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 (5)请把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默写完整。 _,_。_,_。二、 诗歌鉴赏 (共2题;共8分)2. (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步十里松原郭沫若海已安眠了。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哦,太空!怎么那样地高超,自由,雄浑,清寥!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注】十里松原:即千代松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博多湾畔。(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大海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B . 这首诗表面看是写十里松原的夜景,实际上是写大海的夜景。C . 这首诗写的是山水相连、天地一体的美丽的夜景。D .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夜行者的观察和感受。(2)“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既然是“沉默着”,怎么能“赞美”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哪几处景物?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 (3分)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1)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是我国著名_家。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请概括作答。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4. (8分)你所在的学校计划举行以“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现状分析】分析下面的图表,从中得出两条有效信息。 (2)【运动推荐】请从下面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中选取一项你最了解的推荐给大家。(不少于50字) 打乒乓球 游泳 跑步 打篮球 踢足球(3)【赛场风云】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下面的一段文字是开幕式上八(5)班的解说词。读后请你完成小题。他们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A】充分彰显了他们争创佳绩的决定和信念。他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B】时刻准备着在茵茵的操场上大展宏图。今天,飞扬的尘埃,炽热的骄阳,将随着他们淋漓的汗水,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让我们一起为八年级(5)班的同学们加油,祝他们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A】处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_。【B】处划线句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改为“_”。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文意完整。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平实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带来每一个人的幸福。“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为传唱的歌曲里,透露着人们对“国”与“家”、“国”与“个人”关系最本质的认知。在这种认知背后,凝聚的其实是中国人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既利国利民又利人利己。这样的情怀首先体现在充满爱民之情。当年,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下乡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虽素昧平生,却满含热泪地呼之为“娘”。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惦念之情。这样的热爱,就是联系国家好、民族好与人民好之间的血脉纽带。这样的情怀还体现在恪尽兴国之责。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和我们的民族相融,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甲】今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以主人翁姿态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著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这样的情怀还体现在饱含奉献精神。为了国家好民族好,奉献和牺牲有时在所难免。“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定要强大”,这是罗阳为之奋斗和献身的崇高理想。正是有了罗阳这样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只要人人都有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只要人人尽到自己的一份兴国之责,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就是在每个中华儿女的付出和奉献中,不断进步,坚定地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有了国家强盛才有国民尊严,有民族崛起才有人民福祉。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长。(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说说文章以“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题的好处。 (2)阅读文章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文章首先解释了_,然后分别从爱民之情、_、_三个方面阐释了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最后再次强调个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3)阅读第段,在【甲】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本文事例除外)。 6.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知己,是懂你的那个人增广贤文中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是的,茫茫人海里,能够遇见的人很多,然而真正能够走进心里的人,少之又少。生活的繁杂,总会负累,便希望能有一个懂得的人,诉说心里的不易,分享生命里的悲喜,人与人相处,偶尔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委屈和误解,就需要一个懂得的人来倾诉心声。知己,一定是最懂你的那个人。因为懂得,所以包容,因为相知,所以疼惜,懂你的人,知道你的伪装和坚持,能看到你笑容背后的不容易。懂是心疼,是惦记,懂你的人不需要太多,一个就够了。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亦舒说,那种难得的朋友,我成功,她不嫉妒,我委靡,她不轻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是无论你风光或落寞都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知己,是永恒的情,一个人的路途,风风雨雨,多么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在你伤心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失望的时候微笑着鼓励,哪怕一个相同的眼神,哪怕一句温暖的话语。总有那么一刻想找个人倾诉,话到嘴边又止住,总有那么一时,脑海里浮现了很多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敞开心扉的人,生命有些人不是来得太晚,就是来得太早了,人生没有那么多刚刚好。我再怎样,努力也走不到你心里,你再怎么样完美,也不是我要等的人,越来越觉得朋友再多,不如知己一人。人生这趟烈车,总有人上车,总有人离开,让人无从把握,慢慢地才感觉到,那个一直在心里陪伴的人有多重要。总有一个懂你的人,会走进你的生活,出现在你未来的每一天,如果你还没有遇到,就请等待,如若遇见,请珍惜。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的时光很快,快得跟不上岁月的节奏,行色匆匆的生活,人与人之间都学会了伪装,可再坚强的人,也是需要温暖和关怀的。一句懂得,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融化内心的冰霜,一句,累了吧!会让心瞬间变得柔软,话不多,贴心最暖,知己,相互吸引,相互体谅,你若懂得,便在心上。花懂春的明媚,风懂云的飘逸,知己,是灵魂的相依,自有一份默契,安静,无所求,心灵的相通,胜过千言万语。有的时候,听一首喜欢的歌,遇到快乐的事,就想找一个人一起分享。人生能遇到一个心趣相投的人有多重要,再好的风景,没有人一起欣赏,也会觉得遗憾,历尽千帆越发觉得,生命中若能遇到一个懂你的知己是莫大的幸福。(1)为什么说“知己,一定是最懂你的那个人”?说说你的看法。 (2)从选文看,对“知己”的看法,徐志摩所说的和亦舒所说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4)赏析选文的语言特色。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面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又何间焉(参与,动词)B . 必以信(相信,动词)C . 虽不能察(即使,连词)D . 公将鼓之(击鼓,名称活用为动词)(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 . 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 . 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 . 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4)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六、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写作展示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600字以上。诗歌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