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爱_曹洪伟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_第1页
教育是爱_曹洪伟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_第2页
教育是爱_曹洪伟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_第3页
教育是爱_曹洪伟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_第4页
教育是爱_曹洪伟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是爱朝阳市双塔区燕都小学 曹洪伟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爱能填补心理的鸿沟,爱更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师爱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师爱也是一个我们将穷尽一生去探讨的话题 ,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的内涵实在是深刻而博大,今天我仅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引导这一方面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体会。作为班主任,执教一个班级,我们总会碰到一部分特别的孩子。有的是体质上和正常的孩子有差别,有的是家庭环境特殊,有的是个性强,自控能力差,也有的是消极厌学,或是学习不得法,这些特点让他们在班级里格外显眼,也让他们往往陷入一种消极和畸形的发展状态。怎样对待和培育这些特殊的花朵,既像是一个个挑战,又像是一次次奇遇,充满周折与刺激也充满感动和惊喜。在我带过的班里,曾有一个叫王钟悦的男孩子得上了严重的血液病,好好的一个孩子被病痛折磨的面黄肌瘦,经常要去天津检查和治疗。因为药物中含有大量激素,他已经有了提前发育的迹象,声音粗得像个成年人,病痛、苦恼、自卑无情地折磨着这个弱小的孩子。更可怕的是由于几乎丧失了凝血能力,任何一点小的皮外伤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脆弱的生命深深的震动着我,作为老师我一定要爱护好他,一定不让他有一点闪失。为了方便照顾,避免和同学们发生磕碰,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自己身边。下课只要有时间,我就陪着他一起到操场上活动活动,实在没时间我也委派专人保护他。一天不定时的关注他的体温变化,要是有异常就及时通知家长。我尽自己所能给他创设一个安全、轻松和谐的环境。对他的学业,我不做任何要求,我只希望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开心快乐。也许是磨难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成长,生病后的他更加努力好学了,为了和同学们一块完成学习任务,他常常累得满头是汗,我只好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劝他不要太勉强,我们四目相对的笑容里都闪着泪光。下班了,外面还下着大雨,我正站在门口发愁,一个黑黑瘦瘦的身影撑着一把大伞,摇摇晃晃地朝我走来,透过雨雾,那张笑脸是如此熟悉。没等我反应,雨里就传出一个粗粗的声音:“老师,雨大,我让我妈开车送你回去。”我病弱的孩子呀,你怎么能这样走在雨里,你又何必挂念我这个身体康健的老师呢?我的语言一下子被一股热热的东西阻塞了,我只得接过雨伞,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一些微不足道的关怀,却让我和我的孩子为此刻骨铭心,这份关怀也浇灌着这朵病弱的花开得更加勇敢、坚强。问题学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可是,他们不行,常常的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于是,他们更多地做出各种举动,捣蛋,说怪话,扮鬼脸,欺负女孩子以各种破坏性的举动赢得大家的注意,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如此。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信任和支持是他们进步的最佳武器。没有完美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过错,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与谅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因此,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要讽刺、挖苦、处罚,而是要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真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对于班里的问题生,我们要有宽容的态度,除了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以外,还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们,并且尽快地采用恰当的办法,最终使他们逐渐把错误改掉。我们班上有一个调皮都出了圈的男孩。不遵守纪律、打架、说谎、拿别人东西,问题多得数不清,好言好语的开导不好使,惩罚训斥也毫不在乎,别的同学正在认真听讲,他却趁着老师不注意对着同学们做鬼脸,别人练习跳绳,他的跳绳却常常是伤人的鞭子,科任课上更是常常和老师剑拔弩张,把课堂气氛搞得异常紧张。为了他一个我常常被气的满脸通红,欲说无语,欲哭无泪,那种气恼和无奈恐怕是旁人难以体察的。我一度对这个顽童丧失了信心,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就劈头盖脸训斥一顿,越是这样我发现他就离我越远,甚至故意找茬气我、针对我,连我放在讲台上的东西他也敢拿。越是犯错,越是训斥和厌恶,越是训斥和厌恶就越是犯错。他和我仿佛陷进了怪圈,进入了无限期的恶性循环。他无法自拔,我更是无能为力。他几乎和我和同学们为敌,彻底走向了集体的对立面。我意识到这样不行,这不是把孩子往深渊里推吗?