠的设备和元器件,系统关键部分采用冗余设计,确保系统可靠性。3 先进性原则: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同时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新推出的设备和器件,保证达到安防领域领先水平,使系统具有足够的先进性。4 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统筹规划,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投资效率,减少系统运行维护费用,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5 标准化原则:尽量采用统一厂家的设备产品,统一接口与网络协议,实现系统的标准化。6 可扩展性原则: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提供标准开放式接口,便于系统升级和扩充。使系统既能充分满足近期实用要求,又有一定的可扩展余量,便于系统将来增加相应设备和模块,扩大系统规模。7 安全性原则:本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操作平台上的高度集成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确保系统的安全使用,采用权限分级、密码管理、智能操作跟踪纪录等措施确保系统能自我防范非法操作、记录非法入侵报警。五、系统主要功能1)图像管理远程图像监控:只要通信网络是连通的,不受距离限制,任意一个监控终端经授权,均可监视站端摄像机;图像处理:系统可以采用MPEG4国际标准算法进行图像压缩。并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将实时视频监控图像的录像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累计储存时间可达800小时,以供回放这些视频监控图像。图像质量:在保证带宽的情况下图像分辨率为640*480,帧率25帧/秒,图像清晰可辨。在保证带宽的情况下,可向网络发送高质量视频。图像切换过程中无马赛克现象出现。图像控制:系统具有操纵云台、进行视频切换等图像设备远端控制能力。监控终端:监控终端不需安装任何硬件,只需安装系统软件,即可根据权限监控系统内端点,权限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多点监控:系统允许多个客户端同时监控同一终端主站,但不增加网络负担;控制权限:系统提供255个控制等级,每个等级具有不同的权限,对不同终端主站拥有不同的控制权限;控制权限只能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录像管理:系统中任何一台监控终端均可进行数字硬盘操作。每路图像每小时占用硬盘空间100M600M。图像的采集压缩率可调。2)性能管理实时显示:在控制终端现场操作,系统能直观、实时地显示出监控区域的图像;数据存储:监控中心数据库可以保存至少一年的系统运行数据。系统在响应、处理系统告警、遥控操作、参数设置、人员登录等系统事件的过程中,及时生成相关的事件记录,写入系统数据库。供系统查询、统计和分析使用。数据查询:系统内任何计算机能对存储数据和统计信息进行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为各种类型的数据查询提供方便、实用的操作界面。3)安全管理人员权限:监控系统具有系统操作权限划分和配置功能。操作人员取得相应权限时,可进行相关操作,系统按工作性质对每个操作人员赋予如下不同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具有所有系统配置、控制、查看和监视权力。操作管理员:具有控制、查看和监视权力。一般操作员:具有监视和部分查看的权力。权限查验:监控系统在每次人员登录时,通过登录名称、口令区别不同权限的操作人员。操作记录:系统所有的重要操作(系统登录、退出,系统配置和控制等)都有操作记录。系统可以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统计功能。所有的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数据安全:系统保存的系统告警数据、操作数据和监测数据,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传输安全:所有相关人员登录、权限验证、系统配置、遥控操作等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的信息,均采用加密方式传输,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不被窃取。抗干扰措施:由于电厂的强电场、磁场环境,所有系统电缆均采取良好的接地和隔离保护措施,以起到抗干扰和过电压保护作用。4)可靠性管理系统稳定性: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会因为用户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退出或死机。系统自诊断:系统具有对自身硬设备、各监控级间通信、软件运行等故障的自诊断功能,发现故障时,能直观地给出告警提示。容错能力:在强行关机或杀死进程,或同时按下多个功能键,或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时,或在现场彻底切断与上位机的通讯,关闭监控主机和采集设备,系统都不会出现崩溃。5)配置管理基本功能: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实施对系统中的监控中心、前置计算机、监控模块等系统信息的配置。配置文件:系统配置生成相关的系统配置信息文件。可将生成的配置直接送到中心数据库,并可对中心数据库的系统配置信息浏览和修改。6)其他功能系统要求:系统采用可靠性较高的windows2000操作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应用软件:遥视系统应用软件均采用图形化界面,风格统一,操作简便。接入能力:系统对多种智能设备进行接入,接入方式采用硬件协议转换器方式。技术部分一主要应用技术简介1、图像压缩和传输技术在许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远程传输现场的模拟视频监视信号。使用同轴电缆传输模拟视频信号,在距离上会受到限制,超过几百米便需要放大中继,因此,常规的视频监视系统只适合在一座建筑物内或一定区域范围内使用。此外,常规系统在一路同轴电缆上只能传输单一视频信号,传输控制信号和话音需要单独敷设电缆。