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研析对测)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研析对测)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研析对测)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研析对测)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分层突破+命题研析对测)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人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测 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目录 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的原因 经过 结果及意义 中共 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 二大 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开始 工农武装割据 道路的开辟 红军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解放战争从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目标引擎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干梳理1 五四运动 1 导火线 1919年初 在 上 中国外交失败 2 经过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 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口号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初 上海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巴黎和会 3 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 的革命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因此 不能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但五四运动也迫使北洋军阀作出了让步 可以说取得了初步胜利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反帝反封建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条件 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 诞生 中共 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主要内容 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阶级差别 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五四运动 工人运动 3 中共 二大 主要内容 制定了 纲领 即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民主革命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 从领导阶级看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并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 从革命指导思想看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 从革命前途看 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4 从时代特点看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中国的革命得到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支持 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 在哪里 1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3 革命前途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有什么影响 1 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 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 组建统一战线 开展土地革命 进行武装斗争 4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实现了民族独立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五四精神的内涵史料朝夕祈祷之山东问题 青岛归还问题 今已由五国公管 降而为中 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 山东亡 是中国亡矣 我同胞处此大地 有此山河 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 压迫我 奴隶我 牛马我 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 北京学生界宣言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动五四运动以来 一般爱国青年 无不以革新思想 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 于是蓬蓬勃勃 发抒言论 国内各界舆论 一致同倡 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 孙中山 关于五四运动 解读 史料反映出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1 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为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2 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 追寻时代潮流 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3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彻底的 不妥协的的爱国主义精神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反帝反封建 主题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史料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毛泽东的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即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革命的星星之火 已经发展为燎原之势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第一则史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二大 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这是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彻底的的革命纲领 第二则史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 道路 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工农武装割据 反帝反封建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二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主干梳理1 国民革命 1924 1927 1 国共合作 条件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孙中山同意以 的方式和中国共产党合作 标志 1924年国民党召开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正式开始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党内合作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军在 的支持下 连克武昌 九江 南昌 直捣南京 上海 取得巨大成功 3 失败 标志 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原因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 意义 国民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动摇了 的统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工农群众 北洋军阀 误区警示 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国民大革命却失败了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2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1927 1937 1 背景 南昌起义 打响了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受挫 2 开辟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了井冈山 创建了 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武装反抗 井冈山 3 内容 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的土地革命 政权建设 1931年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封建剥削制度 3 红军长征 1934 1936 1 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2 过程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结束了王明 左 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标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陕北会师 1935年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胜利结束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会师 3 胜利的意义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会宁 4 抗日战争 1937 1945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经过八年抗战 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5 人民解放战争 1945 1949 1 爆发 1946年夏 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提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论断 2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 刘伯承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 战略决战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 平津三大战役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邓小平 淮海 巧思妙记 学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容应注意按照争取和平民主 1945年8月 1946年6月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 1948年8月 战略决战 1948年8月 1949年1月 和胜利进军 1949年1月 1949年10月 五个阶段来掌握 注意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6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 标志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 历史意义 国内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国际 推动了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 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3 成功经验 由中共领导 建立统一战线 开展武装斗争 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特别强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名称 革命根据地 特指1927 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主要指1937 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解放区 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 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 国统区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中共在革命实践中走向成熟的表现是什么 1 探索革命道路 中共成立初照搬苏俄的模式 走城市中心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八七会议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党内存在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题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实际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指导地位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3 依据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 瓦窑堡会议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2 中共迅速成熟的原因有哪些 1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2 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 总结了正 反两方面经验 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3 排除了共产国际 左 倾错误的干扰 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 4 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3 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 原因及影响各是什么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遵义会议对 左 倾错误的纠正史料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 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 围剿 的主要原因 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 如 同志 博古 的报告 华夫同志 李德 的发言 是劳而无功的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这种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 是一种具体的右倾教条主义的表现 他的来源是由于对敌人的力量估计不足 是由于对客观的困难特别是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困难有了过分的估计 是由于对自己主观的力量特别是苏区与红军的力量估计不足 是由于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不了解 因此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反对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的斗争 是反对党内具体的右倾教条主义的斗争 这种斗争在全党内应该开展与深入下去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 围剿 的总结决议 1935年2月8日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史料显示 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 认为博古和李德是错误的 并指出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的原因是 可以看出批判了 左 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 实际上是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成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表明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单纯防御路线 路线和方针 主题二中国共产党力促国共合作史料中共深切知道 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 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 首先将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碍和破坏 为了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 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诚之必要 因此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 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三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 实行民权政治 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并待命出动 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5日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史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全民抗日所做的努力 1 以拯救民族为第一要务 真切地表达了抗战决心 2 认同 三民主义 取消苏维埃政府与红军番号 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真诚表达了与国民党团结抗日的愿望 所有的这些体现了共产党根据 的变化 调整了对国民党的政策 促成了 的建立 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 也表明了共产党进一步成熟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分层突破 社会主要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命题一突出对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典题例证1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 政治议决案 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 只有和 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 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中共六大的决议材料为切入点 考查对土地革命时期革命道路的认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1928年 材料突出了 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 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 a项与材料观点相左 c 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以 政治决议案 原文为材料 考查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的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 从材料出发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从中得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认识 3 备考复习中要多进行历史情境式试题的训练 在实战中获得阅读材料和获得信息的技巧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1对 五四 集会游行示威 梁漱溟评价说 纵然曹张罪大恶极 在罪名未成立时 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 也不能侵犯他 加暴行于他 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 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我们民众的举动 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在此 梁漱溟 a 赞扬了 五四 运动民主 科学的精神b 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 肯定了 五四 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 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d 解析 曹汝霖等卖国贼罪大恶极 学生 五四 集会游行示威 表达捍卫国家权益的爱国热情 梁漱溟认为在 爱国 名义下的暴行触犯了法律底线 是不可取的 而应该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命题二注重对历史空间概念的考查典题例证2 2013 江苏卷 节选 不同的历史时期 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 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见下侧示意图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请回答 指出材料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 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 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 结合所学知识 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答案 状况 军阀割据 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 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结局 动摇了 或基本推翻 北洋军阀统治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失败 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解析 第一小问可根据图片中右下角的文字提示作答 第二 三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 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运用历史地图考查考生读图能力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 考查考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体现了对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重视 2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地图 要根据地图的名称 地图上的图例以及历史元素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然后联系设问进行回答 3 重视对历史地图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养成 左图右史 勤看勤思的习惯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2下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b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c 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 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返回目录 第6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命题研析对策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解能力 从地图可以看到 井冈山 瑞金 文家市 等文字 图片反映的是 井冈山斗争时期 即 土地革命时期 结合教材可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始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