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管理经验介绍(文档).doc_第1页
某电厂管理经验介绍(文档).doc_第2页
某电厂管理经验介绍(文档).doc_第3页
某电厂管理经验介绍(文档).doc_第4页
某电厂管理经验介绍(文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电管理经验介绍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着电力行业的管理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江苏规模化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建成了“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功能实用、流程优化、管理高效”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一、信息生产江苏通过信息系统,有力地加强了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设备管理依托ERP信息化平台,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编码体系,实现了设备图示化结构的管理。基础数据扎实、设备台帐信息丰富、齐全。以设备编码为基础、以工单为主线,将设备台帐信息、检修规程、计划性检修、检修文件包、预防性维修、日常工作、消缺管理、检修工单、物资管理和财务等相关业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1、点检管理:结合点检维修制,将点检工作纳入ERP管理范畴,按“五定”(定人、定时、定路线、定方法、定标准)原则,使各项工作程序化、制度化。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工作质量。2、消缺管理:消缺工作是设备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缺陷生成方式有三种:SIS系统采集的异常数据、巡点检结果异常数据和人工创建。从缺陷生成到消缺工作结束,实现了消缺流程的闭环控制。缺陷报告生成后,由值长安排消缺时间并将消缺工单改为计划,检修专工负责对已计划的消缺工单进行确认,并将其改为点检;检修班负责人安排消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成员,工作负责人进行消缺准备(根据检修性质决定是否办理工作票),工作票采用三单合一的方式(工单、工作许可和隔离工单),隔离工单安全措施严格按照国外先进管理理念,采用设备编码、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状态等标准术语,使安全措施内容标准、规范和明晰;检修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作票签发人将消缺工单改为下达,运行人员进行工作票许可,工作票许可后将工单改为开工,检修人员现场开展检修工作。检修工作完成后,由工作负责人将工单状态改为完工,同时办理结票手续和填写完工报告。完工报告完成后,检修班组将工单改为报告申请。设备管理员对消缺工单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将工单改为报告。运行人员进行消缺工单的最终验收,验收合格后,将工单结束(关闭),消缺工单信息进入历史工单。通过对缺陷工单的设备编码、故障现场、发现代码、故障分类、故障类型、纠正措施、故障现象等标准述语的规定,提高了管理人员对设备缺陷统计分析能力,提高了消缺质量,提高了设备等效可用系数。同时通过消缺流程的闭环控制,消缺时间得到控制,消缺及时率得到进一步提升。3、日常维护:根据给油脂标准等相关规定,创建路线型预防性维护计划,通过日期触发路线型工单,开展定期工作。4、计划检修:通过机组检修标准模板和检修规程,生成计划检修文件包,通过检修文件包策划和检修文件包的执行实现计划检修质量控制。针对机组大小修设备停复役计划安排工作复杂,计划调整频繁,系统交叉影响大的特点,在ERP系统中开发了机组停复役计划管理模块,使机组停复役计划时间安排简洁直观,能及时发现停复役计划安排中所存在的问题,实时进行计划调整,并与检修工单进行关联,能使检修进度与设备停复役安排更加合理,实现计划检修进度控制。还通过项目管理与计划检修工单关联加强了计划检修成本费用控制。(二)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也实现了信息化,实现了资源整合、数据集中、技术文档实时受控,生产信息实时跟踪。