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doc_第1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doc_第2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doc_第3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doc_第4页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道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试行 2012 年 4 月 I 目 录 第三章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6 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 22 第五章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37 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 48 第六章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1 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51 2 3 第一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一节道岔及调节器 第第 3 6 1 条条 应根据线路允许速度等运营条件采用相应的可动心轨无缝道岔 道 岔各部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第第 3 6 2 条条 查照间隔 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 不得小于 1391 mm 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第第 3 6 3 条条 护轨轮缘槽宽度为 42mm 容许误差为 1 3mm 尖轨非工作边与 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 63mm 第第 3 6 4 条条 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 超高不应大 于 15 mm 顺坡率不应大于 2 第第 3 6 5 条条 尖轨 心轨 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 应进行修理或更 换 一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 1mm 二 尖轨 可动心轨侧弯 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 或尖轨与基本轨 可动心轨 与翼轨间隙超过 2mm 三 尖轨 可动心轨拱腰 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 2 mm 四 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 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且对行 车平稳性有影响 五 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 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六 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第第 3 6 6 条条 基本轨 翼轨 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 应进行修理 或更换 一 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 高锰钢摇蓝出现裂纹 4 三 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第第 3 6 7 条条 扣件系统及其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 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 作用 良好 二 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 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 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 应及时更换 1 岔枕螺栓 T 型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 调高垫板损坏 3 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严重开裂 4 弹条 弹性夹 拉簧 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 弹片 挡板损坏 弹性夹离缝 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 挡板前后离缝大于 2 mm 5 轨距块 挡板 缓冲调距块 偏心锥等严重磨损 6 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 7 垫板 滑床板 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 8 滑床板损坏 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 3mm 9 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 25 四 不得对转辙器滑床台涂油 辙叉滑床台可涂固体润滑剂 各部位螺栓涂油 时不得污染橡胶垫板 弹性铁垫板和弹性基板 第第 3 6 8 条条 辊轮系统及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辊轮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 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 作用良好 二 闭合状态下 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 1 2mm 辊轮顶面应高 于滑床台上表面 1 3mm 三 辊轮槽排水孔应保持畅通 四 辊轮上 下部分连接螺栓松动 折断 缺失或辊轮转动不灵活 破损时应 5 立即修理或更换 第第 3 6 9 条条 其他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其他零部件安装应符合铺设图要求 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二 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 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 间隔铁 限位器的联结螺栓 护轨螺栓 长短心轨联结螺栓 接头铁螺栓 必须齐全 作用良好 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 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接头铁螺 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 道岔应停止使用 四 顶铁 心轨防跳铁 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等各部件的联接和固定螺栓变形 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五 尖轨防跳限位装置 心轨防跳顶铁和心轨防跳卡铁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 行修理或更换 第第 3 6 10 条条无缝道岔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 正线道岔应采用直 侧向全焊无缝道岔 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外 其余接头全部焊接 二 