远距离传输视频的可行方法是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并压缩编码,在可利用的数字通讯线路上传输或者直接通过以太网实现无线传输。对视频图像进行压缩的方法有很多种,如H.261、H.263、H.264、JPEG、MPEG1、MPEG4及基于小波变换理论(Wavelet)的压缩/解压算法等。针对动态图像在低带宽线路上传输的常用压缩方法是H.261和MPEG1 MPEG4。H.261是国际电信联盟(ITU)为视频会议指定的H.320系列标准中的图像压缩编解码的标准。H.320标准还对音频和数据的压缩传输规定了相应的方法。MPEG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视音频压缩标准,广泛应用于VCD制作和影像出版。MPEG4标准简介MPEG4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的缩写。这个专家组始建于1988年,专门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其成员为视频、音频及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MPEG4于1998年10月定案,在1999年1月成为一个国际性标准,随后为扩展用途又进行了第二版的开发,于1999年底结束。MPEG4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phone),视像邮件(video 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 news)等,对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小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这是一个有交互性的动态图像标准。从目前的情况看,MPEG-4很可能会被用于三个领域:数字电视、交互式的图形应用(包括内容上的合成技术)、交互式多媒体领域等。MPEG-4提供了标准的技术使其能被整合到产品、分类、内容访问等过程中去。继MPEG-4之后,人们又对解决日渐庞大的图像、声音信息的管理和迅速搜索产生了兴趣。总体来说,MPEG4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它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来研究制造的,所以,具有很好的兼容性。MPEG4在提供高压缩比的同时,对数据的损失很小。MPEG-1使VCD取代了传统的录像带,MPEG-2将使数字电视最终完全取代现有的模拟电视;随着MPEG-4新标准的不断推出,数据压缩和传输技术必将趋向更加规范化。采用MPEG4在远程监控应用中的优势相对于传统录像机录像的监控系统来说,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功能的高度集成化,一台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主机集合了传统录像监控系统的所有后端控制设备,包括:画面分割器,电视墙、矩阵、云台控制器、长延时录像机等。这不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也大大方便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如果说培训一个普通的保安人员使用传统录像监控系统需要一天时间,那么培训他使用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只需一个小时。其次是监控的高度智能化,在传统录像监控系统无法实现的领域,比如:画面动态感知报警,在选画面区域内,只要有运动物体出现,系统即可实现自动报警录像。再比如网络分控和录像资料的快速检索等,都是传统监控系统无法实现的。节约存储空间:视频全同步40M-150M/路/小时,是同质量的MPEG1或MJPEG的1/10;节省硬盘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的硬盘更换费用;占用网络传输带宽少:由于压缩比是同质量的MPEG1和MJEPG的十倍多,所以网络传输时占用的带宽是同质量的MPEG1和MJEPG的1/10;如在64K的带宽上,MPEG1和MJEPG平均只能传1/2帧,而MPEG4可以传5-7帧;大幅度节省了传输线路租用费;错误恢复能力强:当网络传输有误码或丢包现象时,MPEG4受的影响很小,并且能够迅速恢复;如在误码达到1%时,MPEG1已经无法播放,而MPEG4只会有轻微的边缘模糊;再如当网络传输由瞬间丢包现象时,MPEG1恢复至少需要10多秒,而MPEG4只需要1-3秒;图像质量高:可以达到接近DVD的效果;可变带宽:网络输出速率从56K-384K可调。可扩展性:用户设备升级时可以最好保护用户投资。性能参数MJPEGMPEG1MPEG2MPEG4主要应用视频编辑系统VCDDVD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空间分辨率JPEG 672*288CIF格式672*288TV 768*576TV 768*576时间分辨率25-30帧/秒25-30帧/秒50-60场/秒25-30帧/秒位速率1.5Mbit/s1.2Mbit/s4-15Mbit/s10K-1Mbit/s压缩率620-3030-40200-500图像质量一般一般很好可变(从VCD到DVD)一、 集成扩展技术 可持续扩展性是本系统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的逐步扩展能够把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独立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封闭式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管理等系统),逐步扩展、分步实施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可视化、地理化、桌面化的安全防范系统(Smart View)。 结合封闭式管理系统,实现全面安全管理 为关键装置,消防设施提供设备管理 污染物扩散管理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紧急报警处理 危险管线的管理 应付危险情况的预制方案的管理 企业安全信息宏观管理 重要设备雷击的预防与应急维护的信息定位二、 流媒体技术简介流式传输的基础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A/V文件一般都较大,所以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较大;同时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载常常要花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延迟也很大。