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山东省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1-07-29 11:17:21 作者:山东省人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关于山东省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7月27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山东省审计厅厅长 左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省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请予审议。根据审计法和山东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省审计厅对201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主要审计了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库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省发改委参与预算资金分配管理情况,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商局等14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同时,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保障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加强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风险,组织对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矿产资源专项资金、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一、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010年,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责,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支持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发展战略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新农保试点,提高新农合、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补助标准,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地税部门不断推进依法治税,继续加强税收征管,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省直各部门单位较好地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内部管理逐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总的看,2010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较好地完成了省人代会确定的预算任务。但审计也发现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中,还存在一些违反财经法规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一)省级预算管理方面1.预算编制不规范。一是2010年有交通公路、教育、基本建设等100.04亿元专项资金未编入年初部门预算,占当年一般预算项目支出的35.57%。二是省财政厅审批部门预算与审核部门决算工作衔接不够,导致2010年年初批复的部门预算比2009年部门决算少编报结转资金13.85亿元。2.部分资金分配较晚或结余闲置。一是2010年12月份省财政厅一般预算列支141亿元、占全年支出的25.14%,基金预算列支30.51亿元、占全年基金支出的27.51%。二是由于项目支出进度迟缓以及分配较晚等原因,导致部门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在省财政挂账闲置较多。截至2010年末累计挂账44.73亿元,其中以前年度挂账余额6.56亿元,2010年挂账38.18亿元,占当年省级部门支出预算的8.96%。三是截至审计时,仍有2009年以前的专项资金5.26亿元未安排使用。四是2002年预算列支5000万元存入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但资金一直未安排使用,截至2010年末资金和利息余额5243.85万元。3.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到位。一是省垂管系统市级以下部门单位仍未纳入集中支付范围,2010年通过实拨资金方式拨付预算资金44.46亿元。二是直接支付范围较小,比重偏低。目前,实行直接支付的项目主要是政府采购和工资发放,其他的商品和服务等采购尚未纳入直接支付范围。2010年通过直接支付方式拨付一般预算资金72.14亿元、政府性基金4.36亿元,分别仅占当年支付资金的21.56%和4.78%。4.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不到位。2010年度省级政府采购预算中有5.14亿元未执行到位,占年度预算的23.08%。此外,至2010年末,仍有2008年和2009年的政府采购预算6074.43万元和1.4亿元未落实执行。5.省发改委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不规范。2010年省发改委共下达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计划7.2亿元,其中有17项投资计划只下达到部门大类,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涉及金额2.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06%。部分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计划下达较晚,2010年第4季度下达投资项目计划文件16个、安排资金1.5亿元,占全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计划的20.83%。(二)税收征管方面对省地税局和枣庄、东营、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地税局税收征管质量进行了审计,同时对53户企业、8户委托代征单位以及17个基层分局、15个乡镇财政所进行了延伸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少征和延压税款。部分地税部门征管审查不严,对30户企业少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8.85亿元。如2010年省地税局直属征收局对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3户纳税单位少征企业所得税4.26亿元。有4个基层征收单位违规设立过渡户延压税款421.39万元,如垦利县地税局胜坨中心税务所,以税务人员和协税人员的名义在银行开设2个活期储蓄账户存放代征税款,2010年末累计延压税款182.48万元。审计后储蓄账户已撤销,所长和主管会计分别被免职和开除。2.超征或提前征收税款。有10个市、县地税部门对22户纳税单位超征税款5866.17万元,3个市、县地税部门对5户纳税单位提前征收税款2731.22万元。如博兴县地税局2010年对2户企业超征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等税款2220万元。3.违规减免企业所得税。滨州市和滕州市地税部门审核不严,违规减免6户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共计5038.15万元。如滨州市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支付研究开发费未达到享受优惠税率的规定比例,市地税局滨城分局未经认真审核,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少征税款4944.22万元。4.对委托代征单位管理不到位。经抽查8户委托代征税款单位发现,有7户未按规定设置委托代征税款统计台账;2户超出委托征收范围代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1418.49万元;7户代征单位未按规定逐月申报缴纳税款,导致已代征税款590.9万元滞留代征单位未及时解缴入库。(三)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方面今年审计了14个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延伸审计了28个所属二级预算单位,涉及预算资金额22.02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决算编报不真实。有4个部门、11个所属二级单位编报2010年度决算时少报收入和结余1.38亿元。如省工商局2010年度政府采购结余2248.51万元未纳入部门决算。2.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有3个部门、11个所属二级单位收到的补偿款、房租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等2348.72万元未按规定上缴财政。