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巴特勒的信教案一、课题项目(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掌握书信的特征。2、理解信的内容,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3、情感诵读,学会积累重要字词,品味本文富有特色的语言,如反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的丑恶行径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这封信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2、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教育学生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丑恶行径的手法。2、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3、体会信中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三)教学方法引导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六)教学时数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认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雨果的相关情况,查阅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完成字词积累(最好能做积累卡片)。(二)讲授新课1、导入:多媒体介绍圆明园,播放圆明园被毁的影片资料。同时,学生回顾历史导入对新课的学习。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此条约中,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2、检查预习,展示成果(1)、学生介绍作者状况,教师总结,用多媒体展示。雨果(1802),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九三年等。 (2)、学生展示在预习中积累的字词卡片,并用下列词语造句。琉璃、珐琅、晨曦、瞥见、箱箧、荡然无存、丰功伟绩。3、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1)、巴特勒给雨果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有体现吗?明确:巴特勒想利用雨果的声望,为这次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就体现了这点。(2)学生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对英法远征中国之行是褒是贬,为什么?明确:名为赞誉,实为贬斥。因为英法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3)、雨果在给巴特勒的回信中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即赞美圆明园和谴责侵略者的罪恶行径。4、理解课文,品味语言(1)学生朗读第三段,走进雨果笔下诗意的圆明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学生谈谈雨果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圆明园?明确:圆明园好像一个美仑美幻的梦;好像一座眼花缭乱的洞府;好像神秘的月宫;好像一个富丽堂皇的博物馆;还是幻想中的典范,还是一个世界奇迹;还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还是亚洲文明的剪影等。2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你最喜欢本段的哪一句话或者哪几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例: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好处:叠词的运用,感觉到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3、作者这样盛赞圆明园,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对圆明园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热爱。4、你认为圆明园仅仅是中国文明乃至东方文明的代表吗?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圆明园不仅仅中华文明的代表,它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文明不分名族,不分种族,没有国界)。(2)一位学生朗读4-6段,看看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大家找一找带有谴责性的词语有哪些?明确:强盗、闯进、洗劫、放火、行窃、劫掠、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文明等。1问:这些谴责的词语有没有差别?如果有,差别在哪里?明确:直接谴责和运用反语谴责。反语就是说反话,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2问: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是用反语进行谴责的?运用反语有什么好处?结合文中语句说说。明确:反语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更加发人深思。3问: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些词语?(重读)4讨论:重读的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强烈的谴责之情,可在这之前,先描绘了美丽的圆明园,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用美来衬托丑,写圆明园的如此之美,就越是衬托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更加深我们对侵略这的痛恨和愤怒。(3)全班齐读5、6自然段,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4)同学们,雨果是哪国人?(法国)他在文章中大骂欧洲人是“野蛮人”,英国、法国是“强盗”身为法国人却骂法国,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国家吗?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结合课文谈谈。那么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明确:不是,他骂的是法国政府,而不是法国人民。文中第7段有体现。他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正义的立场上、中国的立场上)等等。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正义的人,没有狭隘民族主义的人,热爱文明的人,心胸开阔的人,才华横溢的人等,学生自由谈,言之有理即可。5、拓展内容,抒发感想学完本文,你想对雨果说点什么?或者是读完雨果给巴特勒的信后,你也想对巴特勒说点什么?6、教师课堂小结同学们,岁月抹不去历史的痕迹,名族的耻辱,让我们记住圆明园的这片断壁残垣,记住这段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振兴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7、布置作业(1)进一步整理积累本,摘抄本课至少三句你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2)熟读课文,背诵第三段。板书设计给巴特勒的信 雨果赞誉 圆明园 美 ( 衬托)谴责 英法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