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的连续、实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数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当声音等实时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流式不仅使启动延时成十倍、百倍地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流式传输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从Internet上下载才能观看的缺点。流媒体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实时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流式传输定义很广泛,现在主要指通过网络传送媒体(如视频、音频)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Internet 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法:实时流式传输(Real time streaming)和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 streaming)。一般说来,如视频为实时广播,或使用流式传输媒体服务器,或应用如RTSP的实时协议,即为实时流式传输。如使用HTTP服务器,文件即通过顺序流发送。采用那种传输方法依赖于你的需求。当然,流式文件也支持在播放前完全下载到硬盘。1. 顺序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是顺序下载,在下载文件的同时用户可观看在线媒体,在给定时刻,用户只能观看已下载的那部分,而不能跳到还未下载的前头部分,顺序流式传输不象实时流式传输在传输期间根据用户连接的速度做调整。由于标准的HTTP服务器可发送这种形式的文件,也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它经常被称作HTTP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高质量的短片段,如片头、片尾和广告,由于该文件在播放前观看的部分是无损下载的,这种方法保证电影播放的最终质量。这意味着用户在观看前,必须经历延迟,对较慢的连接尤其如此。对通过调制解调器发布短片段,顺序流式传输显得很实用,它允许用比调制解调器更高的数据速率创建视频片段。尽管有延迟,毕竟可让你发布较高质量的视频片段。顺序流式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 或 FTP服务器上,易于管理,基本上与防火墙无关。顺序流式传输不适合长片段和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如:讲座、演说与演示。它也不支持现场广播,严格说来,它是一种点播技术。 2. 实时流式传输实时流式传输指保证媒体信号带宽与网络连接匹配,使媒体可被实时观看到。实时流与HTTP流式传输不同,它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实时流式传输总是实时传送,特别适合现场事件,也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快进或后退以观看前面或后面的内容。理论上,实时流一经播放就可不停止,但实际上,可能发生周期暂停。实时流式传输必须配匹连接带宽,这意味着在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图像质量较差。而且,由于出错丢失的信息被忽略掉,网络拥挤或出现问题时,视频质量很差。如欲保证视频质量,顺序流式传输也许更好。实时流式传输需要特定服务器,如QuickTime Streaming Server、RealServer与Windows Media Server。这些服务器允许你对媒体发送进行更多级别的控制,因而系统设置、管理比标准HTTP服务器更复杂。实时流式传输还需要特殊网络协议,如:RTSP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或MMS (Microsoft Media Server)。这些协议在有防火墙时有时会出现问题,导致用户不能看到一些地点的实时内容。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因为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对一个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它们要被分解为许多IP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还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 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由于TCP需要较多的开销,故不太适合传输实时数据。在流式传输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数据。流式传输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用户选择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V Helper程序,使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参数对Helper程序初始化。