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江煎茶 苏轼范文.doc_第1页
汲江煎茶 苏轼范文.doc_第2页
汲江煎茶 苏轼范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汲江煎茶 苏轼范文 汲江煎茶是作者苏轼被贬儋州时所作,汲江煎茶通过描写作者苏轼在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表达苏轼心中的寂寞之情。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汲江煎茶 - 作品注释 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贮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说是“贮月”。 分江:从江中取水,江水为之减了分量,所以说是“分江”。 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时汤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时滚动。脚:茶脚。 松风:形容茶水倒出时的声音。苏轼试院煎茶:“飕飕欲作松风声。”泻:倒出。 未易:不容易。禁:承受。这一句语意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更:打更。 汲江煎茶 - 作品鉴赏 这是东坡二千多首诗中历来较为人称道的名篇之一。较早在诗话中提及此诗的是南宋时的胡仔与杨万里。胡的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一云:“此诗甚奇,道尽烹茶之要。且茶水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可见胡叹赏的是东坡对烹茶要诀准确而生动的摹写。其后,清代的吴乔在他的围炉诗话中干脆说:“子瞻煎茶诗活水还须活火烹,可谓之茶经,非诗也。”似均未涉及诗的艺术诣趣。只有杨万里的评价有较大的影响。他的诚斋集卷一一四称:东坡煎茶诗“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其状水清美,极矣,分江二字尤难下。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论到最后一句,杨引诗作“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谓“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对于杨的这一评价,历来却有些不同的看法。如清代汪师韩苏诗选评称此诗“舒促雅合,若风涌云飞。杨万里辈曲为疏解,似反失其趣旨。”翁方纲的论说更为激烈。他的石洲诗话卷三:“汲江煎茶七律,自是清新俊逸之作,而杨诚之赏之,则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此等语,诚令人莫解。如谓苏诗字句皆不落凡近,则何篇不尔?如专于此篇刻求其奇处,则岂他篇皆凡近乎?且于数千篇中,独以奇称此,实索之不得其说也。 岂诚斋之于诗,竟未窥其深旨耶?此等议论,直似门外人所为。”翁方纲的这一说法,未免强词夺理。从杨的审美眼光所及,他特别推崇这一首,但并不等于他否定苏诗的其他佳篇杰构。揣摩杨的意思,主要还在于赞叹苏诗用词的准确精炼。如历来为人所称道的“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等等,都认为是东坡用词用事准确精炼的上好例子。若按翁的论断,则晁补之曾称赞“燕子楼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