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企业学院 更多企业学院 Shop 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 套讲座 89700 份资料 Shop 40 shtml 总经理 高层管理 49 套讲座 16388 份资料 Shop 38 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 套讲座 6020 份资料 Shop 39 shtml 国学智慧 易经 46 套讲座 Shop 41 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 套讲座 27123 份资料 Shop 44 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 套讲座 324 份资料 Shop 49 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 套讲座 8720 份资料 Shop 42 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 套讲座 13920 份资料 Shop 43 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 套讲座 17945 份资料 Shop 45 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 套讲座 14350 份资料 Shop 46 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 套讲座 4879 份资料 Shop 47 shtml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2009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 九年十二月 说 明 1 本技术方案是 关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 2009 186 号 的组成部分 按照 该文件要求组织实施 2 本技术方案供各地在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时 参照使用 3 本技术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共就业服务信 息化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组起草 起草人包括 马嘉翔 田光 哲 邢莹 张占峰 李红俊 李光 李伟民 李国林 李星 李 继前 沈志和 杨剑锋 杨春明 汪诚 陆春生 明宏 娄权超 柳珈 赵秋颖 唐勤 傅东伟 彭文瑞 鲍亚明 执笔人 汪 诚 陆春生 明宏 杨春明 目 录 一一 名名词词术术语语 1 二二 总总体体设设计计 2 一 总体框架 2 二 系统功能设计 4 三 信息网络设计 5 四 应用软件设计 6 五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10 三 建设方案三 建设方案 11 一 建设内容 11 二 数据中心建设 13 三 信息网络建设 15 四 业务应用软件建设 18 五 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32 六 硬件设备建设 39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技术方案 2009 版 为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指导各地落实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 建设的目标 任务 特制定本方案 一一 名名词词术术语语 1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 指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 将 各级 地方政府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职能进行优化和整合 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和促进就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提高就业服务与就业 管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全国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信息交流和数据 共享 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 优质 规范 透明的 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 务信息化建设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 相关信 息数据的获取 共享和整合为核心 以信息安全为基础 涵盖就业工作领 域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内容 包括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 保障 制度建设等 2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指各项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 信息技 术体系 包括由各类应用软件组成的软件体系 以及技术标准规范和支撑 软件运行的计算机硬件 网络和通讯设备等 3 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应用软件 指针对就业工作的特定需求 为就业 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的应用软件 4 统一数据中心 指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在部 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的统一数据中心 对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各类信息资源 设备资源 技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 并作为支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开展的数据平台 网络平台 应用平台和信息 安全平台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和信息资源应纳入同 级统一数据中心进行管理 5 信息网络 指支撑各类应用软件运行和数据信息传输的网络环境 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统一标准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 应用共用网络资源 信息网络包括部 省 市业务专网 市域网和局域网 等 6 就业服务网站 指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 包 括就业工作网站和公共招聘网站两类 二二 总总体体设设计计 为满足全社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依托统一建设的数据中心和市域网 建立健全 以城市为核心 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业务应用软件和信息网络 实现 各地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的信息联网和业务经办全程信息化 依托金 保工程建成的部 省 市三级业务专网 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公共就业 服务机构的信息网络 建设全国统一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数据交换平台 使 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各类应用软件形成有机整体 整合各地就业服 务与就业管理信息资源 最终建成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一 总体框架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应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 总体规划 遵守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 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和金保工程建成的基础设施 建设服务于就业服务 与就 业管理领域的应用软件体系 