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最主要的两大问题,集中在养老和医疗方面。 如何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突破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其中“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形式。据有关部门调查,家庭养老约占整个农村养老保障的92%。然而随着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务工,一些地区的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甚至占到70%以上。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也受到挑战。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亟需突破家庭养老模式,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据了解,我国农村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依据民政部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然而一些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口为8025万,但到2002年末下滑到5462万人,到2005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降低到5422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董克用坦言:这种倒退就证明它是不适合农村的。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季节性的农产品收获,缺乏社会保险所要求的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使城市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很难复制成功。董克用说。因此,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需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尝试实践新措施一是探索多种养老模式。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城乡无社会保障老人养老保障制度。凡具有北京户籍、年满60周岁且不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待遇者,每人每月可领200元福利养老金。在广东省,已有155.6万普通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其中51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到2010年,广东省将普遍建立并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全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300万人。贵州省贵阳市规定行政区域内年满18岁及以上的农业户籍人员,按上年度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缴纳保费,缴纳15年以上,便可在60岁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二是可试行普惠制养老金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董克用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建议,我国农村可试行普惠制养老金制度。由国家每年给65岁以上的老人一定的现金补助,用以保证其基本温饱和医疗需求。这是反哺农村的需要。董克用说:建国后,为早日实现工业化,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从1952年到1986年,国家以工农业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上取得了5803亿元财政收入,以税收方式取得1044亿元,二者合计高达6847亿元。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当年这一制度下的付出者,他们最有权利享受国家的反哺。三是保障城乡统一养老。目前,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差距较大。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领取养老金(退休金)的比例为78%,在农村,这一比例仅为4.8%。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公共政策研究室主任孙陆军说: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总结各地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经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是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突破口。四是尝试实践新措施。业内人士指出,解决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应该不断尝试新的措施。例如由政府或社会开办社区活动中心,发展社区养老,农村的老人可以通过转让土地获取资金,交纳费用,参加社区活动中心。突破现有合作医疗局限性完善农村医疗体系在农村,小病拖大病挨是一句流传在老百姓中间的话语,从中不难看出农民看病的困境。据了解,我国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完全靠自费看病,除了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经济的压力。目前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就是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新农合已经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合农民达到了7.3亿人。但是,农村还是有部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识较弱,另外还有一些农民太贫困付不起参加新农合的费用。即便参加了新农合,由于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比、封顶线和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农民遇到大病还是看不起。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先生介绍,现有农民的新农合保障水平一般只有35%到40%左右的住院费用能够报销,所以还有接近60%左右的费用农民要自己付。此外,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医疗环境差,也是导致农民看病难的因素所在。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农民生了病尤其遇到大病依然发愁。改善农村医疗环境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近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林洪生说:“大力发展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仅是平衡卫生资源的分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缓解老百姓看病难之苦。如果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都能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些多发病常见病在基层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