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doc_第1页
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doc_第2页
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doc_第3页
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doc_第4页
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摘要:通过玉米秸秆全覆盖实验示范项目总结,做好全区推广工作。关键词:秸秆全覆盖;技术要点;试验示范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ki.njwx.2017.05.0772016年,双城区承担了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暨玉米秸秆全覆盖监测项目。现将全年项目实施开展情况总结如下:1项目监测地点和规模在双城区双周路现代农业示范带(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玉米秸秆全覆盖试验示范项目总结)内,东官镇东官村建立核心示范田500亩,对比田100亩,以东官镇沿线村屯为核心区,幸福乡、周家镇沿线村屯为辐射区,以国家级、省级规范社双城区东官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辐射面积1.2万亩。2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选择机械深松整地秸秆全覆盖地块秸秆粉碎还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包衣)机械免耕播种(同时深施底肥)机械药剂灭草机械中耕植保机械收获。(1)地块处理。由于上一年机械收获后秸秆全覆盖地块量大,首先要对该地块进行秸秆粉碎还田表土处理。(2)机械免耕播种同时深施底肥。从2016年4月29日开始免耕播种到2016年4月30日免耕播种结束。种子经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再用种衣剂进行包衣(防腐防虫)后免耕播种,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作,等距穴播,穴距22 cm左右,每穴一粒,播种量控制在5 kg/亩左右,播深35 cm,亩保苗3800株左右。施肥量40 kg/亩。选用的玉米品种为宏硕616。(3)机械药剂灭草。在播种一周后出苗前,采用自走式高秆喷药机喷施除草剂进行封闭灭草。(4)大机械中耕封垄追肥技术。2016年6月18日至2016年6月19日采用约翰迪尔904配5行中耕机进行封垄追肥。每公顷施肥量为460 kg,其中西洋牌玉米专用肥50 kg,倍丰牌尿素350 kg,皇辅天牌生物有机肥60 kg。(5)测产。2016年9月21日,由区农业推广中心及农机推广站组成测产组,采取相邻地块、同一品种,对秸秆覆盖地块和对比田进行统一现场实地测产,测得秸秆覆盖地块为798 kg/亩,对比田789 kg/亩。(6)机械收获。在2016年9月末10初玉米成熟后,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适时收获。3项目监测对比分析在项目监测上我站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从2016年3月初开始认真采购各种监测设备,从2016年4月28日开始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具体做法和测试结果如下:(1)苗情长势。经田间测试,前期对比田地块地温比秸秆覆盖地块地温偏高,长势好于秸秆覆盖地块,后期苗情长势基本持平。(2)地温测试。通过地温测试,秸秆覆盖地块地温比对比田地温偏低2 以上。但晚间秸秆覆盖地块地温比对比田地温下降速度慢。(3)土壤含水量。通过土壤含水量测试秸秆覆盖地块比对比田地块土壤含水量,平均高出24个百分点。这是由于秸秆覆盖地块比对比田地块水分蒸发速度慢。(4)秸秆腐烂程度。用1 m1 m方框,按面积取5点,把每个点拣出来,称重后平均,乘以667,算出亩秸秆覆盖量。4月末测得秸秆覆盖量951 kg/亩,截止10月份测得秸秆覆盖量142.3 kg/亩.秸秆腐烂程度达到85%以上,呈黑褐色、絮状。从监测数据看,同等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大,秸秆腐化程度快,温度越高,腐烂越快。4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亩增产9 kg,按玉米平均市场价格1.6元/kg计算,亩增收14元;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实现节省机耕费、节种、节肥、节药、节工,亩节约成本80元,因此,可实现亩节本增收94元,示范及辐射面积1.2万亩,可实现节本增效总值112.8万元。(2)社会效益。秸秆还田后,经土壤微生物腐烂分解后,形成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利于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3)生态效益。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雾霾天气的发生,同时,不再影响航空和交通安全。5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1)项目实施前,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工艺路线、技术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方案和技术工艺路线、技术标准要求,认真严密组织实施。(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体项目组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部承担起自己的工作任务,有的进行技术指导、一线服务,有的进行田间跟踪测试,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3)加强宣传,搞好培训。通过培训班、现场会、博览会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举办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400人次,召开4次现场会,参加人员1000人次,重点讲解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以及具体技术措施,印发宣传资料5000份。6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农机化作业各生产环节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作业质量差的问题。(2)部分地块秸秆覆盖量过多,对深松、免耕播种效果影响较大。(3)农机农艺相结合组装技术配套机械存在一定问题。(4)监测的规范性还需加强。项目的监测工作不够严谨,欠缺规范性,数据有误差。7对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中心,做到农机和农艺有机融合,建设高标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田,大力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