完善相关应用软件的业务功能 运行环境和 基础设施 支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经办 并提供统一的社会化 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 图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总体技术框架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技术框架为基础 通过对金保工程现有应用软件的集成应用 实现各项系统功能 为各类用 户提供服务 按照一体化建设的设计思路 在各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 设成果的基础之上 结合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业务需要 对统一数据中心 信息网络及其硬件设备进行扩展和升级 对相关应用软件进行完善 以提 高其性能和功能 满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的需要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以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为最终目标 建设内容包括统一数据中心 信息网络 业务应用软件 运 行环境等方面 以及集成相关应用软件 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案和技术平台 图二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二 系统功能设计 按照功能结构划分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提供业务经办 业务管理 资金监管 社会化服务 异地就业服务 市场监测 决策支持等七项主要 服务功能 服务对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社会公众 图三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1 1 业业务务经经办办功功能能 通过业务应用软件建设 整合和优化公共就业服 务 机构的业务处理模式 以统一数据中心为基础 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前台业务经办的计算机处理和规范化管理 实现本地业务处理全过程的 信息化 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包括市 区 县 街 道 乡镇 社区 行政村 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和服务窗口 2 2 业业务务管管理理功功能能 对省 市 区 县 级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行 政审批 服务监督和工作管理等职能提供支持 实现业务经办和行政审批 的协同处理 并对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 对于就业政策补贴性资金 的监督管理 根据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和基层平台的各项服务业务处理 情况 实现对机构 人员的服务绩效考核管理 服务对象为省 市 区 县 级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 3 3 资资金金监监管管功功能能 通过就业政策补贴资金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实现对 职业介绍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 公益性岗位补贴 职业技 能鉴定补贴 特定就业政策补助 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 小额贷款担保 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等就业补贴的管理 严格监控就业专项资金 的运行状况 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管失业保险工作的地区 实现对失 业保险基金的监管功能 降低基金风险 服务对象包括省 市 区 县 级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失业保险管理部门 4 4 社社会会化化服服务务功功能能 通过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 乡镇 社区 服务窗口或其他公共场所建立信息发布系统 宣传就业政策 提供就业信 息 介绍服务项目和办理程序 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 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项目 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 5 5 异异地地就就业业服服务务功功能能 实现跨地区的就业服务 支持劳务输出 劳务 输入等异地业务的办理 实现异地就业信息的采集和信息交换 促进跨地 区的劳务信息交流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通过社会化服务手段 和整合全 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资源 提供异地就业信息的发布和查询功能 服务对 象包括各地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和社会公众 6 6 市市场场监监测测功功能能 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职业供求信息的采集 汇 总和分析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监测手段 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地就业 状况和市场供求比例 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 服务对象包 括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7 7 决决策策支支持持功功能能 以统一的业务资源数据库为基础 通过统计 调查 以及联网监测等手段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采集体系 对数据进行分析 和利用 建立分析模型 开展预警预测和决策分析 为政府有关促进就业 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以提高政府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服务对 象包括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行政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 三 信息网络设计 加强地级城市的市域网建设 实现市域网与部 省主干网的联接 建 成以金保工程现有的部 省 市三级业务专网为依托 以各级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门局域网为主体 以网络应用为核心 多种通信方式并存 跨平 台 支持分布式处理的广域网络系统 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 信息网络参照部颁技术标准进行建 设 公共就业服务 社会保险等业务应用共用网络平台 市域网建设方面 确需单独建网的 根据本地业务需求和资金状况 合理选择网络建设方式 省 市联网方式按照各省网络建设方案统一建设 省 市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之间不得单独建网 部 省联网方案应参照我部相关要求执行 图四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结构概念图 四 应用软件设计 按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在金保工程已建的统一业务 应用软件基础上 通过应用软件的集成应用 完成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的业务子系统建设 其中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指由部里组织开 发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的 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前台业务经办提供服 务的业务应用软件 1 1 业业务务经经办办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 实现方式 以市级集中式资源数据库为基础 