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大屯公司孔庄煤矿“3.20”重大顶板死亡事故2001年3月20日7时50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煤矿I4采区8175工作面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96万元。统计属别:原煤生产事故类别:顶板事故性质:责任事故严重级别:重大事故死者简况:张某1,男,37岁,中专,安全科副科长,15年工龄,专业技术教育及公司区队长岗位培训赵某,男,38岁,小学,采煤工,5年本工种工龄,转矿安全技术培训潘某,男,33岁,初中,采煤工,3年本工种工龄,转矿安全技术培训吴某,男,42岁,小学,采煤工,6年本工种工龄,转矿安全技术培训张某2,男,26岁,初中,采煤工,1月本工种工龄,转矿安全技术培训一、工作面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8175工作面位于I4采区,上部境界为F6-6断层和8173工作面溜子道,下部境界为F8断层,煤层倾角21度,煤厚224米,工作面走向长910米,工作面面长81150米,切眼长度106米;工作面直接顶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层理、节理发育,易离层冒落;直接顶厚度61米,7、8号煤煤层间距9.9米;工作面切眼附近揭露一条与切眼斜交的正断层,断层落差12米,断层面距下巷溜子道23米。该工作面初始设计为网格式高档放顶煤开采工艺,材料道、溜子道和切眼均沿煤层底板布置,工作面两道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切眼采用锚网梁支护,切眼断层段采用11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工作面两道净高均为2.2米;切眼锚网支护段为矩形断面,净宽3.5米、净高2.1米;切眼工字钢支护段为梯形断面,上净宽3.0米、下净宽3.8米、净高2.1米。由于放顶煤设备原因,工作面改用高档普采生产工艺;工作面支护采用DZ-22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金属铰接顶梁,主要生产设备为MG-150采煤机和SGZ-630220刮板运输机。事故发生时,工作面推进2.8米。二、事故及抢救经过3月20日夜班(事故发生的当班)8175工作面出勤30人,当班工长马培虎、班长胡成建、副班长张应全。班前会由机电副队长孙念耕主持。当班任务割本循环的煤、架棚、回柱。副班长张应全将本班作业人员分成七个现场组,第二现场组作业人员赵某、潘某,第三现场组作业人员吴某、张某。工作面割煤、支柱工序完成后,约7时开始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自下而上回撤放顶线排支柱。矿初次放顶领导小组成员、安全科副科长张某盯在第二现场作业组;7时50分,在第二、第三现场组作业区域,工作面突然发生老塘至煤壁的全断面推垮型冒顶,冒顶长度20.4米、冒顶宽度6.3米、冒顶高度约1.7米,将第二现场组作业人员赵某、潘某,第三现场组作业人员吴某、张某四名外包队工人和在此安全检查的安全科副科长张某共5名同志埋住。7时52分,矿调度室接到旱采一队电话报告,立即通知矿、公司各级领导、救护队和有关部门,并迅速调集正在井下作业的旱采二队、掘进一队、掘进三队、巷修队职工参加抢险。大屯煤电(集团)公司领导、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也紧急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工作。接大屯煤电(集团)公司的事故报告,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范宝山副总经理等一行4人于3月21日赶到事故现场,就事故的抢救和善后处理作了具体安排,并责令孔庄煤矿立即全矿停产整顿。经过三十个小时的紧急抢救,于3月21日14时将5名同志全部扒出,经现场医生检查,确认5名同志均已死亡。三、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三现场组作业人员吴某、张某严重违反作业规程关于“回柱放顶邻茬间距不得小于15米”的规定,在回柱间隔距离只有4.4米的情况下违章回柱,致使第二、第三现场组作业区域顶板活动加剧,造成支架失稳,发生推垮型冒顶,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1、工作面规章制度、作业规程落实不到位,支护质量差。作业规程、初次放顶专项措施虽对顶板管理、支柱的支设质量、采高、特殊支护的戗柱与木垛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和事故现场调查:工作面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现场抽查两处均不合格;老塘侧约35的支柱缺少柱鞋;老塘侧约60的支柱超高使用;木垛架设未按规程和措施的规定接实打紧;抗棚数量只有规定数量的48,架设质量达不到规程规定;支柱迎山角约26不符合规程规定要求,存在迎山角过大或退山。致使工作面支护强度达不到规程规定,是造成这起大面积冒顶事故的重要原因。2、工作面顶板为复合顶板,并有一落差1.2米的断层;切眼形成距工作面回采间隔时间达5个月,间隔时间长;该工作面原设计为网格式高档放顶煤生产工艺,由于设备不到位,改用高档普采生产工艺,形成留顶煤回采,为事故留下了隐患;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冒顶措施,是造成这起大面积冒顶事故的原因之一。3、对外包工队职工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不到位,安全管理、检查、监督不力,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够,也是造成这起大面积冒顶事故的原因之一。四、防范措施(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克服麻痹松懈思想,狠抓重点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二)立即开展矿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坚持“三不生产、四不放过”的原则,杜绝任何形式的违章作业,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生产的格局。(三)加强对外包队的管理。外包队工人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队伍临时拼凑、人员流动频繁,虽经过入矿安全培训,但对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知之甚少,自保互保能力差,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严格对外包队的监管、检查、考核,对安全意识差、管理混乱的外包队要坚决清退。(四)提高工作面支护质量,加强工作面顶板支护与动态监测,从人员配备、监测仪器仪表、监测结果反馈、现场落实等方面抓好支护质量监测工作,切实提高工作面支护质量。(五)加强现场管理。狠抓规程、专项措施的现场落实兑现,切实将规程、专项措施在生产现场管理中落到实处。(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职工培训,以事故案例教育广大职工,要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开展学规程、学措施、反“三违”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七)克服技术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当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八)提高安监人员素质。部分安监人员现场经验欠缺,监管不力,应全面提高安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现场监督能力,有效地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规程、措施的要求作业,及时整改不安全隐患。(九)提高工作面支护装备水平,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十)对8175工作面的下阶段回采必须进行专题研究,方案不可靠不得恢复生产。