如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及所属单位截至2010年末,共有旧车拍卖款、房改房收益、房屋拆迁补偿等收入1276.31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审计期间已补缴640.16万元。3.虚列支出。有5个部门、3个所属二级单位2010年度虚列专项经费等支出5334.97万元。如省地矿局所属八一水文地质大队2010年12月将区域水文地质环境调查等项目资金1492.78万元列支出后,拨付所属地矿工程勘察院挂账。4.应缴未缴税费。有2个部门、9个所属二级单位2010年房租、经营收入等应缴未缴营业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544.88万元。如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至2010年末收取的设计费、规划费及存款利息等1698.33万元未作收入,少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473.14万元。5.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有7个部门、5个所属二级单位,未按规定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涉及资金 4.53亿元。如省畜牧局2010年度收到省财政厅拨付的专项资金2.45亿元,未按项目单独核算反映。6.固定资产购置和管理不严格。有11个部门、12个所属二级单位存在此类问题,其中2010年购置固定资产未执行政府采购701.27万元,固定资产未按规定入账2.55亿元。如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010年未通过政府采购自行购买计算机等设备466.22万元;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员培训楼基建账面资产1193.5万元,2004年已竣工交付使用,但截至2010年末未进行竣工决算,未增加学校固定资产。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方面(一)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审计调查情况省审计厅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2010年度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情况(以下简称农房建设)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农房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年农房建设工作统计,去年全省农房整村建设项目在建和完工133.3万户,超出年度计划10%,完成总投资1685亿元;实施危房改造27万户,比年初任务数超额完成22.7%,总投资161亿元。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滞留专项资金较多。由于未制定资金分配办法和具体使用计划,以及项目进展缓慢等原因,截至2010年末,部分市、县财政等部门单位滞留村镇规划建设、社区污水垃圾处理等专项资金2.44亿元,未及时安排使用专项融资借款7.87亿元,滞留整理复垦资金3695万元。2.农房建设新增用地年度计划指标未能充分使用。据调查统计,2010年全省共下达农房建设新增用地计划指标8861.03亩,但有30个县(市、区)未充分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合计1093.71亩,占全省下达计划指标的12.34%,占这30个县(市、区)年度计划指标的70.73%。3.部分项目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农房建设项目未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有些工程未经验收备案即交付使用,有的项目未实行工程监理、对建设质量缺乏监督。如平阴县有21个整村迁建项目的多层住宅楼未经施工图审查即开工建设;东平县10个村1560户农房未经竣工验收备案即交付使用。4.部分项目建设手续不合规。2010年全省4503个整村迁建项目中,有326个项目规划手续不完善、占项目总数的7.24%,354个项目立项手续不合规、占7.86%,393个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占8.7%。(二)矿产资源专项资金审计情况省审计厅对省国土资源厅和泰安、临沂、莱芜3市及所属8个县(市、区)2009至2010年矿产资源专项资金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情况看,2009至2010年,省国土资源厅和3个市共计征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6.41亿元,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6.27亿元;3个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财政决算反映,矿产资源专项资金地方分成收入8.35亿元,安排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及矿山环境治理等支出5.37亿元,2010年末结存2.98亿元。审计结果表明,有关省直部门和市县政府较好地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在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征缴管理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企业欠缴采矿权价款和矿产资源补偿费。3个市本级和8个县(市、区)2009至2010年应缴采矿权价款7.03亿元、实缴3.95亿元,欠缴3.08亿元、占应缴金额的43.81%。如莱芜市124户矿山企业应缴纳采矿权价款总额3.85亿元、已缴2.33亿元,欠缴1.52亿元、占应缴金额的39.48%。截至2010年末,共有187家企业欠缴矿产资源补偿费2.34亿元。如泰安市本级16家企业至2010年末累计欠缴矿产资源补偿费7278.17万元,占应缴金额的36.64%。2.滞留和截留、挪用矿产资源补偿费。2009至2010年泰安市、临沂市及部分县(市、区)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滞留和截留、挪用应上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1909.86万元。如宁阳县国土资源局在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设立两个过渡户征缴核算矿产资源补偿费,截至2010年末共截留矿产资源补偿费838.01万元,其中2009至2010年将资金列支用于办公经费200.45万元,审计期间已补缴入库515.56万元。3.结存专项资金较多。3个市本级财政决算反映,2009至2010年取得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共计4.75亿元,其中用于本级支出1.2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55亿元,截至2010年末结存1.94亿元,占资金总额的40.84%。4.有些项目未按期实施造成资金闲置。3市涉及的地质遗迹保护或山体治理项目中有4个项目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未按期实施或完成,影响资金及时有效使用。上述项目省市财政部门2009年以来共下达项目资金2600万元,截至审计日资金闲置2470万元,闲置时间均在1年以上。(三)高速公路跟踪审计情况2006年以来,省审计厅对济青南线等13个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包括12个高速公路项目和1个一级公路项目。审计的12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里程834.52公里,概算总投资360.16亿元,占“十一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和总投资的65.28%和57.53%。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较好地执行公路建设管理法规制度,公路项目建成后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前期勘察论证不充分。有7个项目前期勘察论证不充分,造成设计变更较多,增加了建设投资。如国道220线滨州至济南公路在建设期间,部分路段发生四车道改六车道、特殊路基处理等多项重大设计变更,导致增加建设投资2.66亿元,占项目批复总概算的15.23%。2.执行招标制度不严格。13个项目均未采取招投标等竞争性方式选定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青银高速齐河至夏津段和国道205线滨州至大高段2个项目,未经招标直接选定勘察设计单位,涉及合同金额4026.72万元。有4个项目施工存在违规分包和不规范分包行为,涉及金额3.41亿元。3.工程管理不规范。一些施工和监理单位履约意识差,监管不到位。如青莱高速马莱段公路工程15个合同段,有13个合同段的施工单位违反投标承诺,更换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主要管理人员。有些项目竣工验收不及时,有10个2007年交工的项目,截至2010年末一直未进行竣工决算和办理竣工验收。4.多计工程款和拆迁补偿款。审计发现,13个项目的施工及其他单位通过多计、虚报工程量和擅自提高单价等方式,多计工程款以及沿线附着物、建筑物补偿款5.19亿元。通过跟踪审计,已对多计款项进行了核减。如济南至莱芜公路建设项目,核减施工单位多计工程进度款1.33亿元,核减相关补偿款0.92亿元。