支持公共就业服 务机构 包括网络延伸到的街道 社区 的各项业务经办 实现业务经办 的全程信息化 实现辖区内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按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需求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相应 的系统功能 3 部署方式 全国统一开发 各地根据本地业务进行本地化建设 部署在市级数据中心的生产区 建设市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集中式数据 库 省级集中建设的 建设省级集中式数据库 省本级直接经办业务的 参照市级部署相关应用系统 2 2 业业务务管管理理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 实现方式 按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共就业服 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功能 以集中式数据库的业务信息为 基础 实现业务申请和行政审批的衔接 通过对业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支持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监督和工作管理 根据服务机构和工作人 员的服务记录 提供实时的绩效考核评估功能 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的业务经办 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 由管理机构完成相关操作 并录入 审批信息 3 部署方式 全国统一开发 各地根据本地业务进行本地化建设 部署在市级数据中心的生产区 建设市级集中式数据库 省级集中建设的 建设省级集中式数据库 3 3 资资金金监监管管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基金监管软件 2 实现方式 对于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 由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提供支持 通过各项就业政策补贴资金的申请和审批管理 监控各 级就业专项资金的运行状况 通过对专项资金的财务 业务数据进行深入 分析 掌握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代管失业保险 工作的地区 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抽取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情况 导入基金监管软件 由基金监管软件提供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 管理功能 3 部署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市 或省 级数 据中心的生产区 基金监管软件部署在市级数据中心的交换区 4 4 公公共共服服务务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就业服务网站系 统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平台 2 实现方式 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大屏幕 触摸屏等终端设备 由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通过各类终端设备提供信息发布 自助式查询功能 就业服务网站提供信息发布 政策咨询 业务经办指南 求职招聘信息发布 网上业务经办 监督投诉等服务功能 编辑人员负责 网站信息更新工作 网站系统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实现网上业务经办与前台业务经办的联动 12333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提供就 业信息咨询服务 支持移动终端设备的查询和短信息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中心负责信息维护工作 通过电话咨询服务系统能够查询公共就业服务管 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 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网站系统和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集成 3 部署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市 或省 级数 据中心的生产区 就业服务网站系统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平台 部署在市级数据中心 5 5 异异地地就就业业服服务务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异地服务总线 异地就业服务系统 2 实现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受理劳务输出输入等异地业务时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发起异地服务请求 异地服务总线将相关信息 传输到目的地 目的地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据此完成相关业务 并 反馈执行结果 异地就业系统提供异地业务的管理功能 保证异地业务的 正常处理 并实现异地求职和招聘信息的查询功能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负责异地业务的受理 记录异地业务的处理情况 异地就业服务系 统负责异地业务处理过程的管理 3 部署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市 或省 级数 据中心的生产区 异地服务总线部署在部 省 市数据中心的交换区 异 地就业服务系统部署在部数据中心的交换区 6 6 市市场场监监测测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联网监测软件 2 实现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单位招聘 个人求 职 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 失业保险金领取情况等信息的采集 经过数据 转换获取就业登记统计分析 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 职业供求状况分 析制度所要求的监测数据 通过联网监测软件实现数据校验 基础统计和 上报 以支持对就业状况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的监测 公共就业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负责监测数据的采集 联网监测软件完成数据的校验 基础 统计和上报 3 部署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市 或省 级数 据中心的生产区 联网监测软件在部 省 市数据中心的交换区 7 7 决决策策支支持持子子系系统统 1 支撑软件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2 实现方式 根据宏观决策的需要 通过对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的业务数据的抽取 转换 生成供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的原始数据 经过汇总 整理 交换和分析等加工处理 形成决策支持数据库 并在此 基础上 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加以分析处理 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对政 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原始数据的采集 决策支持系统完成对原始数据的汇总 整理 交换和分析等加工处理 实 现对决策支持数据库的管理和分析处理 3 部署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在市 或省 级数 据中心的生产区 决策支持系统在部 省 市数据中心的决策区 图五 全国统一应用系统分布示意图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和金保 工程统一应用软件为基础 进一步完善统一应用软件的系统功能 新建一 批应用软件和技术平台做为补充 集成地方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 