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doc_第1页
《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doc_第2页
《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doc_第3页
《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doc_第4页
《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3EXXU53DC193B771 W3871E042250BD C3037B0200网络技术应用参考教案教学主题域名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域名、域名服务器与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难点是对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的理解。学习目的使学生掌握域名的概念和理解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所需资源和环境数字化资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 中国万网/ 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亚太地区互联网信息中心常规资源1、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2.2.3节; 2、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3、网络技术应用学习任务单;教学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物投影/液晶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引导问题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请大家谈谈记忆电话号码有什么诀窍?通过记忆电话号码引入新课;IP地址比电话号码更加难于记忆为什么不直接使用hosts文件,而要使用域名系统呢?通过此问题,使学生对分层结构的优越性有所了解;强调分层思想,采用树状分层结构域名欺骗主要可以有哪些途径?如何避免在日常使用网络过程中访问到地址被更改的网站?通过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刚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网络使用的安全知识;重点使学生真正掌握IP地址和域名的相互关系以及域名系统的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设问: 同学们都打过电话吧,请大家谈谈记忆电话号码有什么诀窍?引入: 电话号码比较难记,一般大家都使用通讯薄(书面的或是电子的)来记录电话号码。IP地址更加难记,当我们需要访问某个主机时,同样可以在我们的计算机中找到一个“电子通讯薄”,即hosts文件。大家可以查找到hosts文件,用记事本打开观看,内部组成和内容(特别注意和localhost等项目);当我们要找某个自己的通讯薄中没有电话号码记录的人时,就需要寻求电话查号台(114)的帮助,而网络也一样,如果hosts中没有地址记录,就需要寻求网络域名系统的帮助了。 二、教学内容 1、域名概念:IP地址很难记忆,不能反映拥有者的信息,域名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当然,象上面的locahost之类的,也是一种命名方式,但这种无层次命名方式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当地址数量极大的时候,产生重名冲突的可能越来越大,查找效率也是十分低下的。因此,我们采用的是层次式的命名方式,称为域名。2、域名命句规则:每个域名由若干个子域名组成,用圆点分开,子域名由若干个字母和数字组成。子域名不超过63个字符,整个域名不超过256个字符。域名中较后的子域名代表较高的层;参见课本例子;3、常用一级域句介绍:常用最高域名(一级域名).com商业机构.edu教育机构.gov政府机构.int国际组织.mil军事部门.net网络运行服务中心.org非赢利机构.cn中国.hk香港.uk英国4、阅读提问思考:课堂作业一:请学生查看课本内容page20-21页域名解析过程,阅读并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分别描述几个域名的查询过程,然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掌握课本图2.3.2域名解析过程)课堂作业二: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直接使用hosts文件,而要使用域名系统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此问题,使学生对分层结构的优越性有所了解)小资料:域名服务系统的发展和internet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在早期的internet前身ARPAnet时,由于网络规模较小,只有几百台主机,所以用单一的文件hosts.txt来表示主机名和地址之间的映射,这个文件由斯坦福研究院(SRI)的网络信息中心(NIC)维护,通过ftp对外发布。随着TCP/IP协议的引入,Internet飞速发展,这种表示域名的方式出现了严重不足:主机名容易冲突、hosts.txt文件经常不一致、不宜扩展、NIC的网络流量日益增大,经常出现网络瓶颈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用一个新型的域名服务系统,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分布式数据管理、全球一致性、消除网络瓶颈、分层结构。5、实践体验: 、(基础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必做):实践体验,查找域名的IP地址(按课本);、(升级操作,已经完成基础操作的同学可做):在hosts文件中添加记录: 实验步骤如下(部分步骤可能需要重启计算机):A:打开hosts文件; B:将基础操作中找到的两个网站的域名和IP地址进行互换; C:将上面互换后的IP地址和域名表填入hosts文件,然后保存退出;D: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上面的两个域名,查看访问的网站情况;E:打开hosts文件,清除添加的信息,然后保存退出; F:再次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上面的两个域名,查看访问的网站情况;G:思考本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原因;H:思考hosts文件中和localhost的用途;6、知识拓展(安全常识):、DNS欺骗主要可以有哪些途径?(如更改hosts文件、使用不正规的DNS服务器等等)、如何避免在日常使用网络过程中访问到地址被更改的网站? 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三、本课总结并布置课外作业(学习任务单);课后反思如果学生对域名、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等有更深入地学习要求,可浏览教案“数字化资源”中提供的网站获得更进一步的资料;“域名”学习任务单 1、 列出下列域名地址的IP地址:域名: IP地址:;域名: IP地址:;域名: IP地址:;思考:从以上的练习中你对域名和IP地址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想法?在使用ping的过程中,返回的信息有什么作用?答:。2、用ping /? 查看ping命令的常用参数:-t , -a 。并使用-a t参数练习使用ping命令。 -t参数的作用: ; -a参数的作用: 。3、ping ,通过因特网查找其用途说明。 地址的用途: 。4、输入命令:ipconfig /all,查看本地网络配置,注意查看DNS地址、本机IP地址、网关地址; 本机的DNS是: ; IP地址是: ; 网关地址是: 。5、分别用ping命令ping 本机的DNS地址、本机IP地址、网关地址;主题一 信息技术与社会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络(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分组交换网络(如IP电话)。