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凯达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doc_第1页
浙江凯达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doc_第2页
浙江凯达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doc_第3页
浙江凯达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doc_第4页
浙江凯达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ZKDJ浙江凯达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KDJ.J49-2005 立式加工中心 检验规程 20041225 发布 20050101 实施浙江凯达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发 布1Q/ZKDJ.J49-2005前 言本标准规定了KDVM系列立式加工中心的检验和试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KDVM650KDVM1150立式加工中心的制造与最终检验。本标准由浙江凯达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凯达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质管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丰枚、郦南凯、王焕平、张峰、金春琴、边建力、陈迪焕。 11Q/ZKDJ.J49-2005立式加工中心检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立式加工中心的检验规程。本标准适用于KDVM650KDVM1150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制造与最终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226.1-2002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9061-1988 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 金属切削机床 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16769-1997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JB/T8771.2-1998 加工中心 检验条件第2部分:立式加工中心 几何精度检验JB/T8771.4-1998 加工中心 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JB/T8771.7-1998 加工中心 检验条件第7部分: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JB/T9874-1999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JB/T10051-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 基本要求和检验规程3.1 外观质量3.1.1 质量要求与检验项目a) 零件刻线部分的刻线、数字和标记应准确、均匀、清晰。b) 机床的外观表面不应有图样上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c) 机床外露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d) 机床零部件结合面边缘应整齐均匀,不应有明显错位。门和盖与机床的结触面应贴合。错位量和贴合缝隙值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为毫米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500500-12501250错位量1.523错位不匀称量111.5 贴合缝隙值11.52缝隙不均匀值11.52Q/ZKDJ.J49-2005e) 外露的焊缝应修整平直、均匀。f) 外露定位销应突出倒棱值,埋头螺钉不应突出零件表面,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偏心,螺栓尾端应突出螺母,外露轴端应突出包容件的端面。g) 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固定位置应正确、平整、牢固。h) 镀铬件、发蓝件色调一致,防护层不得有褪色、脱落现象。i) 电气、液压、润滑、冷却等管道外露部分应排列整齐,必要时用管夹固定,软管不应产生扭曲、折叠与断裂。j) 油漆表面平整、清洁,无明显突出颗粒和粘附物,不允许有明显凹陷不平、砂纸道痕、流挂起泡、发白和失光。油漆表面光泽均匀一致,漆膜光泽度不应低于75。3.1.2 外观质量用目测法检查,漆膜光泽度用光泽仪检查。3.1.3 机床不得出现漏气、漏水、漏油现象。3.2 加工和装配质量3.2.1 工作台、立柱、主轴箱体、底座、床鞍为重要铸件,粗加工后须经时效处理。3.2.2 工作台与床鞍、床鞍与底座为重要结合面,应采取耐磨措施。3.2.3 下列结合面应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a) 主轴箱与立柱的结合面;b) 滚珠丝杠支承座与床鞍、滚珠丝杠螺母座与床鞍的结合面;3.2.4 主轴组件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和校正。3.3 安全卫生3.3.1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护操作者和靠近机床的人不受飞出切屑的伤害和冷却液的沾污。3.3.2 移动防护装置应与机床工作循环联锁。3.3.3 紧急停止按钮在完成紧急停止动作后,不得自动恢复功能。3.3.4 紧固工件的液压、气动和电动夹紧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停止供电、供油、供气以及液压、气动夹紧装置的压力下降时,应能可靠地夹持工件。3.3.5 可能应超负荷而损坏的运动部件,应有超负荷保险装置,并安全可靠。3.3.6 警告标志应符合要求并齐全。3.3.7 应设定限位装置,且安全有效。3.4 机床动作试验3.4.1 用按键、开关或人工操纵对机床进行下列动作试验,试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Q/ZKDJ.J49-2005a) 任选一种适当的主轴转速,启动主轴进行正转、反转、停止(包括制动)的连续试验,连续操纵不少于7次。 b)主轴做低、中、高转速的变换试验。c)任选一种适当的进给速度(或进给量),将启动、进给和停止动作连续操纵,在Z、X、Y轴的全部行程上,做工作进给和快速进给试验,正、反方向连续操纵不少于7次。d)在Z、X、Y轴的全部行程上,做低、中、高进给速度(或进给量)的变换试验。e)有锁紧机构的运动部件,在其全部行程的任意位置上做锁紧试验。 f)刀库进行各种动作试验。g)进行刀具、夹具安装及拆卸试验。h)数字控制装置的各种指示灯、阅读机、通风系统等功能试验。i)机床的安全、保险、防护装置功能试验。j)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做密封、润滑、冷却性能试验,要求调整方便,动作灵活,润滑良好,冷却充分,各系统无渗漏现象。3.4.2 用数控指令做下列动作试验,试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a)主轴进行正转、反转、停止及变换转速试验(做低、中、高速)。b) 进给机构做低、中、高进给速度及快速进给变换试验。c) Z轴和X轴、Y轴联动试验。d) 刀库进行各种转位试验。3.5 电气系统检查a)操纵急停按钮(或开关)5次,试验动作的可靠性。b)做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试验。c)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间施加500V电压,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d)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应1000V。e)机床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并安全可靠。f)机床在预定的电压值下应确保适当的保护。g)电气设备的每个电路或部件,都应有残余电压的防护措施。h)装有控制器件的电柜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i)布线应采用软线和冷压端子。j) 按钮颜色应符合规定:停止-红色;起动-绿色;起动和停止交替动作-黑色;制动-黑色;复位-蓝色。Q/ZKDJ.J49-2005k) 指示灯颜色应符合规定:危险和报警-红色;警告-黄色;安全-绿色。l)线色应符合规定:主电路-黑色;控制电路-红色(交流)、蓝色(直流);接地线-黄绿双色线;与地线连接的工作线-白色。 m)所有导线接头要可靠。