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20140506.doc_第1页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20140506.doc_第2页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20140506.doc_第3页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20140506.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刘文生 易龙涛(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要 事不过三是日常工作中用来警告人们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做事情要把握好度,不能超越一定的次数,否则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通过对海因里希法则的分析,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还可以认为处在相对安全状态,当第四次事件发生时,就被认为处在不安全状态,事故风险超过临界值,以此得出“事不过三”的结论。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关键词 事不过三 海因里希 安全管理Abstract: Think twice is used to warn people not to commit the same mistakes an offense in daily work,a good grasp of the things to do,you can not go beyond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s,or it will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By Heinrich law analysis,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non-injury accidents Think twice effective control action to improve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level,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cidents.Key words: Think twice Heinrich Security management0.引言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生产在良好的环境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杜绝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过程中设备安全得到保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同时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安全管理在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也日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事不过三的观点描述事不过三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吃瓜子时,把瓜子米丢到垃圾中,而把瓜子壳丢到口中,像类似的这样低级错误,每个人都常常会有那么几次,我们会常说“今天不在状态”。工作时,一次小小的失误,人们都能接受和理解。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领导的口头警告常常是:“事不过三、下不为例”。关于“事不过三”,有很多种解释,本文“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们同样的错误不要一犯再犯,否则会酿成大的事故。2.海因里希法则美国人海因里希( W.H.Heinrich)对无伤害事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调查了55万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即重伤或死亡、轻伤和无伤害事件的比例为1:29:300。重伤和死亡事故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重视无伤害事件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每一起重大事故后面,必然存在无数“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也伴随着无数次无伤害事件的先期发生。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且说明事故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或者说其后果的严重取决于机会因素。3. 通过正态分布原理论证事不过三数学原理在安全事故管理中,事故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都是50%,本文采取事故发生的概率为50%作为判别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一个临界值。海因里希法则认为,在1个重伤或死亡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而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又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海因里希法则建立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见中心极限定理)。其正态分布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公式为式中均数,标准差,可记作N(,):均数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其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由标准正态分布的查表计算可以求得,当XN(0,1)时P(|x|1)=2(1)-1=0.683; P(|x|2)=2(2)-1=0.954;P(|x|3)=2(3)-1=0.997,这说明,x的取值几乎全部集中在(-3,3)区间内,超出这个范围的可能性仅占不到0.3%。由标准正态分布与一般正态分布的关系,若 XN(u,)时,P(-x+)=68.3%; P(-2x+2)=95.4%;P(-30累积分布函数值=累积分布函数值-0.5=0.077,即轻伤事故发生频率为1的概率=(X0累积分布函数值)*2=0.153,同理依次求出轻伤事故发生不同频率的概率如表1所示。x1234567891011mean00000000000standard_dev5.1725.1725.1725.1725.1725.1725.1725.1725.1725.1725.172累积分布函数值0.577 0.650 0.719 0.780 0.833 0.877 0.912 0.939 0.959 0.973 0.983 概率密度函数值0.076 0.072 0.065 0.057 0.048 0.039 0.031 0.023 0.017 0.012 0.008 X0分布函数值0.077 0.150 0.219 0.280 0.333 0.377 0.412 0.439 0.459 0.473 0.483 概率0.153 0.301 0.438 0.561 0.666 0.754 0.824 0.878 0.918 0.947 0.967 表 1 发生轻伤事故频率的概率同理,在若干起安全事件中,取重伤或死亡事故发生的频率为N3(1,2,9,10,11,16,17,20,24,26,29),轻伤与死亡或重伤事故发生的概率比为S=29/1=29,则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为Standard_dev= S/2=14.50。其服从正态分布,与求轻伤事故发生频率的概率一样,例如求x=1累积分布函数值=NORMDIST(1,0,14.50,TRUE)=0.527,概率密度函数值=NORMDIST(1,0,14.50,TRUE)=0.027,X0累积分布函数值=累积分布函数值-0.5=0.027,即轻伤事故发生频率为1的概率=(X0累积分布函数值)*2=0.055,同理依次求出重伤或死亡事故发生不同频率的概率如表2所示。x1291011161720242629mean00000000000standard_dev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累积分布函数值0.527 0.555 0.733 0.755 0.776 0.865 0.879 0.916 0.951 0.964 0.977 概率密度函数值0.027 0.027 0.023 0.022 0.021 0.015 0.014 0.011 0.007 0.006 0.004 X0分布函数值0.027 0.055 0.233 0.255 0.276 0.365 0.379 0.416 0.451 0.464 0.477 概率0.055 0.110 0.465 0.510 0.552 0.730 0.759 0.832 0.902 0.927 0.954 表 2 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频率的概率由表1可知,在众多的无伤害独立事件中,发生第一次轻伤事故概率为15.3%,发生第二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30.1%,发生第三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43.8%,当发生第四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56.1%时超过判别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同理由表2可知,前三次重伤或死亡发生的概率依次为5.5%,11%,46.5%,即当发生第四次重伤或死亡的概率为51%同样超过了判别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由表1和表2可知,发生相应事件的次数越多其所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大,而通过表中计算出来的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是第一次最大,说明安全也都是相对的,对于超出预期的突发事件也不能掉以轻心。国际上采用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 、I 级)。 因此,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可认为在安全状态。当发生第四次事件时,发生轻伤的概率为56%,已经超过了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第四次被认为是不安全状态,所以,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在无伤害事件发生第四次时采用黄色信号预警来有效控制轻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而有效避免更大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对无伤害事件的控制分析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所有未发生的事故中,无伤害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与发生严重事故或重大事故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外力中断无伤害事件的发展趋势,极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或重大事故,因而必须在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时进行预警控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原因或中断事故发展过程,达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也就是说,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在同类事件中,无伤害事件和轻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比严重伤害事故大得多,只要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来控制无伤害事件的发生,就有可能防止轻伤及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也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5. 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对安全管理的作用5.1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理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众多的安全事故中,所发生的一次事件有可能是无伤害事件、轻伤事故或严重伤害事故。因为无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某个特定的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是完全相同的,无伤害事件一般不会引起作业人员的重视,会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所以要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控制无伤害事件的发生,避免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应该重视无伤害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5.2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的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识辨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告知作业人员,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无伤害事件的发生;不仅要想方设法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而且要重视研究无伤害事件。所以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来控制无伤害事件,避免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献1冉亮,冉艳平. 浅析 “事不过三”J. 科技信息,2011,18: 451.2卿玉国,赵国武,朱学安. 安全管理骨牌理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