五、事故责任人处理(一)采煤队队长分管该队全面工作,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二)采煤队副队长分管当班生产、安全工作,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三)采煤队主管技术员负责该队技术管理工作,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四)当班工长是当班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五)班长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降一级技能工资处分。(六)副班长对这起事故负重要责任,给予降一级技能工资处分。(七)旱采工区区长,负责旱采工区全面工作,对这起事故负分管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八)旱采工区书记,负责旱采工区全面工作,对这起事故负分管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九)矿采煤副总兼生产技术科科长对这起事故负技术管理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十)矿总工程师对这起事故负技术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十一)安全监察站长对这起事故负安全监察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十二)生产副矿长对这起事故负分管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十三)矿长对这起事故负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十四)党委书记对这起事故负安全教育责任,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十五)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处罚(略)。大屯公司徐庄煤矿“11.18”运输死亡事故2002年l1月l8日6:00,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掘进七队在东九轨道下山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一人。统计属别:原煤生产事故类别:运输事故性质:责任事故死者简况:褚某,男,40岁,初中,22年本工种工龄,跟班队长,掘进工,三级安全教育和工种资格证培训一、事故经过:11月18号夜班东九轨道下山-550车场迎头共出勤l0人,工区安排当班钉道,其中姚汪钦迎头吊风筒,搞文明生产(清理车场内的浮矸)。跟班队长褚某在上山上口,其余8人在迎头钉道。大约5时30分,姚汪钦顺着轨道下山爬到上口,遇见跟班队长褚某,褚安排姚汪钦去开绞车松一个钩头车要跟下去,姚说:“我无证,不能开。”褚说:“帮忙松一钩。”然后褚挂钩头,姚开车往下松,褚上钩头车跟下去。由于姚汪钦对绞车性能不熟悉,造成矿车下行100米时开始放飞车。矿车飞速下行400米处掉道,将蹬在钩头车上的褚某甩下。此时姚发现钢丝绳松,就跑下去,在距下口有70米处,发现褚某趴在水沟旁,头部右侧严重受伤。这时,迎头人听见外面有响声,并看到风筒有吹出岩尘。当班班长王琦安排验收员陈西海到外边看看,怎么回事。陈走到下山下口发现有歪倒的车皮,同时见上方有人晃灯,并听到上边有人喊:“出事了。”陈立即赶到迎头喊人过来。大家用锚杆穿风筒做成简易担架,往上抬人。陈并及时向矿调度及工区汇报工伤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立即安排值班医生及救护队员下井,同时汇报有关矿领导及公司调度室、安监局,伤者约7:OO升井,立即送往公司职工医院抢救,经多方尽力抢救无效,于中午11时左右死亡。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跟班队长褚某违章指挥无证人员姚汪钦开绞车,并违章蹬钩头,工人姚汪钦违章开绞车,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二)间接原因掘进七队对职工安全管理教育不到位,特别是对跟班队长褚某要求不严。三、防范措施(一)、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和其他事故的发生。(二)立即组织一次全矿拉网式的大检查,不安全的地方坚决停产,隐患不排除坚决不生产。(三)严禁无证开车,严禁蹬钩头,整顿运输秩序,强化斜巷安全管理,防止运输事故发生。(四)严格履行各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按照岗位作业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三不伤害”。(五)加大对“三违人员的查处力度。建立“三违”人员档案,对“三违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手软。(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制定基层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大对“三违”干部的处罚力度,对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特别是有违章行为的干部,该撤换的撤换,毫不留情。(七)进一步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力度,通过办学习班、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组织职工学规程、学岗位作业标准,学习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八)矿职能部门要加大对中夜班跟班干部监督检查力度。四、责任人处理(一)掘进七队职工姚某严重违章,无证开车,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给予行政开除矿籍处分。(二)掘进七队队长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三)掘进七队党支部书记对这起事故负有安全教育责任,给予党内撤职处分。(四)掘进副矿长对这起事故负有分管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过处分。(五)矿长对这起事故负领导责任,向徐州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写出书面检查。(六)有关责任人的经济处罚(略)。地煤公司京盛煤矿“8.29”重大透水死亡事故2003年8月29日22时许,中国地方煤矿总公司京盛煤矿2103轨道下山下部的联络平巷在掘进时与2103运输下山贯通,发生透水,造成一起死亡3人的重大透水事故。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5万余元。统计属别:原煤生产事故类别:水害事故性质:重大责任事故严重级别:重大事故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35万余元一、事故经过2003年8月29日中班,蔡维东掘进队由当班副队长袁春义主持召开班前会,安排窦亚军班组在2103轨道下山的掘进工作,交待了探放水工作。该班组具体分工:蒋雷鸣开调度绞车,崔怀强担任信号把钩工,鲜继荣、李汉金、窦亚军、窦金保在掘进面作业。15时40分到达工作地点(没有进行探放水工作),放了5次炮后(作业规程规定:工作面每天两班作业,每班一循环,循环进度为1.4米,断面布置14个炮眼,分6次起爆,使用1.5米的钻杆掘进,3米和5米的钻杆探放水),鲜继荣问窦亚军:“班长,我们这个工作面离以前矿上废弃的巷道还有多远?小心打着打着出水了。”窦亚军说:“不咋的。”窦亚军打完第6次炮的炮眼后,就让窦金保装药,然后窦亚军(无爆破员作业证)放了炮。放完炮回来,四人分两组(鲜继荣、窦金保一组,李汉金、窦亚军一组)准备挖柱窝,这时鲜继荣向窦亚军反映煤有点湿,窦亚军刚说没事,水就出来了,将四名作业人员淹在水中。这时,绞车处铃声大响,一股带有气味的风从巷中冲出,蒋雷鸣、崔怀强意识到出事了,立即下去查看,向下走到约60米处,就看到鲜继荣抱着风筒,站在水中喊救命,立即将鲜继荣拉了上来。