整合各 类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资源 以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各项服务功能 为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各项服务功能 需要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见 表 1 表1 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软件系统 支撑软件系统 序号服务功能 统一应用软件 技术平台 待建设或完善的全国统 一应用软件 技术平台 地方自主开发的软件 1 业务经办 2 工作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3 基金经费 监管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基金监管软件 就业服务网站系统 4 社会化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5 异地服务 异地服务总线 异地就业服务系统 6 市场监测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联网监测软件 7 决策支持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注 表中 待建设或完善的全国统一应用软件 技术平台 指我部拟建设的 全国统一应用软件或技术平台 以满足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五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的要求 完善部 省 市的数据中心 和业务专网的安全防护体系 保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包括 建立部 省 市业务主干网络的安全隔离机制 实现多级的安全访问控制 在各级数据中心 实现对应用系统所在网络和关键主机设备的实时监控及 入侵检测 加强对重要网段和关键服务器的保护 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网络信任体系实现对公共就业服务应用的安全认证 以及重要信息的传 输加密保护和身份认证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病毒防范体系 实 现对公共就业服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和主机设备的冗余备份和灾难恢复 完 善安全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 确保系统安全措施的执行 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 安全防护体系 容灾备份中心的建 设工作均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 相关系统 基础设 施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参照部里的统一要求 本方案不做具体要求 三 建设方案三 建设方案 根据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在 十二五 期间 将地级城 市的统一数据中心 信息网络 业务应用软件 公共服务系统及其相关硬 件设备作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 按照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整体推进 分步实施 的建设原则 紧紧围绕就 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的中心工作和发展方向 依托金保工程已建的应用系统 网络系统和安全防护体系 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 实现各项功能 部里将适时启动资金监管 异地就业服务 市场监测 决 策支持等子系统的建设工作 制定和发布相关子系统的建设方案 统一研 发和部署数据交换平台 以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 一 建设内容 本期建设以加强和完善地级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为核心 为建设 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按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市级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建设 将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各类应用系统 硬件设备 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实现数据中心 设备资源的整合利用 2 加强市域网建设 在地级城市建立建成覆盖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的信息网络 并将网络延伸到街道和乡镇 社区和行政村的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所 站 以及职业中介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业 技能鉴定机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劳动监察部门 3 在地级城市 建成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支持 市 区和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经办 实现失业管理 就业管理 职业介绍 就业援助 失业保险 人事保障代理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等 各项业务经办的全程信息化 并将服务延伸到街道 乡镇 社区工作平台 4 加强市级就业服务网站的功能建设 拓展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服 务功能 建立标准统一的公共服务系统 提供社会化服务 5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加强服务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硬件设备建 设 对设备 数据 系统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升级和整合 提高运行效率 6 我部负责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工作 制定各类统一应用软件集成方 案和技术标准 完成相关技术平台的开发任务 并根据就业工作的有关需 求 对金保工程一期已建成的基金监管软件 联网监测软件和决策支持系 统进行完善 基于金保工程已有异地服务总线 完成异地就业服务系统的 相关建设 图六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分布图 本期建设内容涉及数据中心 网络系统 业务应用系统 公共服务系统和 硬件设备等方面 本方案在每个方面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指 2015 年之 前各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各地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 后 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逐步完成第二 三阶段的建设工作 二 数据中心建设 通过资源和系统整合 在市 省 部三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统一 的数据中心 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设备资源 技术资源及各类信息资源 实行统一管理 按照全国统一的建设规划和标准 将数据中心建设成为支撑人 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开展的数据平台 网络平台 应用平台和信息安全平 台 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应用和信息交换提供统一的信息化保障 在地级城市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 集中管理本地 含市本级和各区县 的 各项数据和系统 包括服务于各级公共就业机构的应用软件和设施设备 通过 网络连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形成网络平台 