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 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学习目标定位1 知道物质常见的聚集状态及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 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熟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3 能进行气体体积 物质的量 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新知探究点点落实 达标检测 当堂检测巩固反馈 新知导学 1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微粒的数目 微粒的大小 一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微粒间的距离 56 10 18 04 98 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 液体的体积差别较大 32 22 42 相同条件下 1mol气体的体积近似相等 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 4l 3 分析出现上述结论的原因 1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任何1mol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所含微粒数目 微粒之间的距离 但不同 所以1mol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往往是的 2 对气态物质来说 通常情况下微粒之间的距离要比微粒本身的直径大很多倍 因此 当微粒数相同时 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微粒间的距离 因此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 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气体都具有 相同 很小 微粒的大小 不同 气体微粒间的距离 近似相等 大致 相同的体积 1 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大小 相等 2 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不同 相同 1 下列四种因素 温度和压强 所含微粒数 微粒本身大小 微粒间的距离 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气态物质微粒之间的距离要比微粒本身的直径大很多倍 故微粒本身的大小对气态物质体积无显著影响 1 气体摩尔体积是 符号是vm 表达式 vm 常用的单位是 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 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 在下 1mol 所占的体积约是22 4l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二 气体摩尔体积 l mol 1 22 4l mol 1 气态物质 标准状况 气体 2 气体的体积与温度 压强有关 相同温度下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压强越小 气体体积 相同压强下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温度越高 气体体积 3 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 也适用于 如0 3molh2与0 7mol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4 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可能是22 4l 也可能不是22 4l 越大 越大 混合气体 22 4l 气体的摩尔质量m 3 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vm 22 4 g mol 1 1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 4lb 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 4lc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 4l mol 1d 标准状况下 22 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答案 解析 解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的状况 错误 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 错误 c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可能为22 4l mol 1 错误 d中是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应用 正确 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 11 2lco2所含的原子数为1 5nab 常温常压下 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 标准状况下 22 4lh2o所含分子数为nad 标准状况下 22 4lh2所含原子数为na 答案 解析 方法点拨 解析a项 常温 常压下11 2l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 5mol 因此所含原子数不是1 5na 方法点拨 c项 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 不能应用22 4l mol 1 方法点拨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时注意 1 1个条件 必须指明条件 非标准状况下 1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 4l 2 1种状态 必须为气态 如水 酒精 so3 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3 1个单位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l mol 1 而不是l 1 实验探究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1 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图中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二者的体积比是 h2 o2 三 阿伏加德罗定律 2 1 2 若有1 8gh2o电解 则产生h2的质量为g 物质的量产生h2与o2为mol 产生o2的质量为g 物质的量为mol 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3 实验结论 在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等于 在同温同压下 1mol的不同气体 其体积 0 2 0 1 1 6 0 05 2 1 体积比 相同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 4l 2 同温同压下 1mol 含有相同的粒子数 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 3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 4 标准状况下 16g氧气与2g氢气的体积比是1 2 阿伏加德罗定律 1 阿伏加德罗定律 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 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分子 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基本推论 特别提醒 1 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单一气体 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 同温 同压 同体积和同分子数 共同存在 相互制约 只要 三同 成立 第四 同 必定成立 3 注意分析分子的组成 如ar是单原子分子 o2是双原子分子 o3是三原子分子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物质 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b 任何条件下 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 同温同压下 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答案 解析 解析只有气体物质才符合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同温同压下 具有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具有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因温度 压强不能确定 故1lco和1lo2的物质的量大小也不能确定 即二者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 a 原子数相等b 密度相等c 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 5 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方法点拨 解析由同温同压可得vm相同 再由公式n 可得两瓶内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又都是双原子分子 所以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由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两瓶内分子所含原子数相同 a项正确 两瓶内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由m nm m不一定相等 故m不一定相等 同时由 也可得 不一定相等 方法点拨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可适用于任何气体 纯净的或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但不适用于液体或固体 2 同温 同压 同体积 同分子数称为 四同 四 同 共同存在 相互制约 只要有三个 同 成立 第四个 同 就必定成立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知道三 同 而求得另一 同 学习小结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与m n v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达标检测 解析气体的体积在温度 压强一定时 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 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 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 所以a d错误 b正确 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 4l mol 1 c错误 1 下列有关气体体积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温度 压强下 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 一定温度 压强下 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 4ld 不同的气体 若体积不等 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解析a中缺少标准状况的条件 b中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 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 故b正确 c中 1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 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 4l d中缺少标准状况条件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 4lb 293k 1 01 105pa时 同体积的o2和co2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c 1mol气态物质 当体积为22 4l时 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 2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44 8l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3 标准状况下 若11 2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a 4nb 3nc 2nd n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4 现有mg某气体 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它的摩尔质量为mg mol 1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则 1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2 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 解析由物质的量可求得该气体的分子数 进一步可求得原子数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3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4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g l 1 解析由质量和已求得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求得密度 也可以由m v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刺灸学课件教学课件
- 农业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初次安全培训
- 兴化市华阳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华为网络营销方案(3篇)
- 内部三级安全培训课件
- 内训课件教学课件
- 化学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化学品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创伤重症识别课件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疼痛介入治疗的护理
- DB44-T 2542-2024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规范
- 《拒绝努力羞耻症》学习动力主题班会课件
- 2025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昇腾推理技术的优化实践
- 第2课 信息技术伴成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八册(2019)电子工业版(安徽)
- 2025年中国酒店行业白皮书-
- 脑梗的课件和提纲
- 煤矿井下爆破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