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6讲 电与磁课件.ppt_第1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6讲 电与磁课件.ppt_第2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6讲 电与磁课件.ppt_第3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6讲 电与磁课件.ppt_第4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6讲 电与磁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电与磁 玩转重庆10年中考真题 电磁现象的理解与辨析 命题点1 1 2017重庆a卷5题3分 关于图中所示的电和磁知识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第1题图 a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隐患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解析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带电 从而能吸引轻小物体 故c选项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梳子带了电 而不是具有磁性 c选项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a b d选项说法均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 c 2 2017重庆b卷6题3分 如图所示与电有关的设备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 甲图中的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仪表b 乙图中三脚插头的其中一个脚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c 丙图中无人机的电动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丁图中pos机检测头利用的电磁感应原理是安培首先发现的 解析 电能表是测量电能 电功 的仪表 而不是测电功率的仪表 a错误 为了安全用电 三脚插头的上脚必须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这样用电器在使用时 就把金属外壳与大地连通 可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b正确 电动机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错误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 d错误 故选b 答案 b a 甲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乙图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丙图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示意图d 丁图是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使用的插座 3 2016重庆b卷4题3分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第3题图 解析 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两根橡胶棒相互排斥 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a正确 不符合题意 通电导线能使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正确 不符合题意 丙图无电源 是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 c错误 符合题意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使用如丁图所示的三孔插座 d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 c 4 2014重庆a卷9题2分 1831年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与图中的 选填 甲 或 乙 图相同 人们利用该原理制造了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4题图 解析 在甲图中 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在乙图中 导线通电后 小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 甲发电机 命题点2 电磁作图 类型一磁体相关作图 5 2016重庆a卷14题 1 1分 请在图中的a点用箭头画出条形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 第5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5题答图 6 2011重庆15题 1 1分 在图中标出任意一条磁感线的方向 第6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6题答图 类型二通电螺线管相关作图 7 2017重庆a卷14题 1 1分 根据图中螺线管的电流i的方向 在右端虚框内标出螺线管的 n 极或 s 极 第7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7题答图 s 8 2014重庆a卷14题 2 1分 如图所示 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 s极 标出螺线管左端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第8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8题答图 9 2015重庆b卷14题 1 1分 如图所示 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的上方 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或负极 第9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9题答图 10 2013重庆a卷14题 2 1分 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后 请标出图中放置的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第10题图 如答图所示 第10题答图 n 考点梳理 电与磁 磁现象磁场 电生磁 电磁铁 磁场对导线的作用 磁生电 电动机与发电机 磁现象磁场 磁现象 磁性 能够吸引铁 钴 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极 磁化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场 磁极 定义 磁体磁性最强的两个部位 南极和北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 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 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 或 极 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 或 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南极 s 北极 n 排斥 吸引 磁场 定义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 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这种物质看不见 摸不着 我们把它叫做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基本性质 对放入其中的 有力的作用 方向 把小磁针静止时 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 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 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 极附近 磁场 磁体 北极 南 北 磁感线 磁感线是描述磁场的带箭头的假想曲线 在磁体外部 磁感线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 极 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 磁场越强 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 磁场越弱 注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n s 电生磁 电流的磁效应 丹麦的物理学家 首次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的磁场相似 它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 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 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 奥斯特 电流 条形磁体 电流 安培定则 内容 用 握住螺线管 让 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则 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图示 右手 四指 大拇指 n极 电磁铁 电磁铁 在通电螺线管内插入铁芯 可以做成电磁铁 电磁铁的特点 1 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 断电来控制 2 线圈匝数越 电流越 电磁铁的磁性越 3 电磁铁的n s极以及它周围的磁场方向是由通电电流的方向决定的 应用 电磁铁的实际用途很多 最直接的应用是电磁起重机和电磁继电器 多 大 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跟 的方向 的方向都有关系 电流 磁场 磁生电 发现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时 导体中就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做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 电路的部分导体 2 导体做 运动 感应电流方向 与 和 有关 法拉第 闭合 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流 感应电流 闭合 切割磁感线 导体运动方向 磁场方向 电动机与发电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电磁感应 电 机械 机械 电 图说物理 hk九年级p141图17 10 rj九年级p119图20 1 1 1 如图所示的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古文 论衡 中记载 司南之杓 用途 投之于地 其柢 