承担信息交换枢纽职能 同 时作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专网的组成节点 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建立 数据中心的地级城市 其所管理范围内的就业服务信息可直接纳入省级数据中 心进行管理 在 2015 年底之前 主要完成地级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的建设工 作 将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软件和设备设施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由于软件架构 技术标准 设备兼容性等客观原因 造成应用软件和设备设施 暂时不能统一纳入数据中心的 应首先完成交换区 决策区的应用软件和信息 资源的集中管理 待新建系统或设备升级时 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有关市级数据中心软硬件设备要求 见本方案硬件设备建设的相关内容 1 1 第第一一阶阶段段 图七 地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示意图 1 目前不具备进行信息系统整合的地区 且原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和公共人才 服务中心原有业务应用软件均为局域网运行方式的 相关软硬件设备可以暂时 部署在服务机构的机房 其中 交换区 决策区的应用软件和软硬件设备均纳 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通过高速网络将服务机构的机房与数据中心联通和实现 统一管理 并逐步减少分散的机房 提高机房环境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 2 2 第第二二阶阶段段 图八 地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示意图 2 已建全市统一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但公共人才服务中心的业务应 用软件仍难以立即整合的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应部署在数据中心的生 产区 公共人才服务中心的业务应用软件可以暂时部署在服务机构的机房 其 中 交换区 决策区的应用软件和软硬件设备均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通过 高速网络实现数据中心与服务机构的联通和管理 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 系统的功能 以支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的业务经办 将公共人才服务中心的业 务应用逐步过渡到数据中心的生产区 3 3 第第三三阶阶段段 将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软件 服务器 数据库 网络和安全设 备等软硬件资源 集中在数据中心统一部署和管理使用 建设物理地点集中的 数据中心 图九 地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示意图 3 三 信息网络建设 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进一步推进省市联网和市 域网建设 完成省级数据中心与地级城市的联网工作 扩大市域网覆盖面 推 动市域网向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延伸 完成部 省网络与省 市网络的贯 通工作 提高部与地级城市之间的直接访问能力 支持各项应用开展 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 以金保工程建成的部 省 市三级业务 专网为基础 逐步实现部级数据中心与省级 市级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支持 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 进一步推进市域网建设 扩大联网规模和覆盖 面 实现市级数据中心与所辖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网 将网络逐步延伸 到街道 社区及农村重点乡镇 并以数据中心为中心 横向联接职业中介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劳动鉴察部门等 其中能 够与社保系统共用场所和线路的 要与社保系统共用 公共就业服务 社会保 险等业务应用分别建设市域网的 要进行网络整合 并统一连入部 省 市广域 主干网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成局域网 并实现与市级数据中心联网 各地网络系统建设必须严格遵守 劳动保障业务专网IP 地址规划方案 劳 社信息函 2003 7 号 金保工程部省联网线路调整和部省市网络互联实施方 案 或 金保工程部省联网实施方案 劳社信息函 2003 26 号 部省视频 会议系统实施方案 劳社信息函 2004 14 号 中所规划的部省市网络拓扑结 构 IP 地址 路由策略 域名 设备命名等规定 未遵守的地区 须尽快调整 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的网络连接方式 网络设置 路由设备命名 网关主机等设备的配置情况 广域网 路由配置 防火墙管理等 按照 关于金 保工程部省联网线路调整和部省市网络互联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信息函 2008 1 号 规定执行 本建设期内 在实现部 省 市三级网络连接的基础上 以建设纵向联接 市级数据中心及下属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街道和乡镇 社区和行政村工作 平台 横向联接职业中介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 机构 劳动监察部门的市域网为主 包括各业务经办点的局域网建设 在电子政务外网建成前 市域主干网将租用电信运营商的DDN FR ISDN PSTN 线路 主干线路将采用帧中继 FR 通信方式 待其建设成熟后 则利用 电子政务外网作为联网平台 对于街道和乡镇 社区和村等基层机构 在保障 信息安全的基础上 可通过互联网 ADSL ISDN 等方式实现与数据中心的联接 或建立VPN 虚拟专网 图十 金保工程部省市三级网络结构图 主路由器备份路由器 内部网 资源资源资源区 广域网 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 内部网 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 内部网 资源区 省中心节点省中心节点省中心节点 资源区 内部网 视频终端 资源区 广域网 省中心节点省中心节点省中心节点 资源区 内部网 视频终端 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 内部网 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市中心节点 内部网 资源区 资源区 VOIP 内部网 资源资源资源区 部生产中心节点部生产中心节点部生产中心节点 部灾备中心节点部灾备中心节点部灾备中心节点 灾备线路 关于市域网建设的软硬件设备要求 见本方案硬件设备建设的相关内容 图十一 市域网总体结构示意图 1 1 第第一一阶阶段段 完成部 省 市三级业务专网建设 市域网覆盖市本级 区级的公共就业 服务机构 并将网络延伸到所辖区的街道和部分社区工作平台 与市区内的职 业中介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社会保险经 办机构 劳动鉴察部门等相关业务单位实现网络联接 2 2 第第二二阶阶段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将网络延伸到全部城市社区和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 以及部分乡镇工作平台 并与辖区内的职业中介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 业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劳动鉴察部门等相关业 务单位实现网络联接 3 3 第第三三阶阶段段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 将网络延伸到辖区内所有乡镇和社区 以及部分行 政村 并与辖区内的职业中介机构 创业服务机构 职业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 鉴定机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劳动鉴察部门等相关业务单位实现网络联接 在各建设阶段 市域网的机构覆盖范围见表2 表2 