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一半 下一半 中间有线看不见 两头冷 中间热 一天一夜转一圈 打一天体 2 说它多大就有多大 日月星辰能容纳 无人知它始和终 不分左右和上下 打一地理概念 3 不是篮球部是蛋 用手一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 载着大河和高山 打一用具 猜一猜 地球 宇宙 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 学会观察地球仪和使用地球仪 自学指导一 阅读教材2 3页图文资料 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形状 1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猜想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盖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一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二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 月亮的形状 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于是就有了 地球 的概念 太阳和月亮 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当代的太空观测 20世纪 阿波罗17号进入太空 拍摄到地球全貌 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真实面貌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四 地球卫星照片 亲眼目睹确证地球是一个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不透明的球体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告诉我们 科学研究需要经过探索过程 从猜想到实践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 想一想 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1 海船远去时 先是看不见船身 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诗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高望远 往前走 永远走不出地平线 月食 日食 西班牙 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 印度洋 好望角 大西洋 西班牙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自学指导二观察p4图1 2 找出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记数字 地球的大小 坐地日行八万里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自学指导三1 仔细观察地球仪有什么特点 比较地球和地球仪有什么不同 2 观察p5图1 4说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 海洋 山脉 河湖 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1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 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 制作了地球的 3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分布 形状 缩小 模型 请仔细观察真实的地球和地球仪有哪些不同 1 地球仪是圆球体 地球是椭球体 2 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实际地球上没有 3 地球仪有地轴 实际地球没有 4 地球仪表面光滑平整 实际地球表面凹凸不平 人类是如何探讨地球的形状 天圆地方 太阳 月亮的形状 推测 地球 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确证地球是球体 课堂小结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理位置 大洲位置 纬度位置 地形与河流 湖泊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感受地球的大小 完成表1 1 表1 1 7 2857x10次方 10万 2 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 赤道 约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