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_第1页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_第2页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_第3页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_第4页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国外,把与网络建设有关的社会问题概括为7P问题即,Privacy(隐私)Piracy(盗版)Pornography(色情)Pricing(价格)Policing(政策制定)Psychology(心理学)Protection of the Network(网络保护),网络传播伦理基本问题,网络传播伦理,网络传播法制,网络传播伦理典型案例,网络伦理学,网络传播立法,网络传播的民事责任,网络犯罪及案例,第一节、网络传播伦理,一、网络伦理学现实与愿望之间的距离,网络伦理学由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传播的现实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和挑战;建设网络伦理成为现实社会的需要;,Online Ethics,二、网络伦理探讨的基本问题,善、恶 网络传播伦理中善恶问题有自己独特之处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而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 “应当”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诫”,(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该偷窥别人计算机内的文件;(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盗;(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作伪证;(6)你不应该拷贝或使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7)你不应该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索编制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即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并不过分。网络行为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中规定:,(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3)要诚实可靠;(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6)尊重知识产权;(7)尊重他人的隐私;(8)保守秘密。 即用规范的名义对网络行为的价值作了区分;,平等 意即自由获得资源和服务,这是网络社会的普遍规则。一个人只要注册了ID(即身份identification, identity),拥有自己的密码,就可以“匿名进入”网络畅游、交友、聊天,发表言论、获取信息等等。网络赋予人们的“平等权”还蕴含着另外一个意义它有助于推动直接参与式民主的讨论和进程。网络毕竟是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公众的知情权,资源共享原则又从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中的公平现象。,信用 这个范畴的应用集中表现在电子商务中,意即个人信用正逐步增强。在现实社会中,信用的实现由法律等社会规范保障,而在网络社会中,适用的法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成为网络消费的唯一保证。,研究网络中的伦理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在研究中严谨、认真、公正、客观,才能正确掌握这一新兴交往工具,引导其健康发展。,三、网络传播伦理案例分析,案例“姜岩、王菲事件”探讨人肉搜索背后的网络伦理!,在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中,网络不仅成为公众了解案情进展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网友议论评析的交流平台。网易、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主页的新闻报道更是许多人开始关注事件,并由此形成价值评判标准的依据。各大论坛和网络社区纷纷出现相关的主题讨论帖,一时间“林嘉祥事件”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而正是在这些主流网络新闻发布媒体上公布的事发现场监控视频,既是大多数人用以还原事件的证据,也成为激起网友“情绪暴动”的触点和关键。,人肉搜索背后的网络伦理,“人肉搜索”一词最早来源于虚拟社区猫扑论坛,指的是在一个网络社区里面提出问题,由在线网民参与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通俗地说即凝聚网友力量,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挤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问答式搜索。,“人肉搜索”:“网络正义”还是“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从挖掘真相、揭发等意义来说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在促进事件的解决上也起到了加速作用,出于“义愤”,“路见不平”,固然是精神可嘉。但从法理上说,似乎存在僭越和违背之嫌。事件中对林诸多私人信息的挖掘超越了普通公众“知情权”范畴的内容,若从为案件处理提供确凿对象的角度出发,则“人肉搜索”对于隐私的探究和揭露已经明显带有“侦查”色彩。,媒体权利和隐私权、名誉权等基本人权的维护 由伦理问题上升到法律问题,第二节、网络传播法制,一、网络传播立法,1.现有法规截至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法规有政策法规,国外起始美国:1978年,佛罗里达州计算机犯罪法法国:1996年菲勒修正案日本:1984年,信息化社会基本法韩国: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和确立健全的信息通信秩序,2.网络法律的基本内容:,网络行政管理法规:网络规划、建设、经营等,网络权益管理法规:知识产权、专利权等,网络交易管理法规:电子商务、域名注册等,网络安全管理法规:维护信息网络安全、惩治网络犯罪等,2008年3月21日,中国第一个网络法庭在南昌成立。将审理网络侵权和网络犯罪案件。首次开庭,审理玩家状告盛大没收他的装备案。网络侵权案件主要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的名誉侵权、商誉侵权、电子邮件隐私侵权、个人信息侵权、网站经营者隐私权保护、中间服务商责任、垃圾邮件侵权、利用木马等程序的侵权案件。,二、网络传播的民事责任,1.网络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法学上把因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或人身权利的行为称为侵权行为。2006年3月份,厦门网络侵权第1案要求网站提供发帖者资料网络侵权民事责任构成需要符合四个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人要有过错损害事实的存在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2.网络交易的民事责任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网络交易立法力度;目前值得注意的网络交易法律有:,电子商务示范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美国1999年,统一电子交易法美国1999年,三、网络犯罪及案例,1.网络犯罪的含义和种类含义:网络犯罪: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侵害网络资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计算机程序罪,滥用计算机系统罪,其他网络犯罪:更值得大家警惕,!,其他网络犯罪:诈骗: “中国网上诈骗第一案”、 QQ诈骗盗窃:网络盗窃黑客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机密美国“虚拟谋杀”:1998年7月,美国佛罗里达州。,2001年2月1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中国网上诈骗第一案”。犯罪行为人刘剑,从2000年4月以来,在“雅宝”拍卖网站上有假名字发布虚假信息,自称有便宜的“摩托罗拉”、“诺基亚”二手手机出售,其价不到新手机的一半。而在收到货款后,刘剑却不给求购者发货。他利用这种方法从山东、江苏、福建、山西、内蒙古共骗得13350元。本案事实虽然清楚,案情简单,但是由于涉及对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特殊的商业运营方式的认识和判断,法院在首次开庭时,并没有当庭宣判。,一位妇女通过电脑网络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得到了如下令其头晕目眩的答复:“对不起,您的贷款申请被否决,因为根据记录,您已经去世了。”经调查是一名美国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私自更改了计算机中存储的该妇女的记录,输入了一个虚假的死亡日期。起因是这名工作人员曾因与受害者在互联网上的一个聊天室中发生争执,并最终被禁止访问该聊天室,于是便伺机报复。此事被美国大众媒体称为“虚拟谋杀”。“虚拟杀手”仅被罚款 800美元。7月份,美国联邦政府中的一些雇员,从他们掌握的系统中非法下载了 2万多人的个人金融信息(如信用卡号等),并将这些信息资料提供给了盗窃集团。上述用户的信用卡时常被盗用,据称仅此一项就给银行系统造成了 7000 万美元的损失。,网络犯罪的特点:,犯罪主体的年轻化,犯罪主体的复杂化,犯罪空间的广泛化:不同国家的人在一张网上作案,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犯罪方式的多样性:数据欺骗、寄生术、陷阱术、意大利香肠术,2000年2月7日9日:黑客大闹美国互联网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4名重点嫌疑犯:加拿大的15岁的“黑手党男孩”来自美国的“库里奥”来自德国的“米克斯特”来自新西兰的“威诺莫斯”四人一张网,典型反映网络犯罪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意大利香肠术 典故:在意大利,一个乞讨者想得到某人手中的一根香肠,但对方不给,这位乞讨者就寻求对方可怜他,给他切一薄片,对方认为这个要求可以,于是就答应他了。第二天,乞讨者又去寻求切一片,第三天又是如此,最后,这根香肠全被乞讨者得到了。 后来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