市域网的机构覆盖范围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区县建设阶段 市本级 区级街道社区县级乡镇行政村 相关业务 单位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注 代表市域网应覆盖所有对应级别的机构或单位 代表市域网应覆盖部分对应级别的机构或单位 四 业务应用软件建设 在地级城市建成统一的应用于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业务应用软件 即公共 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建设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公 共就业服务和公共人才服务的业务整合 重构业务流程 优化业务处理模式 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项前台业务的计算机处理和规范化管理 实现本地各 项服务与管理的全程信息化 支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前台的工作管理和业务经 办 提供实时的数据统计功能 并为异地就业服务和网上就业服务奠定基础 逐步实现从柜台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 从属地服务向异地服务 从前台服务向 自助式服务转变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全市集中式资源数据库为基础 依靠市域网 实现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业务经办全过程的管理 系统覆盖范围包括市本级 区县 街道和乡镇 社区和行政村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支持异地就业服务信 息交换 监测信息交换 网上业务经办信息交换 市本级与业务相关单位的横 向信息交换等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指标按照部颁信息分类和编 码体系进行设计 并与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保持一致 以保证与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基本信息的数据共用 按照金保工程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办法 各地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应以我部研发的统一应用软件为基础 完成本地化实施工作 实现基本信息统 一入口 各业务子系统共用基本信息 并实现与职业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 机构 劳动监察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 1 1 数数据据分分布布策策略略 以地级城市为单位 在统一数据中心建立集中式业务资源数据库 以下简 称生产库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市级交换资源数据库 以下简称交换库 生产 库中包括当地全部在职人员 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 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 等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业务信息 其功能是支持本地的前台业务办理 生产 库的信息随前台经办而实时调整 市级数据中心将当地生产库按统一的标准和 规则进行综合和筛选 过滤过程性数据 保存结果性数据 形成本市市级交换 库 该交换库是对生产库的备份 用于支持本地的决策支持 公共服务 本地 区内的数据交换和上级的信息监测 建设全省集中式业务应用系统的地区 以 及省本级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在数据分布方面可以视同地级城市 2 2 系系统统功功能能结结构构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失业 管理子系统 就业管理子系统 就业援助子系统 职业介绍子系统 失业保险 子系统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子系统 就业扶持政策管理子系统 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代理子系统 工作管理子系统 外部系统信息接口子系统 综合统计查 询子系统 其中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处理各子系统共有的基本信息 处理结 果为各子系统所共享 其他子系统各自处理相对独立的专项业务 1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建立单位基本信息和个人基本信 息 实现对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的管理 对单位的合并 分立 转移等情况进 行登记 对个人基本信息的变更进行管理 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的公益性 岗位 就业组织 就业训练基地等单位和组织进行管理 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 单位和个人的基本信息 并为统计分析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实现各业务子系 统之间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的数据共享 保证基本信息的一致性和唯一性 2 失业管理子系统 失业管理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为城镇新生劳动力 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手续 登记失业状况信息 确 定失业人员的失业时间 出具失业证明 帮助登记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待遇 委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动态管理 为登记失业人员提 供就业服务 帮助其尽快就业 掌握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就业政策 就业待遇和 就业服务的情况 失业管理子系统管理的失业信息 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掌握辖区内失业人 员结构 就业情况 制定就业扶持政策的主要依据 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信息后 可以免费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介绍 职业指导和培训等就业服务 根 据就业服务情况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相关补贴 失业登记是申领失业保险 待遇的前置条件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失业登记信息核发失业保险待遇 拨 付登记失业人员接受培训和职业介绍的相关经费 3 就业管理子系统 就业管理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管理个人的就业记录 个人通过自谋 职业 单位就业 灵活就业 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的 登记相关就业信息 变更就业 失业状态 登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情况 确定就业时间 用工方式 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间和方式 对城镇 农村人员 外来人员进行就业 管理 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政策补贴提供依据 本项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掌握各类劳动者就业情况 为组织和管理劳动力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制定和执行就业政策提供依据 就业管理与失业管理实 现联动 同一管理对象只能处于就业状态或者失业状态 不能同时存在有效的 就业信息和失业信息 或一条以上的就业信息和失业信息 就业登记信息可供 社会保险机构参考 实现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费用征缴的联动 实现就业登记 与合同备案 劳动监察的业务协同 4 就业援助子系统 就业援助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登记 