1、运行操作:运用无线网络、条形码、PDA和红外线识别技术进行巡检、定期工作和电气操作票命令票管理,在有效防误操作前提下,规范运行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2、经济运行:通过技术经济指标跟踪管理,实现生产运行跟踪、事件处理、数据分析和指标考核,并与各级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绩效挂钩,形成了闭环管理,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3、运行巡检:通过将巡检系统整合到ERP信息系统,使巡检系统与值班日志、设备和缺陷结合更加紧密,巡检数据与ERP数据完全共享,避免多个系统所引起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4、值班日志:值班日志功能强大,ERP系统与运行相关的功能和数据均集中在日志界面展示,运行人员查询方便、操作简捷,实现了设备系统当班数据分类集中。5、技术图档管理系统:利用大型关系化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将全电厂的生产技术图档统一集中保存,保证技术文档实时受控,信息共享。即:将机组的PID图、控制逻辑图(SAMA图)、MS图以及各种技术规程、报告等电子化的文档与DCS系统中的点信息、EAM设备编码库等资源高效地整合为一体,通过网络实现分布式管理。通过EAM编码实现PID图与控制逻辑单元图、技术报告、DCS点定值信息之间的自动关联。实现了各种文档的编制、审核、审定、发布的流程管理。6、条形码的应用:现场的设备标牌采用条形码标识,实现运行操作、设备管理准确可靠。电气操作票命令票根据操作员身份识别,自动将操作任务下发到PDA,现场对电气开关条码形识别,验证通过后才能进入操作任务界面,有效防止运行人员走错间隔。实现通过PDA条形码识别系统管理有效防止误操作。通过巡检条形码管理,形成巡检路线图,通过巡检路线图实时反映巡检时间分布。通过交接班生成值班日志和当班定期工作,通过身份识别,自动将定期工作下发到PDA,通过条形码识别开展定期工作。7、优化调度:通过SIS和MIS信息系统,实现生产优化调度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机组重要经济指标跟踪,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通过公司门户网实现了生产信息实时跟踪。面对市场煤炭紧张和煤价持续上升等不利局面,通过库存煤量预测,科学合理调度煤炭供应和发电生产。 二、环保清新利电始终注重加强环保投入和环保建设,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在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多发电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尽量减少排放,降低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一) 加强环保管理1、健全环保组织和制度:利电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分管。创新成立外围辅助系统:运行部,负责除灰、脱硫、脱硝设施等的运行和管理,配备环保专职人员负责公司各环保设施的运行和监测,还配备脱硫脱硝专工负责脱硫等环保设施的技术管理工作。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标准体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等制度,制修订了除灰运行规程、废水处理系统运行规程、脱硫装置运行规程、烟气脱硫装置运行规程等规程。2、加强环保设备管理和运行管理:成立环保设备专业管理组,提高环保设备等级,将环保设备等同于主机设备一样加强管理,提高脱硫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加强环保装置的运行管理,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均记录、纳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二)主要环保设施1#8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装置,其中一期脱硫改造工程已于2008年3月底正式投运,该项目投资1.8亿元,采用的“二炉一塔、烟囱和吸收塔合一”技术为国内第一家,处理烟气量为全球最大,年排二氧化硫可削减1.6万吨;5#8机组全部安装脱氮氧化物装置(SNCR);建立了完善的灰渣、工业废水、脱硫废水、生活废水等处理系统;建立起了亚洲直径最大环保型储煤筒仓;对一期机组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对脱硫装置均安装了烟气连续在线监测装置(CEMS),并都与江阴市环境监察大队污染源监控中心联网,实现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与电监办的联网,在线接受监督。