3.6温升试验 机床主运动机构从低速起,做低、高速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在最高速度时应运转足够的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检验主轴轴承的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得超过70C,温升不得超过35C。3.7噪声试验机床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和不规则的冲击声。在任意速级空运转时,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83dB(A)。测量方法按GB/T16769-1997的规定。3.8 最小设定单位进给试验使滑板先以快速进给速度向正(或负)方向移动,以停止的位置作为基准,然后每次给一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向同一方向移动约相当于20个设定单位指令的距离,测量各个指令的停止位置。然后从上述的最终位置开始,每次给一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向负(或正)的方向移动,约返回到基准位置,测量各个指令的停止位置,至少在行程的中间及靠近两端的三个位置分别进行测量。相当于返回后数个设定单位的实际移动距离内的测量点要除外。误差以相邻停止位置间的距离与最小设定单位之最大差值计。Z轴、X轴、Y轴均需检验。3.9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 用数控程序在全部功能下模拟工作状态做不切削连续空运转试验,整个运转过程中不应发生故障。连续空运转时间为32小时,每个循环时间不大于15分钟,每个循环之间休止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Q/ZKDJ.J49-20053.10几何精度(见表2) 表2 单位为毫米序号检 验 项 目检 测 要 素允 差检验工具G1X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a) 在Z-X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a)和b)X 500-8000.015X 800-12500.020任意300测量长: 0.007平尺和指示器G2Y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a) 在Y-Z垂直平面内b)在X-Y水平面内a)、b)Y500:0.010Y 500-8000.015Y 800-12500.020任意300测量长: 0.007平尺和指示器Q/ZKDJ.J49-2005 表2(续) 单位为毫米序号检 验 项 目检 测 要 素允 差检验工具G3Z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a) 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b)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a)、b)Z500:0.010Z 500-8000.015Z 800-12500.020任意300测量长: 0.007角尺、指示器G4X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a) 在平行于移动方向的Z-X垂直平面内(俯仰)b) 在X-Y水平面内(偏摆)c)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Y-Z垂直平面内(倾斜)a)、b)、c)0.060/1000任意500测量长: 0.030/1000精密水平仪、光学角度偏差仪G5Y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a) 在平行于移动方向的Y-Z垂直平面内(俯仰)b) 在X-Y水平面内(偏摆)c)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Z-X垂直平面内(倾斜)a)、b) 和c)0.060/1000任意500测量长:0.030/1000精密水平仪、光学角度偏差仪G6Z轴轴线运动的角度偏差a) 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b)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a)、b)0.060/1000任意500测量长: 0.030/1000精密水平仪 Q/ZKDJ.J49-2005 表2(续) 单位为毫米序号检 验 项 目检 测 要 素允 差检验工具G7Z轴轴线运动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0.020/500平板角尺、指示器G8Z轴轴线运动和Y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0.020/500平板角尺、指示器 G9Y轴轴线运动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0.020/500平尺、角尺、指示器G10主轴的周期性轴向窜动0.005指示器、检验棒G11主轴锥孔的径向跳动:靠近主轴端部a)0.007指示器、检验棒距主轴端部300mm处b)0.015G12主轴轴线和Z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a) 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b)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a)、b)0.015/300指示器、检验棒G13主轴轴线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0.015/300平尺、指示器G14主轴轴线和Y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0.015/300平尺、指示器G15工作台面的平面度L 500-8000.025L 800-12500.030任意300测量长:0.012精密水平仪G16工作台面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X 500-8000.025X 800-12500.030平尺、量块、指示器Q/ZKDJ.J49-2005 表2(续) 单位为毫米序号检 验 项 目检 测 要 素允 差检验工具G17工作台面和Y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Y 500-8000.025Y800-12500.030平尺、量块、指示器G18工作台面和Z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a)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b) 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a) 和b)0.020/500平板、角尺、指示器G19a) 工作台纵向中央或基准T形槽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b) 工作台纵向定位孔的中心线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c) 工作台纵向侧面定位器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a)、b)、c)0.025/500平尺、指示器G20滑枕移动的直线度:a) 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b)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a) 、b)0.015/300角尺、指示器G21滑枕移动和Z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a)在平行于Y轴轴线的Y-Z垂直平面内b)在平行于X轴轴线的Z-X垂直平面内a)、b)0.025/300角尺、指示器Q/ZKDJ.J49-20053.11 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3.11.1线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见表3) 表3 单位为毫米序 号检验项目允 差测量行程测量结果1双向定位精度 A0.0252定位精度(正向) A0.0203定位精度(负向) A0.0204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0.0155重复定位精度(正向)R0.0086重复定位精度(负向)R0.0087轴线的反向差值 B0.0108平均反向差值 B0.0069双向定位系统偏差 E0.01810定位系统偏差(正向)E0.01211定位系统偏差(负向)E0.01212轴线的平均双向位置偏差范围 M0.0123.11.2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见表4) 表4 单位为秒序号检验项目允 差测量行程测量结果1双向定位精度 A282定位精度(正向) A223定位精度(负向) A224双向重复定位精度 R165重复定位精度(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