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无定形炭 木炭 焦炭 炭黑 活性炭等 氧化物 化学性质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课题1金刚石 石墨和碳60 一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3 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于物质的用途 1 金刚石的硬度 石墨质软 以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较为稳定 随着温度升高 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加强 二 碳的化学性质 1 碳跟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2 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还原性 这是一幅古代画家用墨画成的一幅山水画 它能够保存至今仍不变色 为什么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60 把它们放在纯氧中燃烧 发现生成唯一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1975年已造出了人造金刚石 1 家用冰箱中若有异味 可用什么物质将异味除去 为什么 2 相同材质的两段木头 一段用火烤焦 然后和另一段未烤焦的同时埋入地下 较长时间后取出观察 有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练习 3 轻轨电车 如下图 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 具有污染小的优点 当轻轨电车开动时 轻轨电车上裸露的 电刷 沿架空电线滑动 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 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 导电性 润滑性 耐高温 1 将以下左例和右例有关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石墨冰箱去味剂 防毒面具炭黑导电金刚石新型催化剂c60制油墨活性炭切割坚硬金属 石墨 金刚石 c60 活性炭 2 填写下列空白由碳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主要有 练一练 3 继发现c60后c70也已经制得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化合物b 它是一种单质 并且它是由c70分子构成的 c 它是一种混合物d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b d 练一练 4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活性炭吸附有色 有毒的气体b 铅笔把字迹留在纸上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 石墨在空气中燃烧 d 练一练 1 早在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 泗水王陵 进行保护性挖掘 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 这表明木炭具有 a 可燃性b 还原性c 稳定性d 吸附性 c 2 金刚石 石墨 c60 c7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化学性质相似c 物理性质相似d 是同一种物质e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f 都是黑色固体 a b e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气 o2 氧气 o2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药品 高锰酸钾 固 过氧化氢 液 二氧化锰 固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确定气体制取装置要考虑的因素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反应条件 反应物状态 排水法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小 向下排空气法 不易 或难 溶于水 不与水反应 在相同情况下 是否需要加热 加催化剂等 固体混合物 固体和液体 液体与液体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 原理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二 装置 三 验证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用澄清石灰水 2 实验室制法 注意 不用caco3粉末或na2co3粉末 是因为反应速率太快 不便于控制 不用浓盐酸 浓盐酸易挥发出hcl使co2不纯 原理 1 工业制法 co2的制法 药品 大理石 石灰石 和稀盐酸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不用稀h2so4 因为h2so4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 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通常 无色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根据此试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哪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密度大于空气 2 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h2o h2co3 3 和石灰水反应 ca oh 2 co2 caco3 h2o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 oh 2 co2 caco3 h2o 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反应可用此化学方程式表示 1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有一层白膜 2 工人师傅把没有用完的石灰浆 用一层土盖上 3 使用石灰浆 ca oh 2 抹的墙壁快点干燥 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刚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更加潮湿 4 生鸡蛋可放在石灰水中浸一下保鲜 3 探究实验 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 实验用品 紫色的石蕊试纸 试管 紫 紫 4 二氧化碳的用途 co2 灭火 气体肥料 化工原料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光合作用 5 二氧化碳有弊的地方 造成温室效应 二 一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蓝色火焰 2 还原性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可燃性 1 还原性 一氧化碳的用途 因为可以燃烧 所以可作燃料 因为具有还原性 所以可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的毒性 吸入co后 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物体内缺氧 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 co2 ca oh 2 caco3 h2o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co2 h2o h2co3 能不能写出na2co3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浓溶液 切勿让侧管对着别人或自己 注意 灭火器原理 1 下列物质中 不属于碳单质的是 a 金刚石b 二氧化碳c c60d 石墨2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a 碳原子结构不同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组成元素不同d 金刚石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练习 b b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 选用的药品和收集方法都正确的是 练一练 c 学生练习 5 请用四种不同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 co和co2是孪生兄弟 组成元素相同 而化学性质却为什么不同呢 1 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 a b c d e 填入下表 a d或e a d或e b d或e b d a b d e c 1 选用右图所示的代号 a b c d e 填入下表 图b中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条件为 导管刚刚露出橡皮塞的目的是为了 图a中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条件为 固体与液体 常温 有利于生成的气体排出 易于收集气体 固体 加热 a b 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 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 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装置 收集装置应选择 装置 a c 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则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大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收集h2的装置也收集co2b 收集co2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c 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是co2 可用燃着的木条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 d b 提高练习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 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 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 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 co2能灭火 施用后可防止火灾d 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列各物质中 化学式相同的不同物质是 a 氧气和液氧b 金刚石和石墨c 水银和银d 干冰和二氧化碳 d b 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a 石灰水b 稀盐酸c 水d 洗洁精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一层白膜 白膜是 白膜形成的化学方程式 要除去白膜 应向其中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b caco3 稀盐酸 分别点燃 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 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分别到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的是二氧化碳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分别到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分别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能使氧化铜变为红色的是一氧化碳 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6 把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气的混合物依次通过 炽热的炭层 炽热的氧化铜 浓硫酸 起干燥作用 经充分反应后 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co2 n2 千锤万凿出深山 7 下面是明朝于谦 1398 1457 在幼年所作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中 于谦借某化合物来比喻自己的意志和情操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o2 ca oh 2 caco3 h2o 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