崔怀强随即给掘进队队长打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掘进队队长立即向矿长进行了汇报,有关方面电话告知矿总工程师、调度室、安检科,并立即组织矿有关人员成立救援队伍,进行抢救。与此同时,鲜继荣被送到了灵新总医院进行救治。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1、被贯通巷道2103运输下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巷道内存有积水。贯通前没有将该巷内的积水、淤泥排除。2、没有严格执行巷道贯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二)间接原因1、作业人员发现迎头煤壁有渗水征兆后,没有及时撤离现场,继续冒险施工。2、测量工作严重滞后,没有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标定巷道掘进要素,巷道掘进施工质量差。3、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作业规程编制对水害分析不足,安全技术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具体要求,安全主要措施内容不全。三、事故性质和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一)事故性质这是一起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疏于现场管理,生产技术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存在漏洞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二)责任分析1、当班班长带领李汉金、窦金保、鲜继荣3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未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发现透水征兆未及时撤离,违章指挥,继续冒险施工,应负直接责任。2、掘进队现场负责人疏于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应负现场管理不到位责任。3、掘进队负责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应负主要领导责任。4、安检员对作业人员未严格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进行探放水即进行掘进作业未加制止。5、安检科长对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及作业现场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不到位。6、生产副矿长兼总工程师编制的作业规程探放水措施内容不全,措施不够可靠,巷道贯通前未安排排除2103运输下山巷道内的积水,应负生产技术管理责任。7、矿长为本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矿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混乱、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应负领导责任。(三)对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1、当班班长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发现透水征兆不及时撤离,继续冒险施工,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291条的规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者,鉴于其已在该起事故中死亡,不予以追究。2、掘进队副队长疏于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7条规定,给予其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3、掘进队长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7条规定,给予其罚款8000元的行政处罚。4、安检员对作业现场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监督检查不到位,未消除安全隐患,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7条规定,给予其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5、安检科长对作业现场安全监督不到位,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7条规定,给予其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解聘安检科长职务。6、生产副矿长兼总工程师编制作业规程探防水措施内容不全,措施不够可靠,巷道贯通前未安排排除运输下山巷道内的积水,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6条规定,建议给予其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7、矿长为本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矿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44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6条规定,给予其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和行政降级处分。8、京盛煤矿“8.29”重大透水事故是一起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生产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而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81条、82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双方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清偿合同
- 神东矿区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执行与实施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管理费分摊及缴纳合同
-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共享与探望权实施合同
- 五金销售述职报告
- 开放性胫骨上端骨折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器械租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客服返现工作总结
- 学生实习工作总结
- 2022-2023学年上海实验中学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人体解剖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
- 2024-2030年中国移动DR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 (正式版)QBT 5998-2024 宠物尿垫(裤)
- 运梁车司机安全培训试题
-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机械制图(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培训课件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3D打印食品制造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