(三)环保效果脱硫技术均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不仅脱硫后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很低,而且烟气含尘量大大减少。目前,电厂所有脱硫设备运行正常。一至四期脱硫装置的投运率大于99%、脱硫率大于95%,全厂粉煤灰利用率达90%以上,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实现了“洁净发电,绿色生活”。三、节能发电调度介绍2007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办联合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获国务院同意发布。 2007年10月,办法开始在江苏、河南、四川、广东和贵州等5省试行。2008年1月,江苏电网制订了节能发电调度实施细则(试行),开始启动节能发电调度模拟运行。2008年6月,江苏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将正式运行。(一)参与江苏省节能发电调度模拟运行情况介绍:2008年1月9、10日江苏省连续两天进行了节能发电调度模拟运行,各电厂高度重视,准备充分,措施到位,模拟运行进展顺利。1、江苏电网节能发电调度实施细则(试行)中关于机组分类、供电煤耗计算、机组排序原则:机组容量等级分类:(1)200MW、125MW级别及以下机组为A类;(2)300MW、350MW级别机组为B类;(3)600MW级别机组为C类。供电煤耗计算原则:供电煤耗按国家标准计算,根据各电厂上报数据,机组的厂用电率取省内同类型机组的平均值;安装脱硫的厂用电率为5.0,未安装脱硫的为3.98;机组管道效率统一取99。机组排序原则(常规燃煤机组):(1)容量等级高的机组优先于容量等级低的机组;(2)脱硫机组优先于同等容量等级的未安装脱硫机组;(3)供电煤耗低的机组优先于供电煤耗高的机组。分区域排序原则:江苏电网分220KV及500KV两大系统,对于220KV系统采用分区平衡原则(八个分区),即同一区域内排序优先原则;对于500KV系统采用全省平衡排序原则进行发电调度。2、六台机组的排序情况(#7、#8机组当时尚未投入商业运行):#5、#6机组600MW级排序为所有机组的第12、13名;#3、#4机组370MW,排序为所有机组第23、24名;#1、#2机组350MW,排序为所有机组第64、65名。3、模拟运行中的特点:预发曲线的改变:原以全厂为单位下发的日发电计划曲线,修正为按机组下发;如#5机组为600MW机组,排序靠前,带基本负荷,1月10日预发曲线最高585MW,最低547MW。而350MW机组,排序靠后,需要深度调峰,并且同容量等级机组因排序有别,其预发计划也明显不同;#1、4机组同属300MW级机组,之间有640万装机容量。其预发曲线4机组明显比1机组先加而后减负荷,并且4机组全天预发曲线合计电量(738万千瓦时)比1机组(639万千瓦时)高出明显。实发曲线与预发曲线基本吻合:按调度要求:模拟运行期间,公司6台机组全部AGC方式运行,AGC档次变化时,电厂运行人员自行启、停磨。因此节能调度与传统调度模式变化不大,比较容易。而且从两条曲线看,也基本吻合,说明省调的预计比较准确。低谷欠发、高峰超发较为明显:由于江苏电网基本没有水电容量,小机组调差性能和爬坡率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电网目前还无法改变用大机组调节峰谷差的运行方式,这与节能发电调度有一定冲突。因此容易造成大机组低谷欠发、高峰超发现象。节能调度,负荷率上升,煤耗下降: 下面是模拟运行进行的负荷率统计:1月9日1月10日月累计发电量负荷率发电量负荷率负荷率161673.3333363775.8333368.82262974.8809566078.5714371.13474884.2342372481.5315375.455135089.28571128484.9206375.246134188.69048130586.3095277.87124286.25124286.2575.81可以看出,实行节能调度,由于机组排序有一定优势,负荷率有了上升,尤其600MW机组上升更为显著。同样,因为负荷率的提高,供电煤耗也将有明显的下降。(二)实行节能调度前,的思考和应对1、认真学习相关节能调度的有关办法、规定以及实施细则。2、加大节能管理,积极进行有效的技术革新改造,使机组的供电煤耗保持同类领先,及时掌握有关试验单位标准的供电煤耗实测方案。3、加强对公司八台机组脱硫装置的运行管理,将其主要设备做为一类设备进行管理。对脱硫公用系统要确保其可靠连续运行,保证脱硫系统与主机组同步投运。加强烟气在线监测设施(CEMS)的维护及联网工作。4、及时对原PM平台进行升级,满足调度下发单机预发曲线的要求,并能进行统计分析。5、实行发电节能调度,公司月度计划、年度电量计划的制订必须进行全省甚至是华东电网发电市场的预测分析,准确性的概率降低,这对公司的煤炭、物资采购等经营带来困难。6、电厂600MW机组带基荷运行,负荷率较高,应落实好连续大负荷运行的措施,尤其是主机和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