道岔设计应满足跨区间无缝线路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要求 各联结件应牢 固可靠 三 道岔应铺设在无缝线路固定区 四 无缝道岔设计锁定轨温应与两端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五 无缝道岔尖轨尖端伸缩位移 可动心轨尖端伸缩位移应满足表 3 6 10 要求 超过允许值应分析原因 并及时调整 尖轨相对于基本轨 可动心轨相对于翼轨允许伸缩位移 单位 mm 表 3 6 10 备 注 道岔类型 尖轨允许 伸缩位移 心轨允许 伸缩位移锁闭机构尖轨跟端结构 客专线系列 40 20多机多点钩型外锁 限位器 间隔铁 或无传力部件 CZ 系列 45 30第一牵引点拐肘外锁无传力部件 6 CN 系列 40 20多机多点自调式外锁限位器 六 应加强桥上及隧道口附近无缝道岔检查和锁定 防止碎弯和爬行 七 应按规定利用钢轨位移观测桩进行位移观测 及时分析锁定轨温变化及钢 轨位移情况 应加强尖轨和心轨位移观测 防止转换卡阻 第第 3 6 11 条条调节器性能和配置 尖轨降低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第 3 6 12 条条调节器用钢轨 扣件及其他零部件制造 组装 吊装 运输 储 存 铺设及养护维修技术要求应符合铁道部科技司 时速 350 公里客运专线无砟轨 道 60kg m 钢轨伸缩调节器暂行技术条件 规定 第第 3 6 13 条条调节器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 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地段不得设置调节器 二 在桥梁中部设置双向调节器时 温度跨度不宜超过 200m 宜将双向尖轨的 对称中心设置在连续梁中部固定支座上方 三 调节器基本轨始端和尖轨跟端焊接接头位置距梁缝不应小于 2m 四 调节器基本轨和尖轨应同时更换 接续线钻孔位置应避开基本轨伸缩范围 五 调节器扣件铁垫板锚固螺栓扭矩为 300 350N m 尖轨螺栓扭矩为 400 500N m 基本轨轨撑螺栓扭矩为 300 350N m 六 单向调节器应加强尖轨及其后 50 100m 范围内钢轨锁定 双向调节器应 加强尖轨范围锁定 七 调节器及其前后线路扣件类型和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第一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第第 5 5 1 条条 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 道岔和调节器尖轨或基本轨伤损时 宜同时更换尖轨和基本轨 如待换上的 7 尖轨与原基本轨或原尖轨与待换上的基本轨降低值满足要求 可单独更换尖轨或基 本轨 否则应同时更换尖轨和基本轨 二 道岔可动心轨辙叉伤损时 应整体更换 三 道岔基本轨 尖轨 辙叉及导轨伤损更换后但未焊接时 应限速不超过 160km h 并应尽快恢复原结构 四 作业时严禁撞击轨下基础 保持轨下基础完好 五 作业时按规定扭矩紧固螺栓 第第 5 5 2 条条 道岔 调节器 区水平 高低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调高垫板进行调 整 调高垫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铺设图要求 调整作业应作记录 第第 5 5 3 条条 道岔区轨距 支距应通过更换不同规格调整备件进行调整 轨向通 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 轨距调整片 偏心锥进行调整 道岔直向方向不良时 可用弦线测量并调整 曲股方向不良时 应在直股方向符合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控 制支距的方法进行调整 调整作业应作记录 第第 5 5 4 条条 道岔区间隙 间隔与降低值调整作业 一 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 调整尖轨 心轨顶铁间隙 并同时考虑轨距 支距 状态 通过调整转换设备状态和整修轨件确保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可动心轨在轨头 切削范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 二 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与台板间隙超标时 可采取以下作业方法 1 调整滑床板高低位置 使之处于同一平面上 2 调整转辙器滑床板上辊轮 使其状态符合要求 3 整修尖轨或心轨 消除其拱腰 三 通过调整扣件 更换调整片使护轨轮缘槽宽度 咽喉宽度 查照间隔满足 要求 四 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且影响行车平稳性时 可通过更换 不同厚度基本轨轨下橡胶垫板 调整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 降低值调整量在 8 1 2mm 时 应设置两级过渡 降低值调整量大于 2mm 时 应更换尖轨与基本轨组 件 第第 5 5 5 条条 调节器经常保养和维修作业 一 应加强调节器经常保养 使其保持尖轨锁定 基本轨可伸缩状态 防止尖 轨爬行或基本轨异常伸缩 二 调节器所有螺栓扭矩应达到设计要求 三 不得对调节器基本轨 尖轨及其所焊联的钢轨进行张拉或顶推作业 四 定期观测并分析基本轨伸缩量 焊缝位置与气温关系 发现伸缩故障应及 时消除 五 尖轨或基本轨顶面出现肥边现象应及时打磨 六 尖轨或基本轨轨头出现擦伤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七 尖轨轨顶相对于基本轨轨顶无降低段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时 应及 时修理或更换 八 焊接接头质量应满足相关规定 九 每半年对基本轨轨撑螺栓 尖轨轨撑螺栓涂油一次 不得对尖轨轨撑贴合 面和台板顶面进行涂油或使油污落入 十 日常清扫 保持各部件清洁 9 第三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第第 6 1 1 条条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 6 1 2 1 和表 6 1 2 2 调节 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见表 6 1 2 3 和表 6 1 2 4 200 250km h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表 6 1 2 1 项 目作业验收经常保养临时补修限速 160km h 轨 距 mm 1 1 4 2 5 2 8 6 水 平 mm 25710 高 低 mm 25711 直 股2469 轨 向 mm 支 距234 扭曲 mm 3m 2468 轨距变化率1 15001 1000 注 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导曲线支距测量应从尖轨跟端开始直至道岔导曲 线结束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 12 号道岔作业验收为 2mm 经常保养为 3 mm 临时补修 为 5 mm 18 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 0mm 经常保养为 2 mm 临时补修为 3 mm 250 不含 350km h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表 6 1 2 2 10 项 目作业验收经常保养临时补修限速 200km h 岔 区 1 1 4 2 5 2 轨 距 mm 尖轨尖 1 1 2 2 3 2 6 4 水 平 mm 2467 高 低 mm 2478 直 股2456 轨 向 mm 支 距234 扭 曲 mm 3m 2356 轨距变化率1 15001 1000 注 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 18 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 0mm 经常保养为 2 mm 临 时补修为 3 mm 200 250km h 调节器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表 6 1 2 3 项 目作业验收经常保养临时补修限速 160km h 尖轨尖 1 1 2 2 3 2 轨 距 mm 其 他 1 1 4 2 5 2 8 6 水 平 mm 25710 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