(四)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审计署的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和省审计厅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我省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其中省审计厅从全省抽调1272名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对15个市本级(不含济南市和青岛市)及所属118个县(市、区)债务发生的起始年、1997年、1998年、2002年和2007至2010年等8个年度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根据审计署反馈的审计情况(不包括青岛市),至2010年末我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4752.19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587.39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207.01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债务957.79亿元,分别占债务总余额的54.45%、25.4%和20.15%。分级次看,债务余额中省本级1114.93亿元、市本级2168.77亿元、县本级1468.49亿元,分别占23.46%、45.64%和30.9%。从省审计厅的审计情况看,我省市县最早举借内债发生在1979年,当年有乳山市和郓城县2个县(市)举借政府性债务70.3万元;最早举借外债发生在1983年,系禹城市、陵县和齐河县使用世界银行贷款9600万元用于华北平原农业项目。至2010年末,15个市本级债务余额1497.36亿元、所属118个县(市、区)债务余额1356.59亿元,共计2853.95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801.23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419.3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债务633.35亿元,分别占债务总余额的63.11%、14.7%和22.19%。在这些余额中,有47.6%共计1358.56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于续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债务的举借主体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和地方政府,其债务余额为1633.16亿元和628.37亿元,分别占57.22%和22.02%;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为2120.43亿元,占74.3%。至2010年末已使用债务资金2600.95亿元,其中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及保障性住房、乡村公路桥梁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2111.76亿元,占已使用债务资金的81.19%。至2010年末,审计的市、县两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37.44%,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后债务率为46.15%。审计结果表明,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通过举债融资,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民生以及应对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 部分市县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8个市和55个县未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归口管理,9个市和53个县未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财力状况制定债务举借规划或债务收支计划,有5个市和91个县未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2.债务举借和使用管理不规范。2010年在国务院明令禁止政府担保的情况下,有的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仍以出具承诺函等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提供担保,至2010年末债务资金余额6.71亿元;有些单位采取虚假或不合法的抵(质)押物、高估抵押物价值等方式取得债务资金73.66亿元;部分市县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债务资金165.13亿元;有的市县由于举债缺乏计划性,项目准备不充分,造成资金闲置,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的债务至2010年末尚未支出1.87亿元,期间用财政资金支付利息408.76万元。3.部分市县和单位偿债压力大,存在风险隐患。有13个市和55个县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575.68亿元,占相关债务余额的41.47%。至2010年末,审计涉及的31所普通高校和128家医院债务余额分别为40.72亿元和58.42亿元,其中85%以上为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2010年有6所高校和15家医院该类债务借新还旧率超过了50%,有7所高校和18家医院该类债务出现逾期2.84亿元,形成潜在的政府性债务风险。4.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严格。至2010年末,15个市和118个县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213家,这些公司中有8家存在借新还旧问题,借新还旧率平均为22.11%;有13家存在逾期债务8.13亿元,债务逾期率平均为7.92%。有54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虚假出资、注册资本不到位等问题,涉及金额55.38亿元。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束后,省审计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向被审计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重大违规违法的问题,已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已要求有关部门按规定尽快整改;对政策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省政府对各项审计结果高度重视,姜大明等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省财政厅等主管部门认真研究措施,抓好督促整改。具体整改落实情况,还将专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三、加强和改进财政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大财政改革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政府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预算制度,逐步推进政府预算公开。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强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完善项目设立标准、规范项目审核程序,实现项目预算滚动管理,从严控制预算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精神损失费协议书
- 宁波特殊传动方案咨询
- 洛阳春节庙会策划活动方案
- 2025-2030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市场竞争与律师事务所差异化策略报告
- 2025-2030企业健身房解决方案供应商市场竞争格局与突围策略报告
- 2025-2030介入治疗日间手术中心建设规范与成本效益评估研究报告
- 超市清明节活动策划方案
- 2025-2030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2025-2030亲子互动类教育产品技术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
- 2025-2030互联网医药电商处方流转机制与监管合规要点分析报告
- 钢构雨棚拆除施工方案
- 报任少卿书课件
- 2025年道教传度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新未来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政治试卷(含答案)
- 暖通工程 安全技术交底
- 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债转股增资扩股协议书
- 四川省成都中考英语考试试题试卷解析
- 2025年青海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NB/T 11636-2024煤矿用芳纶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 2025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