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A/V数据的编码类型或与A/V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A/V Helper程序及A/V服务器运行实时流控制协议(RTSP),以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与CD播放机或VCRs所提供的功能相似,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给A/V客户程序(一般可认为客户程序等同于Helper程序),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客户程序即可播放输出。图5.1 流式传输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流式传输中,使用RTP/UDP和RTSP/TCP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与A/V服务器建立联系,是为了能够把服务器的输出重定向到一个不同于运行A/V Helper程序所在客户机的目的地址。实现流式传输一般都需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其基本原理如图5.1所示。智能流技术(Sure Stream)今天,56Kbps调制解调器是Internet连接的基本速率,cable modem、ADSL、ISDN等快速发展,内容提供商不得不要么限制发布媒体质量,要么限制连接人数。根据Real Network站点统计,对56Kbps调制解调器,实际流量为10bps到26Kbps,呈钟形分布,高峰在20Kbps。这意味着若内容提供商选择20Kbps固定速率,将有大量用户得不到好质量信号,并可能停止媒体流而引起客户端再次缓冲,直到接收足够数据。一种解决方法是服务器减少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而阻止再缓冲,在Real System 5.0中,这种方法称为“视频流瘦化”。这种方法的限制是Real Video文件为一种数据速率设计,结果可通过抽取内部帧扩展到更低速率,导致质量较低。离原始数据速率越远,质量越差。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根据不同连接速率创建多个文件,根据用户连接,服务器发送相应文件,这种方法带来制作和管理上的困难,而且,用户连接是动态变化的,服务器也无法实时协调。智能流技术通过两种途径克服带宽协调和流瘦化。首先,确立一个编码框架,允许不同速率的多个流同时编码,合并到同一个文件中;第二,采用一种复杂客户/服务器机制探测带宽变化。针对软件、设备和数据传输速度上的差别,用户以不同带宽浏览音视频内容。为满足客户要求,Progressive networks公司编码、记录不同速率下媒体数据,并保存在单一文件中,此文件称为智能流文件,即创建可扩展流式文件。当客户端发出请求,它将其带宽容量传给服务器,媒体服务器根据客户带宽将智能流文件相应部分传送给用户。以此方式,用户可看到最可能的优质传输,制作人员只需要压缩一次,管理员也只需要维护单一文件,而媒体服务器根据所得带宽自动切换。智能流通过描述现实世界Internet上变化的带宽特点来发送高质量媒体并保证可靠性,并对混合连接环境的内容授权提供了解决方法。流媒体实现方式如下: 对所有连接速率环境创建一个文件 在混合环境下以不同速率传送媒体 根据网络变化,无缝切换到其它速率 关键帧优先,音频比部分帧数据重要 向后兼容老版本 智能流在RealSystem G2中是对所谓自适应流管理(ASM)API的实现,ASM描述流式数据的类型,辅助智能决策,确定发送那种类型数据包。文件格式和广播插件定义了ASM规则。用最简单的形式分配预定义属性和平均带宽给数据包组。对高级形式,ASM规则允许插件根据网络条件变化改变数据包发送。每个ASM规则可有一定义条件的演示式,如演示式定义客户带宽是5,000到15,000Kbps,包损失小于2.5%。如此条件描述了客户当前网络连接,客户就订阅此规则。定义在规则中的属性有助于Real Server有效传送数据包,如网络条件变化,客户就订阅一个不同规则。支持流媒体传输的网络协议l 实时传输协议RTP与RTCPRTP(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是用于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被定义为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输情况下工作,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通常使用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工作。当应用程序开始一个RTP会话时将使用两个端口:一个给RTP,一个给RTCP。RTP本身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通常RTP算法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层来实现,而是作为应用程序代码的一部分。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TCP(Real-time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RTP和RTCP配合使用,它们能以有效的反馈和最小的开销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别适合传送网上的实时数据。l 实时流协议RTSP实时流协议RTSP(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该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HTTP与RTSP相比,HTTP传送HTML,而RTP传送的是多媒体数据。HTTP请求由客户机发出,服务器作出响应;使用RTSP时,客户机和服务器都可以发出请求,即RTSP可以是双向的。l 资源预订协议RSVP协议由于音频和视频数据流比传统数据对网络的延时更敏感,要在网络中传输高质量的音频、视频信息,除带宽要求之外,还需其他更多的条件。RSVP(Resource Reserve Protocol)是正在开发的Internet上的资源预订协议,使用RSVP预留一部分网络资源(即带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流媒体的传输提供QoS。在某些试验性的系统如网络视频会议工具vic中就集成了RSVP。流媒体播放方式l 单播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单播。每个用户必须分别对媒体服务器发送单独的查询,而媒体服务器必须向每个用户发送所申请的数据包拷贝。