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精品课件 人民版必修3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999年 世纪之交 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 请人们说出这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 bbc宣布 人们评选的 最伟大的思想家 是卡尔 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二 三 四名 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 四川大学前身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旧址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合影 为什么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人提及马克思主义 梁启超 改良派 较早介绍马克思 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一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 开始传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 条件 2 代表人物 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朱执信 革命派 介绍马克思 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无政府主义者 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麦喀士 马克思 日尔曼人 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 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 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 二曰居志埃 尼采 之个人主义 麦喀士谓 今日社会之弊 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梁启超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1902年 梁启超 马尔克者 名卡尔 氏马尔克 生于德利尔 父为辩护士 笃于教宗 马尔克少始学 慕卢梭之为人 长修历史及哲学 始冀为大学祭酒 初马尔克在巴黎 与非力特力嫣及尔相友善 嫣及尔者 父业商 少从事焉 习知其利苦 乃发愤欲有以济之 以是深研有得 既交马尔克 学益进 马尔克既去法 嫣及尔亦从之北游 因相与播其学说于比律悉之日报间 言共产主义者群宗之 万国共产同盟会遂推使草檄 布诸世 是为 共产主义宣言 马尔克之事功 此役为最 朱执信集 上册第10 11页 朱执信 3 特点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接触 所以宣传并不全面 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 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之道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 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 因为它走得这样快 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 五四运动以后 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 在这以前 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 1945年4月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 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2 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 原因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无效 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 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从中国残暴地夺得的一切 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苏俄对华宣言 1919年7月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 三天就传入中国 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 首先是李大钊 早在1918年3 4月间 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 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2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下半年 李大钊先后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纪元 等文章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 完整的介绍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 开设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 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 民主主义 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 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 也就都成了工人 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 应该有几个觉悟 第一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必经一番苦痛 必冒许多危险 第二 须知这种潮流 是只能迎 不可拒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 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 须知今后的世界 变成劳工的世界 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 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 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 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 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 诸位呀 快去工作啊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二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 时间 2 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3 途径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 五四运动以后 1919年底 进步青年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 工读互助团 试图通过 半工半读 达到 教育和职业合一 进而实现一个 人人做工 人人读书 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的理想社会 工读互助团试行了 共产 的 新生活 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 每天做工四小时以上 做工所得归团体所有 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 书籍费 医药费由团体供给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 你会参加工读互助团吗 请说明理由 1 会参加 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 工读互助团自食其力 用亲身实践检验和推进认识 2 不会参加 因为工读互助团不会成功 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没有严密的组织基础和科学的思想基础 它只是一种欧文式的空想社会主义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 工读互助团实践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 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 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2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 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播 我从此觉悟要拿工读互助团为改造社会的手段 是不可能的 我们因此更信共产主义 晓得现在社会的经济组织非根本改革不可 一 要改造社会 须从根本上谋全体的改造 枝枝节节地一部分的改造是不中用的 二 社会没有根本改造之前 不能试验新生活 不论工读互助团和新村 五四时期的社团 第二卷 第439页 问题与主义之争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 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1919年7月 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 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1919年8月 再论问题与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 李大钊 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 再论问题与主义 一个一个问题研究 一点一滴解决问题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才有把一个个具体问题解决的希望 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制度 宣传资产阶级的改良 反对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 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 即进行革命 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 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知识分子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 1 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 并引发问题与主义之争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2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 干部和阶级基础 使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干部队伍 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 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 3 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实现了国家民族独立自由 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胜利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由学术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 由社会改造指导思想向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转变 由马克思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开始传播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并接触西方各种政治思想 梁启超 较早提及 朱执信 介绍部分学说和理论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正式传播 李大钊 主要活动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开设课程 作用 广泛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撰文宣称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的是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毛泽东d 周恩来 b 2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不确切的是 a 朱执信是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b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c 十月革命之后 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d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a 3 一次文物展期间展出了我国1920年8月出版的 共产党宣言 的中文全译本 现藏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下列描述信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