认定就业援助对象并实现动态管 理 管理援助对象的帮扶记录 登记认定零就业家庭 并实现动态管理 管理零 就业家庭的援助记录 开发适于困难就业人员的公益性岗位 收集适于就业困 难人员的援助活动 记录援助对象的参与情况 跟踪援助对象的就业状况 和享 受政策情况 管理就业扶持政策 设定辖区内就业援助政策的标准 通过与各子系统的业务联动 按照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 就业援助子系统自动确定辖区内就业援助对象 并将帮扶任务分配至援助对象 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服务机构为就业援助 对象制定援助计划 登记岗位推荐 公益性岗位安置 就业培训 职业指导 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等帮扶情况 并形成帮扶记录 根据本地区空岗信息 广泛 收集适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信息 开发公益性岗位 并向援助对象进行推荐 指导援助对象及时参与本地区组织的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帮助其尽早实现 就业 记录援助对象的参与情况 跟踪辖区内援助对象就业 享受政策等情况 按照本地区就业扶持政策的有关要求和标准 确定援助对象可以享受的政策和 待遇 指导其申请待遇 并反馈审批情况 5 职业介绍子系统 职业介绍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登记岗位信息 登记求职信息 提供 多种信息发布方式 发布岗位和求职信息 对单位委托招聘提供支持 按照岗 位条件和求职意向 进行供求匹配 根据招聘单位的要求 推荐求职人员 记 录反馈信息 实现招聘会管理 登记会场 展位等信息 记录招聘会成交情况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 对空岗信息 求职人员结构 供求情况提供实时统 计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采集机构可以指定信息的共享区域 以及 岗位供求信息的发布方式和范围 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功能 以及时匹配岗位供求信息 快速帮助求职人员实现就业为目的 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掌握区域内岗位空缺 及时组织求职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指导 应逐步扩大岗位供求信息的共享范围 建立多种有效的就业信息发布方式 为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按 照求职人员的文化程度 年龄结构和技术技能 指导跨地区的转移就业 对各 机构信息采集和成交情况进行统计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全国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提供基础性数据 6 失业保险子系统 失业保险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失业保险登记 失业保险待遇资格审 核 失业保险待遇期限及金额计算 医疗补助金 失业人员家属一次性丧葬补 助金和抚恤金审核与计算 职业介绍补助金和职业培训补助金计算 一次性生 活补助金的计算 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 补支付或减支付 失业保险基金的监 督管理 为适应 五保合一 的社会保险管理机制 实现失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管理 信息系统的衔接 支持就业登记 失业登记 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与失业保险 收缴和发放的协同处理 7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子系统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对就业训练基地和创业培 训机构的管理 培训机构的师资管理 培训教材管理 培训项目管理 跟踪培 训人员的就业情况 证书管理 培训报名 教务 考核管理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子系统负责培训人员以及师资 考务等管理内容 包 括培训管理 培训项目实施和培训效果三个方面 主要业务流程是培训机构根 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向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的主管部门申请培训项目 组 织学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并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审批部门反馈培训人员的就 业情况 就业训练和创业服务子系统支持培训项目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实现对 培训情况的管理 并与就业管理子系统实现衔接 8 就业扶持政策管理子系统 就业扶持政策管理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再就业优惠证管理 职业介 绍补贴管理 职业培训补贴管理 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社 会保险补贴管理 公益性岗位补贴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管理 特定就业政 策补贴管理 本项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对就业困难对象和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进行管 理 以及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促进就业的支出情况 对各类单位 和个人享受就业 享受就业扶持待遇情况进行管理 实现单位安置就业困难人 员情况与单位用工情况的比对 实现个人就业情况与享受就业补贴情况的比对 实现个人接受就业服务情况与享受职业介绍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的比对 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子系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代理子系统主要处理以下业务 根据人员申请 代理管 理流动人员档案 根据用人单位申请 代单位管理单位所聘任员工的档案 根 据学校申请 代学校的毕业生管理档案 根据政策规定 托管的其他人员的档 案 根据档案托管人员和单位的申请 提供出国政审 档案借阅 档案资料新 增 人事档案调出等服务 受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委托 代办社会保险事务 包括代办个人参保业务 代办单位缴费基数核定 代办社会保险费用收缴 代 办病退 代办特殊工种退休 代办养老保险待遇申领 代办医疗费用报销 以 及代办公积金缴纳等 10 业务管理子系统 业务管理子系统提供业务审批和工作管理功能 支持培训项目 享受优惠 待遇资格 小额贷款等业务的行政审批工作 并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管 理 绩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实现业务经办和行政审批的协同处理 通过对职 业介绍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补贴资金的财务 业务数据 的深入分析 实现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功能 监控就业专项资金的运行情况 根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业务处理情况 对业务经办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等内控管 理 以支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11 外部系统信息接口子系统 外部系统信息接口子系统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横向 纵向系 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 按照数据交换的数据标 准和接口规范 该子系统实现交换数据的抽取 转换 查询和统计功能 横向 上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需要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社会职业中介机构 