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知识积累 (共4题;共51分)1. (16分)给划线的字注音_好为梁父吟乐毅颍川徐庶_遂诣亮因屏人不度德量力信大义_不可胜数挟天子北据汉、沔此殆天_不知存恤帝室之胄西和诸戎箪食壶浆2. (16分)按照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 (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5)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不宜妄自菲薄,_,以塞忠谏之路也。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 (8)群臣吏民,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 (16分)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横线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大道_之行_选贤与_能讲信修睦_故_人不独亲_其亲矜_皆有所养_男有分_货恶_其弃于地也不必藏_于己谋闭_而不兴_盗窃乱贼_而不作_故外户而不闭_4. (3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过了冬至日,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在恢复,所以有“_”的说法。我国民间很重视冬至,届时大家围炉溫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_”的说法。冬至日,民间有“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5. (9分)名著阅读,按照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祥子是老舍先生笔下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为生,他的妻子_,也是车厂长_的女儿,祥子还有一个心上人叫_。(2)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竞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固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1)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对“错过”的独特体验。(2)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这“升腾的能力”指的是什么?(3)研读下面一则材料,说说材料中的语言与选文第段画线句的语言有何不同?请对选文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作简要分析。【链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7.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丝路“糖史”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 n)”,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1)选文主体部分以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 (2)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B . 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C . “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D . 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3)第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4)第段画线句中划线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5)请简要分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6)积累链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开篇的“_,_”既以醉态表现了将军之威,又以角声描写了军容之壮,可谓英武刚烈,场景恢弘。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 (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恐前后受其敌_ 一狼洞其中_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_ 狼闻声四顾_(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B . 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C .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D .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竖下视之,气已绝矣!(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郎之战】原文: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y,求雨的祭祀)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従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左传(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 间:参与B .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卑鄙C .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D . 望其旗靡 靡:倒下(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问其故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B . 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C . 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 . 登轼而望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B .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忧,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C .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D . 【乙】中公子偃采用先发制人的战术取得了战役胜利。(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限断两处)。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四、 古诗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上晚泊【唐】左偃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展现的画面。 (2)这是一首写景好诗,“景中融情”是它的特点,请你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五、 写作 (共2题;共10分)11. (5分)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曲圣”关汉卿骑着侧倾疾驰的摩托,欧阳修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上网,大词人辛弃疾举着双手摆出“V”字造型 这一幅幅涂鸦就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本上。其实,课本涂鸦并非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许都做过类似的事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学生,他们一致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主题6 我国的耕地资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3-中图中华地图版2020
- 学会“告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2025年大学《医疗产品管理-医疗产品供应链》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塑性成型工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概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土地整治工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实训》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6我们神圣的国土-《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2025年大学《临床药学-临床用药案例分析与实训》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饲料工程-饲料加工设备》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领导力》读书笔记
- 2023年江苏省初中物理竞赛试卷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GB/T 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 GB/T 13576.1-1992锯齿形(3°、30°)螺纹牙型
- 北医安全法规考试题
- 绝对值的练习课课件
- 2023年昆仑银行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十八般兵器解读课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6血液系统疾病-2贫血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