握柄 指南 司南静止时能指南北 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司南的握柄应为该磁体的 极 选填 n 或 s 2016百色16 磁场 s rj九年p135图20 4 5甲 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只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 选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改变 2016兰州22改编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会 hk九年级p153图17 29 rj九年级p137图20 4 9 3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 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电流时 由于通电导体 线圈带动与线圈相连的纸盆 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2014曲靖12 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振动 rj九年p138图20 5 1 4 如图所示 导体ab左右运动时 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 这是 现象 若导体ab上下运动 电流计指针 选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偏转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 选填 发电机 或 电动机 2017潍坊14 电磁感应 不会 发电机 hk九年级p164图18 10 rj九年级p139图20 5 3 5 如图所示是一台手摇发电机 将其与灯泡连接起来 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可以看到灯泡发光 应用的原理是 2016绵阳16改编 电磁感应 hk九年级p154图17 30 6 如图所示 通电螺线管a端为 极 选填 n 或 s 电源的正极是 选填 c 或 d 要使小磁针指向反向 可采取的操作是 s d 对调电源正负极 重难点突破 例1如图所示 根据图片完成下列填空 例1题图 1 图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解析 1 闭合电路中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图c e利用的都是电磁感应原理 c e 2 能说明电动机原理的是 写出一种你知道的利用电动机原理工作的家用电器 解析 2 电动机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即图b 扬声器 电风扇 洗衣机等都是因电而动 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b 扬声器 电风扇或洗衣机 3 与银行 超市用的刷卡机原理相同的是 解析 3 刷卡时 其表面的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的缝隙时 线圈中会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 与它原理相同的是发电机的原理装置图 即图c e c e 4 图e是根据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 现象制成的 选填 发电机 或 电动机 原理图 解析 4 图e中没有电源 故是根据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原理图 电磁感应 发电机 例2标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例2题图 如答图所示 例2题答图 例3如图所示 根据磁感线的方向 标出小磁针的n s极 并在电源两端括号内标上电源正 负极 例3题图 如答图所示 例3题答图 n s 例4开关闭合后 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 画出螺线管线圈的绕线方法 例4题图 如答图所示 例4题答图 实验突破 实验一 命题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 转换法的应用 根据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2 大头针能被通电螺线管吸引的原因 通电螺线管周围有 小磁针的指向 磁场 实验视频 3 在通电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放置小磁针的目的 便于观察 4 实验中轻敲玻璃板的目的 减小铁屑与玻璃板间的摩擦 使铁屑受到 的作用力而有规律地排列 5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哪种磁铁的磁场相似 6 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的作用 加强 磁场方向 磁场 条形磁体 磁性 7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有关 电流方向改变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改变8 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安培定则 实验结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例1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 采用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例1题图 1 当闭合开关s后 小磁针 发生偏转 选填 会 或 不会 说明通电螺线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 发生力的作用 解析 1 闭合开关s后 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这是因为螺线管通电后其周围会产生磁场 螺线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磁场发生力的作用的 会 磁场 2 用铁屑来做实验 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形 它与 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 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选填 是 或 不是 真实存在的 解析 2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的分布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 故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是人为想象的 不是真实存在的 条形 不是 3 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对螺线管可能的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式进行了实验 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四种情况 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只与它的 有关 且这个关系可以用 判断 例1题图丙 解析 3 实验中 a b c d 两图的绕线方式相同 但是电流方向不同 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磁性不同 因此可得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这个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 安培定则 来判断 答案 电流方向右手螺旋定则 安培定则 4 闭合开关s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丁所示 由图可知 在通电螺线管外部 磁感线是从 极出发 最后回到 极 例1题图丁 解析 4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 安培定则 可得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 而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所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n s 实验二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命题点 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电路 导体必须做 运动 2 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 磁感线的方向 导体的运动方向 3 实验探究方法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闭合 切割磁感线 实验视频 4 转换法的应用 用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 探究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控制 方向不变 改变 方向 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 b 探究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 控制 方向不变 改变 方向 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 导体运动 磁场 磁场 导体运动 6 感应电流产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能转化为 能 7 实验现象分析及处理方法a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 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原因 导体没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路没有闭合 机械 电 没有产生感应电流 产生的感应电流太小 b 要使电流计指针偏转明显可采取的措施 换灵敏度高的电流计 用 替代单根导线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 磁场强度等 实验结论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多匝数线圈 加快 增大 例2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他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例2题图 1 分析得出 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析 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闭合 2 比较实验2和3 或6和7 可知 在磁场方向一定时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解析 2 比较实验2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