职业培 训机构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劳动监察部门实现数据交换 以及与本级公共服 务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交换 并实现与民政 财政 税务 工商 质检 公安 残联 工会 教育等业务相关单位的数据交换 纵向上 公共就业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与上级部门的信息监测系统实现数据交换 12 综合统计查询子系统 综合统计查询软件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对各子系统处理的业务提供综合和 专项查询 按不同业务 不同处理条件 不同统计要求分组统计和查询 按专 项统计和综合统计要求统计和查询 按固定统计指标和随机统计指标实现统计 和查询 满足部 省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 3 3 数数据据共共享享和和业业务务协协同同关关系系 按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本建设期内 地级城市建设的公 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需要与公共服务系统实现业务关联 并与决策支持 系统 联网监测软件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以及职业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 鉴定机构和劳动监察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换 现对公共就业服务管 理信息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的业务关联内容进行描述 供各地系统集成建 设时参考 1 与公共服务系统的关联 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就业服务网 包括就业工作网和公共招聘网 电话咨询 服务中心 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的大屏幕 触摸屏等自助式服务终端设 备 就业服务网站系统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联方式 见表 3 表3 与就业服务网的关联方式 应用系统名称 就业服务网站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说明 基于互联网 通过就业 服务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 全方位的公共服 务 实现就业信息的发布功能 逐步提供网上就业服务 实现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共享招聘信息 求职信息 培训信息等业务 信息 通过就业 服务网站进行发布 并实现网上业务经办与前台业务经 办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 通过数据交换方式 实现异步的数据共享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 系统向就业 服务站单向数据交换 2 通过数据交换 实现 系统间实时的数据共享 3 通过一体化建设 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 基于公共就业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门户系统 支持互联网的业务应用 业务关联内容 描述 1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可通过就业服务网站系统发布的信息内 容包括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 单位招聘信息 个人求职信息 培训信息 公示信息 档案托管信息 社会保障托管信息 劳务输出相关信息 劳 动合同备案信息等 2 若就业服务网站实现网上业务经办功能 可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实现业务协同的主要业务功能有招聘登记 求职登记 推荐反馈 培训报名 失业登记 就业登记 就业待遇申请 就业援助申请等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联方式 见表 4 表4 与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关联方式 应用系统名称 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说明 利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 12333 面向社会公众 特别 是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 提供各项政策咨询 信息查询等服务 实现方式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共享培训信息 劳务输 出等业务信息 通过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对就业困难人员 失业人员进行 跟踪服务 并提供就业援助 1 通过权限划分 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的人 员提供信息查询功能 2 通过数据交换方式 实现异步的数据共享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向电话咨询服务系统 单向数据交换 业务关联内容 描述 1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向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功能的信息内容 包括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 培训信息 劳务输出相关信息等 2 通过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对就业困难人员 失业人员的跟踪服务 需 要向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反馈信息包括就业信息 失业信息 就 业援助信息等 触摸屏 大屏幕等终端设备与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关联方式见表 5 表5 触摸屏 大屏幕等终端设备的信息发布功能 应用系统名称 自助式服务终端设备 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说明 通过设置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触摸屏 大屏幕等终端设备 发布各项 就业信息 为劳动者提供自助式的查询功能 实现方式 1 公共就业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8月批次浙江杭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华侨大学集美附属学校非在编顶岗教师招聘8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西安经发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招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政府聘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职业学院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绥江县总工会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六盘水市实验小学秋季学期临聘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中心招聘业务辅助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佛山市顺德养正学校诚聘后勤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宁波北仑区大碶街道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承接战略贴近业务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到应用
- 2025年广元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消防外管网维修合同范本
- 2025版新能源项目保证担保借款合同
- 飞行员心理健康培训课件
- 危大工程安全监理管理制度
- 高一班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