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助跑教法之我见.doc_第1页
跳远助跑教法之我见.doc_第2页
跳远助跑教法之我见.doc_第3页
跳远助跑教法之我见.doc_第4页
跳远助跑教法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跳远助跑教法的几点认识摘要 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连续的动作过程。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跳远成绩。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助跑准确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强调跳远助跑准确性方法,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关键词 跳远 助跑 教学 引言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或比赛中,反映出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所以不能发挥出理想的跳远成绩,从而导致跳远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加强跳远助跑准确性方法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从而使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1跳远的涵义跳远是指人体沿直线助跑,在起跳板前沿线后用单足起跳,经腾空阶段,然后用双足在沙坑落地。比赛时以跳的远度决定名次。它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动作组成。田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跳远项目由于它的技术环节较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跳远的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2助跑的涵义助跑是指有一定距离和步数的加速跑,它能使人体获得最大水平速度,为起跳做好准备。它的作用:是在起跑时达到尽可能快的速度,为准确快速起跳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影响我校学生在助跑中不能较好的发挥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对助跑在跳远项目中起的作用认识不够,在练习中缺乏足够的重视;从开始练习时就很少注意培养敢于发挥速度,大胆攻板的意识;起跳能力与速度能力不相适应,故在起跳前减速;助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够,造成为了踏准板而减慢助跑速度;起跳前学生不能在尽量保持步长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步频,而是捣小步或拉大步,使助跑节奏出现混乱,造成助跑速度下降。3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3.1助跑的起动技术3.1.1行进间起动:要点是先走几步,踏上起跑线后开始加速助跑;或用慢跑、垫步等方法踏上起跑线后开始加速助跑。3.1.2站立式姿势开始起动:一般采用两腿微屈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站立的“站立式”起动姿势开始加速跑。这种起动姿势,第一幅度和速度变化小,有利于提高助跑准确性。采用站立式起跑,容易使步点准确,也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使两足站立距离、两膝关节弯曲角度,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规律等保持稳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采用站立式姿势的方式开始起动。起动时,摆动腿离地后,上体随之前移,在失去平衡时跑出,并要相对固定。3.2助跑3.2.1助跑的距离 助跑的距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速度能力确定。目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一般男子为35-45米,女子为25-35米。根据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训练水平、速度能力的情况以及教学实践证明,男子的助跑距离为15-20米,女子为10-15米比较适宜,因为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速度能力一般。如果助跑距离过长,到起跳时的一瞬间,会出现明显的减速,从而影响起跳的效果。反之,助跑距离太短,不便于助跑速度的发挥1。所以,助跑距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3.2.2助跑的加速方法3.2.2.1 逐渐加速:它是指由静止开始起动,助跑速度越来越快,助跑的过程中不应有停顿或减速,在助跑最后两步时达到最大速度。其优点是加速时间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助跑距离较长。3.2.2.2积极加速:它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速度耐力素质。在起动开始助跑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积极的加快助跑速度,保持高速度到最后踏板起跳,其优点是:积极加速助跑的开始阶段,躯干能与地面成较小角度,能尽快摆脱静止状态,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速度;在发挥速度后可以保持惯性跑,助跑过程中放松自然,能节省体力;在全程助跑的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增长比较稳定,节率性强,频率快,身体重心高而平衡;“自然跑进”后的“高速度跑段”可以比前获得更高的跑速2。3.2.3助跑的准确性合理的助跑技术不仅表现为快速、平稳、直线、轻松和有节奏的跑进,而且还表现在为准确有力的起跳作好准备。助跑的准确性,除前面所述与助跑的起动姿势有关外,还与最后4-6步步长的稳定和节奏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最后4-6步的步长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每次跳远的效果和信心3。3.2.4助跑的速度在跳远的助跑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发挥最高速度,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节奏,使步频和步长比例协调、配合自然,以便为准确的起跳做好准备。跳远的助跑速度是一种可以控制的速度,即在保证完成起跳动作的前提下,在较短时间的助跑距离内发挥出最大速度。这种可控速度的特点是:加速能力强,绝对速度快,节奏分明,步点准确,动作自然。