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称为总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台计算机地位平等。在环形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计算机)通过点到点的通信介质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通过一条独立的电缆连接到中心节点上。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一般使用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设备。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硬件组成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传输介质:传输网络数据。从传输方式划分有有线和无线两种,常用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和光缆。通信连接设备:引导网络信息准确到达目标节点。主要有网卡、网桥与交换机、中继器与接线器、路由器等。 网络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Unix、Linux等。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4、网络通信原理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应用层:在网络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表示层: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会话层:建立、维持、协调通信。传输层:确保数据正确发送。网络层:决定传输路由,处理信息传递。数据链路层:编码、编址、传输信息。物理层:管理硬件连接。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到达物理层后将数据包进行转换,送入传输介质。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并且完成各层的指定功能。 IP地址IP地址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提供惟一标识。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IP地址按如下规则分类:A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其余三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B类IP地址:前两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后两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C类IP地址:前三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十进制数为主机标识。D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224239。E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240255。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建立局域网的首选协议,也是因特网的主要协议,它采用分层体系结斄,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了解因特网协议IPv6的产生背景当前在因特网上使用的IP地址是在1978年确立的协议,它由4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当时版本号为4,因而称为IPv4。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飞速增长的IP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成熟的是IPv6。在IPv6协议中,地址位数为128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加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类型有: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网络应用软件结构客户/服务器(C/S)结构:是应用软件所使用的一种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自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降低系统的开销。FTP服务采用的就是C/S结构,安装了FTP服务的计算机就是服务器端,安装了CuteFTP等软件的就是FTP服务的客户端。使用Outlook Express等软件收发邮件,也是采用的C/S结构。C/S结构的缺点是: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维护、升级时服务器和每台客户端都要操作,工作量较大;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有一定要求,对客户机要求较高。优点是:客户端响应快;服务器压力较小。这种结构较适合局域网。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部分工作交给浏览器在客户端实现,节约了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但是主要工作在服务器端实现。使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是B/S结构。B/S结构的缺点是:客户端只能完成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服务器的负担较重;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优点是: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只要使用浏览器上网就行,维护、升级只要在服务器上操作就行;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没有要求。这种结构更适合广域网。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主题二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1、域名及其管理(1)域名的定义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它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分隔成几个部分,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2)因特网上的计算机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3)因特网的域名管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IP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cciety,简称ISOC,网址http:/www,)、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网址,中文相关网址 ),它们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网管理与服务机构。2、因特网的接入常用因特网的接入方式有:直接接入(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ISDN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无线接入);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通过路由器接入。3、因特网的服务(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陆、文件传输、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BBS)、电子邮件等。(2)因特网服务组织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