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仙草堂图赏析.doc_第1页
梦仙草堂图赏析.doc_第2页
梦仙草堂图赏析.doc_第3页
梦仙草堂图赏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籍图像学作业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3唐寅梦仙草堂图在美国首都市区内,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大厦之间有举世闻名的“国家广场”,其南北两侧有世界上最集中的博物馆群。以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著名的弗利尔艺术博物馆也坐落在其中。该馆是美国在本世纪20年代初即开放的第一所收藏东方艺术作品的美术馆,是美国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较集中的五六个大博物馆之一。我在馆里读到“明四家”之一唐寅梦仙草堂图。此幅题为“东原先生写图”,从作者题款透露着构思的意想:闲来隐几枕书眠,梦入壶中别有天。仿佛希夷亲面目,大还真诀得亲传。横图右实左虚,实处写崇山峻岭,苍松、修竹、瀑布、幽径,优美的环境中草堂坐落其中,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堂中有一高士伏案作“枕书眠”状。虚处约略作连绵山头,空蒙处置一宽袍大袖的士大夫,衣饰整洁,大袖随风飘动似有飘然于仙境之感。图中将“枕书眠”的真实表现引伸到“梦入壶中”的幻想境界,将真与幻,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来构成富有幻想色彩的画意,使观赏者产生梦幻境界的联想,在一定的时空中创造可视的审美形式。此图在整体上属北格南韵的气格。在“明四家”中沈(周)画深厚;文(征明)画清婉;仇(英)精细,而唐(寅)画则以秀逸见长,明王世贞评唐寅的画“秀润缜密而有韵度”,大体上概括了其画风的审美特征。图中石法最能体现唐寅风格特点。一、细笔长线匡廓,爽利而缜密的丛线,圆转、细秀、流畅,兼以短笔方折、密集、利落的皴纹。二、这种皴法是吸收传统中披麻、斧劈、乱柴、钉头等几种笔法。小斧劈中兼用披麻法,一变南宋斧劈皴法,并融汇元人方法,演变为细长柔劲线条略带写意的画法。三、山体凸处用线简括疏朗,至凹处皴纹稠密,湿时化线为面(“破墨”,湿时晕染),有效地体现出阴阳向背的体、质感。皴笔以湿笔为主,墨色淋漓润泽,所谓带水长皴,连皴带染的方法,基本上一次完成。用墨单纯明快,具庄丽清润的审美效果,和元人一笔中强调中、侧锋、较重快慢、干湿浓淡,靠复笔逐步深入,最后达到“浑厚华滋”苍茫含蓄的“积墨”画法不同。从石法上最能体现出唐寅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等人的画法,并融合元人的韵致,将苍劲刚健和淡雅秀逸的风格相结合。图作者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江苏苏州人。举乡试第一(解元)。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