这种巨大冗余首先造成服务器沉重的负担,响应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停止播放;管理人员也被迫购买硬件和带宽来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l 组播IP组播技术构建一种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组播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时。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信息包。信息可以发送到任意地址的客户机,减少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包的总量。网络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为下降。 l 点播与广播点播连接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的连接。在点播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用户可以开始、停止、后退、快进或暂停流。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但这种方式由于每个客户端各自连接服务器,却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广播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在广播过程中,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例如,用户不能暂停、快进或后退该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 使用单播发送时,需要将数据包复制多个拷贝,以多个点对点的方式分别发送到需要它的那些用户,而使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而不管用户是否需要,上述两种传输方式会非常浪费网络带宽。组播吸收了上述两种发送方式的长处,克服了上述两种发送方式的弱点,将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发送给需要的那些客户。组播不会复制数据包的多个拷贝传输到网络上,也不会将数据包发送给不需要它的那些客户,保证了网络上多媒体应用占用网络的最小带宽。三、系统设计技术参考资料1、视频分配器YN-416 16路视频分配器 供电电源:AV220V 50HZ 10% 输入信号:0.5VP-P2.0VP-P 出信复合影像信号:16个 75ohm BNC 输出信号:0.5VP-P2.0VP-P 出信复合影像信号:32个 75ohm BNC 频宽:20MHZ (3Db 10HZ10MHZ) 彩色兼容 信噪比:-65Db 视频格式:NTSC / PAL 工作温度:-2050 重量:2.4KG2、画面分割器TC-644S 16路画面分割器 全屏幕格式:720*582(CCIR)像素 供电电源:DC12V,3.5A 工作温度:-20104 输入信号:0.5VP-P2.0VP-P 75ohms BNC 输出信号:0.5VP-P2.0VP-P 75ohms BNC 视频显示:全屏、2倍电子放大、画中画、2*2、3*3、4*4、9*9 视频格式:彩色,NTSC/EIA(PAL/CCIR)3、智能解码器NDS-603E室外总线控制传输解码器 供电电压:187V 242VAC 云台输出:24VAC或220VAC,上、下、左、右自动(连续)0.5A 雨刷控制:24VAC或220VAC(自锁)0.5A 射灯控制:220VAC自锁0.5A 镜头输出:12VDC、30Ma、光圈(点触)、变焦、调焦 摄象机电源:+12VDC、0.67A或24VAC0.67 通讯接口:RS485 通讯速率:2400、9600可选 外型尺寸:长宽高(2109050) 净 重:800克4、美国山特在线式智能不间断电源 输出电压范围2305%V 输出电压频率范围(Hz)501 额定容量(KVA):1.4 标配电池数量:3 标配尺寸:439(长)170(宽)216(高)(mm) 标配重量(Kg):24.1 电池类型:密封铅酸电池5、DIRECT DVS服务器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 WIN2K(SP4) 防火墙 Norton AntiVirus Corporate Edition 2003 视频软件 DIRECT DIGINET V4.010Patch2硬件配置 CPU P4 3.06GA 主板 I965PE 内存 1G DDR VGA GEFORCE2 128MB DDR 硬盘 1000G*2(IBM 7200r/s,可选配*3) 监视器 SAMSUNG753DFX N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大连气象局行测政治理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定向训练试题(详解版)
- 2025国考大连铁路公安局申论易错点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同步训练试题(详解版)
- 2025国考白山市巡视巡察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呼和浩特市德语翻译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本溪市纪检监察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练习试题(详解)
- 2025国考包头市统计调查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共青城市辅警笔试真题2025
-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2024年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合伙人之间合作合同范本
- 电商直播带货的营销策略手册
- LYT 2241-2014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加解析答案
- GB/T 2820.9-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 热电偶测温系统安装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六上第17课《舌尖上的四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