助跑速度对于跳远成绩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3身体因素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他的身体状况是有所差别的。当学生身体状况处于良好阶段时,他就有强烈的表现欲,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想要运动的感觉特别好,所以助跑速度快,有节奏,踏板的准确性也相对提高;反之亦然,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帮助他们积极调整状态,以便他们在考试或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3.4心理因素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在跳远考核或比赛中,心理因素好的学生,其水平的发挥就好;反之,有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害怕犯规、情绪紧张、过于专注成绩、容易受外界干扰等各种不同的因素从而导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3.5环境因素对助跑准确性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场地、气候、风向等,有些学生换了场地、方位变换之后再进行助跑踏跳的练习,他所表现出来的是助跑准确性明显下降;气候对学生跳远助跑的准确性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就风向来讲,顺风与逆风也有很大差异的,当顺风做助跑练习时,学生感觉跑的放松、舒服,产生做练习不累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助跑相对有准确性,而当学生做逆风练习时,由于风的作用力,学生会产生助跑练习费力,多次练习之后不想继续,助跑也没有准确性。所以,在不同的场地应当调整不同的助跑距离;教师在课上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为跳远教学作好基础;教师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是教学任务之一。4跳远助跑准确性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助跑技术不仅表现为快速、平稳、直线、轻松和有节奏的跑进,而且还表现在为准确有力的起跳做好准备。助跑的准确性,除了前面所述与助跑的起动姿势有关外,还与最后4-6步步长的稳定和节奏的变化有很大关系4。最后4-6步的步长变化或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每次起跳的效果和信心。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正确助跑技术,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1改进助跑技术的方法4.1.1 30米、60米、100米加速跑;30米、60米、100米间歇跑;3060米上、下坡跑。4.1.2 30米变速跑:10米快-10米慢-10米快。要求:慢跑时步长不宜过长,自然放松,加快频率。主要体会“轻”和“快”,注意在快到慢的衔接处体会惯性跑。4.1.3 踏点快速跑:距离25-30米,按步长大短分组练习。每点间宽度比学生途中跑的步长短5-10厘米。有利于加快步频和提高身体重心。要求:跑的过程中不要低头看点,注意提高身体重心,轻松自然;最后6步要尽量加快步频。4.1.4完整助跑的节奏练习,放松而高频率地快跑进行起跳。要求:体会全程跑节奏是第一位,发挥助跑速度是第二位;用最大速度助跑直至踏板以最高速度进入起跳;跑的快、跑的准,不要求跳得起,着重体会全程助跑节奏和起跳前的自我感觉。4.1.5 起跳前4-6步达到最快速度,最后几步保持速度惯性跑进入起跳。要求:起跳准备阶段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按照跳远开始时的助跑心理定向,努力保持速度,保持跑的动作结构。4.1.6 利用顺风在跑道上进行助跑的练习,通过经常检查和反复练习来掌握助跑的准确性动作。根据风向、自身情况来调整各自助跑方法。4.1.7跳远的助跑技术好坏与短跑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学会短跑中的途中跑技术对跳远助跑的高速跑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60-100米加速跑或30-60米的行进间跑。4.1.8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特别要重视学生小腿快速力量和膝、踝关节的力量训练和肩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练习。4.1.9培养学生在全程助跑时的技术和放松能力,提高掌握控制动作的能力。4.2丈量步点的方法4.2.1刚开始练习时,让学生在跑道直道上反复进行助跑的练习。要求:学生沿着跑道线反复做助跑的练习。 4.2.2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又不过于受到约束,可在起跳点划较大的起跳区,随着动作的熟练和步长的稳定,应逐渐缩小起跳区到起跳板的宽度。4.2.3丈量助跑步点的方法,一般采用走步丈量法,即从起跳板开始向前自然走双步,走的步数一般为:跑的步数乘2减2;如丈量10步助跑时,走18步即可。4.3心理练习的方法心理练习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或比赛,为取得理想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练习过程。4.3.1心理练习的方法:在进行心理练习时,教师先向学生讲清楚心理练习的目的、方法和任务,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它的一般练习程序是:自然坐立 微闭双目 身体放松 深呼吸 “动作表象”演练 技术动作练习;学生学习新动作时,要让学生了解完整的动作形象,粗略地掌握动作,其教学程序是:看示范 听讲解 “动作表象”演练 技术动作练习,此时主要是通过视觉表象让学生回忆示范动作形象;复习巩固提高课的教学程序为:“动作表象”演练 技术动作练习 观察并进行表象演练 改进技术动作练习5。在进行心理练习时,除了教师要创造出最佳的心理练习气氛环境外,还要求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高度集中。但往往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和心理感应饱和状态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区将出现偏移或兴奋度下降,以至产生疲劳感。故提倡每次心理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 5小结在跳远的教学或者训练中,提高学生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应该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要逐步培养学生对提高起跳的准确性的意识,并把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或者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认真研究和分析造成助跑起跳准确性不高的各种原因,还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