不论他犯多少错,习惯多差,毕竟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呀。细想想他很聪明,也很热心,表达能力又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其实是有很多优点的,我不能以偏概全,给人家一棍子打死呀。我开始沉思:到底我们的教育工作是什么,难到就是面对那些家教良好、学习优异的孩子,顺其自然的坐享其成吗?难道就是给那些不遂我们心愿,在成长中需要帮助的孩子,下一张冷冰冰的“差生”裁决书吗?那样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职业还有什么价值?换句话说不正是这些特殊的孩子,这群真正需要我们的孩子才成就了我们的教育工作吗?于是我收起了抱怨和憎恶,开始了思考和行动。我从发现他的闪光点做起,观察和搜集他的每一个微小的优点和进步。还为他准备了一个精美的小本子,他每一天的表现都记录在这个本子里,里面有字也有画,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详细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细小的进步:你语文课上的点子真出彩,老师都被震惊了;老师发现你下课时主动把桌椅摆放整齐,这很了不起;今天几乎没人告你的状,我真替你高兴;科任课上你又惹老师生气了,这很不好,不过你能主动承认又跟赵老师道了歉,也是有进步;今天放学你能及时退校,真支持老师的工作,祝你今晚愉快;今天老师出去开会,听说你表现非常好,老师真幸福;老师跟你妈妈电话沟通,妈妈说你非常孝顺,在英语班学得特别认真,老师真为你自豪。一点点、一滴滴我用文字用心鼓励着这个有些与众不同的孩子。说也奇怪,在我的鼓励下他真就逐渐地进步了,脏话少了,好动手的习惯改多了,学习也有劲头了。看我给他印上的红笑脸,他开始稳稳的握着笔杆,目不斜视,一笔一划的书写。听我对他真诚的赞美,他把手举得更高了,目光里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读我给他写的一条条留言,他总是流露出无比虔诚和满足的神情。我还特意为他开了一次庆功班会,让同学们发现他的进步,同学们表扬了他的许多优点,非常积极的鼓励他,言语中流露出他从未品尝过的友好和热情。这个刀枪不入的小家伙竟然不好意思得脸红起来,那一刻他的神情是那样腼腆,眼光是那样温和,他几乎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另一个人。当他做个人发言的时候,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对自己的进步沾沾自喜,而是诚恳的提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还对自己欺负过的同学真诚地道歉。当时我的眼睛都湿润了,情不自禁的带领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我们的掌声是那样热烈,那样持久,整个教室都充满了一股激动人心的力量。上学期的期末他的数学、语文成绩都超过了九十分。暑假前的最后一刻,我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说:“你现在是班上真正的好学生了。”他闪着一双大眼睛,一边跟着路队往校外走,一边不住的回头,深情的看着我,看着校园,好像在憧憬着什么。他的妈妈也和我通电话,非常感激我对孩子的帮助,孩子改变这么大,她也非常欣慰。新学期又开始了,虽说他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一些新的或是老的问题,但至少他能够信任我,愿意听听我和同学们的意见,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当我们带着理解和尊重自然而然的走进他们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也获得了成功。对待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的做法是降低要求,因材施教。我们班上还有个特别漂亮的小女生,眼睛大大的,睫毛翘翘的,活像个芭比娃娃,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可人的孩子,在学习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生字写了几十遍还是不会写,简单的计算总是搞糊涂,一见应用题更是马上陷入死机状态,而且做什么都跟不上进度,常常是一节课的任务要完成上大半天。我急,她急,家长也急,可急也没有用呀,你越是催她就越是不知所措,最后干脆瞪着大眼睛直直地盯着你。“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后来,我就想办法,决定大幅降低对她的学业要求,比如这课要会写8个生字,就要求她会写4个最简单的,别人5分钟做80道口算,她做20道就行,不仅如此不管完成没完成,只要她努力去做了我都大加赞赏,一直夸到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出色的学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些成功的暗示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她上课开始关注我的每一个举动,认真聆听每一句话,有时你能从细节上发现她是在非常努力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只要她举手回答问题,我就会抓住机会真心地鼓励她,说对了就赞扬她聪明,说错了也夸她真勇敢。我一直这样坚持不断支持她,即便做得差强人意,我也从不批评她一句。两年过去了,她的进步让同学们惊奇,让我骄傲,让家长感动。从考试不及格到两科都达到了优秀,是赏识给了她创造奇迹的力量,是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的因材施教的理念拯救了她,是不变的爱与期待给她的成长导航。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几年对特殊孩子的教育经历,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对学生毫无条件的尊重、爱和期待,是我们真正能感染和引领学生的情感魅力。真正的教师尊严是学生对我们发自内心的敬重而并非敬畏。我们用爱心和教育给了孩子们尊严和骄傲,而我们的尊严和骄傲却也正是他们给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